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起源:漢字概述(一)

2021-03-01 漢字探源

      什麼是漢字?漢字起源的傳說有哪些?那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我們就一起交流這三方面內容。下期內容5月19日發布「高考文言實詞探源」

漢字起源語音版請點擊收聽:

以下是不是漢字?

     

什麼是漢字?

 漢字是具有記錄漢語語音和表達語義層級作用的書寫符號系統。裘錫圭先生在他的《漢字的性質》一文認為漢字的性質是語素——音節文字。此外,從使用時間上來說,漢字是世界上從古到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從上古時期各文字體系中唯一一種傳承到現在的文字,中國歷代都把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從使用規模來說,漢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漢字起源傳說?

       結繩記事是遠古時代人類通過給繩子打結來記錄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件。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後、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裡。在一些部落裡,為了把本部落的風俗傳統和傳說以及重大事件記錄下來,流傳下去,就用不同粗細的繩子,在上面結成不同距離的結,結有大有小,每種結法、距離大小以及繩子粗細表示不同的意思,由專人(一般是酋長和巫師)按照一定規則記錄,並且代代相傳。我國古代文獻對此有所記載,如《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雖然目前末發現原始先民遺留下的結繩實物,但在原始社會繪畫遺存中的網紋圖、陶器上的繩紋和陶製網墜等實物均可以推斷,先民結網是當時漁獵的主要條件,可能結繩記事(主要還是計數)作為當時的記錄方式具有客觀基礎的。

                                 結繩可能如圖所示

古代在龜甲獸骨上灼刻文字的工具也叫「契」。刻契,就是在竹木上做些缺口,用缺口的多少來表示財富的多少。刻契產生於文字之前,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主事人自己持有的用以計數;另一種是將竹木一分為二,雙方各持其一,並以齒縫的相互吻合作為驗證。此外還有在古代陶器上所發現的刻畫符號,大多數陶符都是由簡單線條組成,一般每一件器物只刻一個符號,並且位置較固定。陶符雖然不能成為社會通用的語言,但它作為一種記事符號,對於人們的記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兩圖和文章前兩張圖都是刻劃的符號,而非真正意義的漢字。

八卦是上古巫人用作吉兇佔卜的一種特殊符號,相傳是伏羲所創。伏羲是上古部落首領,相傳人頭蛇身,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在《易經·繫辭》中有一段話大意是:伏羲氏名叫太昊,他是部落大酋長。他抬頭觀察天氣變化,低頭查看鳥獸足跡;近處就模仿身體的事物,遠處就模仿身體外的事物,於是畫出了八卦。 其實,有限的卦爻符號,不管是八卦,還是六十四卦,都難以演化出眾多的原始漢字。所以,漢字起源八卦說不可信。但,我們不能排除漢字構形與八卦爻象有某種聯繫。

下圖為伏羲畫八卦:

下圖為八卦:

    倉頡造字說是漢字起源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相傳倉頡「雙瞳四目」(也就是有四隻眼睛),他是軒轅黃帝時候的一名史官。倉頡日思夜想,認真觀察天上星宿的分布、地上山川的脈絡、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並進行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給每個符號定下固定的意義,把這種符號叫做「字」。倉頡造字說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敘》就有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下圖為倉頡像:

下圖為倉頡所造的28個字

    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從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可以推斷,這很可能與文字起源有淵源關係。

其實成系統的文字不可能是由一個人創造出來的,應該是古代先民為了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更為便捷的交流,在配合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的前提下,通過觀察採用原始圖畫的方法描摹一些可見的事物,賦予這些圖畫固定的讀音與意義,這可能就是原始的象形字;通過刻劃一些抽象符號表達一定的意義,形成了原始的指事字,進而通過約定俗成賦予這些原始符號固定的讀音與意義,便由符號成為了真正的漢字。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按照約定俗稱的原則,造字方法增加了會意字與形聲字。隨著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出現了專門收集整理文字工作的人員(比如倉頡就有可能從事這個行業),經過他們的收集整理,這樣就有了系統性的漢字。

漢字的造字方法?

了解漢字造字方法先得了解什麼是「六書」,「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的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六書作了一個界定,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東漢許慎著,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

許慎雕像

注音版《說文解字》

簡單來講就是根據事物的特點進行描摹,形成的漢字。如下圖的「人」、「山」、「手」和「心」等字。

    簡單來講就是在一個符號上增加一個特別的指示符號,讓人看見就明白這個字要表達的意思。如下圖甲骨文「上」和「中」標紅部分就只是符號,特意突出「上邊」和「中間」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漢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漢字,表示一個新的意義。如下圖甲骨文的「休」和「乘」。「休」會意一個人靠著一棵樹,表示「休息」;「乘」會意一個人登上一棵樹,表示「登上」。

簡單來說字的一邊是聲旁(跟字音相關),一邊是義旁(跟字義相關)。如下圖的幾個字,聲旁都是「倉」,所以字音韻母相近;由於形旁不同,表示不同字義。

    按照劉志成所著《漢字學》觀點,轉注是為了減少一個漢字兼義過多,將某個義位劃分出來,而用原先漢字形體增添形旁來表達的造字方法。如小篆中的「老」和「考」二字。現在也有把去世的父親稱為「先考」的說法。

              甲骨文「老」        小篆「老」    小篆「考」

按照劉志成所著《漢字學》觀點,假借字是語言中詞義本來沒有和它結構相一致的字,就依據讀音去找一個音同或音近的現成字來寄託這個詞的詞義,如小篆中的「令」和「長」二字。古代「縣令」與「縣長」兩個詞語並用,就明白一二。

                            甲骨文「令」                  小篆「令」 

                              甲骨文「長」                 小篆「長」

(你會發現,甲骨文「老」跟「長」二字相近,遠古時代年老的人,頭髮才長,自然年長,是長輩。具體以後將在「甲骨文與上古文化」欄目中詳講)

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漢字概說之漢字的起源
    漢字是漢族先民創造的一種文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學者結合歷史傳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終認為漢字的源頭有兩個:刻畫記號和原始繪畫。一、刻劃記號與漢字的起源刻劃記號,是指古代刻劃在某些物件上用以記事的符號,它是漢字的來源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是書契,一是陶符。書契,是指刻在一些作為憑證的竹木或甲骨等物上的符號,也指刻有記事或記數符號的實物憑證。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漢字是厚重歷史的記錄符號,它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向我們傳遞著信息,記錄著生活,承載著感情。對於漢字,我們不可謂不熟悉,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漢字打交道。不過,關於漢字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1 漢字的起源> 漢字源遠流長。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漢民族先民就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符號用來記事,以後漸漸演變成為漢字。漢字起源於圖畫,是可讀出來的圖畫,稱為「文字圖畫」或「圖畫文字」。後來圖畫越來越符號化,逐漸脫離圖畫,形成象形的漢字。
  • 漢字起源與生成
    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就有大量的人體器官文字,也包括動態的立體化肢體文字。當然,也會同時關注到外物,即遠取諸物的文字生成,不過,遠取諸物也有人的器官投射,比如天乃人的頭頂,山有山頂山腰和山腳等,也是「近取諸物」的延伸或投射。
  • 漢字簡史:關於漢字起源的六種說法
    說法二:起一成文說宋代的鄭樵在《起一成文圖》中認為:所有的漢字都是由「一」演化而來的,一為橫,……點(、)、豎(丨)、撇(丿)、捺(乀)等形狀。這是從筆畫角度分析漢字起源的一種觀點,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這一點並沒有錯,然則漢字基礎筆法有八筆,即所謂的「永」字八筆,如何就能確定漢字起源於(一)而不是起源於豎撇捺等基礎筆畫?說法三:伏羲畫卦說《周易繫辭》認為:伏羲氏仰觀象於天,府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畫出八卦圖來。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
  • 饒有興味的漢字起源研究
    作為漢字使用者,我認為《漢字起源新解》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全世界60多億人口當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漢語、漢字的人口有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對於這種語言和文字的起源有深入了解的人卻很少。作為中國人,不了解自己使用的語言的來源是最大的缺憾。
  • 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發展
    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書法與文化是密切分不開的,一、漢字的起源我們都知道關於漢字的起源,在戰國時代就有人開始不斷探索,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上關於漢字的起源傳說,大概可以分為創頡造字說、結繩說和起一成文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與漢語言的結合展現出其獨特的一面,使得漢字字符始終保持了形、音、義的三位一體,讓漢字變的更有趣味,讓漢字變的與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密切聯繫,表裡想通。二、書法的發展從甲骨文時代遺留下來的墨跡或者更早的彩陶圖畫遺蹟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變化,因為在那期間書法在不斷的改變,讓甲骨文的書寫變的很有趣味。
  • 八卦與漢字和漢字起源以及學術「八卦」與娛樂「八卦」
    曾經看過一條有點兒「八卦」的學術資訊,說是漢字起源於八卦,引起文字專家的不忿。近來翻閱有關漢字起源的書,還真找到文字專家對這一「八卦」資訊的批駁,以正本清源。專家在書上說,說漢字源於八卦,是沒有學術根據的,也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因為漢字與八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但是,二者也並非毫不關聯。專家引用許慎《說文解字·敘》論漢字起源的說法。許慎認為,在漢字產生之前的過渡階段,起初是伏羲氏創造八卦符號表示「憲象」即反映客觀世界。後有神農氏結繩記事,至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書契文字。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漢字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由此看來,甲骨文並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漢字產生的時間比這還要更早。那麼,漢字到底是如何的呢?漢字的起源漢字的起源,在中國還有兩種影響比較大的說法:一是「伏羲造八卦」,一是「神農結繩為治」。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叫倉頡。傳說倉頡是上古時黃帝的史官,頭上長了四隻眼睛,智慧超群。他觀察天地間鳥獸蟲魚,萬事萬物,造出文字。
  • 漢字的來歷: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漢字的來歷: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李零:漢字是何時起源的
    近二十年,不知為什麼,國際學術界對漢字起源和漢字性質的討論突然熱鬧起來。前不久,鄭也夫教授以新作《文明是副產品》見贈,邀我就他的書和漢字起源問題寫點感想。我說,您談的問題,我很有興趣,但我得把有關材料找來讀一讀,比較一下,再發議論,於是找了一些在我看來比較重要的書和文章,匆匆瀏覽後,寫了下面這些字。李約瑟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
  • 韓國「學者」的漢字起源說
    流言: 據報導,日前韓國語言學權威陳泰夏教授在媒體發表文章指出,漢字根本不是中國漢族所創,漢朝時也沒有「漢字」一詞,真正的漢字其實是韓人祖先東夷族以甲骨文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文字,是東夷人的文化遺產,這點連中國學者林語堂、王玉哲的研究也都如此認為,只有韓國人自己不知道,同時也強調,就連孔子也是東夷族的後裔。
  •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漢字的起源吧
    在寫此文之前,我也在網上搜索了相關漢字起源的文章和資料,閱讀下來都覺都條例和清晰度不夠,於是綜合各方資料,對漢字起源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梳理。漢字是誰創造的?在我國歷史上,歷代的觀點認為漢字是倉頡個人所造。
  • 漢字的起源,是整個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開端!
    研究我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對於正確認識和全面了解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及其制度演變過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學者都認為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
  • 漢字是如何起源的?「漢字書法史1」
    人類最早的文字系統到底是哪種文字,世界公認的一種說法是,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今天的伊拉克)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後來楔形文字的起源。但是這種楔形文字是寫在泥板上的,不如甲骨文方便閱讀和攜帶。
  • 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驅,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漢字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雖然世所公認的最早的漢字見於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辭,但漢字的產生肯定遠早於殷商時期。當然,這些文字與漢字的關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倉頡造字的傳說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漢字草創的某些情況,但文字起源於結繩、契刻和圖畫,乃是後世學者公認的定論。《周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這些「書契」和圖畫,一旦有了比較固定的意義、讀音和形體,並且能夠被使用這一語言的人群所理解時,就具有了文字的性質,而成為最早的文字。
  • 漢字與文明: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太早了,早到還在人神共存的年代,古老的傳說就已流傳開來——倉頡造字鬼夜哭。文字的誕生足以感天動地,而文字的傳承與弘揚伴隨著文明的發展,歷盡滄海桑田。現存最古老的成體系漢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原始象形文字。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偉現場講授漢字的由來。■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偉中華文字起源於何方?說到漢字的起源就要說到文字的起源。漢字也是文字的一種,漢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規律。世界範圍內的文字起源,一般來說有神賜、聖人造字、所有權記號、勞動人民創造等幾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文字的出現呢都是原始記事方法。大家為了打破口語無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而想到各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