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多喝水,可尿頻讓人受不了,補水與尿頻矛盾怎麼調和?

2020-12-22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papi醬在懷孕後,出了一期視頻,講自己懷孕之後的變化。

正在工作著,突然說:「哎呀不行,我得上個廁所。」過了一會兒又喊同事說:「走,陪我上個廁所。」

剛上廁所回來坐下一秒鐘,仔細感受了下然後說:「不行,我還得去一次!」留下旁邊人一臉懵:不是剛回來嗎?

孕中晚期的尿頻,主要是因為子宮擠壓膀胱造成的。

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子宮不斷擴張,最後擴張到將近200倍,這個過程會不斷擠壓孕婦身體的其他器官,比如胃、膀胱,它們都得給子宮讓行,原本可以儲存350-500毫升的膀胱,容積大幅度下降,只剩下100毫升左右。

而不同的孕媽媽尿頻程度不一樣,可能與「上懷還是下懷」有關係。

胃部在子宮上方,膀胱在子宮下方,正常來講都會受到擠壓,不過由於不同人懷孕胎盤位置不太一樣,上懷的孕媽子宮壓迫胃部更多一些,更容易出現吃一點就飽、燒心等情況,甚至不會出現尿頻;下懷的孕媽媽子宮壓迫膀胱多一些,胃口依然很好,但是尿頻情況嚴重。

另外,孕晚期孕婦心臟輸出量會增加,全身的血容量變多,流經腎臟的血液也比懷孕前增加不少,因此尿液的產生也會隨之增加,尿頻自然也會增加。

我兩次懷寶寶,都是遇到尿頻這個問題,和papi醬一樣,經常開會途中離開兩次去廁所。

白天還好,到了晚上,失眠加上尿頻,一夜能上7、8次衛生間,也不知道是因為失眠而尿頻,還是因為尿頻而失眠……

所以一到下午和晚上,我都不怎麼敢喝水。

然後去醫院產檢的時候,醫生會建議懷孕過程中要多喝點水,家人朋友也總跟我說,多喝點水……

因為孕期如果體內缺水,一方面是影響血液濃度,對胎兒不利,另一方面是會影響孕婦的新陳代謝。而且孕期本身能量消耗就比較大,尤其是夏天,孕婦容易感到熱,出汗多,更應該及時補充水分。

孕婦懷孕期間,每天要喝1000-1500[/url]毫升的水,每間隔2-3小時喝一杯水,這樣才能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孕期白天排尿4-6次,夜間0-2次,這都是正常的。很多人平時達不到這個喝水量,再有意控制喝水量,那身體會真的很缺水。

更重要的是,有些情況下,少喝水不僅不能減少排尿次數,還會引起尿路感染,加重尿頻。因為尿液中含有準媽媽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和廢物比較多,正常的補水和排尿能夠儘快將這些東西排出體內,所以此時尿頻是必須的,是好事,減少喝水則會導致體內水分減少,對孕婦和胎兒不利。

面對尿頻,孕媽媽應該怎麼做?

雖然尿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卻嚴重影響了孕媽媽的睡眠和生活,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尿頻會變得非常嚴重,那孕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1.睡前排空膀胱

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去趟廁所,把膀胱排空,然後再睡覺。

千萬不要因為肚子太大,行動不便,或者感覺尿意不是很足,就不去廁所,否則即使睡著了也很容易被尿意「吵」醒。

千萬不要嫌麻煩而憋尿,一旦有了尿意必須上廁所,憋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膀胱感染,讓尿頻更嚴重。

2.睡前半小時不喝水

白天尿頻頂多影響孕媽媽工作和休閒,晚上尿頻影響睡眠質量,不能不管。

那麼我們可以在補水時間上進行調整。

早上醒來之後先喝一杯溫水(養成習慣,不懷孕也應該這樣喝),200毫升,10點一杯水,300毫升,午飯後過一會兒,一杯水200毫升,下午4點左右下午茶時間,一杯水,300毫升,晚上就可以避免喝水了。

或者可以自由一點,根據自己的需求喝水,除了咖啡、茶和酒這些孕期要避免的飲料,水也可以換成其他,比如果汁也牛奶。

如果晚上口渴,儘量在喝水之後上完一趟廁所後再睡覺,不是很渴的話,晚上睡前要減少水的攝入,也就是說在睡前半個小時,儘量不要喝水。

3.飲食也得注意

生活中有很多「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冬瓜、黃瓜等等,晚上儘量別吃,以免讓尿頻加重。

除了利尿食物,甜食、辛辣的食物、鹹的食物也儘量別吃,雖然不會利尿,但是會讓孕媽媽感覺口渴想喝水,不喝難受,喝了容易超出飲水量,增加尿頻次數。

4.注意休息姿勢

準媽媽休息時間會比較多,躺在床上的時間儘量選擇側躺,不容易壓迫膀胱引起排尿感覺。

尿頻其實只是懷孕期間一個比較小的障礙,多跑幾趟廁所就能解決,不過如果你被尿頻折磨的非常痛苦的話,希望這4個辦法可以幫你緩解一下。

相關焦點

  • 孕期尿頻,少喝水壞處多,如何正確應對孕期尿頻?
    懷孕後為什麼會尿頻?女性懷孕後子宮會變大,子宮與膀胱是相鄰的,子宮增大就會擠壓到旁邊的膀胱,膀胱被推移就會受到刺激進而會出現尿頻的情況。子宮增大後膀胱被擠壓,從而導致膀胱儲存量變少,引起尿頻。胎寶寶的排洩物也需要通過母體排出,所以尿量增加也會導致尿頻。
  • 孕期多喝水怕水腫,喝水少怕缺水影響胎兒發育,孕期該如何補水呢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期補水有講究!如何解決補水與水腫的矛盾?這些補水妙招來解憂我們都知道,人是離不開水的,為了滿足身體需要,我們每天都是需要喝很多水的,尤其是孕媽,更需要多補充水分,加速新陳代謝,這樣對胎兒發育更加有利。
  • 孕期尿頻「惹人煩」,三方法改善孕期尿頻,輕鬆應對孕期不適
    確實,懷孕中後期的孕婦或多或少都有尿頻、尿急或者尿失禁的現象。這其實是一種孕期常見的現象,孕媽不需要太過擔心。等到寶寶降生,媽媽子宮漸漸復原,膀胱壓力減少,這些毛病就會不治自愈的。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胎兒發育的需要,孕媽食量、水量都大大增加。相應地,孕媽自己以及嬰兒的代謝產物逐漸增多,而且所有的垃圾都需要由母體排出,因而大大增加了孕媽腎臟的工作量,使尿量增加;但是子宮龐大擠壓膀胱,反而導致容量減少,由此導致了孕媽尿頻、尿急的症狀加劇。
  • 為什麼孕期尿頻如此嚴重?教你4個方法,可緩解孕期尿頻
    >每天叫醒你不是鬧鐘,而是尿頻這或許是每一個準媽媽最大的感受為什麼孕期尿頻如此嚴重?3、血流增加孕期腎臟血流不斷增加,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致使血液向腎臟器官流入。在促使準媽媽機體新陳代謝加快的同時,體內廢棄物質便會加速排出,小便感也變得頻繁。
  • 孕期憋尿是「大忌」!教你4招應對孕期尿頻
    孕期很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尿路感染也會有尿頻、尿急的症狀,而且尿路感染是孕期比較常見的合併症。,怎麼「管」?少喝水少排尿?臨睡前可以,白天可不行! 胎兒的羊水供應、新陳代謝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參與才能順利完成;多喝水還可以讓孕婦的皮膚更光滑、減少便秘發生、多排尿還能降低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 4招應對孕期尿頻尷尬
    除此之外,準媽媽懷孕後很容易感到口渴,水喝多了,排尿自然也更頻繁啦~ 雖然,尿頻在孕期很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怎麼「管」?少喝水少排尿?臨睡前可以,白天可不行! 胎兒的羊水供應、新陳代謝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參與才能順利完成;多喝水還可以讓孕婦的皮膚更光滑、減少便秘發生、多排尿還能降低尿道感染
  • 孕期經常尿頻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懷孕之後,孕媽都會出現尿頻情況,甚至有時都來不及跑廁所,尿在了褲子上。可以說在這段時間內,孕媽會感覺到尷尬。那麼在這時候,孕媽該怎麼做才能緩解這一情況呢?孕期尿頻兩個時間段易出現孕早期:一方面是因為女性體內激素發生變化,導致盆腔充血刺激膀胱引發尿意;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胚胎的發育,導致子宮壓迫到了膀胱,原本儲存的尿量減少,所以女性才會出現尿頻情況。等到四個月之後,子宮從盆腔向上移至腹腔,膀胱受到的壓力減少,尿頻情況也就慢慢減緩了。孕晚期:胎兒頭部下降,膀胱受到的壓力也在增加,所以孕孕媽又會出現尿頻情況。
  • 孕期喝水多怕水腫,喝水少羊水少?「補水」有學問,給你支3招
    其實孕期要說飲食禁忌,也就是刺激類少吃,容易引起宮縮的食物不吃,其他也就沒什麼不能吃的了,反倒是喝水,更需要注意一些。我為什麼這麼說,聽聽我懷大寶時的經歷就知道了。醫生便詢問我喝水情況,我說我水腫的厲害,所以不敢喝水。當時醫生的臉就拉下來了,瞪了我一眼,大聲說:「你這就是胡鬧!孕期不注意補水,羊水少了胎兒容易缺氧,還好剛才彩超看寶寶沒什麼問題!可不敢再不喝水了!回去一定要注意補水,你這還想順產呢,羊水少了可不行。」
  • 孕期漏尿、尿頻的尷尬,對付這些有辦法!
    孕期準媽會發現在咳嗽、大笑時會發生漏尿,這在醫學上稱為「壓力性尿失禁」,大約有40%的準媽會有這樣的煩惱,是孕期很常見的現象。一、孕期漏尿是怎麼回事?三、鍛鍊骨盆底肌肉防漏尿有規律地進行骨盆底肌肉的鍛鍊,最有助於避免出現孕期及產後漏尿,如果準媽媽已經出現漏尿現象,則在1-2周之內避免跑步,同時多做骨盆底肌習。另外,平時多做收縮肛門的動作也可以加強骨盆底肌肉的力量。
  • 巍科普丨孕期尿頻如何緩解
    那麼孕期為什麼會出現尿頻,又該如何緩解呢?孕媽尿頻的原因生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孕期尿頻常見的一種原因。孕早期時,由於準媽媽盆腔內的子宮逐漸增大,對處於其前方的膀胱有輕微的壓迫作用,使膀胱的容積減小,出現尿頻的現象;隨著孕周的繼續增加,尤其是到了孕晚期後,胎寶寶的頭部會下降進入盆腔內,這時對膀胱的壓迫感會更加明顯,導致尿頻現象的產生。不過準媽媽不必過於擔心,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是可以緩解尿頻現象的。
  • 尿頻是怎麼回事 尿頻該怎麼治療
    有很多人會出現尿頻的現象,尤其是中老年人數居多。廣告裡面也經常聽說,出現尿頻、尿急、尿不儘是腎臟的問題。那麼尿頻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一天小便幾次最正常?尿頻了怎麼辦?想要了解相關的問題,具體看本文給您分析。尿頻是怎麼回事常見原因1、尿量增加:在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喝很多的水,尿量也是會增加的,排尿的次數會變多。
  • 「尿頻」持續整個孕期,為何孕早期和孕晚期,尿頻的症狀更明顯?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懷孕後孕媽媽會遇到一個症狀「尿頻」,這個症狀會持續整個孕期,但是為何孕早期和孕晚期尿頻的症狀更明顯呢?
  • 孕期尿頻是正常現象?也要警惕出現異常
    孕期為什麼會出現尿頻為什麼在孕期會出現尿頻的情況呢,原因有以下幾點。孕期的尿頻會有兩次,一次是孕早期,一次是孕晚期。孕早期,由於子宮增大,會佔據盆腔的大部分空間,推著膀胱上移,膀胱受到刺激和壓迫,不能儲存更多的尿液,就會引起尿頻了。
  • 孕期尿頻,孕媽媽不要只懂得忍耐,這4招幫你輕鬆緩解孕期尿頻!
    荷爾蒙的影響 懷孕期間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會大量的產生,它會增加血液流向骨盆區,因而讓媽媽總是有排尿的衝動,不斷想要上廁所。 適量喝水 孕期應該多補充水分,但是準媽媽喝水也是有講究的,否則的話就會發生尿頻。
  • 孕期千萬別憋尿 緩解尿頻有妙招
    >孕期千萬別憋尿 緩解尿頻有妙招2020-09-26 22:09:04出處:PCbaby作者:太平洋親子網  尿頻是孕期每位準媽媽的必經過程,尤其是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尿頻會尤為突出,成為困擾很多準媽媽的一個難題。
  • 準媽媽孕期尿頻,老想上廁所是怎麼回事?
    準媽媽在生活上有許多不便之處,上洗手間即為一項,到了孕晚期甚至每隔30~40分鐘就得上一次廁所,但每次尿量卻不多,這就是所謂的尿頻,其實這是懷孕後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準媽媽及身邊的人不必緊張和擔憂。
  • 孕期尿頻,如何區分是正常現象還是泌尿系感染?
    胎寶寶的大腦袋作為開路先鋒,通常位於媽媽的子宮口方向,且隨著胎寶寶的長大,胎頭有可能再次進入盆腔(通常在孕32周~34周),膀胱再次成為被壓迫階級,容量減少,200毫升按鈕啟動,孕媽媽再次出現尿頻。 假設一天尿量1800ml,需要6次搞定,膀胱被壓迫後,每次最多裝到200毫升尿就啟動放水按鈕,1800ml尿量需要9次才能排完,因此會出現尿頻。
  • 孕期喝水容易尿頻?為了胎兒妊娠,準媽媽最好先了解
    懷孕期間很多孕媽媽對於喝不喝水產生疑惑,也有很多的孕媽媽說孕期喝水容易產生尿頻,那麼孕期的時候母體對水的需求到底高不高,這是孕媽媽們必須要重視的。孕期本身母體內的熱氣非常重,如果我們母體的熱氣沒有及時的被代謝,可能會影響到宮內的胎兒妊娠發育,所以孕媽媽們需要適當的喝水,切勿疏忽了。
  • 尿頻尿急怎麼回事 尿頻尿急吃它可緩解
    我們每天正常的小便是舒服而又順暢的,但是有些人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情況。那麼大家知道尿頻尿急怎麼回事嗎?如何預防尿頻尿急呢?尿頻尿急吃什麼好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下文吧。尿頻尿急怎麼回事1、尿量增加: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由於進水量增加,尿量也會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在病理情況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飲水多或前列腺炎,尿量多,排尿次數也多。
  • 孕期尿頻、屁多、大便少,這樣尷尬的妊娠反應正常不正常?
    此外,孕期,孕婦都會吃較多的營養食物來「養胎」,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就會出現「放屁」的情況,這主要就是因為消化不良的引起的。孕婦如果身材比較胖,要比體型較瘦的孕婦更容易「放屁」,主要原因是子宮壓迫到了直腸,此外,孕婦的胃口更好,吃進去的食物也會更多,所以出現這種狀況的機率也就高了。如果孕期吃了容易脹氣的食物,如一些豆類食物,也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