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推送我們介紹了什麼是「讀寫障礙」、讀寫障礙的特徵以及家庭應該如何輔導讀寫障礙兒童,這一篇我們將詳細介紹「讀寫障礙」是如何被評估的。
深圳大學學習差異研究中心2012年起與香港、北京等高校合作,研發一整套《漢語兒童讀寫能力測試》,並在深圳、北京等地區採用分層抽樣調查的方法,在20所學校採集了2000多名小學生的讀寫能力相關的數據,並建立了小學生讀寫能力的常模。據研究發現,每所學校讀寫障礙學童的比例至少是5%,有的甚至高達18%。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一般認為,讀寫障礙發生率在8%-10%左右,即10個孩子中就有1個存在讀寫障礙。10%是一個很高的概率,在這10%中不乏眾多名人。
安徒生十七歲的時候就讀於一所學生平均年齡只有十一歲的語法學校,儘管他比同學年長許多,成績卻不容樂觀,還曾經被校長留級。安徒生當時在日記中寫到,成績難以提升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努力。他在學習上遇到的挫折可以歸結於讀寫障礙,在安徒生的後來的手稿中也的確可以發現許多拼寫和語法錯誤。但這一缺陷並沒有阻礙他的創造力和創作熱情,被讀寫障礙困擾的安徒生終成一位舉世聞名的童話家。值得一提的是,安徒生會素描、剪紙,在表達想法時畫面感很強,他曾對朋友說:「當我找不到合適的字眼時,真希望能畫出來。」
威爾遜家族中有多個讀寫障礙患者,他本人便是其中之一。威爾遜大學期間寫的日記中都是些簡短的句子,儘管如此,還是會出現大量的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此外,他的計算能力也很差。但讀寫障礙並沒有妨礙他對寫作與演說的熱情,大學時他加入了合唱俱樂部、文學與辯論社團,並擔任社團主席。威爾遜曾說「這可能很難想像,不過在發育上我總是比一般人慢,有較長的兒童期、較長而不同的青春期,但或許因為這樣我才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
愛迪生童年的學校生活並不愉快,他八歲時進入學校念書,因為成績總是班上的倒數幾名,又常在課堂上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被老師和同學稱為「笨蛋」,連他的父親也對他感到失望。愛迪生在母親的悉心引導下通過大量閱讀積攢了豐富的詞彙,但仍然無法掩蓋他文章中頻繁出現的拼寫與語法錯誤。然而愛迪生非常擅長素描,空間處理能力出色,並且有豐富的想像力,這讓他成為了一位敢於嘗試的偉大發明家。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醫院檢查。儘管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他講話還不很流暢,而且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費力的思考。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學習成績一般,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成器。」甚至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想把他趕出校門。後來愛因斯坦幸運地從一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學領域裡的主要成果和方法,從此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得了讀寫障礙,也請您不要氣餒。這說明一方面,他需要掌握與常人不同的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他在某一領域也許具有異於常人的天賦,而孩子的潛能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發掘。
對於出現讀寫困難的孩子應該怎麼辦?首先,要經過科學有效的評估。有的家長心性比較急,把學習成績欠佳的孩子都當成「讀寫障礙者」。為了避免這種簡單的「對號入座」,家長要選擇專業機構對孩子進行智商、認知和讀寫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評估,鑑定是否真的有「讀寫障礙」。現在市面上提供讀寫障礙檢測的機構良莠不齊,家長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效的評估所遵循的原則是由讀寫障礙的定義所確定的:在兒童或成人身上出現了讀寫困難;他們有較高的智商、強烈的學習動機並接受適當的學校教育。
讀寫障礙的診斷反映出,對個體年齡、智力、教育程度或職業而言,讀寫障礙的出現是不可預期的。它是一種臨床診斷,需要根據被評估者各方面的綜合信息來進行判定,包括個案情況與家族史、閱讀與說話的特點,以及閱讀、語言的測驗成績。
評估過程必須要包含以下三個步驟:
A根據個體的年齡與學業成就,證實其閱讀存在問題
B收集證據,以支持其閱讀問題的「非預期性」
C證實語音缺陷與其他較為高級的語言功能是分離的,且這些高級語言功能(如語言理解)相對未受影響。
因此,診斷可以鑑定出現讀寫困難的可能根源,並排除其他影響讀寫障礙的常見原因,以確定學生的強項和弱項是否符合讀寫障礙的定義。
孩子潛在的讀寫困難問題,甚至在其進展為閱讀困難以前,都可能被檢測出來。在讀寫障礙的孩子經歷學習挫折前就進行教學幹預,能有效地發現問題,通過專門的閱讀教學來使他們獲得進步。有效的評估有助於家長和教師觀察哪些具體技能是學生的弱項,以及應該在何時開始讀寫教學。
有效的評估測試檔案可以記錄孩子在讀寫中經歷的困難,這份檔案能確定這個孩子是否能夠接受個別化的特殊教育指導。在二年級以前,關注預示孩子讀寫發展的評估更為重要,與詞語閱讀、解碼和拼寫的測試相比,語言技能、語音意識、短時記憶和快速命名的測試對具有讀寫障礙風險的孩子更有意義。
評估中應當注意的是,讀寫能力較差的孩子在測試中可能呈現出「符合讀寫障礙的大致描述」的情況,但如果其能對常規幹預作出快速反應,那麼這些孩子讀寫問題的根源可能與其早期受教育的機會有關,而非腦神經缺陷所致。
A智力
在以前的研究中,智力測試被認為是診斷的必要組成部分,因為讀寫障礙是在發現智力和閱讀能力之間的顯著失配後才能診斷的。如今的很多研究已經指出,智力並不能預測學生的讀寫能力發展情況。但讀寫障礙者必須滿足「智力正常」的條件。因為智力是區分特殊學習困難(如讀寫障礙)和一般學習困難的主要依據,讀寫障礙者的智力水平應接近平均水平或高於平均水平。
B背景信息
一方面,讀寫障礙與遺傳有關,家族中如有讀寫障礙的遺傳史,則該家族中的孩子有更高的機率患上讀寫障礙,遲語症或語言遲緩的遺傳史也使得孩子有患上讀寫困難的風險。另一方面,孩子在學校、家中或通過輔導所接受的介入治療的類型和時間,還有經介入治療後的反饋,也是評估前應該了解的。
C口語技能
口語技能指的是聽懂口語和通過口語來表達想法的能力。基本的口語技能,如在言語行為中識別和產出語音的能力,要求孩子能夠準確和自動化地進行詞語閱讀,而高層次的口語技能,如理解他人的言語或主動造句來表達想法,則要求孩子具備一定的理解力。
讀寫障礙者一般均具有一定的高層次語言技能,能夠理解一些適齡故事和言語意義,使對話得以進行,並可理解和使用適齡的詞彙,但通常在基礎語言技能(如語音意識)上存在問題,這種缺陷限制了他們使用語音來學習閱讀或拼寫的能力。如果孩子達到了高層次口語技能的平均水平,但卻難以提升書面語言能力(如閱讀、拼寫能力),則建議對其進行讀寫障礙的評估。
D識字
識字是能夠閱讀單個印刷文字的能力。此項測試中要求孩子閱讀表格中的一系列漢字,學生不能使用上下文語意等輔助線索來理解並識別詞語,測試者會對其準確度和流暢性(閱讀漢字所需時間)進行評分。
E解碼
書寫測試重點考察孩子的短期和長期記憶,考察學生通過記憶來寫漢字的能力。在漢字詞彙的初級學習中,孩子掌握了關於漢字的筆順、筆畫與結構的知識,在掌握一定量漢字的基礎下,孩子能夠自覺地對漢字的形旁、聲旁進行替換,從而掌握更多的漢字。這往往是讀寫障礙患者最明顯的弱項,也是治療難度最大的弱項。解碼是閱讀生詞的能力。這種能力通過文字-語音的對應規則,能讓學生依據解碼技能來認出生字,因此解碼也被稱為「猜詞」。
F書寫
書寫測試重點考察孩子的短期和長期記憶,考察學生通過記憶來寫漢字的能力。在漢字詞彙的初級學習中,孩子掌握了關於漢字的筆順、筆畫與結構的知識,在掌握一定量漢字的基礎下,孩子能夠自覺地對漢字的形旁、聲旁進行替換,從而掌握更多的漢字。這往往是讀寫障礙患者最明顯的弱項,也是治療難度最大的弱項。
G詞彙知識
詞彙可直接影響聽力及閱讀的理解,閱讀能力較差的孩子通常閱讀量很小,詞彙量的提升速度也比較慢。然而讀寫障礙者在閱讀詞彙時表現不佳是由於他們的解碼問題,而非不知道某個詞的詞義。在此項測試中最好的做法是協調閱讀和聽力的詞彙量比重,以獲得一個測
量詞彙知識的合適方法。
H自動化/流暢性技能
讀寫障礙者一般在處理視覺或聽覺信息時速度較慢,此項測試可以考察孩子的快速自動化命名速度,孩子需要儘可能快地對一系列物品、顏色、字母或數字的組合進行命名。命名速度是讀寫困難早期最明確的指標之一。
I閱讀理解
一般來說,讀寫障礙者在閱讀理解方面的成績比聽力理解要低,因為他們在文字閱讀中,對詞語解碼、準確或流暢地閱讀有困難。儘管讀寫障礙者在詞語理解上感到困難,但他們具備的高層次口語技能可以讓他們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測試中甄別這一事實極為重要。
J語音意識
語音意識指的是孩子自主地掌握分辨和操控漢字語音成分的方法,如在拼音認讀上,孩子在聽到「流」、「舅」、「休」、「球」等字時,可以分辨出這幾個字都包含韻母「iou」,還可以通過替換不同聲母,組成新的漢字。讀寫障礙者在識別、發出和回想語音上感到極為困難。
對於有讀寫障礙風險的孩子,家長應對其押韻、發音和找字的問題提高警覺。如孩子是否能正確地判斷押韻,是否能快速地拼合、拆分音節,能否順利地根據字形找到文字。
家長應注意孩子能否建立文字與其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問題:經常只念半邊字的讀音,把一個字念成相似字讀音,把一個漢字念成語意上有關聯但字形相差較大的另一個字的讀音,同一個字經常念出不同讀音,以及在家長進行多次糾正後,孩子是否還會犯此類錯誤。
家長應留意家族中是否有親屬也出現說話、閱讀、書寫、聲韻拼合或學習上的問題。
在正式評估前,家長應先和孩子溝通,以免造成負面影響。學者王瓊珠(2006)建議,家長對孩子不要隱瞞,如可以對孩子說:「我們要去……(地方名稱),讓醫生幫我們找出你在學校為什麼會有學習困難,去那裡的時候他們會問你問題,或請你做一些活動,你就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做出來就好了。這不是學校的考試,他們是想找出你哪方面的能力比較優秀,哪方面比較不好,我們將來可以怎麼教你,怎麼讓你學起知識來會比較容易懂。」家長在與孩子說明理由時儘量用中性的詞,不能說「我們要找出你在學校為什麼考試一塌糊塗的原因。」或是「我們要找出你學不會閱讀和拼寫是因為到底哪裡有毛病。」
以上資料來源於深圳大學學習差異研究中心內部資料
深圳大學學習差異研究中心郭嫣然
指導教師:深圳大學學習差異研究中心詹勇、董理
也是在社團樂此不疲,展現風採的姿態等你來約~
掃碼諮詢了解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