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過去了,這個「無名屍網站」還在更新

2021-01-08 文字控制部落

編號:202012190033姓名:無名氏發現地點:幹河辦事處新河社區解放大道西街 68 號後一處簡易棚屋內,死亡原因:不明

這是張大勇在網站上最新更新的遺體消息。

準確說,是無名屍體。

沒人知道他們叫什麼,張大勇按照時間順序給他們編上號碼。

從「2012xxx」到「2020xxx」,幾千個編號,不斷填充著這個——

「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

01

九十年代初,張大勇家附近的河道裡出現了一起姦殺案,死者穿著紅色毛衣,被燒得滿目全非,成了一具無名屍。

多年後,他偶然在電視裡聽到一起尋人啟事,新聞裡丈夫的描述和那個女子很像。

他趕快報了警,幾天後新聞的丈夫找來,跟著一起的還有年邁的老人,他們拉著張大勇的手,哭著感謝他:「你救了我們全家。」

張大勇開始有意識地關注這類消息——

「我聽說一位老人為尋找自己可能已故的親人,在全國各大醫院的太平間尋找,找了八年一無所獲,上網一查,發現全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屍體無人認領。

除了個人,警方,醫院,民政部門也在努力尋找,但各方獨立信息源不互通導致無名屍數量越來越多,這中間缺少一個平臺。」

張大勇決定,把現在正在做的尋人網站改為專門尋找無名屍的網站,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應運而生。

網站改建好了,卻是個「空殼子」。

無名屍的信息不比普通尋人啟事方便搜集,它們大部分都掌握在派出所手裡,屬於機密資料,無關人員想要了解根本不可能。

張大勇給全國的警方、醫院、救助站和殯儀館打去電話想要獲得信息源,

大多數都不理他, 都是「 高高在上的 」。

努力了幾年,依舊沒什麼起色,就在家人都覺得張大勇要放棄的時候,他卻做出了一個震驚眾人的選擇。

他決定開始 「 臥行中國 」 。

沿著 08 年奧運聖火的路線,親自去往全國各地,登門收集無名屍的信息,這件事登上了當年的央視新聞。

因為脊椎僵直無法坐輪椅,張大勇只能躺在安裝了滾輪的特質床板上出門,

一趟旅程十幾個小時,他常常一口飯不吃,實在餓得頂不住才喝幾口水。

為的是少上廁所,不給其他乘客添麻煩。

大部分看過新聞報導的工作人員都會「同情他,可憐他」,給他幾個無名屍的信息。

也有一小部分不知道他的人,依舊還是那副樣子,高高在上,把他當成腦子不正常的精神病驅趕。

這麼一圈下來,張大勇收集了 500 多個無名屍的信息,不多,但也遠遠超過之前他靠打電話「討來」的。

除了搜集信息,張大勇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那就是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件事,甚至獲得有關部門的幫助。

因為他明白,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整個社會,無名屍的數量比想像中更龐大。在張大勇的網站上,就記錄了很多相關新聞——

《海南 300 多份無名屍骨灰藏殯儀館無人認》

《陳屍幾十年無人管 太平間殯儀館屍櫃告急怎麼辦》

雖然在張大勇之後,廣州市殯葬中心也開設了自己的無人屍體認領網站,信息全面,更新也很快速。

但對於整個社會而言,這僅僅只是杯水車薪。

02

「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的前身,其實是一個普通的尋人網站。

一共包括「 人尋家、家尋人人、尋朋友、尋老師 」,以及 「 無名屍 」幾個板塊。

而建這個網站的契機源自一次意外醫療事故。

上世紀 80 年代末,張大勇被檢查出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治他的大夫是個庸醫,原來是個電工,只會給他打激素。

1991 年,27 歲的張大勇癱瘓在床,只覺得天昏地暗,前途盡毀。

他從小成績就好,一心想著長大以後要成為像外公外婆那樣的大人物 ,為社會做貢獻。

他的外公叫王天秩,是洛陽復旦中學的創辦人之一;

外婆叫蔡芸芝,是著名軍旅作家魏巍的老師,那篇叫《 我的老師 》的課文,就是寫來紀念她的。

而現在,他不僅沒能成為家人的驕傲,還成了癱瘓在床拖累父母的累贅。

不認識的病友在背後叫他「活死人,木乃伊」,他聽到之後會用被子把腦袋整個蒙住。

他無數次想過就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看著每天起早貪黑照顧自己的父母,最終還是不忍心。

全身只有脖子和手指還能活動,讀報紙成了張大勇唯一能靠自己做的事。

他愛上了看報紙。

因為只有在這時候他才能暫時放下殺死自己的衝動。

讀報期間,他發現幾乎每份報紙都會設立一個「尋親」板塊,豆腐塊大小,尋找的多,找到的少。

1998 年,新華社報導了全美失蹤兒童中心建了一個網站用於尋人。

這給了張大勇靈感,他想也許他也能辦個「尋親」網站。

但在上實際九十年代,一個完全不懂電腦的人想辦一個網站可不是容易的事。

電腦技術書太貴,張大勇就讓弟弟去圖書館找資料,買不起電腦,他就躺在帶滾輪的床上被推著去網吧包夜。

就這樣自學了 3 年,張大勇的尋人網站終於咋 2001 年初建了起來,一共「 人尋家、家尋人、尋朋友、尋老師 」幾個板塊。

而「無名屍」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分支。

直到偶然幫一具無名女屍找到家屬,直到開始真正了解這個龐大但被忽視的群體。

張大勇決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即使在別人眼中這是件「讓人忌諱」的事。

2012 年,張大勇把尋人網站正式改為「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

他在「創始人」一欄裡,這樣寫道:「我叫張大勇,今年 56 歲,從 1991 年開始就癱瘓在床,像一具會呼吸的木乃伊。」

他從來不怕什麼忌諱。

我們這個世界,

活人總是講究忌諱,忌諱死人忌諱死亡。

但在很多時候,

有些人遠比死人駭人,有些事遠比死亡可怕。

03

「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的網站上,最早的一條信息發布在 2012 年 7 月 6 號。

點進「詳細信息」會發現這個編號「201207061016」的無名屍其實有名字。

他叫李峰,身高 170,2010 年 9 月猝死與廣州胸科醫院。

有姓名的其實不應該算無名屍。

但這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死後在太平間躺了兩年,也沒有家屬來認領遺體。

張大勇不知道,是因為家屬真的不知情,還是假裝不知情。

他願意相信,也許是前者吧。

所以他還是把老人的信息發布在了網站,他想等哪一天聯繫上了家屬,就撤掉。

如今 8 年過去了,這具編號 201207061016,名叫李峰的無名屍,依舊掛在資料庫第一條。

而他還算幸運的。

在醫院裡去世,白布一遮最起碼保住了最後一絲生而為人的尊嚴。

更多不幸的人,

則是在入海口,樹林裡,乃至大壩下離世,被發現時,往往已經高度腐敗,有的甚至只剩一具骨架。

具體的死亡照片被張大勇細心地隱藏起來,需要二次點擊才能查看。

怕別人接受不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張大勇說,這是他給他們蓋上的最後那張「白布」。

網站首頁,無名屍的信息滾動更新,從 2012 年至今,已經積累到了一百多頁。

除了編號不同,這些無名屍的其他信息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

二十多歲的女孩,死因不明,

八十多歲的老人,死因不明,

智力殘疾的男性,死因不明。

偶爾也有幾條特別與眾不同的信息:

性別年齡都辨認不出來,因為這個在農村某車前機蓋下被發現的,

是「嬰兒左下肢」。

不敢想像,如果孩子的父母看到這則消息,該是多麼的崩潰難過。

張大勇說,在這些冷冰冰的編號背後,他們都是真實存在過的生命,也牽動著無數家庭的喜怒哀樂。

網站留言版裡——

一個叫「明明」的殘疾女孩留下了亡故男友的信息,不為別的,只想找到他的墳;

「王志蘭」堅持了 20 多年還在尋找弟弟,「即使不在人世,也願能知道你在哪裡埋葬」,這是她最後的希望;

「曾偉凌」十多年前和舅公失去聯繫,別人都說「是跳火車死了」,但他不死心,堅持留下家鄉的地址期盼親人歸;

有的人找到家人之後,會聯繫張大勇刪掉網站的信息,看著那些曾經自己親手編寫上去的號碼,被一個個具體的姓名取代,

他說這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但很遺憾。

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裡,這樣開心的時刻其實很少。

04

在張大勇看來:

「 現在每年幾十億人口流動,出現因為疾病,因為凍餓,因為高溫,因為疾病,因為刑事案件,因為交通事故等等原因出現無名屍,大多都是異地,信息浩如煙海。 」

如果是本地的,也許通過公安局可以很快找到逝者家人,但這些信息大部分瑣碎且傳播範圍有限,僅憑本地警方媒體的刊登信息,想要尋找異地親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洛陽曾經有個退休職工,妻子走失後,他花了幾個月時間走遍 18 個城市的所有殯儀館,一共看了一百多具女屍。

最後一無所獲。

沒有經歷過的人,大概無法想像那種,連續一百次,希望破滅的感覺。

那個退休職工很失落地來問張大勇,究竟是為什麼?

他只能回答:「原因有很多,就現在的情況,你要跑全省沒有用,甚至跑全國都沒有用。 」

張大勇想做的就是盡最可能整合全國的信息,讓家屬們有跡可循。

只要還有人找,他就堅持發,

多一點希望,就多一份念想。

張大勇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曾經說過:

「現在每天都還有聯繫我尋親的人,但不多也就一兩個。

並不是因為無名屍體的數量減少了,而是知道這個網站的人太少了。還有很多家庭,奔波咋尋找失蹤親人的路上。」

「我能做的不多,

就希望能幫他們找回自己的名字,

人活一輩子,

總不能最後只剩一串冷冰冰的編號。」

相關焦點

  • 他還在更新這個尋找無名屍的網站
    網站上,無名屍的信息滾動更新,從 15 年到 20 年,時間跨度極大,地點更是天南海北,稍微幸運的人在醫院裡去世,樣貌有據可查。那麼,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驚悚,承載無數悲痛的網站究竟是誰創立的呢?在這個沒人瀏覽網站,瀏覽器都不再支持 Flash 的年代,又是誰在堅守,依舊更新內容?
  • 臥行中國的張大勇,還在更新那個尋找無名屍的網站
    網站上,無名屍的信息滾動更新,從 15 年到 20 年,時間跨度極大,地點更是天南海北,稍微「幸運」點的人在醫院裡去世,樣貌有據可查。張大勇住在河南洛陽一個叫瀍河回族區的地方。剛好那時全國做尋人網站的機關單位、公司也多了起來,張大勇決定轉變主攻方向,建一個專門尋找無人屍的網站,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也就應運而生了。
  • 無名逝者資料庫創辦者張大勇:希望讓數以萬計的逝者找到歸處
    這些散落的無名逝者,被發現的地點各異,高山上、林莽間、入海口,工地邊……他們不知名姓,沒有年齡,甚至連容貌也不為人知,性別成為身份特徵裡唯一鮮明的一點。在一個無名逝者網站,他們被匯聚到一起。這個專門記錄在中國發現的無名逝者的網站,名為「全國無名逝者資料庫」,創辦人叫張大勇,57歲的河南人,運行8年後,已有113頁無名逝者的信息。無名逝者網站。
  • 殯儀館擅自火化「無名屍」 家屬訴求悼念權(圖)
    殯儀館火化「無名屍」 家屬訴求悼念權  昨日下午3時20分,市五中院,原告吳漢志站在第五詢問室門口——殯儀館接到公安機關「無名屍」的手續後,在沒有通知家屬的情況下,火化了她兒子的遺體,她第二次把殯儀館告上法庭。  昨天,雙方接受法官的詢問。
  • 旅行箱藏屍被拋涵洞 模擬畫像成關鍵線索 25年無名屍案終告破
    旅行箱藏屍被拋涵洞 25年未能確定身份1995年8月30日,沂源警方接到群眾報警,轄區一處偏僻的公路涵洞內發現一具屍體。刑偵大隊民警立即趕到案發現場。沂源縣公安局政委 劉建: 通過和死者他的哥哥交談,他哥哥反映出死者1995年的時候曾在淄川區的雙溝煤礦工作,當時和一個姓張的女子談過戀愛。而且這個女子還到過新泰他們老家,進行談婚論嫁。
  • 這部電影中,有這些「無名之輩」們發光的演技
    任素汐、章宇、王硯輝、陳建斌……《無名之輩》中的演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仍然把電影當做藝術看待,也仍然把演員看作是藝術工作者。他們熱愛、挑剔、清高,也耐得住寂寞,始終守著寧缺毋濫的標準。在喧鬧的名利場中,他們的確可以被看做是「無名之輩」,但到了真正需要發光的時刻,他們每個人都熠熠生輝。
  • 一月新番「FRACTALE」全Staff名單及CAST名單更新!
    一月新番「FRACTALE」全Staff名單及CAST名單更新!在十月新番的大潮已經過去一半的時候,一月新番的預熱已經不知不覺的開始了。在「FRACTALE」的五位主要角色中,心地善良的草食系男主人公「格雷因」由小林優擔當;管理「FRACTALE系統」的年輕巫女「菲琉涅」由津田美波擔當;天真無邪又好奇心旺盛的小女孩「妮莎」則為花澤香菜擔當。
  • 「甲鐵城的卡巴內瑞」第五話先行畫面曝光:無名倒地不起
    「甲鐵城的卡巴內瑞」第五話先行畫面曝光:無名倒地不起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TV動畫「TRICKSTER-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過去篇OVA推出
    TV動畫「TRICKSTER-江戶川亂步「少年偵探團」」過去篇OVA推出 動漫 178ACG ▪
  • 這個詭異網站上千條信息,看哭7億中國人
    原來,這個網站關注的是一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無名屍體。在各地的公安局、法制網站上能看到公布的「無名屍體認領公告」,然而出事地點未必是其家屬所在地。異地公告的發布,對於無名屍的家屬來說還是很難關注到的。如果不是刻意在網上查找這樣的信息,根本無法想像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 「中文版癌症綜合信息庫網站」上線
    2016 年 6 月 29 日上午,「中文版癌症綜合信息庫(Physician Data Query)網站」(簡稱「中文版 PDQ 網站」)在中國正式上線,網站首批發布的內容包含了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預防、
  • 馬雲讓一個「外人」領軍,在這個領域,與騰訊正面交鋒,一年過去了...
    2015 年,通過「大考」的俞永福被任命為阿里媽媽總裁,以非嫡系之身掌管整個阿里體系的錢袋子,當年末,俞永福全票當選阿里上市後的第一撥合伙人——這時距他進入阿里才過去一年半,在阿里 18 年的歷史中,從未有人上升如此之速。俞永福並非電商出身,這對他來說,反而是優勢所在。
  • 兩年時間過去,微軟這個應用離盲人「看到」世界又了進一步
    2017 年,微軟基於薩科和團隊的研究,推出了一款移動應用 Seeing AI,讓薩科的願望在每個人的手機上更進一步實現。如同當年那個神奇的眼鏡一樣,Seeing AI 這款應用能藉助 AI 技術來分析周圍的物體,通過手機鏡頭捕捉到的文字、條形碼、圖像等直接「口述」出來傳達給用戶,讓他們得以「看到」周圍世界。我們也在 App 發布後帶來過第一時間體驗。
  • TV動畫「10 count」2020年播出,PV公開官方網站開放
    TV動畫「10 count」2020年播出,PV公開官方網站開放 新聞 2019-03-24 10:06:33
  • 「黑暗恐怖故事」神還原「十大禁書」插畫 最恐怖臉會爆出蜘蛛
    Schwartz的同名全球暢銷恐怖小說,更由《忘形水》(The Shape of Water)金像導演Guillermo Del Toro負責監製、《無名屍詛咒》(The Autopsy of Jane Doe)導演André vredal、《恐懼鬥室》系列班底以此書作為藍本改編成電影,將這本全世界最多國禁書首次搬上大銀幕!
  • 這對網紅夫夫熱戀了8年,氣「死」人了
    塔塔常常通過文字示弱的方式,凸顯男友的地位,這是他「寵夫」的慣用招數。在一篇文章裡,塔塔提及宣宣再次備考研究生時「卑微」地說,「我只是陪伴,咱也不敢監督他」。字裡字外透露著一股熱戀期的「油膩」,事實上他們是一對同居4年,有著8年戀愛時長的夫夫。
  • FB 的盛衰史,成也「點讚」、敗也「點讚」
    1「點讚」的偶然發明2005 年,創業者 Rob Manuel 遇到了一個難題。四年前的網際網路泡沫之後,他跟兩個朋友 Denise Wilton 和 Cal Henderson 一起創立了B3ta網站。像眾多的新興網站一樣,他們也想嘗試建立一個與眾不同的有趣網站。
  • 高材生縝密計劃「殺死母親」塞活性炭吸屍臭瞞7個月:幫她解脫
    綜合媒體報導,兇案發生於2015年7月11日,但一直到2016年2月14日,死者謝天琴才被發現陳屍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的家中。此後3年吳謝宇一直銷聲匿跡,直到2019年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捕。
  • 蘋果在世界 emoji 日更新了 59 個表情,「哈欠」表情終於來了
    儘管蘋果只是含糊地表示新表情將在秋季作為軟體更新的一部分出現,但「軟體更新」基本可以理解為正式版的 iOS 13、iPadOS、watchOS 6 和 macOS Catalina 四個系統。最後談談「世界 emoji 日」這個有趣的節日。
  • 「回形針PaperClip」到底做錯了什麼?
    科普視頻節目「回形針PaperClip」進入大眾視野才是上個月的事,一個多月時間過去,關於這檔節目的網絡聲音,就從「2020,希望我們能有更多勇氣」,變成了各種謾罵、批評和洩憤。對比一下,心情挺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