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數字報-剝毛豆

2020-12-25 新民晚報數字報

  劉顆顆

  在我家,夏天最常吃的菜是毛豆。

  小時候的暑假作業,其中一項就是我和妹妹一人一個板凳,墊一張報紙在地板上,剝毛豆。現在想起來,還能感覺到吊扇底下的空氣,緩慢旋轉著。自己動手剝的豆子,特別鮮甜。我媽說,菜場剝好的豆子,漚了一天,上面蓋一塊來歷不明的溼毛巾,有股餿味。

  我媽買毛豆常常是一捆連枝提回來,上班之前交代一聲,做完作業記得要剝毛豆噢。妹妹和我連聲答應,等我媽一出門,我們側耳聽見自行車推出了樓道,馬上開始看電視。

  那時電視頻道不多,記得有一檔瑜伽節目,每天都有。一個皮膚略黑的女子,頭戴花環,站在海邊,動作緩慢。其實我們看電視的時間很有限,我媽下班回來前就要關掉電視機,但電視裡的人一點都不急,說著不標準的普通話,「慢慢地呼吸……」緩慢地呼吸過後,有時會播電視劇,但更多的是科學養豬之類的農業節目,我們沒有選擇,只能邊看豬們哼哧哼哧地吃食,邊寫作業。

  估摸著我媽快下班了,我們才開始剝毛豆。毛豆豆莢表面上有細毛,非常短,初初摸沒什麼感覺,但連續剝上幾十分鐘,還是會有點扎手,而且指甲縫裡會嵌進綠泥,不容易洗乾淨。

  這樣現剝的豆子,粘有白色的莖,洗豆子時要用手搓一搓。比起毛豆炒肉,我更喜歡只用青椒炒,不另加作料。青椒炒毛豆,兩種蔬菜互相借力,互相成就,吃起來格外清新爽口。

  我媽媽很喜歡吃毛豆,有一段往事她講過很多遍。還是十幾歲讀書的時候,有次老師請她和另一個同學到家裡吃飯,其中有個菜是毛豆炒肉。我媽說,十多歲正是長身體的年紀,總是覺得餓。那次在老師家裡吃飯,吃了一大盤毛豆炒肉,飯後又吃了水煮的新花生,後來,她和同學為了消食,散了很久的步才回宿舍。我媽來廣州生活之後,也買過幾次毛豆,但超市裡的毛豆都是剝好很久的,不新鮮,也很硬,她後來就不買了。

  在廣州生活了這麼久,粵菜裡沒有青椒炒毛豆這個菜。有一次在外吃飯,我懷著僥倖心理問了一句,有毛豆嗎?餐廳部長想了一下說,毛豆沒有,有荷蘭豆,要不來個荷蘭豆炒腊味?

  荷蘭豆跟毛豆根本不是一回事。荷蘭豆的豆子只是若有若無地存在著,重點是吃外面的豆莢。

  日本餐廳反而有毛豆吃,而且是連殼上的,他們叫枝豆。日本人把毛豆當成主餐之外的一種零食,邊剝邊吃。這樣的吃法,類似中餐館上菜之前,給大家端一碟鹽水煮連殼花生。不過,日本菜的容器太小,裝不了多少毛豆,一小碟毛豆即使全被我一個人吃光光,好像也只是跑步前原地活動了一下,還沒有開始跑就已經到終點了。

  今年夏天,我回了一趟江西。每到吃飯,都點青椒炒毛豆,卻吃不出青椒和毛豆雙劍合璧的味道,也許真是要自己去菜場採買,親手剝出來的豆子才好吃吧。

  我媽常說:「有些事可以偷懶,有些事不能偷懶。」剝毛豆肯定是位列不能偷懶的事情之一。不能偷懶的事情還有很多,有些事我之前就悟到了,有些是吃了苦頭以後才悟到的。看來,把每件事處理得恰如其分,還真是不容小覷的本領呢。

相關焦點

  • 新民晚報數字報-掌握快速記憶法 孩子將終身受益
    5月18日下午,文新大廈2樓報告廳,新民晚報小記者超能訓練營體驗會如期舉行,60多位學生家長把報告廳擠得水洩不通
  • 杭州2300餘名學生集體剝毛豆,背後故事超暖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今早,一走進杭州景成實驗學校,就能聞到一股毛豆的清香。因為全校55個班2300多名學生正在集體剝毛豆,就為中午給老師們加個菜,說一聲:教師節快樂!早上7點30分,食堂的師傅就將一袋袋分裝好的毛豆放在教室門口,每班2斤。學生們如果覺得2斤毛豆不夠剝,也可以自己帶一點過來。
  • 春日著色畫山水 - 新民晚報數字報
    林景星  陳鎮銘先生早先曾為《新民晚報》「夜光杯」設計刊頭畫,三十年前,我和他相識
  • 新民晚報數字報-暮春的懷念(上)
    乃珊在不幾天後的《新民晚報》上發表了一篇《上海之昔》的短文,評述這場演唱會說:「從歷史長廊那端傳來的旋律,在新世紀聽來,其中的千種風情別具意韻。」「喚起聽眾們一枕美好的記憶。」回想當時,正是上海一批懷舊金曲有被個別臺灣歌星獨家壟斷的態勢,她是在呼籲本地歌者發聲。雖然這場演唱會攪動了上海的冬夜,但遠遠不夠!她繼續寫道:「我們上海音樂人,何時可以為我們譜出新的上海之音。」
  • 今天景成實驗學校的孩子們集體剝毛豆
    今天一早,景成實驗學校55個班級2300多名學生集體剝毛豆,以「我為老師加個菜」的主題活動,向老師們表示節日的問候。孩子們剝得很開心,互相還交流著剝毛豆的經驗。「我奶奶是從這頭剝的,不那麼累」「我覺得從中間掰開比較快。」
  • 新民晚報數字報-小朋友用樹葉拼貼畫「留」住秋天
    新民晚報四季花展已成為市民休閒生活的首選好去處。  昨天上午,歡聲笑語迴蕩在共青森林公園內,蹦蹦跳跳的小天使,踩著沙沙作響的樹葉,穿行在都市森林裡,跟著園藝師賞秋色認樹種,撿上一籃色彩繽紛的樹葉,紅色的南天竹、三角楓、黃枦葉,金黃色的銀杏、櫻花葉,褐色的懸鈴木、雞爪槭、櫸樹葉,還有黃綠相間的灑金珊瑚葉,小朋友用落葉來作畫,為浪漫的秋天「寫生」。
  • 新民晚報數字報-走進太空學校 體驗宇航零距離
    繼「太空冬令營」成功舉行後,今年7月,新民晚報再度聯合休斯敦太空與科學教育協會(HASSE
  • 晚報「精神糧食」年年要「進補」 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上午舉辦
    圖說:新民晚報攤位前人頭攢動 新民晚報記者 孫仲欽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總有一種牽掛會如期而至,總有一種感情會歷久彌新。今天上午,隨著新民晚報聯合上海郵政App「訂了麼」「公園便民收訂暨新民晚報讀者服務日活動」的舉行。
  • 新民晚報數字報-你還想加我的微信嗎
    我在香港編過新聞周刊,到了鳳凰衛視又做新聞評論和時事節目主持,有了網際網路就一直摸索弄份個人的電子報,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自媒體」。北京奧運那年,我與鳳凰網合作試著為中移動辦一份個人手機報,每天選發十幾條短新聞加短評,內部測試反映相當不錯,可惜最後還是無法正式推出。
  • 毛豆裏白茫茫的是什麼東西?專家做了個「無聊」實驗,意外解鎖毛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邵敏 陳飄飄一年之中,春秋兩季的毛豆吃下來,大家覺得,秋天的味道更勝一籌。於是,老底子杭州人會說,入秋後,毛豆到了一年中最好吃的季節。薛阿姨還有個小竅門,就是在菜攤上一定要剝開毛豆莢,看看豆子上有沒有白色的包衣。(▲圖:剝開豆莢,毛豆籽粒外面包裹的白色絮狀物為包衣)「那種剝開裡面白茫茫一片的最新鮮,白白的東西你千萬不要剝掉,拿來放湯特別鮮。」
  • 新民晚報數字報-信仰的力量高於一切
    9月1日,全國晚報總編輯及西路軍後代「回望西徵路」大型採訪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夏天不能少的鹽水煮毛豆上市了,什麼樣的最好吃,這份關於毛豆的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邵敏 王夏君「喝啤酒的時候,到底是配麻辣小龍蝦,還是鹽水煮毛豆?」「反正我不愛吃辣,也不喜歡剝蝦,還是選鹽水煮毛豆吧。」浙鮮9號毛豆比起小龍蝦,鹽水煮毛豆的確更家常、更經濟,市場消費量也更大。浙江本地,毛豆分春、秋兩季播種,傳統講,秋毛豆味道更好6-7月,春毛豆大量上市的季節,小時新聞記者卻發現了,比秋毛豆還要好吃的毛豆。
  • 新民晚報數字報-耳鳴不必煩,耳聾也可治
    為此,新民健康攜手相關機構,邀請擅長治療耳鳴、耳聾的專家耳鼻喉科專家尚玉山為患者宣教答疑及提供專家面對面宣教諮詢的機會。凡想了解耳鳴、耳聾、中耳炎、外耳道炎、內耳眩暈、鼓膜穿孔的患者都可以撥打新民健康諮詢熱線021-52921348,也可發送簡訊「耳鳴耳聾+姓名+聯繫方式」至13636588970。
  • 願中國晚報越來越好 祝新民晚報生日快樂——與會嘉賓寄語中國晚報...
    圖說:中國晚報工作協會第34屆年會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陶磊 王凱 攝(下同)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第34屆年會今天在上海閔行寶龍艾美酒店召開。全國各地117家晚報媒體的社長、總編輯參會。
  • 新民晚報數字報-恆牙掉了還能「再長出來」?
    更多諮詢請加入「上海名醫」、「新民健康」微信公眾號或撥打新民健康會員中心熱線  021-80261680(10:00-17:00)
  • 新民晚報數字報-衣服上殘留的「三手煙」同樣可致癌
    日前,在第39期「愛爾眼科杯·新民健康周周講」上披露的一項國外研究顯示,三手煙,也就是菸民「吞雲吐霧」後殘留在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菸草煙殘留物,含有十餘種致癌物,人體長期接觸可造成基因損傷,甚至導致包括肺癌在內的腫瘤形成。專家表示,想要徹底遠離菸草的危害,最好的辦法還是戒菸。
  • 新民晚報數字報-英語回復
    媽媽是照顧你最辛苦的人,好好想想,辛苦在哪裡,能否用數字一二三四列出?再想想,為減輕媽媽的辛苦,你該做些什麼?行動最重要。  因元的回覆沒有文字,只有她的一張表情誇張的照片。上面有一行字:興奮到模糊,下面是三個我看不懂的卡通圖案。  孩子,畢竟是孩子。我不知她今後會有怎樣的行動,來表達對媽媽的歉意,但英語回復已是行動的第一步,值得期待。
  • 新民晚報數字報-新民健康特邀中國臺灣專家舉辦「牙種植」面對面諮詢
    在種植牙修復缺牙越來越普遍的現在,新民健康特邀請牙周學和種植學雙料碩士、國際種植牙專家黃泓傑來滬為廣大讀者朋友進行現場講座,並展示先進的種植技術。成功報名的讀者不僅能參加口腔健康面對面諮詢,還能進行一次免費的口腔健康狀況評估,最後由口腔專家為你的牙缺失量身定製修複方案。
  • 新民晚報數字報-頸腰椎病不開刀,中醫整脊有優勢
    新民健康工作室近期特邀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專家顧膺主任,為頸腰椎病患者舉辦面對面免費宣教答疑活動,並將根據患者病情,針對性地指導飲食、運動等要點。有需求的讀者可撥打新民健康工作室熱線021-62792596提前報名,或編輯簡訊「整脊諮詢+姓名+聯繫方式」發送至18221836217報名。
  • 新民晚報數字報-電磁爐屢修屢壞
    晚報編輯:  我是一名身患重病的古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