兒童期精神障礙

2020-12-23 騰訊網

兒童期精神障礙是起病於兒童、少年期的一組精神疾病。在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下,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異常,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及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

兒童分裂症是兒童精神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主要是以基本個性改變、特徵性的思維障礙,情感與環境的不協調、感知覺異常、孤獨性表現等為主要徵象的、病因未明的一組疾病。多發於青春期前,大多為10歲以後起病,起病年齡越小,患病率越低。

病因與發病原理

國內外均有報導,兒童分裂症與成人分裂症一樣,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仍然未完全明了,但可能與下面的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在兒童分裂症中有一定的作用,兒童期分裂症最終都會發展成成年期的分裂症。且在遺傳研究中發現,兒童期分裂症患者的直系分裂症的患病率約比普通居民高10倍,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許多學者對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結果均證明,遺傳因素對分裂症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2)心理社會因素 家庭的文化氛圍、夫妻關係的和諧、經濟收入與政治地位、父母的嗜好等都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特別是家庭破裂後對兒童所造成的創傷更難撫平。學校的教學環境、學校層面的人際關係、過重的學習負擔、社會風氣、宣傳媒體、環境汙染等都可形成心理負擔和心理社會應激而誘發分裂症。

(3)個性特徵 兒童分裂症患者病前即呈特殊的個性特徵,性格內向、多愁善感、孤僻少言、怕羞敏感、感情脆弱並沉溺於幻想,欠缺對社會的適應和應激能力,常常是軀體素質差,具有較高的疾病易感性。

(4)生物及理化性因素 母嬰期間如患有嚴重的感染或嚴重的精神創傷,有毒化學物質等的影響,常會造成胎兒精神發育受到損害而導致分裂症的發生。感染、外傷、腦瘤、內分泌異常以及放射線照射等對神經中樞造成損害的因素,並可直接或間接對人腦的正常結構的和機能造成損害,使胎兒的精神發育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兒童期常見的情緒障礙有哪些呢
    核心提示:兒童情緒障礙是發生在兒童少年時期的以焦慮、抑鬱、恐懼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在兒童的精神心理問題中發生率較高,女孩明顯高於男孩。常見的類型有焦慮症、恐怖症、學校恐怖症、強迫症、抑鬱症和癔症。   兒童情緒障礙是發生在兒童少年時期的以焦慮、抑鬱、恐懼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疾病,在兒童的精神心理問題中發生率較高,女孩明顯高於男孩。常見的類型有焦慮症、恐怖症、學校恐怖症、強迫症、抑鬱症和癔症。
  • 兒童康復——智力障礙
    醫學界——多用精神發育遲滯(MR) 學界——多稱智力落後、智力低下、弱智、智能不足、智力障礙等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4——稱為「精神發育遲滯」(術語)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5——稱為「智力發育障礙」(術語)
  • 兒童情緒障礙的表現和治療
    兒童焦慮障礙是一組以過分焦慮、擔心、害怕為主要體驗的心理障礙,常可見分離性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特定恐怖症、社交恐怖症、驚恐障礙,甚至選擇性緘默症、適應性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強迫症也包括在內 ,是兒童期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患病率為10~20% ,兒童期焦慮障礙不僅有持續的趨勢,而且有逐漸惡化的傾向。
  • 考點複習 · 精神障礙與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學-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礙一、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1.概念:由腦變性、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創傷、顱內腫瘤、癲癇等器質性因素直接損害腦部所致的精神障礙,可表現為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人格改變、精神病症狀、情感障礙、神經症樣表現和行為障礙。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解析:孤獨症譜系障礙訓練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兒童精神發育遲滯的引發因素是什麼
    兒童精神發育遲滯的引發因素是什麼 時間:2020-09-18 15:39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精神發育遲滯的引發因素是什麼?兒童精神發育遲滯的病因都是十分複雜的,相似的症狀可能是不同的疾病,但是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有相似的症狀。
  • 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障礙與構音部位的聯繫
    弱智兒童的語言障礙都較為嚴重,構音障礙最多,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理解能力差、聲音異常和耳語聽解能力差次之,一般重度和中度兒童居多,輕度較少。構音障礙是溝通障礙問題中,最為嚴重者。Nicolosi將構音障礙分為五種類型:音的添加、歪曲音、一般性口語不正確、音的省略、音的代替。
  • 兒童語言障礙的危害
    (一)兒童語言障礙的定義兒童語言障礙是指兒童的語言理解或/和語言表達大幅度地低於同齡兒童語言水平。
  • 青少年精神障礙性自殺
    研究顯示:自殺未遂或死亡的青少年中 92.6% 患有精神障礙。回顧性研究發現超過 30% 的自殺未遂者有精神障礙史。◎什麼是精神障礙?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表現為表現精神、情緒和行為紊亂,是一種以臨床顯著的個體認知、情感調節或行為紊亂為特徵的症候群。
  • 兒童言語障礙全解析,父母必知!
    幼兒的語言障礙是指個人的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齡兒童相比較,有明顯的偏離和異常現象,造成交往困難。語言障礙2~3歲的幼兒發生率高,而這段時期恰恰又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在這一階段進行早期幹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僅就兒童語言的產生過程、兒童言語障礙的現狀及原因、針對兒童言語障礙採取的應對措施等方面談談兒童言語障礙的研究進展。
  • 兒童溝通障礙的定義與分類
    語言是使用符號編排的交流工具,其因器質性或非器質性因素導致兒童在語形、語意、語法、語用方面的異常,在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方面,較同年齡兒童存在明顯偏離或低下現象,如語言發育遲緩、失語症、書寫異常、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孤獨症的語言障礙等。
  • 兒童語言障礙危害大,家長千萬要當心!
    很多兒童言語障礙可能由聽力障礙導致!應引起重視!兒童期是聽覺言語發育的關鍵時期語言是通過後天學習而獲得的重要技能,聽覺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信息來源的重要途徑,聽力的健康與否對兒童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兒童言語發育障礙,通常會表現為發音含糊,語言表達、理解能力較差,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溝通交流。
  • 什麼是兒童反應性依附障礙
    兒童反應性依附障礙,發生於嬰幼兒期,其特徵為有社會關係形成的持續異常,伴有情緒障礙,並與環境變化有關。難以安撫的緊張恐懼,與其他兒童關係不佳,攻擊別人及自傷以及可憐兮兮是常見的表現。有時發育延遲。其原因與父母的嚴重忽視、虐待或嚴重的調理不當有關。
  • 關於兒童抽動障礙的12條常識
    每天將分享推薦權威精神心理相關的治癒經驗、科普資訊 後來別人的建議下到醫院就診,診斷為「抽動障礙,伴多動症」。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s,TD)是一種起病於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臨床表現為快速、不自主、突發的擠眉、眨眼、晃頭、聳肩等動作,也可以是口鼻、咽喉不自主的發聲。可伴多動症、強迫症、情緒障礙等精神障礙。TD在兒童期很常見,國外調查在12%-16%。男孩多見。
  • 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約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困擾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必須採取綜合措施予以幹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心理障礙還會增長50%,將成為致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兒童青少年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對人際關係的選擇、學習等方面的壓力都成百倍的大於過去。
  • 兒童發育性語言障礙是如何產生的
    兒童發育性語言障礙是如何產生的 時間:2020-10-24 11: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發育性語言障礙是如何發生和發展的呢?從名字上來看,發育性語言障礙是一種發育性的疾病。嬰兒和兒童的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導致語齡兒童產生初語言障礙的原因尚不清楚。
  • 全國兒童精神科醫生不足500人
    國外兒童精神障礙的患病率約為15%,我國可做參考劉靖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國家還沒有開展兒童精神科醫生的相關認證工作。根據她多年和同行交流的經驗,全國各地專門從事兒童精神科工作的醫生不足500人。
  • 第23個精神衛生日:70%精神心理障礙未得到正規治療
    西安精神衛生中心兒童心理科鍾意娟醫生介紹,在心理問題中,20%的發病人群是青少年兒童,以學生居多。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厭學、暴力行為、社交困難、情緒障礙(抑鬱焦慮)等問題,當發現兒童在行為過程中與從前不同、與同齡人比起來不太一樣時,都可以進行心理諮詢。精神衛生中心兒童心理科將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評估與治療方法解決兒童成長中的問題,這種治療不僅針對兒童,也針對兒童家長進行。
  • 《依戀障礙》| 別讓孩子傷在敏感期
    從依戀障礙入手,許多人生難題會迎刃而解。依戀形式堪稱我們的「第二基因」!心理學界「神級」作家岡田尊司從依戀形式入手,梳理內心深處的創傷與陰影,修復童年時期受傷的安全感,重鑄健全人格,擁抱幸福人生。日語原版問世7年,至今仍盤踞發展心理學類第1名、兒童治療類第2名;中文繁體版新書期博客來心理諮詢暢銷榜第1名。 ★ 作者身份權威,更是被譽為心理學界「神級」作家。
  • 兒童焦慮性障礙,你了解嗎?
    焦慮障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兒童學校恐怖症、兒童廣泛性焦慮症。分離性焦慮障礙是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學校恐怖症表現為對上學的恐怖,拒絕上學或不願上學。在兒童期這些焦慮體驗可能不明顯,或者因為表達困難而不能訴述,因此症狀不典型,表現的形式是煩躁不安,年幼兒童好哭鬧而難以安撫,帶養困難,年齡大的兒童好抱怨,好法脾氣,難交往,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易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逃學曠課,學習成績下降等。(3)自主神經紊亂。症狀有頭昏、頭痛、心慌、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口乾、噁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