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擁有更多元的養育理念
特殊的孩子們 1
隨著孩子們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朋友鄰居們一起討論的話題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如果說最早還糾纏在保育、養育的階段,現在大家也開始談論作業、考試和升學問題。不都說嗎,「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我覺得說到孩子成長,也是「沒問題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有問題的孩子則各有各的問題!」有些真是我從未想到過,甚至沒聽說過的。
鄰居家有一個金髮美少年Emil,原來曾和牛牛一起上過一段時間的國際幼兒園。他上小學後,我偶爾會和他的媽媽聊一聊學校的事情,也算是取經。於是,我第一次聽到了「Legasthenie」這個詞。這是個拉丁文單詞,用簡單的德語解釋,意思是「讀寫障礙」,中文被稱為「失讀症」。
(他們眼中的文字)
聽他媽媽說,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老師發現Emil在讀寫方面顯示出很大的困難。先是讀黑板,讀課本明顯感覺很慢,然後自己寫的作業也是錯誤百出,而且是那些讓人不能理解的錯誤。比如一個單詞的拼寫,即使不能拼寫正確吧,一般人都有一個錯誤習慣,比如每一次都是相同的錯法,或者是大多數人的通病。而他不是,一些非常簡單的詞他也錯,而且每次錯的都不一樣。這是「失讀症」典型的現象。在老師的提醒下,家人帶Emil去做了檢查,得到非常明確的診斷:讀寫嚴重障礙。聽他媽媽說,他們拿著醫生的診斷去了學校,從此以後,Emil所有的作業和考試中,拼寫錯誤都不再扣分,而且每次考試他允許用別人長一半的時間。到去年他小學畢業的時候,憑他的成績,是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升中學的。(德國四年小學畢業後,只有成績合格的學生能夠升入文理中學,大約為50%)他的父母考慮再三,還是把他送到了一所專門針對「失讀症」孩子的學校。在那裡有更專業的老師,幫助這些孩子們,針對他們的特點,揚長避短,達到最佳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避免他們和「正常」學生競爭中對帶來的心理損傷。
那時,我對這個「失讀症」真的是一無所知,那個拉丁語詞我說了很久都說不溜。有意思的是,這之後我卻接二連三地聽說好幾個朋友的孩子們都有這個症狀,不得不打開萬能的維基百科,做了一個了解。
「失讀症」又被稱為「讀寫障礙」「難語症」等,是一種學習困難的表現。對於閱讀和書寫文字具有困難,但是擁有常人的智商。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症狀包括難以念出字詞,難以拼出單字,無法專注閱讀,難以連續書寫以及無法在閱讀時清楚念出字詞,或是無法理解閱讀的內容。這些症狀最先往往在學校時發現。這些讀寫上的困難,並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一般認為,先天基因因素與後天環境因素,都同時是造成讀寫困難的原因。有些看似與家族史相關。——(摘自維基百科)
(有失讀症的人,看到的文字)
表音文字(如英語)失讀症表現:
表層失讀症:患者可以按照語音學的發音來讀詞,但是卻不能閱讀不規則拼寫的詞。
拼音失讀症:患者可以閱讀曾經認識的詞,但是卻不能閱讀不熟悉的詞。
直接性失讀症:因為腦部損傷導致無法理解詞語,但卻可以大聲讀出來。
意音文字(如中文)失讀症表現:
構字困難:能辨識和書寫一個字的各組成部分,卻很難組合它們,以至於構字上會上下左右顛倒,識字也更吃力。
視知覺幹擾:難以只看一個方塊,容易把周邊的字樣一起識別,導致混亂,容易弄不清楚看到哪一行,而產生跳行閱讀重複閱讀。當字體行距太小時,識字更吃力。
——(摘自維基百科)
現在看來,我身邊的朋友圈裡,三個家庭中的孩子有「失讀症」:一家是媽媽遺傳,兩個兒子都是;另一家爸爸遺傳,一兒一女都是;還有一家父母雙方都沒有過這個病史,哥哥也沒有得,但是小他四歲的弟弟卻也在二年級被診斷為「失讀症」。一開始還說不嚴重,老師都沒怎麼發現。但前不久確診為「讀寫障礙」了。所以我的感覺是,小孩子得
「失讀症」,大多數是遺傳。儘管需要醫生來確診,但因為它其實不是病,所以是根治不了的。就像我的這兩個朋友一樣,我忽然發現,他們都不愛寫簡訊或者Whats app,而是每次都打電話。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堅信,「失讀症」並不會影響孩子們的生活,起碼在德國,他們同樣可以有精彩的童年和精彩的人生!
(有失讀症的人,看到的文字)
說起來這幾個孩子,都是和牛牛一起玩著長大的,有的大兩歲,有的小兩歲。 他們都是在小學二年級左右被確診為「失讀症」的。不過如果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自己告訴我,我真的這一輩子都不會發現這個秘密。因為,在我的眼裡,他們都是自信,開朗,樂觀的孩子們。有在俱樂部踢球的,有在俱樂部遊泳的,還有在阿爾卑斯協會上冰川滑大迴環的。他們的爸爸媽媽也都很成功。聽他們介紹,現在他們每個人每周都要接受一定時間的專門訓練,有專業人士幫助他們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工具,來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寫字是可以放棄的,今後有太多的技術可以將我們從寫字中解放出來。但是閱讀太重要!」所以他們最重視的,還是讓孩子有起碼的閱讀能力,達到一定的閱讀量。
(接受訓練的孩子)
無獨有偶,前幾天隔壁鄰居老太太來串門,我不知怎的抱怨了兩句牛牛寫字歪歪扭扭,她居然跟我說,她的一個在倫敦的孫女也是「失讀症」。那是一個聰明漂亮極為要強的小姑娘。一開始家裡人以為她視力不好,看不清黑板,投影,檢查的過程中才發現其實是「失讀症」。但是老太太說她孫女儘管如此,仍然是全班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的時候,都有一個老師在旁邊給她讀題,然後她還有別人長的時間解答。答案中專業老師會評判,哪些書寫錯誤不被判錯。因此儘管為了確診折騰了一段時間,但小姑娘現在到是很坦然,我還是聰明伶俐啊,就是眼睛裡看到的字母亂成一團,我能怎麼辦呢?
(學校裡對這些孩子的輔導。)
在德國,大約百分之四的學生有「失讀症」。越早發現,越能夠用專業手段幫助他們減少這一障礙對學習帶來的不良影響。在維基百科德語版面上,有這麼一段,叫做「學校和法律」提到,早些時候,「失讀症」患者經常被人們在學校裡看不起,笑話他們笨。1985年起,德國各個州開始關註失讀症患者的權益。2003年,德國文化部將「對讀寫障礙學生的扶持」寫進了法律。因此,學生們不會因為自己的「弱點」被教育制度過早淘汰。更不會遭到別人的白眼。很多人會針對這一特殊情況選擇與讀寫關係不大的職業和培訓。網上隨便一查,到處都是提供幫助的機構,專業知識。但我認為,讓這些學生們在寬容的環境下心理健康地成長,才是最成功的一個方面。
(接受輔導的孩子)
看到百度上說,「失讀症」在中國的出現率為百分之5,也就是如果一個年級有200個學生的話,大約有10個學生是「失讀症」的患者。我現在回想自己近20年的學生經歷和10年的教師生涯,居然會對它一無所知,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在那麼多被我們看不起的「動作慢」「腦子笨」的學生裡,又有多少其實因為「失讀症」或者其他困難,是最需要我們鼓勵和幫助的呢?
心血來潮搜了搜,哪些名人得過「失讀症」:Steven Spielberg, Robbie Williams, John Lennon, Michael Jackson, GeorgeW. Bush, Muhammed Ali——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還有大學教授,偵探小說作家等等。——也算是為那些要操更多心,心理需要更強大的父母們的一個鼓勵吧!
【風鈴原創】好文精彩回顧
教養話題
慢慢來,Change Takes Time
給你愛的人以自由
陪伴的藝術——耶魯媽媽郭力老師教育理念分享
致家長的信
小孩子要到海外求學?
足球,從娃娃抓起——聊聊德國小學生的課外班
海外遊學話題
美國夏令營的那些事兒(上)
美國夏令營的那些事兒(下)
與小朋友聊錢的話題
和孩子談談「錢」
德國小朋友是如何使用零花錢的
英語學習的話題
陪兒子走過的英語學習路
暑期讀書,看看海外小學生們的書單
藝術與電影話題
你會給孩子選電影嗎?聽聽8歲小朋友老爸的分享(後附觀影清單)
走,帶孩子去逛博物館!
最愛巴黎――流連博物館
原創小說連載
莉莉①
莉莉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