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 專門立法能否終結亂象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5日,優勝教育創始人陳昊在「優勝教育」公眾號發布致歉信,就優勝教育困局給學生、家長、同事、教育行業以及家人等造成的困擾道歉。對於這封道歉信,一些網友並不買帳,在公眾號文章下方留言處索要被欠的工資和學費。

這樣的事情,並非個案。近期,韋博英語、巨石達陣等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陸續出現因經營不善而停業關門的情況,涉及眾多消費者,財產損失巨大。消費者手中本應享受折扣優惠的預付卡,變成了一張無法使用的「廢卡」。

中國消費者協會在10月28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一些無良商家打著「充值享優惠」的旗號,通過大額折扣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因缺乏有效的資金監管體系,消費者的預付費可能被商家挪用,後期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消費者維權困難。

事實上,不僅是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理髮、餐飲、美容、健身等多個行業,都存在企業在收到預付費後跑路的現象。

「近期頻發的預付費問題,其實是存在多年的老問題。屢禁不止的核心原因在於相關法律法規制度不完善,由此導致商家使用資金的行為缺乏監管、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對此,建議對預付費問題進行專門立法,針對第三方資金託管、預付費使用、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從源頭解決此類亂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預付式消費問題由來已久

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節省費用的心理,通過大額折扣來誘惑消費者預交大量費用。

然而,繳費容易退費難。消費者想要退費時,一些商家會設置拒絕退費的種種障礙,今年央視3·15晚會就點名了嗨學網退費難問題,中消協在報告中也提到了多起退費難事件。

除此之外,近些年餐飲店、培訓機構、健身房等商家倒閉、跑路現象也時有發生,消費者預付費用被卷跑的現象屢見不鮮。

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也遇到過預付費被商家卷跑的事情。

「去年年底,我在一家餐廳辦了預付卡,當時宣傳說充值2000元就能打折。結果,今年疫情發生後那家餐廳就沒再開過,也沒有任何信息公示,應該是捲款跑路了。」朱巍說。

中消協在報告中指出,校外教育培訓消費糾紛解決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採取預收費經營模式,面對商家跑路或經營不善的局面,消費者維權困難。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使網上收預付費變得極其便捷,也為捲款跑路行為開闢了通途,甚至被不法分子實施集資詐騙行為所利用。部分地區的行政機關、法院也積壓了大量相關案件,消費者權益亟待有效維護。

事實上,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自2005年起,中消協多次發布相關消費預警,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數次向有關方面反映,呼籲加強立法規制。2019年,中消協發布預付式消費輿情報告,並向有關方面呈送典型案例,希望推進相關問題解決。但是,由於預付式消費涉及領域眾多,具體情況各不相同,有關工作推動難度較大。

法律制度不完善缺操作性

關於預付收費問題,政府部門在近些年已出臺過多部法規、部門規章進行規範。

早在2011年5月,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就出臺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其中作出多項制度設計來加強預付資金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按照這一《意見》要求,商務部2012年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分類監管、屬地管理、動態監測、風險控制」為總體思路,從備案、發行與服務、資金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業務進行管理。

國務院辦公廳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除了制定相關的法規,政府部門還通過及時發布警示信息等方式進行監管。

8月6日和9月9日,北京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公眾號兩次發布了「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優勝教育兩次上榜,關於該機構的投訴量均超過百件,但解決率卻都沒超過15%。然而,這兩篇官方發布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重視。

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中消協在報告中指出,其核心原因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對此,建議針對侵權行為日益嚴重的情況,儘快將預付式消費立法列入計劃,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加強預收費經營行為治理,做好源頭治理,防止後續無休止的消費糾紛。

劉俊海同樣認為,預付費市場亂象難根治的根本原因在於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由於實施細則、法律責任等方面的規範不夠完善,使得法規缺乏可操作性和威懾力不足,導致相關規定難以落地,預付費問題屢禁不止。

專門立法明確資金存管制度

為解決預付式消費帶來的問題,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開始完善相關立法。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提出了信息對接、風險警示和信用治理三大核心制度設計,抓住協同監管服務平臺這一關鍵環節,對系統信息對接、資金風險防控、信用管理、社會共治等作出規定,變「被動監管」為「主動預警」。

在預付式消費治理上,北京市正在修訂預付式消費服務合同行為指引,推動單用途預付卡立法進程,並在教育培訓、美容美髮等領域探索引入保險機制。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回應消費者關於「老闆捲款跑路,充值卡錢難追回」的相關問詢時說,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作,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針對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專門制定預付費管理法。通過專門立法的方式,在收取預付費的經營者資質、預付費所有權歸屬、資金存管制度、資金風險防控、費用退還、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進行細化,切實加強風險防控,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劉俊海說。

朱巍認為,整治預付式消費中存在的問題,關鍵在於完善事中監管機制,一定要有第三方機構對預付費進行監管,確保這些資金不被商家挪作他用。對此,建議立法明確相應的制度規範,例如,可以考慮將預付費存入第三方帳戶,帳戶的每一次變動都需要經過消費者和商家共同確認,在這之後相應的費用才能進入到商家的帳戶中。(本報記者 蒲曉磊)

相關焦點

  • 預付消費能否引入第三方監管 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研討會舉行
    預付消費能否引入第三方監管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研討會舉行;調查顯示14%持預付卡消費者有過維權經歷瀟湘晨報長沙訊 會員卡裡充了一年的錢,健身房倒了;錢交了,裝修還沒開始,裝修公司跑了;一口氣給培訓機構交了上萬元的學費,發現退款無門……近年來,伴隨著預付式消費的興起,大量消費亂象也隨之產生。
  • 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亟待監管升級
    在實際生活中,像彭女士這種預付式消費並不少見,但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實體店商家現金流承壓,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亂象風險。對此,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通過推進相關立法、設消費冷靜期等措施,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
  • 又一省開展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看看提出哪些立法建議?
    作為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預付式消費模式被各個行業充分運用,在為消費者帶來相應便利和優惠的同時,消費糾紛也日益凸顯。為提振消費信心、規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在近日舉行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研討會,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第一屆律師團全體律師就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立法依據、規範內容、發卡信息管理、資金風險控制、信用綜合治理、監管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國家預付消費卡立法還有多遠
    近些年,預付消費卡的投訴事件急劇增長,已嚴重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海市率先開展的預付消費卡專門立法工作,備受社會關注。    2017年12月27日,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草案)》,擬通過立法對經營者施加嚴格的管理義務,保障消費者權益。
  • 如何應對預付費消費維權難?中消協提出五點意見
    防範後續風險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核心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建議針對侵權行為日益嚴重的情況,儘快將預付式消費立法列入計劃,通過制定專門的法律法規,加強預收費經營行為治理,做好源頭治理,防止後續無休止的消費糾紛
  • 山東消協提出這6條對策破解預付式消費套路多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提出了制定地方性法規彌補立法不足、建立第三方託管、實行擔保制度等6條對策和建議,希望被相關各方採納,解決預付式消費多發、維權難等問題。
  • 預付式消費維權「卡」在何處?
    那麼,預付式消費風險究竟如何化解?維權之困又該如何破?對此,本刊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低門檻滋生行業亂象近年來,在私教健身、美容美髮、教育培訓、兒童遊樂等服務行業,預付式消費模式被商家廣泛應用。因此,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機構、健身房、美容美髮等行業極為流行。然而,由於缺乏成熟的監管機制,不少預付式消費在現實操作中,被異化為變相融資、非法集資,甚至頻頻發生商家捲款「跑路」事件,讓消費者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2019年,門頭溝法院辦理了百餘起涉及同一健身房的服務合同糾紛案件。法院查扣了一批健身器材。
  • 立法遏制預付卡亂象,效果值得期待
    (11月17日《現代快報》)眼下,「預付式」消費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消費趨勢。一些商家正是瞅準這一「商機」,推出「充值多少返利多少」「多消費多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不但讓消費者從中獲取一定的「實惠」,而且商家也能通過「預付式」消費方式留住消費者,並從中獲取利潤。可以說,「預付式」消費方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這都是一種「雙贏」「共贏」「多贏」之舉。
  • 「預付費辦5年卡健身房卻跑路」,立法須下好先手棋
    預付式消費的維權困境,引來公眾關注和熱議。健身房當初給顧客承諾的,是在小區開分店,既然這家店子都開不下去了,那麼「提前」拿了人家的辦卡錢,就應該如數退還給顧客。拒不退錢、轉到另一個分店消費,這屬於對合同內容的重大調整,沒有對方同意,當然是做不了數的。工作人員對顧客訴求疏於回應,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賴架勢,把商業道德、做人底線扔了一地。
  • 預付式消費維權難?法院建議保存好憑證
    來源:廣州日報預付式消費維權難?法院建議保存好憑證謹慎購物預付式消費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優惠的同時,也常因商家倒閉或「跑路」,給消費者帶來損失。11月10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介紹預付式服務合同糾紛審理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
  • 消費警示!掌握這些辦法遠離預付式消費陷阱!
    5月14日,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召開新聞通氣會,針對預付式消費等領域投訴易發多發、維權難等問題,發布了《預付式消費需謹慎,籤訂合同是關鍵》的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已在美容美髮、健身、餐飲、教育培訓等諸多行業中廣泛應用,新冠疫情讓一些個體私營美容美髮、健身等行業遇到一定困難,預付式消費投訴量增加。為更好地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不要貪圖便宜和折扣優惠,謹慎辦理預付卡,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式消費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 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 預付消費竟成「吸金利器」
    和趙女士有著同樣遭遇的消費者還有很多,在預付消費時代,虛假宣傳、霸王條款、手續不規範等亂象頻出,相關糾紛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記者調研採訪數月發現,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浩沙健身等多家知名連鎖機構被曝關店跑路、經營者失聯,多地消費者反映「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預付資金「打了水漂」。
  • 佛山南海:房地產消費投訴大增 預付式消費頑疾依舊
    金羊網記者 景瑾瑾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記者從佛山市南海區消委會公布的2017年消費投訴分析情況中獲悉,南海區消委會及成員單位去年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0498宗,同比增加80%。其中,房屋及裝飾建材類投訴大幅增加,房屋買賣仍是維權重災區;預付式消費頑疾依舊,投訴比較突出。
  • 預付式消費需謹慎!消費者和企業應注意些什麼?番禺區市場監管局...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因其便利、可打折等特點,在餐飲、健身、教育培訓和美容美髮等多種服務行業被廣泛使用,成為新興消費業態。然而,因預付式消費引發的糾紛也在不斷上升。2020年以來(截至5月20日),番禺區市場監管局與區消委會受理消費投訴14275件,其中預付式消費糾紛共954宗,同比增長154.40%。因法律不完善,懲處力度不足,以及受疫情和經濟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該類糾紛問題頻發,消費者維權難度較大。  番禺區市場監管局在此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問:什麼是預付式消費?
  • 近期多家培訓機構「跑路」,中消協點明教育消費六大「坑」
    問題1:預付式消費糾紛久治不絕,核心是相關法律不完善 今日,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發布。根據統計,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19909件,接待消費者來訪和諮詢近30萬餘人次。
  • 監管有盲區、發卡無約束等原因導致山東預付式消費投訴多維權難
    5月14日,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發布《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山東預付式消費投訴多發存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有盲區,準入門檻過低、發卡無約束,信用機制不健全,維權成本高,消費者維權觀念不強,風險意識較差等4個方面的原因。
  • 正義網:違約不退款、關門跑路……預付卡消費亂象怎麼治?
    此類預付式消費還廣泛存在於教育培訓、美容美髮、洗車、餐飲等日常領域,由此引發大量糾紛。記者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預付式消費糾紛明顯增多。這些現象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鮑文波、劉蕾、韓振東的注意。日常生活中,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通常表現為儲值會員卡、禮品卡、購物卡(券)等,涉及商品、服務等諸多消費領域。預付式消費解決經營者資金短缺問題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定方便和實惠。但有關預付式消費的糾紛也不斷增多,經營者捲款「跑路」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示:預付式消費隱患多 消費者充卡...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預付式消費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隱患:一是辦卡或者交納預付金後商家不按其承諾提供服務(商品),或服務質量變差,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二是商家故意隱瞞實際經營情況,在已經出現經營不善、集資周轉困難、經營場地租賃到期等無法持續經營的情況下,仍然推銷預付費卡或者收取預付金,而後關門跑路;三是經營者將店鋪轉給他人後雙方責任關係不明確,消費者之前辦理的預付卡或預存的款項無法繼續消費
  • 適用民法典直接提起訴訟 判決預付式消費糾紛案
    1月5日,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首次適用民法典通過簡易速裁程序審理了該起預付式消費合同糾紛案。 2019年10月7日,原告鄒某在某英語培訓公司支付培訓費7800元,為子女預報了104節課時的純中教英語課,報名後僅上了1次課(2節課時),該培訓機構就未再恢復上課。經鄒某核實,該培訓機構的營業場所已經關閉。
  • 山東預付式消費具有群體性等特點 一宗預付式就業培訓案件...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呈現「預付式消費具有群體性、涉及人數多、預付費數額巨大」等特點,需公權力介入解決預付式消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