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孩子們2——失讀症(讀寫障礙)

2021-02-23 風鈴童書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擁有更多元的養育理念

特殊的孩子們 1


隨著孩子們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朋友鄰居們一起討論的話題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如果說最早還糾纏在保育、養育的階段,現在大家也開始談論作業、考試和升學問題。不都說嗎,「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我覺得說到孩子成長,也是「沒問題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有問題的孩子則各有各的問題!」有些真是我從未想到過,甚至沒聽說過的

 

鄰居家有一個金髮美少年Emil,原來曾和牛牛一起上過一段時間的國際幼兒園。他上小學後,我偶爾會和他的媽媽聊一聊學校的事情,也算是取經。於是,我第一次聽到了「Legasthenie」這個詞。這是個拉丁文單詞,用簡單的德語解釋,意思是「讀寫障礙」,中文被稱為「失讀症」

(他們眼中的文字)

聽他媽媽說,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老師發現Emil在讀寫方面顯示出很大的困難。先是讀黑板,讀課本明顯感覺很慢,然後自己寫的作業也是錯誤百出,而且是那些讓人不能理解的錯誤。比如一個單詞的拼寫,即使不能拼寫正確吧,一般人都有一個錯誤習慣,比如每一次都是相同的錯法,或者是大多數人的通病。而他不是,一些非常簡單的詞他也錯,而且每次錯的都不一樣。這是「失讀症」典型的現象。在老師的提醒下,家人帶Emil去做了檢查,得到非常明確的診斷:讀寫嚴重障礙。聽他媽媽說,他們拿著醫生的診斷去了學校,從此以後,Emil所有的作業和考試中,拼寫錯誤都不再扣分,而且每次考試他允許用別人長一半的時間。到去年他小學畢業的時候,憑他的成績,是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升中學的。(德國四年小學畢業後,只有成績合格的學生能夠升入文理中學,大約為50%)他的父母考慮再三,還是把他送到了一所專門針對「失讀症」孩子的學校。在那裡有更專業的老師,幫助這些孩子們,針對他們的特點,揚長避短,達到最佳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避免他們和「正常」學生競爭中對帶來的心理損傷

     那時,我對這個「失讀症」真的是一無所知,那個拉丁語詞我說了很久都說不溜。有意思的是,這之後我卻接二連三地聽說好幾個朋友的孩子們都有這個症狀,不得不打開萬能的維基百科,做了一個了解。

 

    「失讀症」又被稱為「讀寫障礙」「難語症」等是一種學習困難的表現。對於閱讀和書寫文字具有困難,但是擁有常人的智商。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症狀包括難以念出字詞,難以拼出單字,無法專注閱讀,難以連續書寫以及無法在閱讀時清楚念出字詞,或是無法理解閱讀的內容。這些症狀最先往往在學校時發現。這些讀寫上的困難,並不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一般認為,先天基因因素與後天環境因素,都同時是造成讀寫困難的原因。有些看似與家族史相關。——(摘自維基百科)


(有失讀症的人,看到的文字) 

表音文字(如英語)失讀症表現:

表層失讀症:患者可以按照語音學的發音來讀詞,但是卻不能閱讀不規則拼寫的詞。

拼音失讀症:患者可以閱讀曾經認識的詞,但是卻不能閱讀不熟悉的詞。

直接性失讀症:因為腦部損傷導致無法理解詞語,但卻可以大聲讀出來。

 

意音文字(如中文)失讀症表現:

構字困難:能辨識和書寫一個字的各組成部分,卻很難組合它們,以至於構字上會上下左右顛倒,識字也更吃力

視知覺幹擾:難以只看一個方塊,容易把周邊的字樣一起識別,導致混亂,容易弄不清楚看到哪一行,而產生跳行閱讀重複閱讀。當字體行距太小時,識字更吃力。

——(摘自維基百科)

 

    現在看來,我身邊的朋友圈裡,三個家庭中的孩子有「失讀症」:一家是媽媽遺傳,兩個兒子都是;另一家爸爸遺傳,一兒一女都是;還有一家父母雙方都沒有過這個病史,哥哥也沒有得,但是小他四歲的弟弟卻也在二年級被診斷為「失讀症」。一開始還說不嚴重,老師都沒怎麼發現。但前不久確診為「讀寫障礙」了。所以我的感覺是,小孩子得

「失讀症」,大多數是遺傳。儘管需要醫生來確診,但因為它其實不是病,所以是根治不了的。就像我的這兩個朋友一樣,我忽然發現,他們都不愛寫簡訊或者Whats app,而是每次都打電話。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堅信,「失讀症」並不會影響孩子們的生活,起碼在德國,他們同樣可以有精彩的童年和精彩的人生!

 
(有失讀症的人,看到的文字) 

說起來這幾個孩子,都是和牛牛一起玩著長大的,有的大兩歲,有的小兩歲。 他們都是在小學二年級左右被確診為「失讀症」的。不過如果不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自己告訴我,我真的這一輩子都不會發現這個秘密。因為,在我的眼裡,他們都是自信,開朗,樂觀的孩子們。有在俱樂部踢球的,有在俱樂部遊泳的,還有在阿爾卑斯協會上冰川滑大迴環的。他們的爸爸媽媽也都很成功。聽他們介紹,現在他們每個人每周都要接受一定時間的專門訓練,有專業人士幫助他們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工具,來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有一個媽媽跟我說,「寫字是可以放棄的,今後有太多的技術可以將我們從寫字中解放出來。但是閱讀太重要!」所以他們最重視的,還是讓孩子有起碼的閱讀能力,達到一定的閱讀量。

 
(接受訓練的孩子)

無獨有偶,前幾天隔壁鄰居老太太來串門,我不知怎的抱怨了兩句牛牛寫字歪歪扭扭,她居然跟我說,她的一個在倫敦的孫女也是「失讀症」。那是一個聰明漂亮極為要強的小姑娘。一開始家裡人以為她視力不好,看不清黑板,投影,檢查的過程中才發現其實是「失讀症」。但是老太太說她孫女儘管如此,仍然是全班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的時候,都有一個老師在旁邊給她讀題,然後她還有別人長的時間解答。答案中專業老師會評判,哪些書寫錯誤不被判錯。因此儘管為了確診折騰了一段時間,但小姑娘現在到是很坦然,我還是聰明伶俐啊,就是眼睛裡看到的字母亂成一團,我能怎麼辦呢?


(學校裡對這些孩子的輔導。)

 

在德國,大約百分之四的學生有「失讀症」。越早發現,越能夠用專業手段幫助他們減少這一障礙對學習帶來的不良影響。在維基百科德語版面上,有這麼一段,叫做「學校和法律」提到,早些時候,「失讀症」患者經常被人們在學校裡看不起,笑話他們笨。1985年起,德國各個州開始關註失讀症患者的權益。2003年,德國文化部將「對讀寫障礙學生的扶持」寫進了法律。因此,學生們不會因為自己的「弱點」被教育制度過早淘汰。更不會遭到別人的白眼。很多人會針對這一特殊情況選擇與讀寫關係不大的職業和培訓。網上隨便一查,到處都是提供幫助的機構,專業知識。但我認為,讓這些學生們在寬容的環境下心理健康地成長,才是最成功的一個方面。

 
(接受輔導的孩子)

    看到百度上說,「失讀症」在中國的出現率為百分之5,也就是如果一個年級有200個學生的話,大約有10個學生是「失讀症」的患者。我現在回想自己近20年的學生經歷和10年的教師生涯,居然會對它一無所知,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在那麼多被我們看不起的「動作慢」「腦子笨」的學生裡,又有多少其實因為「失讀症」或者其他困難,是最需要我們鼓勵和幫助的呢?

 

    心血來潮搜了搜,哪些名人得過「失讀症」:Steven Spielberg, Robbie Williams, John Lennon, Michael Jackson, GeorgeW. Bush, Muhammed Ali——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還有大學教授,偵探小說作家等等。——也算是為那些要操更多心,心理需要更強大的父母們的一個鼓勵吧!

 

 

【風鈴原創】好文精彩回顧

教養話題

慢慢來,Change Takes Time

給你愛的人以自由

陪伴的藝術——耶魯媽媽郭力老師教育理念分享

致家長的信

小孩子要到海外求學?

足球,從娃娃抓起——聊聊德國小學生的課外班

海外遊學話題

美國夏令營的那些事兒(上)

美國夏令營的那些事兒(下)

與小朋友聊錢的話題

和孩子談談「錢」

德國小朋友是如何使用零花錢的

英語學習的話題

陪兒子走過的英語學習路

暑期讀書,看看海外小學生們的書單

藝術與電影話題

你會給孩子選電影嗎?聽聽8歲小朋友老爸的分享(後附觀影清單)

走,帶孩子去逛博物館!

最愛巴黎――流連博物館

原創小說連載

莉莉①

莉莉 (大結局)

……




相關焦點

  • 體驗讀寫障礙症:來念念這段話
    他很小就被診斷患有讀寫障礙症(Dyslexia),但是沒人能夠理解。8歲的時候,他周圍的聲音都是:再努力點!好好看書!你太懶了!你太蠢了!你有病!現如今,25歲的他在克服重重困難後已經成為一名圖形設計師,而以往的痛苦經歷讓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體會到讀寫障礙症患者的痛苦。
  • 一種「假文盲」--失讀症
    其實「假文盲」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因知識不足而引起的問題,「假文盲是」是一種語言性的閱讀障礙,特指大腦解碼文字過程出現的閱讀障礙,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失讀症;而不是閱讀所依賴的注意、記憶、視空間等非語言性的高級神經功能損傷引起的獲得性閱讀障礙。沒聽懂?沒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失讀症!
  • 家長必須要知道的「特殊病症」——讀寫障礙(2)
    上一篇推送我們介紹了什麼是「讀寫障礙」、讀寫障礙的特徵以及家庭應該如何輔導讀寫障礙兒童,這一篇我們將詳細介紹「讀寫障礙」是如何被評估的。深圳大學學習差異研究中心2012年起與香港、北京等高校合作,研發一整套《漢語兒童讀寫能力測試》,並在深圳、北京等地區採用分層抽樣調查的方法,在20所學校採集了2000多名小學生的讀寫能力相關的數據,並建立了小學生讀寫能力的常模。
  • 痛苦的失讀症,漢字治癒
    但是,全球大約有7億人是閱讀障礙患者,相當於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讀症,這其中甚至包括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他們遇到的閱讀障礙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上面這張圖片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只需閱讀3秒,就能立刻感受到一位失讀症患者眼中的文字世界。如何治癒失讀症成為了醫學、語言學、心理學、信息學等相關學界的難題。
  • 讀寫障礙有哪些常見的誤解
    誤解:讀寫障礙是「涵蓋一切」的術語。事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研究還沒有出來之前情況確實是這樣的。但現在我們有一個基於研究的「讀寫障礙」的定義:讀寫障礙是一種源於神經系統的一種特殊學習障礙。它的特徵是難以精確或(和)流利地識別詞彙,並可能伴有拼寫和解碼能力上的困難。
  • 讀寫障礙
    拼音課上,她也分不清「p」和「q」……  煩惱一年後,餘靜佳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她的女兒欣欣,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  讀寫障礙是一種最常見的學習障礙。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  從臺灣來到北京的女建築師餘靜佳,曾在美國留學時聽說過讀寫障礙這回事。
  • 家長必須要知道的「特殊病症」——讀寫障礙 (一)
    如果他學不會讀寫,要麼就是智力有問題、要麼就是太懶惰。然而,就是有這樣一批孩子,他們的智力處於中等甚至上等水平,學習也非常努力,但是就是難以順暢地閱讀、不會正常書寫。這類孩子一般患有「讀寫障礙」。讀寫障礙(Dyslexia),也稱讀寫困難,是一種特殊的學習障礙。
  • 專家稱「失讀症」屬無稽之談
    據英國《獨立報》2月26日報導,失讀症指的是無法讀懂文字,帶來閱讀、拼寫困難。不過有兩位專家批駁這一說法,稱「失讀症」一詞過於模糊,純屬無稽之談。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朱利安•埃利奧特和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埃琳娜•格裡戈連科在遺傳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方面經過5年的研究後認定,「失讀症」一說毫無意義,而各種用於診斷人們是否患有「失讀症」的測試更是浪費資源。有關研究成果在《失語症辯論》一書中有詳細論述。研究認為,「失讀症」一詞不夠確切,未能明確劃分多種閱讀障礙之間的界限。
  • 大腦閱讀音樂之理,音樂失讀症存在之據
    西方社會的音樂教育通常會重視培養音樂讀寫能力,也就是流暢閱讀音樂記號的能力。但這不總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就算對於專業音樂家來說也是這樣。於是問題來了,是否會存在一種叫音樂失讀症的病呢?失讀症是一種學習障礙症,儘管患者此前已接受過正規的閱讀訓練,失讀症仍會導致他的大腦無法處理書面文字信息。研究人員對於失讀症的隱性病因和治療方案存在爭論,但主流觀點認為失讀症患者會有音位閱讀障礙,也就是說他們無法將一個符號(一個字母或一個音位)與它的發音聯繫起來。
  •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關於讀寫障礙(困難)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衛寧讀寫障礙服務中心主任
  • 一文讀懂「讀寫障礙」
    「dyslexia」一詞本身只是指閱讀障礙,而沒有書寫障礙的意思。
  • 人工智慧可辨別失讀症和癌細胞,對人類做了重大貢獻!
    其實除了人工智慧對於癌症有篩選之外,它對於失讀症這種疾病也有有效的幫助。這是指很多孩子在未成年的時候,比其他同齡的小夥伴們,有更多的語言障礙。而且患者一般在三歲左右,並且不會危害到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不易被發現。因此很多家長們都對於這種病症不太關係。不過如果失讀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則可以影響孩子們在以後的生活和和發展。
  • 讀寫障礙---聰明的「笨」女兒
    比如,「81是大於、等於還是小於18?」欣欣會填「等於」。拼音課上,她也分不清「p」和「q」……   煩惱一年後,餘靜佳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她的女兒欣欣,是一名讀寫障礙兒童。蘭紫老師曾是廣播電臺讀書節目主持人,後轉行親子閱讀出版行業,接著在2007年主導創立了一家學習潛能開發中心,致力於改善讀寫困難兒童能力和環境。在國內,比較知名的類似機構只有三四家而已。   蘭紫更樂意將讀寫障礙推廣為「讀寫困難」,正是考慮到中國家長們的接受程度。她接觸過的讀寫困難兒童的媽媽,有的一心離婚,有的甚至不想看見自己的孩子。
  • 「失讀症」重創語文和英語成績
    男性患失讀症比女性多2~3倍。,然而對於失讀症患者來說,要明白書本上字裡行間的意思可是相當的費勁,從小語文和英語的成績糟糕。研究人員稱,亨德裡克斯的大腦多年來對左腦語言區域的毛病進行代償,在右腦建立了新的神經通路,是克服了失讀症的典型表現。
  • 【在繪本裡看見】讀寫障礙/閱讀障礙
    它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關於讀寫障礙,沒有做什麼科普,甚至可能還有些約定俗成的偏見和固執。整個故事,依上個世紀的教育傳統,讚美了耐心、沒有偏見的好老師,孩子們克服讀寫障礙的訓練,也只是所謂「很多遍的練習.」
  • 「讀寫困難」愛因斯坦,達文西的經歷告訴我們,讀寫障礙可能是隱藏...
    歡快的笛聲,釋放了孩子們自由浪漫的天性。聰明的尼庫巴老師也慢慢發現了伊桑的與眾不同,伊桑是有個閱讀障礙的孩子,但是卻擁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為了喚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庫巴老師在課堂中和孩子們講述愛迪生等名人小時候也存在著讀寫障礙,甚至無法識字,交流困難,也都曾被周邊的人當成弱智,而老師自己也曾是。
  • 孩子學習困難——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也叫讀寫困難。是一種特定的學習障礙,有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兩種(還有少部分聽覺障礙),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閱讀障礙和寫作障礙同時存在。其形成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大腦神經發育異常,不是後天學習環境不良,或者缺少學習經驗所致。
  • 讀寫障礙的評估
    關於如何在各個年齡段,通過一些語言和行為表徵來識別讀寫障礙,可詳見文章《如何識別讀寫障礙》。讀寫障礙的評估涉及詳細的個人測試,通常由合格的專業人員提供。以香港為例,只有在官方登記並獲得公開許可的臨床心理學家(Clincial Psychologist)或教育心理學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才有資格使用標準評估工具,對讀寫障礙進行診斷。
  • 「讀寫困難」孩子有讀寫困難怎麼辦?
    大家好,我是樂讀君~讀寫困難,又稱失讀症或閱讀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學習障礙。讀寫困難不是某種顯性的疾病或殘疾,需要的是理解、包容、認可與支持,卻因為社會較低的認知水平和想當然的誤解,讓他們在學校、家庭和人群中,無時無刻不體驗著挫敗和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