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專家:或有「學習障礙」

2020-12-25 騰訊網

張旭在為教師進行培訓。

生活中古靈精怪,一拿起書就讀得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寫起字來要麼多一筆、要麼少一畫……

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總是說:「你也太不認真了!」「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可無論怎麼提醒,怎麼嚴管,孩子卻起色不大。

「這孩子怎麼這麼笨?」有家長問。

「不,這不是笨!」張旭搖搖頭,「您的孩子可能只是患有學習障礙。」

張旭,是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關注「學習障礙」兒童已有15年,在她下校調查中,幾乎每所普通小學中,都有患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他們智商沒問題,只要學會『懂得』,方法得當,就能幫助他們跨越障礙。」張旭說。

【症狀】

「閱讀障礙」佔比最高

幾乎每所學校都有

學習障礙不是因為智力發育遲緩,或某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而是一種具有生物學起源的特定神經發育障礙。「我們的大腦是高度分工的,對不同事物的認知有著不同的加工模式,『障礙』的表象也不同。」張旭說,比如有的人五音不全,有的人方向感不強……「學習障礙」就表現在某個特定的學習領域上。根據不同的表現,學習障礙包括閱讀障礙、書寫障礙、計算障礙等。

「學習障礙」群體中,閱讀障礙者佔比最高,超過80%。調查顯示,在各種不同的文化和語言裡,學齡兒童閱讀障礙的發生率基本在5%至15%之間。張旭說,如果僅按5%計算,20個孩子中就會有1個有閱讀障礙,這說明,每所普通小學裡都一定會有閱讀障礙兒童。根據下校經驗,不僅是每校,幾乎每個班上都有閱讀障礙兒童。

怎麼能看出孩子是閱讀障礙?

張旭說,如果孩子朗讀時讀得很慢;經常丟字、加字、改字;容易混淆形狀相似的字,能讀對字,但完全不知道字義;或者原本知道字義,但把字放到句子中就無法理解;遇到不認識的字,無法根據上下文去推測;總結深層含義的時候有困難……有這些表現,就可能是「閱讀障礙」。

「閱讀障礙」常會與「書寫障礙」相伴。

小學四年級學生樂樂(化名),每次交作業都特別困難,讀書也總是很慢。「他也不笨呢」、「怎麼讓他寫作業就這麼難」……老師和家長很頭疼。

張旭要來樂樂的卷子一看,心裡明白了七八分。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說,「練習」的「練」字是高頻字,早就應該掌握了,但是樂樂寫這個字時,總是被某個筆順細節絆住,不斷塗掉重寫,寫四五遍才能把這個字寫出來。「這就是很明顯的書寫障礙。」張旭說。

「造字」也是一個突出的行為表現。張旭曾遇到過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他的作業本上,總是出現各種奇怪的字,比如「春」字少一捺,「的」字右邊點兩個點兒。可讓他看圖講故事,小男孩兒也能講得繪聲繪色,但讓他照著書讀故事,就有點兒費勁。

張旭提醒家長,雖然學習障礙有某些共性的行為表現,但家長不要死板地對號入座。「對於學習障礙的誤判率也很高。」張旭說,老師常會有兩個錯誤判斷:「學習最差的孩子才會有學習障礙」、「成績還不錯的孩子不會有學習障礙」。

【對策】

怎麼跨越障礙

「對症下藥」是關鍵

有了「學習障礙」,豈不是一事無成?張旭說,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很多名人都有「學習障礙」的經歷。

只要對策適宜,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就能跨越「學習障礙」。

張旭說,學習障礙「致障」原因不同,其幹預方案也不同。比如閱讀過程需要多種不同層次認知技能的配合:視知覺的加工、語言學層面的加工、情緒和注意力狀態和已有的經驗等,「所以,對於一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判斷他到底是哪方面出了問題。」張旭說,如果有孩子存在視覺正字法的缺陷,即根據字形很難記住一個字,那就可以增加對字義的加工,「就像視力不好可以戴眼鏡一樣,我們可以形成別的策略,而不一定非要去讓他死磕這個字。」

小學三年級學生童童單純記憶字形有較大困難,家長就讓他反覆寫。張旭則採取「藉助字義」的方式幫助童童認字。比如在認噪音的「噪」字時,張旭鼓勵他根據字形編一個相關的故事,對字義進行深加工。童童想了想,繪聲繪色地說,「有三個人都擠在一塊小木頭上,張著嘴搶著說話,太吵了,另一個人在旁邊大張著嘴喊『別說了,太吵了』,你看看,這下四個人一起說話,簡直是噪音……」童童開心地講完故事,「噪」字記住了。

這個幹預過程,張旭稱為「個別化意義識字形成策略」。她說,幹預初期採取這個策略,是因為絕大多數閱讀障礙孩子閱讀動機低落,自我價值感和成就感差;個別化意義識字形成策略符合漢字字形表意的規律,能激發孩子的興趣。「當孩子熟悉這種策略後,再去引導孩子創編更多與漢字字源、字理相結合的故事。」

【呼籲】

如何從源頭解決問題

建議早篩查早介入

多年來,張旭致力於為普通老師做通識性培訓,她期待讓更多的老師意識到,學生學習出現問題的背後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而不是簡單的「聰明」或者「笨」。

不過,張旭也常常會有種「無力」感,因為我國特殊教育領域並未將學習障礙納入其中,相關的培訓、幹預、診斷等都缺乏政策、標準。

學習障礙的「確診」標準,在我國也存在著一定空白。要想形成系列的標準化評估量表,需要有著大量的數據積累,也就是要建立有巨大數據量的常模。

張旭期待有關部門能將「學習障礙」納入「特殊教育」,有了相關政策的支持,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從事學習障礙研究。

學校對「學習障礙」的重視也十分重要,因為學校是孩子學習的場所,也是幫助孩子跨越障礙最合適的場所。

曾有老師做過實驗,同樣一張卷子,閱讀障礙孩子自己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只得了20分;老師把每道題的題幹讀給孩子聽,孩子又做了一遍,得分是80分。

張旭說,這個實驗結果提醒學校,能不能嘗試為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提供特殊的學習方案和考試方案?她建議學校在新生入學時,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篩查,促進早期介入、早期幹預。

張旭期待,能有更多的學校行動起來,幫助聰明的「笨小孩」跨越「障礙」。

來源 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牛偉坤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孩子讀書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專家:或有「學習障礙」
    生活中古靈精怪,一拿起書就讀得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寫起字來要麼多一筆、要麼少一畫……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總是說:「你也太不認真了!」「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張旭說,如果孩子朗讀時讀得很慢;經常丟字、加字、改字;容易混淆形狀相似的字,能讀對字,但完全不知道字義;或者原本知道字義,但把字放到句子中就無法理解;遇到不認識的字,無法根據上下文去推測;總結深層含義的時候有困難……有這些表現,就可能是「閱讀障礙」。
  • 剛學的字馬上就忘,書讀得磕磕絆絆……孩子表現不好可不是「笨」
    生活中古靈精怪,一拿起書就讀得磕磕絆絆,剛學過的字馬上就忘,寫起字來要麼多一筆、要麼少一畫……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老師總是說:「你也太不認真了!」「你怎麼這麼不努力?」……可無論怎麼提醒,怎麼嚴管,孩子卻起色不大。
  • 讀書磕磕絆絆,你考慮過兒童學習障礙嗎?
    靜進教授詳解兒童學習障礙及其治療 早在18世紀歐洲已經有關於學習障礙的報導,而兒童學習障礙在臨床上是一類比較難診斷的病症,因為學習障礙可以是正常孩子的特殊性表現,也可以是神經發育障礙的異常表現。 那究竟如何評估和診斷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學習障礙?
  • 閱讀障礙,你的孩子有沒有?
    □記者 劉永生  閱讀障礙,又稱失讀症或誦讀障礙,是一種疾病,也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它屬於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問題。  有閱讀障礙的人,智力同一般人並無差別,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卻與常人有較大差距。當一個人存在閱讀困難的問題,但又無法通過智力缺陷、不當教育或視覺障礙等感知問題解釋的時候,通常就會被診斷為閱讀障礙。
  • 17%的小孩有閱讀障礙——當孩子學習不好需警惕孩子患上閱讀障礙
    我今天跟你聊聊閱讀障礙,什麼是閱讀障礙呢?我舉個身邊的例子和你分享。我朋友跟我抱怨他家的孩子的學習問題,他說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期末成績不太好,我知道他很聰明就沒在意,可暑假陪孩子讀書寫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讀語文特別磨蹭,而且動不動就看漏字,做數學題也是一樣,光審題就要花很長的時間。我估計他考試不是不會,而是卷子根本就做不完,這馬上就要開學了,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點的改善呢?
  • 孩子學習困難——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也叫讀寫困難。是一種特定的學習障礙,有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兩種(還有少部分聽覺障礙),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同時存在。其形成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大腦神經發育異常,不是後天學習環境不良,或者缺少學習經驗所致。
  • 孩子讀書總是讀錯,還總是看不下去,是患上「閱讀障礙症」了嗎?
    防疫在家的日子讓她開始重視起孩子讀書這件事,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看書,然後發現孩子不喜歡讀,而且讀的時候漏字錯行,自行發揮,剛認識的字轉頭就忘了,剛剛讀完,但是讀的是什麼卻沒概念。於是朋友開始疑惑,孩子不會是有閱讀障礙症吧!
  • 閱讀障礙:孩子成長路上的魔障
    可是上學後他卻出現了嚴重的學習困難:閱讀與記字困難,不僅拼音學不好,而且學過的字很快就忘了。讀課文讀不成句子,或增字減字,讀後不知意思。做數學應用題時,由於不認得的字太多,必須要家長給讀題。同小強一樣,還有不少孩子剛學過的字馬上就會忘記,有的孩子經常分不清「牛」和「午」…… 這些孩子是否真的像一些家長和老師說的那樣「笨」「糊塗」和「懶」,是否真的不堪造就了呢?
  • 學生寫作業慢不一定是不認真 5%孩子有讀寫障礙
    讓家長和老師不解的是,這樣的錯誤孩子卻一直很難改正。昨天小耿的媽媽帶小耿到市兒童醫院兒保科就診,診斷為讀寫障礙。明天是世界讀書日,該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張楓表示,有調查顯示,有讀寫障礙的兒童有近5%,事實上這是一種先天障礙,而因為家長和老師的誤解,不少有讀寫障礙的兒童錯過了最佳矯治時間。
  • 讀書日|你所不知的「閱讀障礙」看這裡 
    他們在閱讀時一定要高聲朗讀,他們無法和常人一樣快速正確閱讀,甚至要比別人多花數倍時間,他們看書時容易遺漏字、加字、念錯字。他們被稱為閱讀障礙者。除了一些學齡的孩子,一些成人也會有閱讀障礙,這個障礙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昨天,記者採訪了溫醫大附二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戴王磊和溫州康寧醫院心理治療室主任馮睿華,說說他們遇到過的閱讀障礙者。
  • 孩子總把字寫反,是孩子有「讀寫障礙」嗎?根本原因在這裡!
    家長面對孩子總是把字寫反的現象,許多老師和家長都呈現出一種十分焦慮的情況,他們都會認為孩子把字寫反,都是孩子粗心,甚至是孩子有著"讀寫障礙"的結果。於是只要孩子出現把字寫反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讓孩子反反覆覆把正確的字重新再寫幾遍,可是這種處理方式導致孩子在今天寫對了,可是過幾天之後,孩子還是會把字給寫反。
  • 學習認真,成績卻很差?家長要注意了,提防孩子天生「閱讀障礙」
    很多家長不難發現,孩子剛上學的時候,語數考雙百是非常常見的事,但是隨著年級越來越高,有些孩子的成績卻有點跟不上節奏,成績出現斷崖式下滑,只能考70、80分,甚至不及格。而有些普通的孩子卻可能一躍躋身於優秀的行列,明明基礎都差不多的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的現象,這種現象一般會出現在三年級,最遲到4年級,也就是我們常稱的「三年級現象」!
  • 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如何幫孩子克服「閱讀障礙」?
    孩子的學習問題,從來都是家長們最關心的,有一部分孩子,智商、情商都沒問題,平時讀書也算用功,但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並不是題目不會做,而是根本做不完,每次審題都需要很長時間。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許多家長會認為他磨蹭、故意偷懶、不動腦子等等,其實很可能是你冤枉孩子了,也許是「閱讀障礙」惹的禍。什麼是「閱讀障礙」?閱讀障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學習困難現象,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智力上的疾病,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有調查顯示,閱讀障礙在兒童中的發病率為5%~17.5%。
  • 看過的書,學過的知識轉身就忘?你需要一套高效的讀書學習方法
    每當我們讀到一本好書時,常常會感到充滿收穫,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曾經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伴隨著長期的閒置,就會逐漸地模糊和淡忘,大多數人的大腦裡面並沒有剩下多少真正有用的東西。本期話題,唐歌就來和你聊一聊:看過的書,學過的知識轉身就忘?提升讀書的效果,你需要一套高效的記憶學習法。
  • 你的孩子有學習障礙嗎?
    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孩子,他們本身很想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不讓父母失望,可是卻總無能為力,認真完成作業了,甚至比其他的同學更努力了,但是成績就是上不去,家長們用盡辦法也沒法提高孩子的成績,這甚至讓有些家長認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智力有問題,但其實這些還是只是存在學習困難。什麼是學習困難呢?
  • 一起來清除兒童學習攔路虎—閱讀障礙
    因此,面對學校的課業學習,就如同面對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每一天都是艱難的挑戰。 閱讀障礙是學習障礙的最主要類型,佔到所有被診斷為學習障礙兒童的70%以上。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 經常漏字、看錯、記不住、拖拉……有些孩子真的是被誤解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大手牽小手」(id: babyhandinhand)優秀教育類公眾號,名師雲集,每天分享大量獨家好資源,助寶貝優學習、聰明玩!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孩子?生活中各方面都正常,一到上學讀書問題就來了——寫字容易左右顛倒,經常會漏寫一筆;朗讀的時候,經常會漏字、加字,或者隨意改字;讀了什麼轉眼就忘;雖然是很簡單的字,但總記不住;有時成績會暴差……這樣的孩子,在每個學校甚至每個班都會有。老母親會苦惱地發現,好像無論怎麼教,孩子都改不了。
  • 閱讀困難,讀錯字跳字認錯字,孩子或有「閱讀障礙」,得及時化解
    閱讀障礙症是很典型的一種學習障礙。但其實,有閱讀障礙的孩子雖然在學習上常常遇到困難,但其實,他們的智商卻是完全沒問題的。甚至,有閱讀障礙的人的智商要比沒有閱讀障礙的人的智商還要高。比如著名畫家達文西,還有科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愛因斯坦,他們小時候也都是有閱讀障礙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做出巨大的成就,成為一代偉人。
  • 讀寫障礙的學生,成為世界名人,小學是關鍵期
    後來保護學生自尊心,提出了人性化的叫法,學習後進生,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中有智商天生低下學不進的,有受家庭影響不想學習的,也有些學生因身體發育影響學習的。比如「讀寫障礙症」就是孩子大腦發育較慢或生病,受傷,造成大腦負責讀書、書寫區域的功能弱化。這些孩子上學時讀書困難,寫字困難,口語表達上也不欠缺,數學上,簡單運算會算錯。
  • 孩子不學習可能是: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學習障礙是一個很容易被家長及教師所忽略的疾病,因為大部分的疾病可以看到病人外在的影響或表現,如智商不足,則叫做智能障礙,肢體受損叫做肢體障礙,但是學習障礙卻不見得有外表的缺陷或障礙,但是在學習方面卻有明顯的影響,這群人我們把他們稱為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