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有興味的漢字起源研究

2020-12-22 光明網

作為漢字使用者,我認為《漢字起源新解》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書。

全世界60多億人口當中,直接或間接使用漢語、漢字的人口有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對於這種語言和文字的起源有深入了解的人卻很少。作為中國人,不了解自己使用的語言的來源是最大的缺憾。蘇三在書中提示,有一批在海外的年輕學者們正在從各個角度

研究著自己祖國的語言和文化,他們隨時可能會發表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這我是相信的。在我多年的人類學研究當中,我深感,我們正是由於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頭頂上到底頂著什麼,由此忽略了很多重要的關於自己文化和文明的根源。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人群通常更容易認為自己的祖先才是古代文明的創始人,那些在國外受了一些「西方教育」的年輕人由於具有了更加寬廣的視角來觀察中國的文明和文化的起源,所以更容易「旁觀者清」。

人類的交流首先需要語言,文字僅僅是語言的一種記錄方式而已。而語言和語音本身是人類最原始的交流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由於文字是人類的一個附加文明產物,那麼它的起源和進化也一定伴隨著生物的發生、發展和進化並且不斷豐富。樹木的短暫年代可以從年輪中確定;生物學的進化痕跡則從DNA序列中可以找到;正像《漢字起源新解》作者蘇三所說,作為最原始的交流方式,語音中一定會殘留某種文明痕跡,並且隱約地表明語言之間的源流關係。對此她引證了英語和漢語比較語言學研究的一些論著,其中可以明顯看到它們之間並非是兩個毫不相關完全獨立起源的事件。

蘇三細緻的比較研究讓我們驚訝地看到,除了語音之外,複雜的漢字的來源也與世界文化密切相關。商代的甲骨文不是從天而降,它們不是獨立起源,因為在甲骨文與之前的文明之間是一個斷鏈缺環。由於證據缺乏,所以至今漢字的起源依然是個神話傳說,甚至連比較科學的推論也沒有。蘇三在本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證據,通過不同的幾個角度對於漢字的起源進行了新穎的大膽推論,讓我們了解了古代文明之間的文字源流脈絡。作為一種假說,我認為她的研究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蘇三不斷強調她對這本書的出版還不太滿意,時間上過於倉促,許多內容處理還比較粗糙,但是她期待通過這樣比較深入的「文化呼籲」使人們關注中國文化的起源。這部書的可貴之處在於,作者勇敢地向一潭死水投入了生機,讓這個研究乃至這個事件再次引起我們的深入討論,從而激發出更多新的發現和補充。讀者不一定會完全同意書中的全部觀點,但是一定會被這本書所震撼,並且人們還能從中獲得許多有關漢語的有趣的知識。比如,語音與文字的重疊關係論述就很有趣。另外,中國有那麼多種方言,幾乎完全不能互相理解的就有幾十種之多,而我們竟然用完全相同的符號來記錄這些互相根本不相通的發聲,可這些不同發聲的原本來源竟然和國外的很多語音又有淵源關係――這使人非常震撼,它讓我大開眼界地了解到許多有關漢語的知識。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

相關焦點

  • 漢字概說之漢字的起源
    漢字是漢族先民創造的一種文字,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學者結合歷史傳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終認為漢字的源頭有兩個:刻畫記號和原始繪畫。一、刻劃記號與漢字的起源刻劃記號,是指古代刻劃在某些物件上用以記事的符號,它是漢字的來源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是書契,一是陶符。書契,是指刻在一些作為憑證的竹木或甲骨等物上的符號,也指刻有記事或記數符號的實物憑證。
  • 漢字起源與生成
    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就有大量的人體器官文字,也包括動態的立體化肢體文字。當然,也會同時關注到外物,即遠取諸物的文字生成,不過,遠取諸物也有人的器官投射,比如天乃人的頭頂,山有山頂山腰和山腳等,也是「近取諸物」的延伸或投射。
  •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漢字在我國的地位自然不用說,一直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漢字嗎?現今的漢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漢字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龜背記事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
  • 漢字文化的起源及發展
    研究發現,甲骨文是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商朝使用的文字,從形體和造字法來看,這已經是一種相當完備、相當成熟的文字了。由此看來,甲骨文並不是最古老的文字,漢字產生的時間比這還要更早。那麼,漢字到底是如何的呢?漢字的起源漢字的起源,在中國還有兩種影響比較大的說法:一是「伏羲造八卦」,一是「神農結繩為治」。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位神奇的人物,叫倉頡。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倉頡可能不是漢字創造者提起漢字的起源,許多人應該都會想到「倉頡造字說」。在傳說中,倉頡是黃帝時期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當黃帝統一中原各部落之後,聯盟之間的外交事務日益頻繁,社會中的交流也愈加密切,故而迫切需要一套可以用於交際的符號。就這樣,倉頡造出了漢字,並流傳下來。
  • 漢字的起源,是整個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開端!
    中國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中國歷史文獻的創作和發展過程,那麼,漢字就是文獻發生和創作的基礎,如果沒有漢字就不可能有中國歷史文獻的出現,漢字無疑是中國書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我國漢字的起源和發展,對於正確認識和全面了解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及其制度演變過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一般學者都認為漢字在歷史上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字體。
  • 李零:漢字是何時起源的
    近二十年,不知為什麼,國際學術界對漢字起源和漢字性質的討論突然熱鬧起來。前不久,鄭也夫教授以新作《文明是副產品》見贈,邀我就他的書和漢字起源問題寫點感想。我說,您談的問題,我很有興趣,但我得把有關材料找來讀一讀,比較一下,再發議論,於是找了一些在我看來比較重要的書和文章,匆匆瀏覽後,寫了下面這些字。李約瑟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
  • 漢字起源:漢字概述(一)
    什麼是漢字?漢字起源的傳說有哪些?那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我們就一起交流這三方面內容。
  • 韓國「學者」的漢字起源說
    流言: 據報導,日前韓國語言學權威陳泰夏教授在媒體發表文章指出,漢字根本不是中國漢族所創,漢朝時也沒有「漢字」一詞,真正的漢字其實是韓人祖先東夷族以甲骨文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文字,是東夷人的文化遺產,這點連中國學者林語堂、王玉哲的研究也都如此認為,只有韓國人自己不知道,同時也強調,就連孔子也是東夷族的後裔。
  • 八卦與漢字和漢字起源以及學術「八卦」與娛樂「八卦」
    曾經看過一條有點兒「八卦」的學術資訊,說是漢字起源於八卦,引起文字專家的不忿。近來翻閱有關漢字起源的書,還真找到文字專家對這一「八卦」資訊的批駁,以正本清源。專家在書上說,說漢字源於八卦,是沒有學術根據的,也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因為漢字與八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但是,二者也並非毫不關聯。專家引用許慎《說文解字·敘》論漢字起源的說法。許慎認為,在漢字產生之前的過渡階段,起初是伏羲氏創造八卦符號表示「憲象」即反映客觀世界。後有神農氏結繩記事,至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書契文字。
  •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1 漢字的起源> 漢字源遠流長。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晚期,漢民族先民就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符號用來記事,以後漸漸演變成為漢字。漢字起源於圖畫,是可讀出來的圖畫,稱為「文字圖畫」或「圖畫文字」。後來圖畫越來越符號化,逐漸脫離圖畫,形成象形的漢字。
  • 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漢字的起源吧
    在寫此文之前,我也在網上搜索了相關漢字起源的文章和資料,閱讀下來都覺都條例和清晰度不夠,於是綜合各方資料,對漢字起源做一個比較完整的梳理。漢字是誰創造的?在我國歷史上,歷代的觀點認為漢字是倉頡個人所造。
  • 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發展
    所以在我們生活中,書法與文化是密切分不開的,一、漢字的起源我們都知道關於漢字的起源,在戰國時代就有人開始不斷探索,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上關於漢字的起源傳說,大概可以分為創頡造字說、結繩說和起一成文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與漢語言的結合展現出其獨特的一面,使得漢字字符始終保持了形、音、義的三位一體,讓漢字變的更有趣味,讓漢字變的與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密切聯繫,表裡想通。二、書法的發展從甲骨文時代遺留下來的墨跡或者更早的彩陶圖畫遺蹟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變化,因為在那期間書法在不斷的改變,讓甲骨文的書寫變的很有趣味。
  • 雨菠讀史札記之五:漢字的起源
    本文探討的是漢字起源,而非文字起源。漢字的起源尚且雲蒸霧罩漫滅難尋,文字的起源,則更難溯源了。《秦漢研究》 2012年00期《從文字的起源看文字學研究的瓶頸》張黎雨《名作欣賞》 2017年15期《丁公龍山文化文字的發現及其意義》許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第3期《丁公陶文研究述評》王曉嵐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5年第4期
  • 漢字簡史:關於漢字起源的六種說法
    這是從筆畫角度分析漢字起源的一種觀點,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這一點並沒有錯,然則漢字基礎筆法有八筆,即所謂的「永」字八筆,如何就能確定漢字起源於(一)而不是起源於豎撇捺等基礎筆畫?說法三:伏羲畫卦說《周易繫辭》認為:伏羲氏仰觀象於天,府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畫出八卦圖來。
  • 解碼人類書寫起源與漢字文化圈
    那麼,人類的書寫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它又是怎樣起源的?其起源的終極動力在哪裡?這是一個困擾人類的亙古的話題。幾千年來,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段來試圖解碼這段奧秘。   6月22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雲龍書院周末大講堂迎來第266場公益講座,也是本年度第45場講座,由旅美文化人類學專家、作家王海龍主講《人類書寫起源與漢字文化圈》
  • 漢字起源的四種傳說,你認為哪一種較靠譜?
    說到漢字的起源,現在公認的是最早起源於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文字了,也就是說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漢字還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發展。因此,出現了多種漢字起源的傳說。東漢的許慎可以說是研究漢字的鼻祖,其著作《說文解字》中有一段文字,敘述的是漢字起源的過程。後人據此,演變出四種漢字起源的傳說。漢字起源的"八卦說"八卦是我國古代的卜筮符合,每一種符合代表不同的意思。
  • 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驅,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文字的起源,漢字的產生。漢字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雖然世所公認的最早的漢字見於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卜辭,但漢字的產生肯定遠早於殷商時期。當然,這些文字與漢字的關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倉頡造字的傳說可能曲折地反映了漢字草創的某些情況,但文字起源於結繩、契刻和圖畫,乃是後世學者公認的定論。《周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這些「書契」和圖畫,一旦有了比較固定的意義、讀音和形體,並且能夠被使用這一語言的人群所理解時,就具有了文字的性質,而成為最早的文字。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偉現場講授漢字的由來。■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偉中華文字起源於何方?說到漢字的起源就要說到文字的起源。漢字也是文字的一種,漢字的起源肯定符合文字起源的一般規律。世界範圍內的文字起源,一般來說有神賜、聖人造字、所有權記號、勞動人民創造等幾種比較普遍的說法。不管是哪一種說法,文字的出現呢都是原始記事方法。大家為了打破口語無法留存的局限,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這些信息記錄下來而想到各種方法。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