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障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兒童學校恐怖症、兒童廣泛性焦慮症。分離性焦慮障礙是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學校恐怖症表現為對上學的恐怖,拒絕上學或不願上學。
主要臨床表現有:
(1)焦慮情緒。主要表現為焦慮與煩惱,這種體驗可以是毫無原因、說不出為何而但系,也可以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某件事情、自己或家人可能發生的不幸事件過分而不現實的擔心。
(2)行為不安。典型的行為不安是動作行為明顯增多,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緊張不安。在兒童期這些焦慮體驗可能不明顯,或者因為表達困難而不能訴述,因此症狀不典型,表現的形式是煩躁不安,年幼兒童好哭鬧而難以安撫,帶養困難,年齡大的兒童好抱怨,好法脾氣,難交往,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易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逃學曠課,學習成績下降等。
(3)自主神經紊亂。症狀有頭昏、頭痛、心慌、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口乾、噁心等。
這些只能用於自測,如有上述情況,建議去醫院及時就診。
兒童焦慮性障礙的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首先,應當耐心傾聽患者訴說自己內心的體驗,對患者的痛苦適當地表示同情,指導患者去適應環境,增強克服情緒障礙的信心。其次,儘量消除環境中的不利因素,防止太多的環境變遷家庭治療以改變家庭成員不良的教育方式,讓患者的父母儘量給予患者更多感情上的支持和交流。對於恐懼症和社交恐懼症可選用暴露治療、系統脫敏治療等方法。
是否要服用藥物請參考醫生意見,但服藥時間長,副作用較為明顯,一般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