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2020-12-13 百家號

漢字文化 華夏文明之光 神州文化載體河南安陽西北洹水邊有一個叫小屯的村莊。清光緒初年,村裡有人在耕地的時候,忽然發現犁耙翻起的土塊間,混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堅硬骨片,撿起來一看,不少骨片上都有些像是刀刻的痕跡,有的還帶有暗紅色。「刨到龍骨了!」村裡人都這麼說。一些老人還說這東西可以做藥材,能治多種疾病。於是大家都去撿這些骨片,賣給城裡的藥鋪。

1899年,這些骨片傳到了當時的國子監祭酒、團練大臣王懿榮的手裡王懿榮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對古文字很有研究。他看到這些骨片,十分驚奇,仔細觀察骨片上的痕跡,認為這是一種早已失傳的古文字,非常珍貴。他出大價錢向商人購買,收藏了大量這樣的骨片。經過古文字學家進一步研究,終於知道這些骨片根本不是什麼「龍骨」,而是烏龜的甲殼和牛、鹿等動物的骨頭。於是後來學者就把骨片上刻畫的文字命名為百年來,殷墟出土的刻辭甲骨文約15萬片,其中屬於正規考古發掘所獲約3.5萬片。研究發現,甲骨文是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商朝使用的文字,從形體和造字法來看,這已經是一種相當完備、相當成熟的文字了。由此看來,甲骨文並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漢字產生的時間比這還要更早。

那麼,漢字到底是如何的呢?漢字的起源漢字的起源,在中國還有兩種影響比較大的說法:一是「伏羲造八卦」,一是「神農結繩為治」。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叫倉頡。傳說倉頡是上古時黃帝的史官,頭上長了四隻眼睛,智慧超群。他觀察天地間鳥獸蟲魚,萬事萬物,造出文字。倉頡造字的時候天上下起了穀子,黑夜裡鬼哭神嚎,天地為之震動。「倉頡造字」的故事,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流傳,到了漢代更進一步加以發揮。戰國末期韓非子的《五蠹篇》,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和劉向等人編寫的《淮南子》都有記載。東漢的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裡面談到對漢字起源的看法,他認為漢字是從伏羲做八卦為萌芽的。宋代,有一位叫葉夢得的學者,寫了一部筆記叫《石林燕語》,其中還談到當時京城許多管文書的小官吏,到了秋季就集體祭祀倉頡,把他尊為文字之神。根據這種傳說,很多人認為文字是由特殊人物創造的,而且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天地鬼神為之懼怕,所以人們對文字非常尊敬。

舊時民間有些人家連廢字紙都不敢用,放在寫著「敬惜字紙」的竹簍裡,最後火化。「八卦」大致是在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後期創造的,發明人據說是「伏羲氏」,他大概是當時的一個氏族領袖。八卦是古人用以佔卜的八種基本圖形,由符號「—」和「——」組成。

追根溯源,漢字發展的歷史已有五千多年,而歷代學者對漢字進行專門研究,也有兩千多年了。 周代、秦代是漢字學的萌芽時期。漢代是文字學的形成時期。秦漢之際產生了中國訓詁學或詞彙學第一部專著——《爾雅》。全書按內容性質編排,分19篇,收詞語和專用名詞2091條,共4300多個詞。《爾雅》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對後來漢語詞彙的研究和訓詁詞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西漢揚雄的《方言》是中國第一部方言詞典,為研究漢代方言的異同變化,探討古音,提供了寶貴的材料。

追根溯源,漢字發展的歷史已有五千多年,而歷代學者對漢字進行專門研究,也有兩千多年了。周代、秦代是漢字學的萌芽時期。漢代是文字學的形成時期。秦漢之際產生了中國訓詁學或詞彙學第一部專著——《爾雅》。全書按內容性質編排,分19篇,收詞語和專用名詞2091條,共4300多個詞。《爾雅》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古漢語詞彙,對後來漢語詞彙的研究和訓詁詞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世界文明史,是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人類社會的真正歷史,是從有了文字才開始的。人們常說祖國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這是因為五千年前就有了記錄這悠久歷史的漢字。

相關焦點

  • 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發展
    先秦至秦代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開始不斷演近文字到書法的演變,這個書法地演變過程雖長,但卻讓書法藝術得到異彩粉呈,因為在這之間書法與地域的文化發生的很大改變。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書法與文化是密切分不開的,一、漢字的起源我們都知道關於漢字的起源,在戰國時代就有人開始不斷探索,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上關於漢字的起源傳說,大概可以分為創頡造字說、結繩說和起一成文說。
  •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1 漢字的起源,經歷了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書、隸書和楷書的發展過程,逐漸形成現代漢字。,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
  • 漢字與文明: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太早了,早到還在人神共存的年代,古老的傳說就已流傳開來——倉頡造字鬼夜哭。文字的誕生足以感天動地,而文字的傳承與弘揚伴隨著文明的發展,歷盡滄海桑田。現存最古老的成體系漢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原始象形文字。
  • 漢字的起源,是整個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開端!
    中國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中國歷史文獻的創作和發展過程,那麼,漢字就是文獻發生和創作的基礎,如果沒有漢字就不可能有中國歷史文獻的出現,漢字無疑是中國書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我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對於正確認識和全面了解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及其制度演變過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學者都認為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
  • 饒有興味的漢字起源研究
    作為漢字使用者,我認為《漢字起源新解》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全世界60多億人口當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漢語、漢字的人口有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對於這種語言和文字的起源有深入了解的人卻很少。作為中國人,不了解自己使用的語言的來源是最大的缺憾。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
  • 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驅,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漢字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雖然世所公認的最早的漢字見於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辭,但漢字的產生肯定遠早於殷商時期。山東大漢口文化遺址的陶器上,有許多不同形體的圖形符號和刻畫符號。它們都能按照古文字的規律釋讀,因而被多數古文字學家定為文字。大泣口文化的陶器符號,大約出現於公元前2500到前2000年,依文獻記載推算,大致與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相當。另外,近年來在山西襄汾陶寺附近,也出土一些4000年前的帶文字的陶片。當然,這些文字與漢字的關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 漢字簡史:關於漢字起源的六種說法
    自從漢字產生之後,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一直使用到現在。從最早的抽象圖畫,到後來的象形文字,逐漸又增加了指事、會意、形聲等構字方法,然則依然是不夠表述使用,有增加了轉注、假借兩種漢字使用方法。許慎總結出來「六書」之後,後世造字用字均以此為依據。漢字究竟起源於什麼?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然而,根據學者研究和文字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成,系統化的文字工具很難由一個人創造出來,除非倉頡是「穿越者」,否則歷史上就算真的確有其人,他也應該是文字整理者和頒布者,而非文字創造者。當然,就算倉頡不是創造者,他整理文字的功績,也對文字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傳承文化自信!傳統文化專家來校給孩子講漢字起源的故事
    3月7日下午,在高新金馬公學二樓風雨操場,關工委五老志願者張慶亮老師來到金馬公學,為該校3—8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課程《漢字腦—融學科的識字讀書表達》,90分鐘的時間裡,孩子們在張慶亮老師的帶領下體驗了奇妙的中華文字探索之旅。
  • 漢字起源:漢字概述(一)
    此外,從使用時間上來說,漢字是世界上從古到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從上古時期各文字體系中唯一一種傳承到現在的文字,中國歷代都把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從使用規模來說,漢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漢字起源傳說?       結繩記事是遠古時代人類通過給繩子打結來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件。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展
    1.漢字的起源、演變過程  ①起源: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刻畫符號  ②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漢字、商周出現「金文」  ③統一:秦始皇統一文字為小篆;後出現「隸書」  ④理論:東漢許慎總結出「六書」理論
  • 漢字起源與生成
    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就有大量的人體器官文字,也包括動態的立體化肢體文字。當然,也會同時關注到外物,即遠取諸物的文字生成,不過,遠取諸物也有人的器官投射,比如天乃人的頭頂,山有山頂山腰和山腳等,也是「近取諸物」的延伸或投射。
  •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漢字的起源吧
    在寫此文之前,我也在網上搜索了相關漢字起源的文章和資料,閱讀下來都覺都條例和清晰度不夠,於是綜合各方資料,對漢字起源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梳理。漢字是誰創造的?在我國歷史上,歷代的觀點認為漢字是倉頡個人所造。
  • 韓國「學者」的漢字起源說
    流言: 據報導,日前韓國語言學權威陳泰夏教授在媒體發表文章指出,漢字根本不是中國漢族所創,漢朝時也沒有「漢字」一詞,真正的漢字其實是韓人祖先東夷族以甲骨文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文字,是東夷人的文化遺產,這點連中國學者林語堂、王玉哲的研究也都如此認為,只有韓國人自己不知道,同時也強調,就連孔子也是東夷族的後裔。
  • 李零:漢字是何時起源的
    近二十年,不知為什麼,國際學術界對漢字起源和漢字性質的討論突然熱鬧起來。前不久,鄭也夫教授以新作《文明是副產品》見贈,邀我就他的書和漢字起源問題寫點感想。我說,您談的問題,我很有興趣,但我得把有關材料找來讀一讀,比較一下,再發議論,於是找了一些在我看來比較重要的書和文章,匆匆瀏覽後,寫了下面這些字。李約瑟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解碼人類書寫起源與漢字文化圈
    那麼,人類的書寫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它又是怎樣起源的?其起源的終極動力在哪裡?這是一個困擾人類的亙古的話題。幾千年來,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段來試圖解碼這段奧秘。   本次講座,王海龍先生帶領大家嘗試從文化人類學和視覺人類學的視角來闡釋並分析這一文明解謎之鑰。講座分「書寫」與文明、人類書寫系統的起源、視覺人類學的意義、漢字文化圈和它對東亞文明的影響等幾個話題進行講解,並以大量的事實材料和實證分析來呈現人類學對人類文明解碼的操作規程和意義,從而試圖將對這個課題的研究引向更加深入的探討和思辨。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偉現場講授漢字的由來。■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偉中華文字起源於何方?說到漢字的起源就要說到文字的起源。漢字也是文字的一種,漢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規律。世界範圍內的文字起源,一般來說有神賜、聖人造字、所有權記號、勞動人民創造等幾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文字的出現呢都是原始記事方法。大家為了打破口語無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而想到各種方法。
  • 雨菠讀史札記之五:漢字的起源
    本文探討的是漢字起源,而非文字起源。漢字的起源尚且雲蒸霧罩漫滅難尋,文字的起源,則更難溯源了。文字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幾大文明古國,如古埃及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和中美洲的瑪雅文字,都曾獨立發展成系統的文字體系,但除了漢字,其他文字都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出現了斷層,只有漢字綿延幾千年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