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 預付消費竟成「吸金利器」

2020-12-25 央視網

  「剛充錢沒多久,商家就關門跑路了。」家住北京的趙女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自己光顧多年的一家溫泉酒店春節前已經「人去樓空」。和趙女士有著同樣遭遇的消費者還有很多,在預付消費時代,虛假宣傳、霸王條款、手續不規範等亂象頻出,相關糾紛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記者調研採訪數月發現,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浩沙健身等多家知名連鎖機構被曝關店跑路、經營者失聯,多地消費者反映「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預付資金「打了水漂」。值得警惕的是,預付消費出現了一些新型的違規變種:不少商家將預付卡作為吸金手段違規開展信貸平臺業務,預付消費與金融信貸捆綁衍生的新風險不斷攀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健身房、美容美髮、教育培訓等實體店消費按下「暫停鍵」,使得商家現金流承壓。業內指出,須警惕現金流壓力成為「催化劑」「導火索」,加劇原本就存在的亂象風險。

  機構跑路頻發

  「預付資金」打水漂

  「天冷了,本來想帶全家人去昌平泡溫泉,結果到了地方發現大門被藍色鐵皮給圍起來了。」家住北京的趙女士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光顧了好幾年的四海合利溫泉商務酒店在春節前已經「人去樓空」。

  趙女士告訴記者,最近五六年,幾乎每到冬天都會來這裡泡溫泉。2016年年底,她購買了該酒店的VIP卡並充值5000元,2017年「雙十一」活動期間又充值了2000元,現在卡裡約3000元未消費金額打了水漂。記者通過企查查搜尋「北京四海合利商務酒店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已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

  遭遇類似經歷的班女士則損失了上萬元。2018年8月,家住北京豐臺區的班女士在家附近的浩沙健身(方莊店)辦理了一張健身年卡,並在店員推薦下購買了私教課程,總計花費一萬餘元,而在浩沙健身崩盤之際,其購買的大部分課程均未消費。「我是通過私教才了解到(方莊店)停業了,停業之後,我從來沒有得到過來自浩沙健身方面的任何回應。」班女士告訴記者。據她了解,她的私教王某帶的50多個學員都碰到相同的情況,大部分學員購買的私教課程在萬元以上。

  趙女士和班女士「踩」的均是預付式消費的「坑」。所謂預付式消費,是指消費者預先向預付卡的發行者支付一定的資金,獲得消費憑證,按次或按期獲得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方式,消費者從中享受一定的優惠。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亂象層出不窮,尤其是去年以來,國內多家知名健身、培訓和早教機構頻現跑路,將備受詬病的預付式消費再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去年10月,在國內有著上百家分店的兒童早教品牌愛樂樂享被曝出在北京、南京等地的門店關閉,讓不少預繳了上萬元課程費的消費者頗感意外。去年11月,外語培訓機構韋博英語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連鎖實體店相繼停業關門,數千名學員繳納的學費無處追討。

  值得注意的是,預付卡在健身房、美容美髮、嬰兒遊泳、洗車、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業態幾乎已無處不在,預付資金總規模也在不斷攀升。然而,預付消費模式在給消費者和經營者帶來便利的同時,由於相關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原因,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時有發生。

  上海市長寧區法院此前發布的《2015—2018年涉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其受理涉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糾紛案件數量分別為2015年175件、2016年59件、2017年58件和2018年315件,呈現集中爆發態勢。報告稱,究其原因,與預付消費卡經營公司突然關閉停業無法提供正常服務、消費者集中維權密切相關。

  預付卡領域亂象叢生

  成為不法商家「吸金利器」

  近年來預付消費卡的起充金額、續費規模都在不斷攀升,業內估計,全國預付式消費的資金總規模應該是「天量級」。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健身、美容美髮、早教等預付卡起充金額往往以萬元計,而且設置了類似「卡內餘額少於多少就不能再享受折扣必須續費」「卡片升級需要再多續費才能享受原有折扣」等不成文的規定,提高了充值門檻。

  不少消費者反映,很多商家設置的霸王條款使得「辦卡容易退卡近乎無門」「交錢容易退錢難於登天」。

  消費者曹女士對記者說,她此前在自家小區地下車庫的洗車行辦了一張洗車卡,預存1000元,但洗了沒幾次就被洗車行告知卡片即將到期,如果想繼續使用餘額就需要再存入1000元重新激活卡片。「我之前還有好幾百沒花完,就又讓我再充錢,太不合理了。」她說。

  業內指出,不少商家急於擴張規模需要資金開店,還有的商家甚至以預付款為藉口進行欺詐,或是吸收大量資金再以民間借貸等方式賺取利潤,並不具備發放預付憑證的資質。在此背景下,「預付卡」儼然淪為部分不法商家「吸金」工具。近些年,預付式消費領域的惡意詐騙行為屢次出現。

  中消協投訴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些經營者利用低價折扣、特別優惠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預付款,消費者未帶足夠費用,經營者甚至主動跟隨上門取錢。其後在不事先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突然關門停業、失聯跑路,這些人中有的是因為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深陷財務危機,有的則是故設圈套、蓄意騙取消費者錢財。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領域除原有問題外,租房貸、裝修貸、美容貸、培訓貸等「套路貸」,成為預付式消費的新變種,無形中放大了資金風險。

  「我之前在一家親子遊泳中心報了體驗課程,本來覺得挺好的,但被告知買課最少48課時起,算下來要交近15000元,我表示一下子交的錢太多了,對方就開始極力推薦它和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合作推出的分期貸款產品。」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先生表示。

  據中消協介紹,總體而言,當前預付式消費呈現隱蔽性、惡劣性、群體性三大新特點。所謂「隱蔽性」,是指預付費與金融信貸捆綁。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顯示,預付式消費與金融信貸捆綁疊加侵害消費者權益成為2018年消費者投訴的新特點。在裝修房屋、美容整形、教育培訓等消費領域,一些經營者在宣傳時,有意淡化貸款的壓力,甚至以無息貸款作為吸引。消費者通過經營者推薦的金融機構貸款、預付高額費用後,往往難以察覺相關風險,直到商家不履行承諾、服務縮水、甚至關門跑路時,才發現金融信貸條約中含有各種高額違約條款,消費者對服務不滿或者享受不到服務時,仍需繼續償還金融貸款,造成消費者維權困難,權益受損。

  維權難度大成本高

  甚至「贏了官司卻拿不回錢」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部分權益受損的消費者往往最終選擇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糾紛,但是由於預付卡消費普遍存在手續不規範等問題,致使維權之路困難重重。

  據班女士介紹,她認識的很多浩沙健身會員手中並沒有完整的合同或是付款憑證。辦理預付卡的時候,浩沙健身(方莊店)僅僅針對收費相對較低的年卡,與會員籤訂合同;而收費相對較高的私教課程則僅向會員提供了簡單收據。「很多會員還反映說,當時浩沙健身(方莊店)表示年卡合同只有一份,需要公司留存。也就是說,很多人手中根本沒有合同。」班女士表示。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劉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經營者在銷售預付消費卡時,僅提供一張卡片,在其自身系統內登記一些簡單信息,甚至只是留一個手機號等,並未與消費者訂立有明確條款的書面合同。由於缺乏證據,消費者僅憑自身描述很難對最初商家的承諾予以舉證證明。

  此外,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很多這類案件還面臨著「贏了官司拿不回錢」的尷尬局面。

  蔡女士於2016年辦了一張某嬰兒遊泳中心玉泉路店的年卡,直接交了16600元。可是,僅僅上了六節課後,蔡女士就接到了玉泉路店停業的消息。在索要退費無果的情況下,蔡女士等八位客戶一起委託律師,經律師查詢,該公司股東為了逃避債務,在未經清算的情況下將公司惡意註銷。蔡女士等八人將玉泉路店所屬公司的股東訴訟至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該案在2019年9月11日已經判決,被告需償還原告相關款項及利息。不過,據蔡女士的代理律師張妍介紹,至今被告未主動償還相關款項,蔡女士等八人已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如果被執行人故意轉移財產,那麼執行起來就比較困難。」張妍說。

  劉寧表示,在其實際接觸的案件中,不少發卡公司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繼續經營而停業,部分被告勉強應訴,但因能力問題而無法退款,有的被告則故意逃避退款義務。「即使消費者申請強制執行,但是很多被告已經無財產可供執行,消費者沒法真正拿到退款的情形經常發生。」她說。

  預付式消費亂象因何頻頻發生、屢禁不止?消費者維權因何難上加難?業內人士指出,預付卡亂象頻發的主要原因在於法律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監管存漏洞、失信低成本。專家呼籲,預付消費到了應引起高度重視的時候,整治亂象亟待有關部門出臺「重典」,完善法律監管體制,避免讓消費者再當「冤大頭」。(記者 孫韶華 張莫 實習生 馬曉月 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辦卡容易退卡難 起訴要求退回未消費金額獲支持
    ,但往往辦卡容易退卡難。柳冰冰說,自治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規定,法人經營者提供的單張記名預付憑證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預付憑證金額超過前款規定的最高限額的,消費者有權要求退還超過限額部分款項,經營者不得因此減少或取消已承諾的優惠。
  • 「辦卡易退卡難」破題關鍵有兩條
    數據顯示,健身服務成為今年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辦卡容易退卡難」是被吐槽最多的現象。辦卡一分鐘,退卡路不通。隨著「先預付、後消費」商業模式風靡,幾乎人人都有那麼幾張美發卡、洗車卡、蛋糕卡。按照商家的說法,消費者辦卡能享受優惠價格和優質服務,似乎不辦卡則一切免談。
  • 錢不夠就辦網貸?預付式+消費貸成消費維權新難題
    (原標題:錢不夠就辦網貸?「預付式+消費貸」成消費維權新難題) 中國寧波網訊 海曙區消保委昨天發布的2019年度海曙區消費維權報告指出,「預付式
  • 預付消費能否引入第三方監管 預付式消費地方立法研討會舉行
    消費者有過維權經歷瀟湘晨報長沙訊 會員卡裡充了一年的錢,健身房倒了;錢交了,裝修還沒開始,裝修公司跑了;一口氣給培訓機構交了上萬元的學費,發現退款無門……近年來,伴隨著預付式消費的興起,大量消費亂象也隨之產生。
  • ...元旦起上海落地:推而廣之吧,所有「預付卡消費」都需要冷靜
    而這時想要退卡,往往會遭到拒絕。以預付費為主要消費模式的健身行業,普遍存在「辦卡容易退卡難」的糾紛,相信不少人遭遇過類似的煩心事。去又不想去,退又退不掉,真是後悔也來不及。除了吃虧、自認倒黴,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別急,可以後悔,並且不吃虧的時候到了!
  • 健身卡可以退嗎,不給退怎麼辦?南京謝保平律師助消費者快速退款
    辦卡容易退卡難去年5月份,王小姐單位附近開了一家健身中心,下班路上的王小姐接到了一份該健身中心招募會員的廣告單,加了一位健身顧問的微信後,對方告知「開業優惠」活動馬上就結束了,現在還可以買三年送三年,還送私教課程,雖然
  •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提示:預付式消費隱患多 消費者充卡...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預付式消費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隱患:一是辦卡或者交納預付金後商家不按其承諾提供服務(商品),或服務質量變差,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二是商家故意隱瞞實際經營情況,在已經出現經營不善、集資周轉困難、經營場地租賃到期等無法持續經營的情況下,仍然推銷預付費卡或者收取預付金,而後關門跑路;三是經營者將店鋪轉給他人後雙方責任關係不明確,消費者之前辦理的預付卡或預存的款項無法繼續消費
  • 店家跑路,消費卡變「廢卡」,用戶維權難,預付卡水這麼深?
    在這個時期,比降工資更讓人心痛的,可能就是發現自己辦卡的地方竟然都倒閉了。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有消費糾紛的投訴:健身房、美容院倒閉,老闆帶著錢都跑路了。根據不完全統計,這屆教育機構在北京有十幾家門店,旗下的會員有近3000名,預付的費用達到了上千萬元。隨著機構的倒閉,想來這筆錢也沒辦法返還了。消費卡這麼「坑」?
  • 健身卡預付式消費也需維護「意思自治」
    「7天冷靜期」的設計確實給消費者提供了辦卡「後悔藥」,避免消費者衝動消費的同時,也進一步規範了健身房相應的退卡、退課程序。筆者看來,《會員服務合同》是維護消費者「意思自治」的體現。意思自治原則最初是由16世紀法學者杜摩林提出。他認為,合同當事人應當能夠自由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使用的法律。
  • 昆明派菲特健身等多家健身房集體「跑路」 預付式消費有風險
    據了解,「派菲特健身」的會員少則交了幾千元年費,多的交了幾萬元私教費,面對緊閉的健身房大門,只能捶胸頓足,望「門」興嘆。  事實上,遭遇老闆「跑路」的不止是健身房、美容院、理髮店和娛樂等行業,只要存在預付式消費情況的商家,消費者多少都會突遇「跑路」、預付款難以索討的現象。早在2011年,昆明市就發生了20餘家健身房老闆集體「跑路」的事件。
  • 「一茶一坐」啟動退卡申請流程,注意這幾點讓你「辦卡」時少「掉坑」
    相比此前部分企業突然「跑路」,致使消費者求助無門的新聞來說,這回一茶一坐的「告別風波」就目前來看還是能夠得到平穩的解決。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辦卡」前還是需要多多留意,儘可能規避「掉坑」風險。一則《關於上海一茶一坐餐飲有限公司預付卡退卡公告》近期先後在「上海單用途預付卡服務平臺」公眾號以及一茶一坐官方微信號上發布,公告上表示「現由於『一茶一坐』出現門店關閉歇業、預付卡無法正常兌付問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上海一茶一坐餐飲有限公司在虹口區商務委員會監督下,委託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開展『一茶一坐」預付卡退卡工作,相關辦法以此公告為準。」
  • 您了解「預付卡」嗎?「預付卡」消費需謹慎
    大多商家本著優惠吸引顧客的心態搞促銷活動,但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商家,當你消費時,他苦口婆心勸說辦卡有多優惠,消費有多划算,經不起誘勸的你,很順利辦了一張預付卡,內心甚是喜悅。然而,一旦商鋪關門、老闆跑路、服務不滿意卻不給退款……內心的滄桑無處訴說,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追討的過程有多艱辛。那麼,您了解「預付卡」嗎?
  • 預付購課想退款 對方一直說忙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李姝)辦了三年健身卡,結果健身房關門了;在教育機構買了課程,教育機構跑路了;裝修款打出去了,房子裝修一半了,裝修公司突然倒閉了……如今,伴隨著預付式消費越來越常見,預付消費維權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 預付式消費亂象叢生 亟待監管升級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蔡佳文)又見預付充值後商家關門,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的權益?北京的消費者彭女士此前在望京一家美容美髮店辦理了儲值會員卡,但預付充值後商家卻關了門。在實際生活中,像彭女士這種預付式消費並不少見,但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屢見不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實體店商家現金流承壓,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存在的預付式消費亂象風險。對此,一些地方和相關部門已通過推進相關立法、設消費冷靜期等措施,為預付式消費亂象立規矩。
  • 預付費用需謹慎控制金額留證據
    預付費用需謹慎控制金額留證據□ 本報記者 周宵鵬在美容店充了卡,但是預付費卻不讓轉、不給退,到期後剩餘費用也無法延期使用;在健身房預付了費用,可實際體驗卻發現服務「縮水」;在美髮店辦了卡,沒用幾次卻遭遇經營者關店「跑路」……在預付費消費領域,消費者經常遇到這些糟心事兒。
  • 預付式消費維權「卡」在何處?
    路女士試圖要求該機構退費,對方卻稱無錢可退。據相關媒體報導,該機構的辦學所在地已人去樓空。經電話聯繫機構負責人,對方稱沒有能力退費,也無法繼續授課,並表示目前正在籌措資金。但是,當問及已籌措資金的數額時,負責人表示「一分錢也沒有」。與路女士經歷了類似遭遇的,還有山東濰坊的張女士。
  • 深圳市消委會3個月接854宗預付消費投訴,2大行業成重災區
    案例B 嬰幼兒遊泳館老闆「失聯」 百餘名會員欲退款退卡無果 並非所有因疫情關閉的門店都能進行相對妥善的處置,近期,商家「失聯」,會員手握消費卡卻退款難的情況在深圳屢屢上演。
  • 預付式消費需謹慎!消費者和企業應注意些什麼?番禺區市場監管局...
    2020年以來(截至5月20日),番禺區市場監管局與區消委會受理消費投訴14275件,其中預付式消費糾紛共954宗,同比增長154.40%。因法律不完善,懲處力度不足,以及受疫情和經濟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該類糾紛問題頻發,消費者維權難度較大。  番禺區市場監管局在此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預付式消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問:什麼是預付式消費?
  • 監管有盲區、發卡無約束等原因導致山東預付式消費投訴多維權難
    5月14日,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發布《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山東預付式消費投訴多發存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管有盲區,準入門檻過低、發卡無約束,信用機制不健全,維權成本高,消費者維權觀念不強,風險意識較差等4個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