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磕磕絆絆,你考慮過兒童學習障礙嗎?

2020-12-09 騰訊網

靜進教授詳解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

早在18世紀歐洲已經有關於學習障礙的報導,而兒童學習障礙在臨床上是一類比較難診斷的病症,因為學習障礙可以是正常孩子的特殊性表現,也可以是神經發育障礙的異常表現。

那究竟如何評估和診斷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學習障礙?診斷之後又該如何治療和幹預?來看看中山大學靜進教授就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的精彩講解吧!

1

「學習障礙」是什麼?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 )是指一組異質性障礙的總稱,主要表現在聽、說、讀、寫、推理以及計算能力的獲得和應用方面出現的明顯困難。這類障礙為個體所固有,推測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起因,並可伴隨終生。

學習障礙患者還可合併出現自我行為控制、社會認知、社會交互作用等方面的問題,但後者並不一定構成學習障礙。

注意:其他類障礙(如感覺障礙、精神發育遲滯、重度情緒障礙)或環境原因(文化差異、教育方法不良)也可導致學習問題,但這裡所稱的學習障礙不包含在其範圍。

學習障礙的患兒,閱讀、聽理解、算術、表達、書寫等能力都會受到影響,間接影響患兒,造成情緒波動、變得不自信。

摘自靜進教授PPT

目前還有學者研究非語言性學習障礙(NLD)——NLD是學習障礙的一種,但不同於學業、語言和認知上的困難,它是由於右半側腦神經-心理上的缺陷,而導致在社會、人際交往上有顯著的困難。

主要表現有:

1.動作協調不佳、有嚴重的平衡問題、對精細動作有困難。

2.視覺空間組成有困難、缺乏形象概念,較低的視覺編碼技能。

3.社交困難、無法理解非語言訊息、不懂得察言觀色。

但此類患兒表現頗似阿斯伯格症候群,故目前學者對NLD的診斷尚存在爭議。

2

男孩兒更容易學習障礙?

在美國學習障礙估計發病率在2%~10%之間(因調查方法及定義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公立學校學生中約有5%的學生屬於學習障礙,成年人中約為4%。這其中,學習障礙的男女比約為2~3:1。

而在中國,LD的患病率約3%左右。

3

孩子在學校坐不住,上課不專心,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習障礙嗎?

目前對於學習障礙的定位、定性都比較困難,因為LD與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阿斯伯格症候群、高功能ASD(孤獨症譜系障礙)或智力障礙典型的ASD患兒在語言和認知水平有較多的重疊。在我國,LD目前指廣義的學習障礙。而ADHA與LD並無絕對相關性。

摘自靜進教授PPT

學習障礙與ADHA共性表現為:

注意功能不足或缺陷(罹及工作記憶、執行功能、自我監督等);

讀寫困難,但表現形式與嚴重程度不一;

罹及其它特殊技能,如計算、拼字、視覺空間、手眼協調、「察言觀色」、聽理解、社會認知等;

很多伴有不同程度睡眠與情緒問題;

活動缺乏計劃性、動作緩慢(拖拉);

自尊低下,逃避閱讀,需轉換形式理解材料;

挫敗感和不良的「自我意識」。

4

LD兒童早期有何特異性表現?

早期可能的表現:

母子依戀問題;

養育困難;

生物節律紊亂;

好動、易激惹;

構音困難、說話晚;

「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語言發育障礙;

適應行為困難。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表現均無特異性,很多發育行為落後的兒童均可能表現出這些情況。

5

哪些兒童需要格外警惕LD?

LD患兒入學後主要在一般認知和特殊學習技能方面會表現出明顯的困難,如:

語言理解困難:聽覺和「輸入」方面的問題。

語言表達不利:語言和「輸出」方面的問題。

閱讀障礙:符號和文字的輸入問題。

視空間辨認問題:視覺和空間認知困難。

書寫困難:符號表徵及表述問題。

情緒和行為問題:厭學、情緒不良、睡眠。

神經心理特性。

具體表現如下:

1、語言理解表達困難: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不良、詞彙量偏少,可能伴有構音或輔音發音困難,理解他人指令困難,家長或老師通常重複幾次方能理解,易表現「聽而不聞」現象,常被視為不懂禮貌。

語言表達能力差,語言模仿和朗讀不良,說話經常詞不達意或「廢話」偏多,口述或朗讀時易出現停頓、節律混亂、語調奇特、張口結舌等,由此引發說話時身體搖擺、肢體動作多等。

2、書寫困難:持筆困難或彆扭、字跡潦草、凌亂難看、字體大小不一、字跡出格多、錯別字多、偏旁部首顛倒、「張冠李戴」同音異義字;同時造句困難,句子偏短,少用修飾語句,常用拼音替代漢字;因而易逃避閱讀和抄寫,遺漏布置的作業,或要人代寫代抄作業等,此類表現小學三年級後尤為顯著。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書寫潦草,大小不一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持筆姿勢可能會有以上特殊表現

3、計算困難:相當一部分原因為解讀應用題困難導致,並伴有數字記憶困難、難有量的概念、計數困難、混淆算數符號、加減乘除混亂、數位搞混等;涉及抽象和邏輯運算時,演算困難尤其凸顯。

4、視空間障礙:觸覺辨別困難、精細協調動作不良、順序和左右認知障礙,這在計算和書寫表現明顯,如符號鏡象顛倒,把p視為q,b為d,m為w,was為saw,6為9,部為陪,姊為妹,舉與拳等;空間或結構性識認障礙,還可出現視覺空間能力差、方位感不良、物品/工具使用笨拙等。

摘自靜進教授PPT:LD患兒視覺投像可能與正常兒童不一致

5

孩子看不進去書或看完理解不了書本內容,是不是就有LD?

確實,學習障礙當中最多見的就是閱讀障礙。

閱讀障礙(dyslexia)有以下特點:

朗誦以失真、替換和遺漏為特徵;朗誦和默念的速度都很慢並且伴有理解錯誤。

詞語檢索和識別速度緩慢。

影響口語和書面語言。

60%~80%為男童。

在學齡兒童中的發病率大約為4%。

家族聚集性(35%~40%有一級親屬有過閱讀障礙)。

非閱讀障礙者,通常少有數學或/和書寫障礙。

6

LD患兒的繼發問題

LD易合併多動和注意集中困難,並容易繼發各種情緒問題,如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自尊、討厭上學、拒絕作業、焦慮、強迫行為、不願交友等,嚴重時可誘發學校恐怖症或拒絕上學。

根據日本報導,蝸居(hikikomori)青少年及成人中LD佔有相當比例(Koeda,2009)。

7

如何診斷孩子是否有LD?

診斷主要依靠症狀+輔助測試:

當兒童在閱讀、數學或書面表達等的標準化測試中的成績顯著低於其相應年齡、教育水平、智商的預期,即可被診斷為學習障礙。

備註:「顯著低於」通常是指低於成就測試分和智商2個標準差(一個標準差為15分)(或者說大概低20多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尚無特異性的生物學診斷標記物,也就是說目前的遺傳學檢測、生化免疫檢測、神經電生理檢測、影像學檢測、功能影像學檢測、神經心理學檢測、各類量表等檢測均無特異性,僅靠症狀+醫生經驗來診斷兒童的學習障礙。這就使得LD的診斷極大地受限於醫生經驗的多寡及診療水平的高低。

8

這些孩子的預後怎麼樣?

大約1/3升學困難或輟學。

50%以上就業困難。

青春期後合併情緒障礙比率約50%。

酗酒、物質依賴、違紀頻率高。

似乎戀愛婚姻方面更易出問題。

合併口吃、語言表達障礙、抽動障礙、選擇性緘默症比率高。

9

確診LD,下一步該怎麼辦?

在確診LD後,發育行為兒科醫生應該為患兒及家長提供行為處方或建議書,尤其是閱讀與溝通指導最為關鍵。

其他輔助治療包括:感覺統合療法、行為療法、正負強化、遊戲療法等,並向家長提供資訊和學習指導資源。

若患兒合併ADHD、Tic、ASD等需對症用藥。

至於LD患兒的教育問題,可根據患兒病情,選擇就讀於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或特殊教育學校,並建議根據每一位學習障礙患兒的特徵為其制定一份教育協議,實施個性化教育計劃(IEP)。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導專家: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婦幼衛生系靜進教授

本文整理:醫學界NCCPS 2020報導組-柚子糖

責任編輯:李小榮

相關焦點

  • 孩子讀書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專家:或有「學習障礙」
    生活中古靈精怪,一拿起書就讀得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寫起字來要麼多一筆、要麼少一畫…… 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總是說:「你也太不認真了!」「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可無論怎麼提醒,怎麼嚴管,孩子卻起色不大。 「這孩子怎麼這麼笨?」有家長問。
  • 孩子讀書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專家:或有「學習障礙」
    生活中古靈精怪,一拿起書就讀得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寫起字來要麼多一筆、要麼少一畫……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總是說:「你也太不認真了!」「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張旭搖搖頭,「您的孩子可能只是患有學習障礙。」張旭,是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關注「學習障礙」兒童已有15年,在她下校調查中,幾乎每所普通小學中,都有患有「學習障礙」的孩子。「他們智商沒問題,只要學會『懂得』,方法得當,就能幫助他們跨越障礙。」張旭說。
  • 世界讀書日 讀寫困難兒童如何克服障礙
    ——高爾基  今年4月23日是第16個「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於1995年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通過,其宗旨是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時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樂趣,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不可替代貢獻的人表示敬意。
  • 不會讀書,不一定是「笨小孩」|兒童閱讀障礙症
    兒童閱讀障礙症是什麼?有什麼表現?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它?家庭和教育體系又該如何幫助這一群體?在閱讀成為全民熱議話題的今天,大部分人對兒童閱讀障礙症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甚至簡單地將之與孩子故意逃避學習、智力低下、懶惰、笨小孩等畫等號。如同抑鬱症、自閉症一樣,兒童閱讀障礙症同樣渴望得到正視。
  • 美國名校中的無障礙教育:學習障礙者的別樣人生
    如果正確的對話如下——「你今天去圖書館嗎?」「我今天不去圖書館,我要去車站。」我們的練習過程大致如下——「你今天去圖書館嗎?」你今天去圖書館嗎?」「我今天不去車站……」「沒關係,『我今天不去圖書館,我要去車站』。你今天去圖書館嗎?」「我今天不去圖書館……我去……」「 沒關係,『我今天不去圖書館,我要去車站』。你今天去圖書館嗎?」
  • 閱讀障礙,「了你解嗎?」
    「小明,你為什麼讀書這麼慢?」「小明,你為什麼考試分數這麼低?」 小明眼裡泛著淚花,「不知道。」 小明不是一個特例 全世界,有著千千萬萬的小明 小明—— 是孩子 | 是中年人 | 是老人 小明們有一個代號 「閱讀障礙者」 你也許聽說過這個人群的名字 可是,你真的了解他們嗎?簡單的來說,閱讀障礙就是一種學習困難。
  • 一起來清除兒童學習攔路虎—閱讀障礙
    因此,面對學校的課業學習,就如同面對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每一天都是艱難的挑戰。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的最主要類型,佔到所有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兒童的70%以上。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 世界讀書日,我們來說說多動症兒童的閱讀障礙問題
    作者 | 淘淘媽媽圖片| 網絡今天是世界讀書日,閱讀的好處可以說非常多,一兩句話道不完,我們也都知道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雖然多動症兒童語言發育沒有太明顯的落後,甚至有的孩子語言發育是早於同齡兒童的,但是研究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多動症兒童會表現出語言受損的情況。
  • 讀不快,記不住就是孩子笨嗎? |關於兒童的閱讀障礙
    out a sequence of directions 計劃和組織安排能力差 struggle with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讀寫障礙″是一種維度連續性 (如同光譜)的呈現,有些人接近大眾平均水平,有些則非常嚴重,也有些兒童能正常發展到某一年紀的水平,但之後遭遇閱讀能力發展的瓶頸。
  • 孩子讀書總是讀錯,還總是看不下去,是患上「閱讀障礙症」了嗎?
    英語的詞彙和發音之間,也就是和日常說話之間是有關係的,而漢語的文字學習卻需要一個識字階段,才能將發音和符號聯繫起來。這就導致自主閱讀時年齡段的不同。中西兒童閱讀教育交流與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指出,西方國家兒童4歲可以進入自主閱讀階段,而中國孩子一般8歲才可以,所以孩子能發育的更好一些。
  • 兒童學習障礙主要是什麼
    兒童學習障礙主要是什麼 時間:2020-10-10 17: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學習障礙指智力正常的兒童在學齡早期,在同等教育條件下,學習技能的能力表現得困難,通常表現為閱讀、書寫、拼字、計算等方面的技能損害,是發生在兒童的一組異質性症候群。
  • 讀書日|你所不知的「閱讀障礙」看這裡 
    他們在閱讀時一定要高聲朗讀,他們無法和常人一樣快速正確閱讀,甚至要比別人多花數倍時間,他們看書時容易遺漏字、加字、念錯字。他們被稱為閱讀障礙者。除了一些學齡的孩子,一些成人也會有閱讀障礙,這個障礙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昨天,記者採訪了溫醫大附二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戴王磊和溫州康寧醫院心理治療室主任馮睿華,說說他們遇到過的閱讀障礙者。
  • 【學習困難兒童教育研究】不是笨,也不是懶!——從一例個案認識學習障礙
    「孩子很乖,很認真讀書與寫作業,花比別人多的時間練習寫中文生字,甚至假日與寒暑假還自行加強寫生字簿,但書寫時依然中文字部件容易左右相反、經常有錯別字、書寫速度緩慢,以及時常寫不出來已練習過非常多次的中文字。」張媽媽說著說著,眼眶慢慢紅起來,聲音略哽咽,用不舍的表情看著她的孩子。孩子聽著聽著,從原本端坐到慢慢趴在桌上,啜泣起來,被問到是不是感到很委屈、很辛苦,孩子頓時放聲大哭。
  • 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和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
    昨天講了智力和聽力殘疾兒童的特點,今天我們講一下視力殘疾和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並且具體講一講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2.運動技能(1)有些兒童會受到過度保護,所以動作的發展會有延遲,也有些體格發育遲緩.(2)定向與行走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1.閱讀閱讀閱讀問題是學習障礙兒童最顯著的問題之一
  • 怎麼發現兒童聽力障礙?給孩子配助聽器重點考慮什麼?
    兒童也會出現聽力障礙,這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接受的事實。目前,國內已經把聽力篩查作為常規篩查項目,我們可以把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及時篩查出來。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父母比較大意的情況下,仍有不少聽損兒童沒有得到及時的幹預。除了進行必要的聽力檢查,我們日常也可以留心一些細節來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
  • 你的孩子有學習障礙嗎?
    學習困難(learning difficulties, LD)或稱學習障礙,從理論上講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1.3.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學習障礙?懷疑孩子患有學習障礙,可以帶著孩子到醫院診治。一般,醫生需要詳細了解病史,並進行相應神經心理學檢查。診斷要點是:在上學最初幾年就已存在學習成績不好,且上學前常有語言發育延遲或偏離。
  • 數學學習障礙兒童的原因分析
    目前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有困難,他們懷疑孩子是學習障礙兒童,下面我們就對數學學習障礙兒童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 17%的小孩有閱讀障礙——當孩子學習不好需警惕孩子患上閱讀障礙
    我今天跟你聊聊閱讀障礙,什麼是閱讀障礙呢?我舉個身邊的例子和你分享。我朋友跟我抱怨他家的孩子的學習問題,他說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期末成績不太好,我知道他很聰明就沒在意,可暑假陪孩子讀書寫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讀語文特別磨蹭,而且動不動就看漏字,做數學題也是一樣,光審題就要花很長的時間。我估計他考試不是不會,而是卷子根本就做不完,這馬上就要開學了,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點的改善呢?
  • 你讀書學習為的什麼?你有考慮過以後做什麼嗎?
    從小你的父母教導你好好讀書,你也許會想:為什麼呢?也或許你連想都不會想,畢竟學校裡面有那麼多好朋友,開開心心就好了。然而因為種種原因(家庭教育、親友因素或是天資因素等等等等)成績優秀的孩子只有一少部分,大部分同學成績都不怎麼樣,對學習也興趣不大。或許你就是其中一個,你不知道為了什麼學習,很苦惱,還不得不繼續努力,因為你的父母並不甘心,他們覺得是你不好好學習,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他們還經常會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如何如何,學習那麼好,你再看看你,一天到晚也沒見你學習。嗯,,,他們說的很對,是事實。
  • 兒童焦慮性障礙,你了解嗎?
    焦慮障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兒童分離性焦慮障礙、兒童學校恐怖症、兒童廣泛性焦慮症。分離性焦慮障礙是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學校恐怖症表現為對上學的恐怖,拒絕上學或不願上學。在兒童期這些焦慮體驗可能不明顯,或者因為表達困難而不能訴述,因此症狀不典型,表現的形式是煩躁不安,年幼兒童好哭鬧而難以安撫,帶養困難,年齡大的兒童好抱怨,好法脾氣,難交往,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易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出現攻擊性行為,逃學曠課,學習成績下降等。(3)自主神經紊亂。症狀有頭昏、頭痛、心慌、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口乾、噁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