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不可能不會遇到一些學困生。在七、八十年代,叫這類學生為差生。後來保護學生自尊心,提出了人性化的叫法,學習後進生,學困生。
這些學困生中有智商天生低下學不進的,有受家庭影響不想學習的,也有些學生因身體發育影響學習的。比如「讀寫障礙症」就是孩子大腦發育較慢或生病,受傷,造成大腦負責讀書、書寫區域的功能弱化。
這些孩子上學時讀書困難,寫字困難,口語表達上也不欠缺,數學上,簡單運算會算錯。
九十年代我剛工作,根本沒聽說過「讀寫障礙」這個詞。那時曾教過兩個學困 生。現在想想應屬於讀寫障礙的學生。
羅同學,從 一年級學拼音就發現他,對b、d、p、q 很難分清。這四個字母的區別是一年級學生的教學難點,運用多種方法辨認,反覆拼讀,引導學生區分。大部分人都能認清拼讀,還有一小部分人,在幾周的複習過程中,也掌握了。但羅同學還是分不清四個字母,寫「爸」的拼音,他時而寫dā,時而寫pā。
到了中高年級,讀拼音寫詞,遇到這四個字母還經常拼錯。讀書背書對他而言是折磨,他讀書漏字,隨意加字,一字一停,還總是回讀,背書過不了關。後來對他降低要求,別人讀背課文允許錯一到兩個,他只錯六到八個就過關。
其實羅同學讀寫障礙不算嚴重,上課能聽講,積極與老師互動,還是蠻努力的,就是寫作業慢,家長說他寫作業經常寫一半就睡著了。所以他作業完成不,老師都讓他白天補上。到高年級狀態越來越好,讀背文章順暢多了,書寫也越來越規範。三門學科還能保持在七十多分。
陳同學,稍微嚴重一些,他不能結結巴巴地把一篇課文讀完,讀幾個字就卡住了,反覆領讀,他都不能單獨把一段話讀完,太多學過的字他記不住。太多的字不會寫,抄字都是看一筆寫一畫,還容易少筆畫多筆畫,字的結構始終不諧調。一些常用的漢字他會左右不分,如「都」時常寫成耳朵旁在左,者在右,「辣」寫成束在左辛在右。
陳同學的父母一開始,因為他成績太差經常打孩子,後來慢慢接受了孩子學習不行的事實,不打了,也沒有積極幹預,隨他去了,基本沒有家庭輔導。那時我看陳同學在學習上有障礙,對他降低學習要求,在體育,勞動上鍛鍊他,表揚他,維護他的自尊心。也不知道怎樣專業地訓練這樣的孩子。
現在這兩位學生都已經上班了,一個做司機,一個在廠裡開鏟車,動手能力一點不差,技術很好,自食其力。
後來,在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學,心理學中,對「讀寫障礙」有了解。北京師範大學 心理學教授舒華認為,「讀寫障礙」的孩子最困難的階段在小學,如果家庭和學校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階段,他們上了高中,大學後,會找到自己的訣竅和策略來對付這些問題,那時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其他特長就能可以發揮作用,甚至會高於常人。
有很多名人,偉 人在小時候有過「讀寫障礙」,但是他們在家庭的關愛下,父母與老師耐心的溝通和輔導下慢慢克服了障礙,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成年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如愛因斯坦, 他9歲不會閱讀,這個德國男孩在傳統教育下學習數學有困難。他是視覺型學習者,父母讓他上特殊學校,他得以按其認知模式被教導,使他開始發揮潛能。 他學外國語文更悽慘,有位老師對他的評語是:「沒一樣行」。外國語文對愛因斯坦一直很困難,寫作和與人交談也一直困擾著他。愛因斯坦的思考過程也和常人不同,他很少用字句去思考,而是先有了想法,在嘗試找出字句表達出來。
新加坡前總理(開國元首),著名政治家,李光耀一直在國際舞臺上以智慧見長,但卻很少人知道他有讀寫障礙。一直到十幾年前在女兒建議下接受專家檢查,才證實他有讀寫障礙,而其女兒也遺傳了這一點。
波拉蔻——兒童文學家 波拉蔻小的時候在閱讀方面遇到了困難,是個患有讀寫困難症(dyslexia)的孩子,她在閱讀及數學上有嚴重的問題,一直無法學會閱讀。在學校裡所有同學都會的,只有她不會,受到同學的嘲笑,以至於不喜歡上學。原本以為自己是因為笨的關係,直到她十四歲那年,才知道自己患有讀寫困難症。波拉蔻在老師的協助之下,漸漸了解到讀寫困難的孩子,並不是笨,而是無法用一般孩子的方式來學習而已。波拉蔻了解了自己的不同,並且找到了屬於她的學習方式,使得她漸漸地對「學習」這回事得心應手,漸漸與同學們沒有差異了。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作家。
2019年諾貝樂化學獎得主古迪納夫,小學時根本無法坐在教室裡讀書。現在他照樣馳騁在科學世界裡。
我國的教育環境,「讀寫障礙」沒有得到重視,很多小學老師也沒有學過相關專業知識,學習不好就籠統地歸納為學習後進生,沒有探尋什麼原因造成的後進。有的老師能做到對學習實在吃力的學生寬容以待,不苛責,不打擊,這樣也算一種保護了。
現在,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到讀寫障礙。在難過,焦慮的中也接受到好的信息,就是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度過困難期,孩子照樣可以學技術,學特長,甚至成為一下個波拉蔻,古迪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