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治好「失讀症」

2020-12-25 光明網

美國費城有一名叫米尼的少年,去年不幸因腦外傷患上了「失讀症」。父母為他四處求醫,幾乎跑遍了美國各大醫院,嘗試過無數藥方,小米尼的病仍無起色。

天無絕人之路。有位見多識廣者介紹說:「中國人患失讀症者是世界上最少的,日本人次之。這大概是與他們讀漢字有關。」許多科學家也認為,歐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們記認字音字義使用的僅僅是大腦的左半球。而中國人使用的是方塊漢字,用大腦左半球記字音字義,右半球則記字形,且兩半球分工合作,均勻協調,比起只用左半球者,大腦利用精細得多,有效得多。於是,費城的心理學家們決定對小米尼採取全新的「治療方案」。

他們首先教米尼學習漢字,接著學習漢語。儘管困難較大,但雙方配合默契,很有成效。接著,他們的正式試驗開始了:在一張白紙上,上行寫著英語句子,下行對應地寫著同一意義的漢語句子,要求米尼先讀漢字,再「看著漢字」讀出英語句子來。

試驗進行得十分順利,效果比預期的好得多。起初,米尼是「看漢字」讀英語,由簡單到複雜,從熟悉到陌生。米尼說:「我以前只看英語一個字也念不出來。現在好了,我不借拐杖(漢字)也可以讀出來。我真感謝漢字,感謝中國!」

心理學家們公布了試驗成功的消息,在醫學界、心理學界、語言學界、信息學界引起轟動。當記者們問及「漢字治療失讀症」的原因時,一位參加試驗的專家說:「米尼是在漢字的不斷『提醒』的作用下,慢慢恢復他的英語閱讀能力的。經過漢字的作用,米尼的大腦右半球得以開發,並使左半球功能逐漸恢復。」

此事在西方各國引起了關注。許多專家認為:漢字區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的最大特點是:方塊字不僅有書法的線性美,而且可傳達豐富的信息,既可讀,又富聯想,學習使用可使大腦兩半球均勻發展。已有人提出,可用學習漢字漢語提高西方少兒與老人的康樂水平。

相關焦點

  • 痛苦的失讀症,漢字治癒
    令人出乎意料地是,博大精深的漢字竟給失讀症患者帶來了新的福音……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左右分工各不相同。視頻1:萊蒂的閱讀障礙視頻2:失讀症患者眼中的文字失讀症患者還有可能倒著朗讀或寫字,這樣的字被稱為「鏡面字(Mirror Writing)」。比如把dog寫成god。英文鏡面字
  • 一種「假文盲」--失讀症
    做起事情就一定沒有學霸們好嗎?並沒有!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學渣們可能只是對於這方面的理解和學習能力較為薄弱。但是有一種「學渣」他們可不單單只是學習能力弱喲,他們可能是我們所說的「假文盲」-失讀症。其實「假文盲」並不是我們認為的因知識不足而引起的問題,「假文盲是」是一種語言性的閱讀障礙,特指大腦解碼文字過程出現的閱讀障礙,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失讀症;而不是閱讀所依賴的注意、記憶、視空間等非語言性的高級神經功能損傷引起的獲得性閱讀障礙。沒聽懂?沒關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失讀症!
  • 「失讀症」重創語文和英語成績
    ,然而對於失讀症患者來說,要明白書本上字裡行間的意思可是相當的費勁,從小語文和英語的成績糟糕。研究人員稱,亨德裡克斯的大腦多年來對左腦語言區域的毛病進行代償,在右腦建立了新的神經通路,是克服了失讀症的典型表現。
  • 特殊的孩子們2——失讀症(讀寫障礙)
    這是個拉丁文單詞,用簡單的德語解釋,意思是「讀寫障礙」,中文被稱為「失讀症」。拼音失讀症:患者可以閱讀曾經認識的詞,但是卻不能閱讀不熟悉的詞。直接性失讀症:因為腦部損傷導致無法理解詞語,但卻可以大聲讀出來。
  • 專家稱「失讀症」屬無稽之談
    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朱利安•埃利奧特和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埃琳娜•格裡戈連科在遺傳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方面經過5年的研究後認定,「失讀症」一說毫無意義,而各種用於診斷人們是否患有「失讀症」的測試更是浪費資源。有關研究成果在《失語症辯論》一書中有詳細論述。研究認為,「失讀症」一詞不夠確切,未能明確劃分多種閱讀障礙之間的界限。
  • 大腦閱讀音樂之理,音樂失讀症存在之據
    於是問題來了,是否會存在一種叫音樂失讀症的病呢?失讀症是一種學習障礙症,儘管患者此前已接受過正規的閱讀訓練,失讀症仍會導致他的大腦無法處理書面文字信息。研究人員對於失讀症的隱性病因和治療方案存在爭論,但主流觀點認為失讀症患者會有音位閱讀障礙,也就是說他們無法將一個符號(一個字母或一個音位)與它的發音聯繫起來。
  • 那麼你一定要了解「失讀症」
    什麼是「失讀症」?從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失去閱讀能力的一種症狀。可能你覺得這是無稽之談,那麼看看下面這幅圖,你還會這麼認為麼?不要以為這是鬼畫符,活著你眼花了,這就是失讀症患者眼裡的文字排列。然而,其實伊桑的智商是正常的,只是失讀症成為了伊桑的學習障礙。失讀症是先天的,患者從生下來就無法拜託閱讀困難的折磨,承受著至親和旁人的誤解,他們心裡的負擔卻無人能能夠理解。這樣的痛苦,誰能夠體會?
  • 人工智慧可辨別失讀症和癌細胞,對人類做了重大貢獻!
    其實除了人工智慧對於癌症有篩選之外,它對於失讀症這種疾病也有有效的幫助。這是指很多孩子在未成年的時候,比其他同齡的小夥伴們,有更多的語言障礙。而且患者一般在三歲左右,並且不會危害到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不易被發現。因此很多家長們都對於這種病症不太關係。不過如果失讀症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則可以影響孩子們在以後的生活和和發展。
  • 總是讀錯漢字?字長得像也不是理由呢|醫脈雙語(7.12)
    ➤ 中文形近字誤讀的單純性失讀症➤ 漢語象形字性純失讀➤ 漢語象形字識別障礙的單純失讀症➤ 漢語純失讀症中的形近字閱讀錯誤[2] A 64-year-old literate Chinese man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difficulty reading.
  • 動動手,和商家一起關註失讀症兒童
    而此次活動,旨在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失讀症兒童眼中的文字形象。
  • 追根溯源,感受漢字之美——漢字真的好好玩!
    一位來自臺灣的學者張宏如利用早期的象形文字製作成書,取名《漢字好好玩》。在這套精心創作的《漢字好好玩》系列中,作者原創七十五幅漢字畫作品,將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古文字融合於圖畫中,讓讀者了解漢字的起源,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古文字的薰陶,感受到漢字的魅力!
  • 「漢字好好玩」| 高效又有趣地引導孩子學習漢字
    儘管經過數千年的演變,有些漢字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但文字形象與事物本身之間也還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正是這種關聯和演變過程,讓漢字的學習過程充滿靈動和樂趣。怎樣讓孩子了解這一過程,在樂趣中學習漢字呢?來自臺灣的漢字專家張宏如將早期的象形文字演變製作成書,取名《漢字好好玩》。
  • 有趣的漢字之書畫同源和漢字符號記錄
    有趣的漢字,書畫同源和符號記錄。漢字是怎麼來的?傳說很多。最流行是倉頡造字的傳說。說的是古代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名叫倉頡,他有四隻眼睛,看東西非常清楚。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有時圓有時彎,低頭看見地上鳥獸的腳印各式各樣,從中得到啟發,創造了漢字。這個行動驚動了天地鬼神。上帝感動得投下了大米白面,鬼神驚嚇得夜裡哭叫。
  • 關於漢字的五行屬性
    我們從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漢字的拼音、寫法、筆畫、結構、字義等,可是漢字的五行屬性如何劃分知道的人還真的不多,就算是一些專業的命理師在漢字的五行屬性如何劃分的方法上,也說法不一,甚至有很多漢字用不同的方法,就會有不同的五行屬性。
  • 漢字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一些老人還說這東西可以做藥材,能治多種疾病。於是大家都去撿這些骨片,賣給城裡的藥鋪。1899年,這些骨片傳到了當時的國子監祭酒、團練大臣王懿榮的手裡王懿榮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對古文字很有研究。他看到這些骨片,十分驚奇,仔細觀察骨片上的痕跡,認為這是一種早已失傳的古文字,非常珍貴。他出大價錢向商人購買,收藏了大量這樣的骨片。
  • 漢字的五行屬性
    漢字中帶有「革」、「韋」部首的字,其字義多與獸皮有關,因五行理論有金從革,而這類字與金無直接關係,故將這類漢字劃分為金的弱五行,如:靳、韜等。  漢字中帶有「鳥」、「隹」、「羽」部的字,其字義多與鳥有關,因鳥棲木而居,與木間接有關,故將這類漢字劃分為木的弱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