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和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

2020-12-16 阿楠是小妖

昨天講了智力和聽力殘疾兒童的特點,今天我們講一下視力殘疾和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並且具體講一講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

視力殘疾兒童的主要特徵:

1.感知特徵

(1)基本和正常兒童的規律一致。(2)行走的時候依靠聽覺辨認方向。(3)依靠觸覺感知或閱讀,一般情況下觸覺都比較敏感。2.運動技能

(1)有些兒童會受到過度保護,所以動作的發展會有延遲,也有些體格發育遲緩.(2)定向與行走

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

1.閱讀

閱讀閱讀問題是學習障礙兒童最顯著的問題之一。閱讀問題主要與缺乏語言技能有關,特別是與語音識別技能有關。閱讀障礙的學生通常會在閱讀中出現單詞識別錯誤,嚴重的閱讀障礙指誦讀困難,通常在閱讀、拼寫、寫作、口頭表達和聽力方面遇到嚴重困難。

2.書面語言書面表達困難表現在寫字、拼寫、構思、課文結構、句子結構、單詞用法和寫作方面書寫困難則與動作協詞能力不足、不專心、感覺能力缺乏、視覺圖像記憶精確性不足以及課堂上不恰當的書寫教育等有關。書寫困難的學生很難順利完成筆試任務,還伴隨字母拼寫困難,常見的拼寫問題如下:增加多餘的字母省略必要的字母;顛倒元音;顛倒音節;想當然地進行音節拼寫,等等。3.數學數學計算能力較差,困難涉及以下方面:(1)視知覺(區分數字和複製圖形)。(2)記憶(回憶所學到的各個問題)。(3)動作能力(清晰地或在很小的空間寫數字)。(4)語言(與數學的書語的意義和運用數學詞彙有關)。(5)抽象推理能力(解決問題和進行比較)。(6)元認知(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判別、運用和監控的運用)。4.記憶學習障礙學生在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方面表現出:

(1)缺乏信息記憶策略。(2)缺乏充分的元認知技能。(3)語義記憶能力有限。

5.元認知學習障礙學生在以下元認知領域存在困難(1)有關信息獲得、儲存和加工的策略。(2)理解時間、地點和原因等策略。(3)選擇和監控策略的運用。

6.行為和社會情感

學習障礙學生會產生社會問題、情緒障礙以及由於缺乏社會技能而產生的其他問題。這些學生的被拒絕感、挫敗感和對未來的無望感會日益增加,進一步影響他們成功學習和整個成長和發展過程。學生過低的自我概念(如低自尊)常表現為習得性失助。習得性失助感的學生會認為自己的學習成功和努力之間的聯繫是有限的 .

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對策:1.智力殘疾兒童的早期教育內容(1)動作能力訓練目的是發展兒童基本動作技能,使兒童始終能保持正確的身體姿態,主要包括大動作能力和精細動作能力訓練。具體為全身運動、身體平衡、眼追蹤物體、手抓握物體、手指對捏、握筆能力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等。(2)語言交往能力訓練目的是要兒童能用聲音、姿勢和語言來理解他人比較簡單的指令,同時能夠簡單地表達出自己的要求和願望。(3)認知能力訓練目的是啟迪兒童的認知能力,增加生活常識。主要包括認識規格、顏色、形狀、自然常識,認識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和事,認識室內用品,認識環境等。

(4)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目的是使兒童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習慣。主要包括進食、小便、衣著、個人衛生、睡眠和安全6個方面的訓練。

2.學齡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方法(1)充分地運用直觀教學的原理,發展智力殘疾兒童的觀察能力。觀察是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覺。充分地運用直觀教具,提高智力殘疾兒童的觀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教育和訓練,提高其觀察、辨別的能力,為進一步發展語言、思維能力打下基礎。(2)通過反覆練習,提高智力殘疾兒童的記憶能力。記憶力是人的智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智力殘疾兒童識記慢、記不牢的特點,在教學中要採用正確的複習方法,科學地安排學習內容和分配複習時間,對一些基本的知識,要反覆練習,以加深記憶。(3)創造條件,提供情景,發展智力殘疾兒童的語言能力。語言是由基本詞彙和語法構成的一種交際工具。智力殘疾兒童無論是口頭表達能力還是書面表達能力都比較差,因此,嚴重地妨礙了他們與別人交往和對社會的適應。在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過程中要儘可能創造條件,提供語言環境,引導他們發展語言能力。哪怕他們說的總是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還是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和熱情地鼓勵他們和別人交談,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思想,陳述情況。發展運用語言的能力,不只是語文課教學的任務,而且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加以培養。(4)通過具體運演來發展智力殘疾兒童初級的邏輯思維能力。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也是智力殘疾兒童面臨的最大障礙。一般來講,由於先天的限制,智力殘疾兒童不可能有很高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能解決極其複雜的問題。但是,通過具體運演的活動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活動,使他們具備初步的形式邏輯思維能力。例如,通過簡單的分類。組合、排列活動來啟發他們考慮事物之間的關係,具有初步的分析和綜合能力。當然,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是在輕度智力殘疾和某些中度智力殘疾兒童的身上能看到一些效果。

(5)勞動技能教育是智力殘疾教育的中心任務。因為,智力殘疾兒童不可能從事複雜的腦力勞動 。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兒童智力殘疾,自閉症智商與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關係
    什麼叫自閉症譜系障礙智力殘疾?智力殘疾(也稱智商遲鈍),他是反應一個人智力高低和適應行為能力。前者是由一個人的心智能力、推理和學習決定的,智商(IQ)是確定一個人智商高低的方法。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智力殘疾的兒童不一定所有能力都缺失,一些智力殘疾的兒童可能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但在社交能力上比較薄弱。
  • 兒童智力障礙的分級
    ①輕度智力障礙智商70~55分(以韋氏智力測驗為例,下同),同時具有輕度的社會適應障礙。輕度智力障礙兒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早期教育對他們的發展十分重要,他們可以進入幼兒園、學前班接受早期康復訓練和學前特殊教育,在小學正常班級隨班就讀。
  • 兒童康復——智力障礙
    智力障礙——在不同領域有不同表述。其定義與標準一直有爭議。 醫學界——多用精神發育遲滯(MR) 學界——多稱智力落後、智力低下、弱智、智能不足、智力障礙等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4——稱為「精神發育遲滯」(術語) 美國精神協會(APA)分布的DSM-5——稱為「智力發育障礙」(術語)
  • 【智力障礙兒童教育研究】智力障礙的表現及康復訓練
    (一)智力障礙的語言訓練智力障礙的語言特徵:1. 說話表現會比較幼稚,常常使用娃娃語。2. 常常使用一個詞語表達不同的事物或概念。3.使用詞語多屬具體性的名詞或動詞,對抽象概念理解較慢。很少使用形容詞、助詞、連接詞,最常使用名詞。4. 句子長度較短,大約維持在一個至兩個詞的長度。5.使用的句子結構簡單、缺少變化,以簡單句居多。
  • 智力障礙兒童家庭康復措施科普
    培養良好的習慣智能障礙的兒童,品德教育亦非常重要,稍有忽視就會出問題,甚至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為此,要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兒童遵守紀律、懂禮貌、助人為樂、愛集體、愛護公共財產的好品質,並講解和示範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等道德觀念,以防止他們受壞人誘惑而犯錯誤。
  • 新寧:為200多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
    據了解,到那裡進行康復訓練的兒童大多是唐氏綜合症和智力障礙患兒。成立於2014年的新寧縣殘疾人康復中心,開展智力障礙兒童康復、智力障礙評估、運動訓練、語言訓練、智力訓練引導式教學等,為新寧縣以及周邊縣(市)200多名智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康復就學率達25%。
  • 智力殘疾兒童近距離接觸水
    11月29日,由銀川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銀川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承辦,寧夏天山海世界黃河明珠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協辦的「暢遊愛心海洋」水上樂園親子遊玩活動順利開展,來自各個機構、特殊教育學校的殘疾兒童及家長、志願者160餘人參加了活動。 當天,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近距離走近水、接觸水。
  •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專家談嚴重智力障礙兒童的臨床表現 時間:2020-12-01 17:51上海六一兒童醫院 痴呆是一種程度較重的兒童智力障礙症狀,兒童痴呆症候群是指兒童在意識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已獲得的職業和社會活動技能減退和障礙,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和喪失
  • 兒童言語障礙全解析,父母必知!
    幼兒的語言障礙是指個人的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齡兒童相比較,有明顯的偏離和異常現象,造成交往困難。語言障礙2~3歲的幼兒發生率高,而這段時期恰恰又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因此在這一階段進行早期幹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僅就兒童語言的產生過程、兒童言語障礙的現狀及原因、針對兒童言語障礙採取的應對措施等方面談談兒童言語障礙的研究進展。
  • 兒童早期教育:關於孩子的學習障礙問題,你需要了解的內容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數據,每五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患有某種學習障礙。學習障礙是一個廣泛的術語,可以涵蓋許多障礙。國家學習障礙中心將其定義為一種幹擾一個人存儲、處理或產生信息的能力的障礙,並造成一個人的能力和表現之間的差距。有學習障礙的兒童可能在言語、語言、閱讀、數學、注意力集中或推理方面存在問題。
  • 新邵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穩步推進
    隆女士為新邵縣巨口鋪鎮人,在孩子兩個月左右的時候發現孩子的某些行為表現及發育都和別的小孩有所不同,後經診斷為智力殘疾兒童,從那時開始,隆女士便帶著孩子在各大小醫院問診治療,因為所有的項目都是自費治療,前前後後光是醫藥費就花銷不少。
  • 兒童學習障礙主要是什麼
    兒童學習障礙主要是什麼 時間:2020-10-10 17:15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學習障礙指智力正常的兒童在學齡早期,在同等教育條件下,學習技能的能力表現得困難,通常表現為閱讀、書寫、拼字、計算等方面的技能損害,是發生在兒童的一組異質性症候群。
  • 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利 構建公平有質量基礎教育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發展目標以及弱有所扶的社會政策對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利保障提出了新期望;更加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是眾多殘疾兒童的共同期盼,也是提升其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前提。隨著教育現代化改革向深水區推進以及《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實施,教育部和中國殘聯的「一人一案」失學殘疾兒童教育安置舉措在全國推開,並收到一定實效。
  • 邱新會:託起殘疾兒童的夢
    □本報記者 於文博「我小時候因為小兒麻痺,左腿留下了殘疾,我就許下一個心願:建立一所學校,讓所有和我一樣的孩子都能快樂成長!」從1998年至今,邱新會致力於殘疾兒童教育22年,實現了小時候的願望。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是邱新會1998年創辦的。作為校長,他十分忙碌。
  • 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招收10名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紅網長沙縣站7月10日訊(分站記者 潘東曉)昨日,記者從長沙縣唯一一所公辦、可接收智力障礙兒童入學的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獲悉,該校今年擬招收10名年滿8周歲的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 一起來清除兒童學習攔路虎—閱讀障礙
    因此,面對學校的課業學習,就如同面對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每一天都是艱難的挑戰。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的最主要類型,佔到所有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兒童的70%以上。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 智力障礙兒童的語言障礙與構音部位的聯繫
    弱智兒童的語言障礙都較為嚴重,構音障礙最多,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理解能力差、聲音異常和耳語聽解能力差次之,一般重度和中度兒童居多,輕度較少。構音障礙是溝通障礙問題中,最為嚴重者。Nicolosi將構音障礙分為五種類型:音的添加、歪曲音、一般性口語不正確、音的省略、音的代替。
  • 教育部:著力破解限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障礙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胡浩)隨班就讀是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途徑。記者28日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機制,著力破解限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發展的障礙,提升隨班就讀質量。
  • 不得拒絕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河南出臺方案推動殘疾少年兒童隨班就讀
    我省明確,隨班就讀對象是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言語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及其他類別的殘疾兒童少年。省教育廳要求,各縣(市、區)須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需求進行摸底排查,並對他們的身體狀況、接受教育和適應學校學習生活能力等進行全面規範評估,對是否適宜隨班就讀提出評估意見,保障具備學習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
  • 淺析對學習障礙兒童的全納性教學
    學習障礙兒童作為一個顯著的特殊的龐大的群體,在全納 教育 理念下他們更為我們所關注。從教師、學生、教學策略三個方面對學習障礙兒童的全納性教學進行分析論述並提出筆者的一些觀點,以期進一步推動全納教育理念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