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孩子並非不願意學習,但在學習之中總出現以下表徵和現象:
分心分神
1.讀著讀著不知讀到何處; (分心分神) 2.閱讀時情緒緊張不安; (緊張)
3.閱讀時用手指著字讀;(指讀) 4.不喜歡或逃避讀書;(厭讀)
5.閱讀時頭部歪斜或書本歪斜 ;(姿態) 6.閱讀速度比一般人慢;(慢速)
7.閱讀時聲音過高或過低 ;(聲調) 8.閱讀時遺漏某些字詞;(遺漏)
9.閱讀時添加、重複某些字詞;(重字重詞) 10.閱讀時經常進行自我糾正;(失誤高)
11.英語或語文至少有一科非常差;(文科偏)12.閱讀時無法區分音調,發音不清晰 ;(音調)
13.閱讀完篇文章後常遺忘許多東西;(遺忘)
14.在默讀完閱讀材料時,對文章性質、含義常常不能理解;(理解)
15.閱讀之後,常常對材料的思考題找不出答案, 答非所問;(意義)
孩子學業不好,父母不知原因還不斷的指責和訓斥,導致孩子學習能力不但不能提高,而且還致使出現許多更嚴重的軀體問題,不僅影響學業還影響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其實這是閱讀障礙在作祟!
閱讀障礙症簡單說來它是一種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能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症。要特別注意區分它和那種因為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閱讀障礙症,相反很多患者是智商極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像達文西,愛迪生,愛因斯坦,甘迺迪在兒童時代都被認為成績極差的「笨孩子」,最後科學家發現他們都屬於閱讀障礙症的典型例子。它的表現特徵主要反映在識字閱讀方面,其原因也是複雜而多面的,但兒童時期可以進行科學的矯正。
視覺障礙
多數人都很幸運的學會讀寫,但仍有20%的人有閱讀書寫困難的問題。如果您就是那20%的人,您就會了解那是什麼感覺:往往您需要去猜很多字詞、文章的意思;您會將字看反或顛倒,很容易跳行或漏字;您必須用手指頭指著每一個字來閱讀;書寫時您會儘可能地將字簡化或者字體潦草……總之,您用盡一切辦法來避免尷尬的情況發生,像是假裝打開書本閱讀或是拿筆在紙上寫字……
在數學學習方面表現低落者,有很高的比例是由於無法閱讀理解應用題目所導致。因此,面對學校的課業學習,就如同面對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每一天都是艱難的挑戰。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的最主要類型,佔到所有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兒童的70%以上。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認字與記字困難重重,剛學過的字就忘記; *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畫或少一筆;
*經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視」與「祝」弄混; *經常搞混音近的字;
*學習拼音困難,經常把Q看成O; *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
識字功能
*朗讀時增字或減字; *朗讀時不按字閱讀,而是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閱讀;
*聽寫成績很差;慢閱讀速度慢; *逐字閱讀或以手指協助;
*說作文可以,但寫作文過於簡單,內容枯燥; *書面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難,抄寫速度慢。
指讀
*行為反應表現得不集中或無組織,對於所看到或聽到的刺激,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順序很困難,如數學公式、乘法口訣等; *幾乎做每件事都表現得反應過度;
*在辨析距離、方向時顯得有困難; *在理解時間概念時顯得有困難;
*在整理自己的書本、紙張、玩具時顯得有困難,寫字時很難掌握空間距離;
*手腳笨拙,走路時腳步不穩,經常跌倒、被絆倒或撞倒家具;
*同一時間對所有的聲音、人、事同時作反應,不懂得在同一時間對某一件事作反應;
*很快就從一個活動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動或想法; *完成讀寫作業非常容易疲勞。
方位辨別
造成閱讀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地說,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
1、生物學方面的因素
閱讀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因為閱讀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心理功能。有人把閱讀比作彈鋼琴,意思是說,閱讀需要多種心理功能的協調,就像彈鋼琴需要種種心理功能的合作一樣。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發揮視知覺的作用,視知覺的分辨與記憶都需參與進來。同時,閱讀需要對聲音的辨別與記憶,閱讀是一個對所看到的字的聲音的反應過程,只有熟練的讀者,才能進行默讀。通過對字形、字音和字義的聯繫,我們獲得對字詞的理解。
幾乎所有的文字都是音、形、義的聯合,缺少其中的某一個環節,人對字詞的認知與學習就會出現困難。例如,視覺功能障礙,眼球振動不平衡,就造成讀書時跳字、串行等;聽覺功能障礙,造成讀而不聞,讀而不懂;另外如失語症、大腦麻痺、智力遲鈍和運動失調等大腦神經功能障礙,也會造成閱讀困難。
2、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功能分布
現代神經認知科學憑藉多種手段對閱讀障礙者的神經機制進行了解,發現閱讀障礙者在執行感覺運動任務或閱讀任務時,相應腦區的激活和神經活動模式存在異常。研究者發現,大多數表音文字為母語的閱讀障礙患者左腦半球有某些缺陷,如大腦皮層異位現象,而且這種異位左側半球多於右側,並且在頂下回和顳頂後區內皮層細胞存在異常;左腦半球顳頂區負責音素分析和書寫符號向語音單元因素轉化的功能失調,導致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能協作;
3、情緒因素
不良情緒的孩子
長期以來,存在閱讀障礙的人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尤其是在兒童時期,這樣的兒童常常被家長當作是愛玩的孩子,學習不專心或懶惰的孩子,他們不僅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反而蒙受著不公正的批評。久而久之,這些孩子變得自卑和自棄,自認為無論如何努力,就是在學習上趕不上別人,以致於許多具有閱讀障礙的人一生事業無成。例如有的孩子有嚴重的膽小、自卑情緒,不敢在課堂上朗讀,結果越不練就越有障礙。還有的孩子非常敏感,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意,生怕讀錯了引起同學笑話,所以朗讀時憂心忡忡,不能輕鬆流暢地閱讀。還會導致形成低效能感,從而不自信。
4、教育方法
指責與責罵
對於那些智力或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長和老師一味地逼著孩子練習閱讀,而不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特殊訓練,長時間不見成效,孩子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對閱讀更加有牴觸情緒,甚至產生厭煩心理。而對於智力和能力高的孩子,如果仍然讓他們重複簡單的課文,他們也會變得敷衍了事。
早期閱讀教育是學前期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兒童的閱讀能力、閱讀量與世界發達國家兒童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中西兒童閱讀教育交流與研討會上一些專家指出,中國兒童8歲才開始進入自主大量閱讀階段(而西方為4歲),即使在北京,兒童閱讀障礙發生率也高達6%至8%。所以應該及早對閱讀障礙進行治療。
對於較嚴重的閱讀障礙,比如兒童神經生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需要由專門的教師和心理醫生採用特殊的方法進行矯治,如多感覺通道法,強調運用學生的多種感覺通道,諸如視、聽、動、觸等;神經組織矯正法,對閱讀障礙的兒童通常採用視覺描繪練習和眼手協調練習,以促進大腦半球優勢能力的發展;對於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則需先經心理諮詢人員矯治其心理問題。
下面著重談一下與智力因素和教育有關的閱讀障礙的矯正問題,通過有針對性的擴展詞彙訓練、閱讀技巧訓練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對兒童的閱讀障礙加以矯正。
*對詞彙貧乏的矯正
首先選用難易程度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應重視要求理解文章大意的練習。為了鼓勵兒童快速閱讀,應採用基礎讀物來擴展兒童的詞彙,而且在這一治療過程中,所運用的材料都必須使兒童感到容易。還可以在沒有意義背景條件下進行快速認字訓練,如速示法。
*閱讀習慣的矯正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都會有所差異。有的人閱讀時一字一字從頭到尾的讀,讀完之後不知所云;有的人則能迅速略讀,並很快抓住主題;而有的人邊讀邊寫筆記。閱讀習慣的不同往往導致閱讀效率的差異。對此的矯正可以從兩方面進行。
第一.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動手做標記或批註的習慣,如在重要的詞語下劃橫線;不懂的地方做批註。這樣,就能幫助學生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促進邊讀邊思考。
第二.教師應培養學生迅速閱讀的習慣。人們在閱讀時存在的一個問題是以同一種方法去閱讀不同的資料。
*情緒的調整訓練
冥想與大肌肉漸進放鬆等訓練,放鬆孩子閱讀情緒,調整大腦的適應性。
肌肉放鬆
兒童冥想
*教育環境設置
改善家庭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讓孩子能輕鬆的面對閱讀與學習,秉承多鼓勵和表揚,多看孩子的進步,少批評與指責讓孩子閱讀 意志更加消沉。
*多做大運動與精細動作的遊戲與工作
通過大動增強孩子神經系統的功能性,能夠做精細運作引導孩子的觀察力,手眼協調力;
精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