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商家倒閉跑路,我的預付消費怎麼辦?

2020-12-13 共青團中央

來源:經濟日報,圖片來源網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到現在,很多旅行社、餐館、健身房、理髮店、水果超市、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都受到了很大衝擊。而這些商家平時往往利用預付卡來吸引消費者,如今,有的商家因為疫情暫停營業或者關停跑路了,消費者該怎麼辦?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對疫情期間預付式消費糾紛做了匯總分析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疫情期間暫停營業退費糾紛服務方式變更使用期限受限以及商家關停並轉或跑路4個方面。

商家暫停營業或無法履約,怎麼退費?

由於出行和場地等諸多條件受到限制,不少預付式消費合同在疫情防控期間無從實現,由此引發的預付式消費糾紛明顯增多。首當其衝的就是商家暫停營業或無法履約導致的退費糾紛。

例如,北京消費者柯先生反映,他在某飯店充值4000元辦卡並預訂了過年酒席,後由於疫情暴發,無法消費。

他找到飯店要求退款,遭到飯店拒絕。飯店負責人表示,卡內金額可以等疫情過後再來消費。但柯先生平時在外地工作,除了春節假期,平時不可能回老家消費。

此外,還有很多消費者預訂了旅遊線路或賓館,因擔心疫情要求取消(退費),有些商家退費,有些商家不給退。

對此,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預見不能避免,而且不能克服,無疑屬於不可抗力因素。

但考慮到疫情具有區域性和持續性等特點,所以判定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還要結合具體地區、具體時間以及具體影響等因素。如國家正式公布疫情種類和防控級別的時間,有關部門對疫情防控採取的具體措施等。

年夜飯是1月24日,而國家衛健委在1月20日就將新型冠狀病毒納入了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因此,根據《合同法》,柯先生和飯店都有權解除合同,且雙方均不用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消費者之前有部分消費,可以要求退還扣除消費部分的剩餘款項;如果消費者之前交過定金,也有權要求返還定金。如果消費者預訂項目確實導致經營者有實際支出的,雙方應協商合理分擔相關支出費用。

疫情發生後,文旅部要求全國旅行社暫停團隊旅遊及機票加酒店業務,消費者也面臨退費問題。

根據交通運輸部、中國民航局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自1月24日0時起,凡此前已購買火車票、客車票、船票、機票的旅客,自願改變行程需退票的,免收其退票手續費。消費者可以免費退票。

但是,部分酒店和景區的退票就要根據各地情況實施。例如海南省旅文廳副廳長敖力勇1月22日表示,凡是遊客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理由提出酒店退訂房、旅行社退訂團隊和景區退訂門票的,原則上屬地各酒店賓館、各旅行社和各景區等應當給予退訂。

美團、攜程、同程等在線旅遊平臺也啟動了數億元應急服務保障金,為消費者處理酒店、民宿、景區門票、度假、機票、火車票等各類旅行訂單的退票工作。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申請退款。

線下培訓轉線上,差價怎麼算?

疫情正值寒假,是教育培訓的高峰期,各種寒假班、春季班招生火熱。然而,因為疫情,全國線下培訓機構都暫停了授課,有的機構把課程轉到線上,這也引發了消費者不滿。

例如,消費者劉女士在某培訓機構以3800元為孩子報了一個寒假英語培訓班。由於疫情發生後不能開展線下培訓,培訓機構改為線上培訓。

「雖然授課還是之前的老師,但孩子習慣了線下培訓方式,而且視力不好,我們不能接受把線下培訓換成線上培訓,因此要求培訓機構退還全部費用。」劉女士向機構提出退款要求,卻遭到拒絕。

陳音江認為,考慮到疫情防控和生命健康安全,培訓機構把線下培訓改為線上培訓,說明其為實現合同目的做出了積極努力。如果不影響培訓效果或產生其他負面影響,雙方應該互諒互讓,共同努力實現合同目的。

但同時也應該考慮到,線下培訓改為線上培訓,雖然培訓內容沒有改變,但培訓方式發生了明顯改變,屬於部分合同變更。

依據《合同法》有關規定,變更合同需要雙方協商一致。如果孩子確實不適合線上培訓,可能會影響培訓效果,也可能會對孩子視力造成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不接受合同變更條件而要求解除合同,培訓機構應該退還相關培訓費用。

據記者了解,針對線下培訓與線上培訓的轉換問題,部分培訓機構採取了延期授課,也有機構允許消費者退課退費,如果願意轉到線上的,會給予部分折扣或者補償優惠券。

不過,線下轉線上的差價不固定。有的教育機構轉線上價格可打三折,但有的機構只是補償了400元至600元不等的代金券,且均為機構單方面決定,消費者只有接受或不接受,沒有協商餘地。

商家暫停營業預付卡有效期怎麼算?

消費者王女士在某健身會所辦了一張健身年卡,會員期為2019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4日。

疫情初期,健身會所沒有關門,但王女士出於安全考慮,一直沒有去會所健身。後來由於疫情的發展會所暫停營業了。「會所一直沒有通知會員,也沒有告知如何解決疫情期間沒有享受服務的問題。」王女士擔心會員卡到期後,會所不延長會員使用期限。

陳音江認為,由於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因素,會所暫停營業無可厚非。但暫停營業期間,消費者沒有享受會員服務,應該屬於部分合同內容沒有履行。

在疫情結束後,會所應該適當延長會員服務期限或按照比率折算退還部分會員費用。延長或折算的會員時間,不應該只按照會所的營業時間計算,而應該按照有關部門宣布疫情防控啟動和解除的時間段計算。如果疫情宣布結束後,會所仍然沒有開門營業的,應該以實際提供服務時間計算。

辦卡後商家倒閉了,怎麼辦?

辦預付卡時,消費者最怕商家倒閉、跑路,使自己的錢打了水漂。而因為疫情,這種現象更加普遍。消費者冷先生就趕上了這樣的糟心事。

2019年11月,冷先生在某美髮店辦了一張2000元的理髮卡,他僅理了一次發就遇上疫情,美髮店關門了。

最近不少理髮店陸續開業,但這家美髮店一直沒有營業,而且電話也無人接聽。冷先生後來得知,這家店的資金鍊出了問題,很可能無法繼續營業了。他擔心這張卡作廢,又不知道如何維權。

陳音江表示,不管是疫情原因,還是自身經營問題,理髮店出現關停或倒閉問題,都不能把消費者的預付款佔為己有。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承擔預付款的利息。

如果無法與經營者協商解決,消費者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接到消費者投訴後,應該及時對涉事商家做出調查。如果確實是受疫情影響或經營不善,可以按照相應的破產程序執行。但如果發現存在非法轉移或挪用預付款等其他問題,則很可能涉嫌非法集資或詐騙犯罪,應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立案調查。

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活動自2月14日啟動以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廣大青年踴躍參與,在25天的人選推薦過程中,主辦方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10288位好青年的推薦申請。經過主辦方的集中審核和篩選,最終確定了589名事跡突出者作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候選人事跡將在官方網頁進行展示,並參加下一階段的網絡點讚和評委評審。

當重擔落到90後、00後的肩膀上,是什麼讓他們一夜長大,告別親人、穿上戰袍,成為了我們的「英雄」?今天下午15點,青聯大講堂第5期,全國青聯常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教授廉思告訴你成長的秘密。

共青團中央微信平臺

「疫情謠言粉碎機」上線了!

編輯編輯 | 李明哲(中建鐵投團委)

校審校審 | 吳 笛

值班編委 | 張 宇

相關焦點

  • 美容院倒閉、健身房停業、線下培訓轉線上,你的預付消費卡陣亡了嗎
    ,往往採用預付式消費,而這些預付式消費合同有的在疫情防控期間難以繼續履行。消費者該怎麼辦?是自認倒黴?是接受商家的條款?還是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第一類情況:商家暫停營業或無法履約,可以退費嗎?商家跑路、聯繫不上怎麼辦? 例:來自北京的林女士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年前,林女士在一家美容院辦理了消費卡,並且往卡裡充值了10萬元。
  • 店家跑路,消費卡變「廢卡」,用戶維權難,預付卡水這麼深?
    在這個時期,比降工資更讓人心痛的,可能就是發現自己辦卡的地方竟然都倒閉了。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有消費糾紛的投訴:健身房、美容院倒閉,老闆帶著錢都跑路了。根據不完全統計,這屆教育機構在北京有十幾家門店,旗下的會員有近3000名,預付的費用達到了上千萬元。隨著機構的倒閉,想來這筆錢也沒辦法返還了。消費卡這麼「坑」?
  • 預付費辦5年卡 健身房卻跑路?監管部門出手了!
    前十個月深圳接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宗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共收到預付式消費投訴1.9萬餘宗,同比增長105.38%,其中涉及經營者停業或跑路的投訴4720宗,佔預付式消費投訴總量的26.67%。
  • 跑路頻發,「預付消費」還有多少信用可以透支
    韋博英語這種提前交納學費的模式即「預付消費」,「預付消費」也叫提前消費,是指顧客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消費金額就可以類似整存零取的方式享受到服務,有時還可以獲得商家承諾的額外優惠。從美容美髮辦理儲蓄卡,到超市會員卡,再到健身中心預售年卡,這種消費模式正在中國蓬勃發展。
  • 預付消費能否引入第三方監管 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研討會舉行
    近年來,在教育培訓、美容美髮、健身等行業,因經營者失聯跑路引發消費者投訴維權的群體性案件集中爆發。經營者誘導高額存費,利用預付式消費轉嫁經營風險、圈錢跑路。制定霸王條款、違反合同約定、變相強制服務,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由於目前法律和監管的缺失,預付式消費問題不少。此外,隨著網際網路服務的興起,不少預付式消費是在線上進行,更增加了維權難度。
  • 深圳出硬招規範預付式消費
    預付了一兩年學費,課沒上幾節,校外培訓機構卻「跑路」了。今年以來這種情況頻頻出現,刺痛了家長的神經。據市商務局等部門對市人大代表建議的答覆,我市各部門正採取行動,規範預付式消費。其中,教育局明確要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
  • 預付式消費維權「卡」在何處?
    法院在執行工作中發現,此類案件主要存在涉眾型特徵明顯、商家「跑路」情形多發、消費者法律意識薄弱、行業自律和市場監管有待完善這四大突出特點。另外,被執行人往往在案發前採取轉移財產、變更法定代表人等手段來規避執行,加劇執行難度,增加消費者的維權成本。那麼,預付式消費風險究竟如何化解?維權之困又該如何破?對此,本刊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亂象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10月28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
  • 昆明派菲特健身等多家健身房集體「跑路」 預付式消費有風險
    事實上,遭遇老闆「跑路」的不止是健身房、美容院、理髮店和娛樂等行業,只要存在預付式消費情況的商家,消費者多少都會突遇「跑路」、預付款難以索討的現象。早在2011年,昆明市就發生了20餘家健身房老闆集體「跑路」的事件。時隔9年,媒體的呼籲、群眾的呼聲依然沒有換來市場管理部門對健身房「預售行為」的監管以及對預付卡消費形式的約束。
  • 柚子練琴的離奇跑路:倒閉前20天還在進行雙11優惠促銷
    然而,一方面早已實現盈利;另外一方面,客單價高,在線授課受疫情影響較弱,還在雙11進行大促銷後不久突然跑路,關停服務,大量家長退費無望。柚子練琴到底怎麼了?「朋友推薦後我就買了,這已經是第三次購買,也證明了這家平臺確實不錯。」印女士說。類似於印女士這樣的家長,遍布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特別是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美國疫情防控失控,中國的在線教育平臺在海外更受歡迎。一位和印女士一樣居住在美國的中國家長告訴新浪科技,自己也為孩子購買了美術寶、火花思維等平臺的課程,以方便居家隔離期間自己的孩子能夠上課學習。
  • 美容院、健身房、培訓機構等跑路或倒閉,卡裡的錢要不回...
    這背後,是近年來,預付卡式消費的廣泛使用。這一消費模式通常是「預付卡高折扣讓利」,商家通過大額折扣誘使消費者存入一定額度現金,但也因缺乏監管,「跑路」風險不斷引發爭議,維權艱難。
  • 疫情下消費卡無法消費 預付費糾紛頻發
    實際上,近年來預付費消費模式在教育機構、健身房、美容美髮等行業極為流行。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最初的預付費模式既圈定了較為精準的客戶群體,又充實了企業或者門店的現金流。 但在後續發展過程中,由退費引發的糾紛,機構倒閉、跑路引發的維權事件數不勝數。
  • 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預付消費有風險 當心權益受損失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 通訊員 吳彥華)近年來,在我市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
  • 深圳市消委會3個月接854宗預付消費投訴,2大行業成重災區
    南都記者採訪梳理相關案例發現,深圳此類糾紛中,有涉事門店倒閉後為會員辦理轉店,退款則較為困難,也有門店店主失聯,市監部門也無法聯繫,消費者往往難以維護自身權益。 根據深圳消委會提供的數據,2020年1月20日至4月23日,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854宗有關預付式充值商家停止營業的投訴,其中健身行業佔比最多。
  • 預付式消費維權難?法院建議保存好憑證
    來源:廣州日報預付式消費維權難?法院建議保存好憑證謹慎購物預付式消費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優惠的同時,也常因商家倒閉或「跑路」,給消費者帶來損失。11月10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介紹預付式服務合同糾紛審理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
  • 直播預告:疫情之下,預付卡餘額怎麼辦?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各方面的影響。不少網友表示,剛充值的健身卡、美容卡等預付卡才用了沒幾天,機構就歇業或倒閉了。那些以往出現在合同條款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如今卻成為我們所面臨的切實問題。
  • 疫情下我再次遭遇了培訓機構跑路,但是很幸運的是拿回了損失
    如今教育的畸形導致社會上培訓機構過度擴張,結果就是資金鍊斷,機構倒閉,商家跑路,倒黴的是作為消費者的家長。上小學後孩子精力有限,必須要有所取捨。畫畫學了一年,孩子也喜歡,但是現實不允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畫得也不錯,但是自己卻不能獨立畫作,想像力不夠,所以果斷停掉。第二門放棄的是街舞,因為倒閉了。
  • 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亟待監管升級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蔡佳文)又見預付充值後商家關門,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的權益?北京的消費者彭女士此前在望京一家美容美髮店辦理了儲值會員卡,但預付充值後商家卻關了門。「卡倒是給我轉了店,但轉後的店離我太遠了,且卡裡的幾千元只能用於最基礎的剪髮,燙染等其他項目都不行。」在實際生活中,像彭女士這種預付式消費並不少見,但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實體店商家現金流承壓,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亂象風險。
  • 「韋博英語」轟然倒下 「預付消費」還靠譜嗎?
    韋博英語這種提前交納學費的模式即「預付消費」, 「預付消費」也叫提前消費,是指顧客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消費金額就可以類似整存零取的方式享受到服務,有時還可以獲得商家承諾的額外優惠。從美容美髮辦理儲蓄卡,到超市會員卡,再到健身中心預售年卡,這種消費模式正在中國蓬勃發展。「預付消費」有其積極意義,例如有利於商家籌措資金,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實惠。
  • 「預付式消費」陷阱就在身邊,充值要三思!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已經從健身、美發美容、洗車、餐飲進入教育培訓等領域,捲款跑路問題時有發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預付式消費前,一定要:  (敲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