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失讀症比女性多2~3倍。(GettyImages供圖)
◆電子閱讀可通過顯示設置幫助一部分失讀症患者減少閱讀分心
◆患者通過重塑大腦可學會閱讀,甚至可發展為作家、記者、詩人
文/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胡譽懷
閱讀似乎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能力,然而對於失讀症患者來說,要明白書本上字裡行間的意思可是相當的費勁,從小語文和英語的成績糟糕。研究發現,他們的左大腦半球負責閱讀的部分結構出了問題。然而有些失讀症患者就是不認命,長年累月刻苦努力,硬生生在右腦半球重塑出閱讀的功能來,長大後表現出驚人的文字能力,成為知名的作家、記者、詩人等。專家建議,家長培養失讀症孩子時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其在高度緊張之中大腦短路,閱讀就更差了。
病例:
患有失讀症的文化強人
美國人菲利普·舒爾茨是一名失讀症患者,上小學時曾因學習成績差而留級。11歲時,他反覆閱讀當年流行的《黑鷹漫畫》系列,每晚躺在床上模擬給自己大聲講故事,激活自己的大腦。後來,他成為一名詩人,還獲得了2008年普利茲詩歌獎。
美國《華盛頓郵報》戰地記者史蒂夫·亨德裡克斯也是一名失讀症患者,其寫作能力極為出眾,詞彙量龐大,但他寫的初稿通篇都是拼寫錯誤,每天都受到報社校對人員的批評,還曾幾乎因此被炒魷魚。有一次,他寫了一篇有2000個單詞的文章,其中「itinerary」(行程)這個詞出現4種不同的拼寫方式,居然無一正確。
耶魯大學對亨德裡克斯的大腦進行檢測,發現他在處理文字信息時右腦異常活躍,而正常人的語言區域通常在左腦,右腦通常是不參與語言處理的。研究人員稱,亨德裡克斯的大腦多年來對左腦語言區域的毛病進行代償,在右腦建立了新的神經通路,是克服了失讀症的典型表現。
表現:閱讀時要反覆描畫每個字的筆畫
失讀症,又稱誦讀困難,是人體的神經生理異常所致的疾病,導致兒童學習出現困難,在閱讀時難以處理文字符號,想不起怎麼發音,閱讀速度較慢,可能是他們在心裡逐字逐句默讀出來,而不能看到文字就直接得出意思。患者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的學習成績都很糟糕,很難記住別人的名字,也記不住歌曲的名字,很難背誦文章,不會講笑話。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鍾水生介紹說,失讀症好發於3~6歲的兒童,其大腦負責書面語言理解的神經受損所致。往往是遺傳代謝性疾病所致,也可以是環境心理因素誘發,例如家裡父母離異。美國兒童教育專家理察·金特裡博士認為,失讀症與智力無關,患者在讀文字的時候出現困難,但理解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他們在其他方面似乎不笨,甚至很聰明。
有學者估計,英語國家中約5%的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失讀症,患者的特點是單詞拼寫經常出錯,可能跟英語拼音和讀音不規則有關。鍾水生副主任醫師稱,在使用方塊字的中國,失讀症的發病率也差不多是5%,患者的特點是在閱讀時要反覆描畫每個字的筆畫才能讀出來,在寫的方面,聽寫比較好,抄寫比較差,與視覺損傷有關。
失讀症有家族聚集性,男性比女性多2~3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1.3萬人後發現,有35%的成年失讀症患者表示自己在18歲前曾遭受身體虐待,估計兒時遭受身體虐待者發生失讀症的機會增加6倍。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虐待加重了大腦神經的負擔,也可能是患者的學習問題增加了受虐的可能性。
治療:
電子屏幕可減少閱讀分心
失讀症患者是可以學會閱讀的,因為大腦的神經通路可以重構,在與常人不同的區域建立新的神經聯繫。一些失讀症的孩子在成年後改善了閱讀能力,使用更多的優勢半球頂枕葉或右腦來代償閱讀,而不是左腦。他們可以理解得很好,甚至在整合信息的能力上比普通人更優秀,還常常有打破常規的想法。但是,他們的閱讀速度始終提不上去,而且一輩子都改不了拼寫錯誤的毛病。
學習閱讀需要很長時間,患者的家長要耐心和包容,不要放棄。金特裡稱,早期幹預很重要,在學齡前期就要教失讀症的幼兒寫字,因為讀寫是相互聯繫的,早期學寫字可激發興趣和耐心,讓大腦反覆思考文字、發音與意思,對激活大腦閱讀中樞很有幫助。在資訊時代,鍵盤、觸控螢幕大行其道,但仍要教孩子用紙和筆寫字,因為大腦掃描研究顯示,這些聯繫可激活並協調閱讀神經通路。訓練要不斷重複進行,大腦才能把閱讀變成一個自動的過程。低年級的孩子可進行大聲朗讀,反覆書寫,但要注意採取有趣的方式,開始的時候不宜要求很高的正確率。有的失讀症孩子被父母強迫學習,大腦在緊張之中徹底短路。
在康復訓練上,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家範妮莎·哈阿爾博士稱,失讀症患者先聽到讀音再看到文字的效果優於先看到文字再聽到讀音,而通過訓練玩視頻動作遊戲,可以讓注意力在視覺刺激與聽覺刺激之間快速切換,有可能提升患者的語文能力。
現在,電子閱讀革新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大有取代紙質閱讀的趨勢。美國科學家發現,電子閱讀能幫助一部分患者——把屏幕設置成每行只有很少文字,例如一行只有兩三個單詞,讓閱讀變得更容易,速度更快且理解得更好。原來,許多失讀症患者在視覺上無法把注意力保持在字裡行間,看到的文字都聚成一團而無法分辨,在電子閱讀器上設置顯示方式便可減少分心。
提醒:
大腦受傷也可繼發失讀症
還有一類失讀症是後天形成的,是本來閱讀能力正常的成年人在大腦受損之後失讀了。鍾水生副主任醫師稱,常見的情況是成年人發生腦外傷、腦梗塞、腦腫瘤、腦炎等,損害了大腦枕頂葉。在治療上,首先要處理原發病,如發現腦炎就進行抗感染治療,及時的話後遺症較少;其次是通過語言康復訓練及藥物治療促進腦細胞再造,代償失去的閱讀功能。患者恢復的效果取決於大腦病灶的大小與部位——損害到優勢半球語言中樞者比較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