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papi醬在懷孕後,出了一期視頻,講自己懷孕之後的變化。
正在工作著,突然說:「哎呀不行,我得上個廁所。」過了一會兒又喊同事說:「走,陪我上個廁所。」
剛上廁所回來坐下一秒鐘,仔細感受了下然後說:「不行,我還得去一次!」留下旁邊人一臉懵:不是剛回來嗎?
孕中晚期的尿頻,主要是因為子宮擠壓膀胱造成的。
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子宮不斷擴張,最後擴張到將近200倍,這個過程會不斷擠壓孕婦身體的其他器官,比如胃、膀胱,它們都得給子宮讓行,原本可以儲存350-500毫升的膀胱,容積大幅度下降,只剩下100毫升左右。
而不同的孕媽媽尿頻程度不一樣,可能與「上懷還是下懷」有關係。
胃部在子宮上方,膀胱在子宮下方,正常來講都會受到擠壓,不過由於不同人懷孕胎盤位置不太一樣,上懷的孕媽子宮壓迫胃部更多一些,更容易出現吃一點就飽、燒心等情況,甚至不會出現尿頻;下懷的孕媽媽子宮壓迫膀胱多一些,胃口依然很好,但是尿頻情況嚴重。
另外,孕晚期孕婦心臟輸出量會增加,全身的血容量變多,流經腎臟的血液也比懷孕前增加不少,因此尿液的產生也會隨之增加,尿頻自然也會增加。
我兩次懷寶寶,都是遇到尿頻這個問題,和papi醬一樣,經常開會途中離開兩次去廁所。
白天還好,到了晚上,失眠加上尿頻,一夜能上7、8次衛生間,也不知道是因為失眠而尿頻,還是因為尿頻而失眠……
所以一到下午和晚上,我都不怎麼敢喝水。
然後去醫院產檢的時候,醫生會建議懷孕過程中要多喝點水,家人朋友也總跟我說,多喝點水……
因為孕期如果體內缺水,一方面是影響血液濃度,對胎兒不利,另一方面是會影響孕婦的新陳代謝。而且孕期本身能量消耗就比較大,尤其是夏天,孕婦容易感到熱,出汗多,更應該及時補充水分。
孕婦懷孕期間,每天要喝1000-1500[/url]毫升的水,每間隔2-3小時喝一杯水,這樣才能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孕期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這都是正常的。很多人平時達不到這個喝水量,再有意控制喝水量,那身體會真的很缺水。
更重要的是,有些情況下,少喝水不僅不能減少排尿次數,還會引起尿路感染,加重尿頻。因為尿液中含有準媽媽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和廢物比較多,正常的補水和排尿能夠儘快將這些東西排出體內,所以此時尿頻是必須的,是好事,減少喝水則會導致體內水分減少,對孕婦和胎兒不利。
面對尿頻,孕媽媽應該怎麼做?
雖然尿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卻嚴重影響了孕媽媽的睡眠和生活,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尿頻會變得非常嚴重,那孕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1.睡前排空膀胱
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去趟廁所,把膀胱排空,然後再睡覺。
千萬不要因為肚子太大,行動不便,或者感覺尿意不是很足,就不去廁所,否則即使睡著了也很容易被尿意「吵」醒。
千萬不要嫌麻煩而憋尿,一旦有了尿意必須上廁所,憋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膀胱感染,讓尿頻更嚴重。
2.睡前半小時不喝水
白天尿頻頂多影響孕媽媽工作和休閒,晚上尿頻影響睡眠質量,不能不管。
那麼我們可以在補水時間上進行調整。
早上醒來之後先喝一杯溫水(養成習慣,不懷孕也應該這樣喝),200毫升,10點一杯水,300毫升,午飯後過一會兒,一杯水200毫升,下午4點左右下午茶時間,一杯水,300毫升,晚上就可以避免喝水了。
或者可以自由一點,根據自己的需求喝水,除了咖啡、茶和酒這些孕期要避免的飲料,水也可以換成其他,比如果汁也牛奶。
如果晚上口渴,儘量在喝水之後上完一趟廁所後再睡覺,不是很渴的話,晚上睡前要減少水的攝入,也就是說在睡前半個小時,儘量不要喝水。
3.飲食也得注意
生活中有很多「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冬瓜、黃瓜等等,晚上儘量別吃,以免讓尿頻加重。
除了利尿食物,甜食、辛辣的食物、鹹的食物也儘量別吃,雖然不會利尿,但是會讓孕媽媽感覺口渴想喝水,不喝難受,喝了容易超出飲水量,增加尿頻次數。
4.注意休息姿勢
準媽媽休息時間會比較多,躺在床上的時間儘量選擇側躺,不容易壓迫膀胱引起排尿感覺。
尿頻其實只是懷孕期間一個比較小的障礙,多跑幾趟廁所就能解決,不過如果你被尿頻折磨的非常痛苦的話,希望這4個辦法可以幫你緩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