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老套但永恆的話,攝影是用光的藝術,色彩是光的散射,明暗是光的變化,最終形成一張張精彩絕倫的照片。
總的來說,給照片做後期就是解決影調、色彩的問題,再根據圖片的實際情況調整構圖、質感或創意。
其中,設置好影調就像打地基一樣重要,在此加上一些不錯的色調,讓照片從此煥發新的生命。
影調是什麼?
影調是什麼?
如果我現在直接上理論,一些朋友還難以理解。
我們先來看看幾張照片。
這些照片給你怎麼樣的感覺呢?
圖1給人一種活潑明朗的感覺,因為照片整體明亮均勻,色彩淡雅。
圖2就會令人感覺到深沉迷離,那是暗調風格的一貫特徵。
圖3,黑夜和燈光的黑紅對比,明暗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感和衝突感。
這些感覺放回到照片中,那就是影調和色調。
影調解決照片明暗問題,色調解決色彩問題,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照片的影調要如何調整?
判定影調
弄清楚影調是怎麼一回事,下面我們看分類,從類型看實際調整操作。再來觀察這幾張照片,看看它屬於哪一種影調?
看不出來也沒關係,我們用最科學的方法了解影調。打開直方圖,直方圖能告訴我們照片的影調信息。
高調:小山峰集中在右側的亮部區域,這類照片通常偏明亮。
低調:小山峰集中在左側的暗部區域,這類照片就會看起來就偏暗沉些。
中間調:小山峰均勻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間位置,不管是色彩或是明暗程度,過渡範圍比較大,這樣的畫面普遍細節豐富細膩。
這時候我們對照片有了大概的整體影調了解。然後,觀察直方圖左右兩側的小山峰是否到底,這就分析出高光和陰影中是否存在純白或純黑。
如果沒有,高光或陰影呈偏灰調,膠片感的照片就是這樣的。
調好影調
調整影調的標準:要結合現實實際和參考別人的作品,做出照片實際的明暗關係的判斷。
一般照片陰影和高光之間都應該有像素,如果是直方圖左右端點有空出些距離,我們可以進行提高高光,降低陰影的操作。
上圖是我經過壓暗高光和提亮陰影,做了個降低對比度的處理,呈現出灰調。利用RGB曲線恢復原狀,恢復到正常影調狀態。
↓
但也有例外,例如晴天天空照,陰影部分本來就偏少,不能強行拉出陰影,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強行製造出陰影或高光,畫面會出現更厲害的偏差,或者出現高光或陰影溢出的狀態。
左圖為原圖;右圖是錯誤示範,提高高光降低陰影使照片看起來有塑料感,很不真實。
調整工具
手機後期修圖的工具比PS的少,它經過簡化參數和頁面,使得在手機上修圖更加快捷方便。
/
調整體畫面的工具
/
亮度/曝光量:
讓照片整體變暗或變暗。
對比度:
調整畫面中明暗之間的差距。
/
調整體局部的工具
/
無論黑白還是彩色照片,我們可以簡單將照片的影調分為一些區域:
在做後期工作時,我們就需要調節這些明暗不同的區域,從而調整出畫面的影調。
高光:調整高光部分明暗程度,同時保護其他部分。
陰影:調整陰影部分的明暗程度,同時保護其他部分。
高光:
陰影:
白色色階:它影響的範圍一般比高光更大,調整亮部區域。
黑色色階:它影響的範圍一般比陰影更大,調整暗部區域。
白色色階:
黑色色階:
@kevin.deng
高光和白色,陰影和黑色,這兩對看似雙胞胎,主要是調整的範圍不同。
如果要恢復亮部(暗部)細節,就用高光(陰影);如果是控制畫面純白(純黑)區域的明暗程度,就用白色色階(黑色色階)。
@kevin.deng
/
特別的工具
/
而在手機App中,有一些特別的工具能快速調整明暗平衡和恢復細節。
但很多時候我們對它們卻很陌生,隨便試試,試好了就用,要是一試辣眼自此」打入冷宮「,想想都覺得有些可惜。
或許它們不適應於所有類型的照片,但在特定的情境下它就像催化劑一樣的存在。翻翻修圖工具箱,你有沒有這樣工具呢?
氛圍
@snapseed
氛圍工具,或許有很多人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總的來說它是對畫面不同區域對比度、飽和度、亮度的綜合調整。
適用於天氣不好,拍出灰濛濛或曝光不足的照片;逆光下,光比太大的照片;或畫面色彩不好的照片。
提高氛圍,照片會顯得細節十分豐富,且色彩會增強飽和些。
左圖為原圖;右圖為調整後
降低則會顯得對比強烈,但這跟單純地調整對比度又有些不一樣。
色調對比度
@ snapseed
高色調:向圖片中的高光部分添加對比效果。
中色調:向圖片中的中灰色調添加對比效果。
低色調:向圖片中的陰影部分添加對比效果。
保護陰影部分:低色調的對比度提高後,防止陰影部分的細節丟失。
保護高光部分:高色調的對比度提高後,防止高光部分的細節丟失。
亮度
@潑辣修圖
潑辣中的亮度工具,在曝光度的基礎上添加了對比度的調整。這個工具適合恢復畫面細節或打造朦朧感。
提高亮度,提亮畫面,同時降低對比度,亮部和暗部都變灰;如果降低亮度,壓暗畫面,明暗對比則增加,暗部更暗亮部更亮。
層次
@MIX
層次工具,顧名思義就是增加畫面層次感的工具,效果類似潑辣修圖的」去霧「。
如果畫面有死黑或死白,提高層次,能很好地修復暗部或亮部細節。
左圖為原圖;右圖層次+100,後方的建築群更加清晰,層次感更加強。
降低層次,對比度變強烈,但和單純提高對比度不一樣。
左圖為原圖;右圖為調整後
RGB曲線
@各個修圖軟體
拉動RGB曲線同樣會對影調做出調整。一條曲線分為為暗部、中間調、亮度3部分。
拉動特定的位置,相對於的位置明暗程度就會發生變化,效果和調整曝光、對比度等工具相近,但曲線調整範圍更廣。
詳細點的話,能再說一篇2000+,那就留到下次再聊啦!
@列馬革
//////////
今天,跟大家介紹了這麼多調整畫面影調的工具,我知道你肯定記不住的。
如果你沒有過目不忘的超能力,或者哆啦A夢的神奇麵包,記得收藏起來,修圖前拿出來複習幾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