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女博士隱居山林11年,生態農業收入800多萬

2020-12-16 騰訊網

在食品安全、飲食質量被高度關注的當下,卻鮮少有人真正願意回歸土地,潛心務農。因為想要「重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有一個妹子叫石嫣,她和她的「新農人」夥伴們,選擇了這條少有人走的路。其中的辛苦、波折,自不必說。更值得被尊重的,是她們在這片土地牢牢紮根的勇氣。

石嫣出生在河北保定,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父親在供電局工作,母親退休之前也在化工廠工作,父母兩人都是高知識分子,她自己也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來又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後,她就讀的專業就是農業。

她之所以會選擇農業,或許也是跟當過知情的父母有關,小時候她常常聽父母講一些下鄉的故事,這讓石嫣自小就對農村和土地滋生了感情,在攻讀博士期間,她就下鄉調研,在初步了解農民的生活之後,她對繁忙的大城市,並不是那麼嚮往了。

2008年,石嫣受老師資助赴美繼續深造,她到明尼蘇達的一個「地升農場」學習,抵達美國時,剛好是播種季節,農場裡面的人,還保持著自給自足,蔬菜自己種植,肉類和牛奶都由附近的農民提供,麵包用自己的種植的小麥磨成粉,草莓醬、酸奶這些都是自己做。

在石嫣寫的《我在美國當農民》一書當中,講述很多美國農民的事情,比如農場建有自己的圖書館,菜市場依舊還在堅持使用馬車等原始畜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小鎮上最令人羨慕的生活。

石嫣開始反思,在商業化時代,中國這樣的傳統農業還存在嗎?她在美國停留了大半年之久,在她回國時,母親都有些認不出自己的女兒呢,在半年前以前,女兒還是白裡透紅的大美女,半年之後卻成了一個黑黑瘦瘦的農家丫頭。

在美國這半年,徹底改變了石嫣的想法,她放棄了許多大企業為提供的職位,選擇當了一位農民,她引入了美國農業模式,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CSA農場,這個農場位於鳳凰嶺,距離市區也就2個多小時的車程。

農場莊園區以「生態養殖」為主,蔬菜都是用農家肥,百分之百有機,豬也採用的自然養豬法,豬食也沒有使用人工飼料,都是豬籠草或者一些剩飯剩菜之類的,一個清華博士後下地種菜,養豬,自然是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大多數人都以為她可能是難以適應城市生活,可她卻告訴大家,社會裡很多人都病了,包括身體和心靈,因為遠離了土地,我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從農村走出來,如何在城市中讓自己的錢包更快地鼓起來。很多年輕人都想著不需付出什麼,就能獲得一切,這是整個社會風氣推動的結果。

她還在北京順義郊區租種了350畝土地,用有機的方式種植蔬菜、水果。讓生產者、消費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係,讓消費者吃到健康的食物,讓生產者有一個不錯的收入——這就是石嫣建立「生態種植聯盟」的初衷和願景。

有機農業,並不是說要回歸到幾千年前的那個農耕方式,更多的是強調最大化利用自然給予我們的資源,減少對於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石嫣的農業也是生態農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通過有機的耕作方式,生產健康的食材。

去了美國之後,她更加堅信自己的想法,一回國,她就投身美國式農場莊園生活,她的生態農場在走紅之後,購買的人也多了起來,11年的創業,讓她年收入達到了800萬。

相關焦點

  • 清華美女博士畢業後當農民,隱居山林11年,如今年收入超800萬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超級農業大國,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農民」這個最古老的職業一直保留並延續至今。中國社會演變發展到今天,許多人把「從農村走向城市」當成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因為城市裡有更多的資源和機遇,也意味著能取得更高的收入。
  • 當初放棄高薪當農民的清華女博士,11年過去,如今收入破800萬!
    當初放棄高薪當農民的清華女博士,11年過去,如今收入破800萬!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一個農業大國,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國就經形成了已水稻和小麥為主的兩大農業體系,加上內蒙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使得中國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體系,也正是因為這個穩定而完善的體系,使得中國能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自給自足。毫不誇張地說,早起的每個中國人,都曾經是農民。
  • 清華女博士畢業後,回歸農村種地11年,如今年收入800萬
    這位清華女博士畢業後,毅然決然的回歸農村種地11年,在大多數人不解而又嘲諷之後,她又帶來了新的變化,如今年收入800萬。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女博士就是石嫣,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的女孩,她人生中的前二十幾年,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惱,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業,總是順風順水,充滿機遇。
  • 清華女博士畢業後,回歸農村種地11年,現在年收入800萬
    有一位女學生,她就因為自己的夢想堅持了數10年。這位清華女博士畢業後,毅然決然的回歸農村種地11年,在大多數人不解而又嘲諷之後,她又帶來了新的變化,如今年收入800萬。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女博士就是石嫣,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的女孩,她人生中的前二十幾年,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惱,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業,總是順風順水,充滿機遇。當然,這也離不開石嫣自己的努力,如果她不夠努力,她也沒有辦法考上清華了。二.
  • 清華女博士畢業後當農民,種田11年淨賺800萬,名字聽著耳熟
    2008年,一位清華女博士隱居深山的新聞被穿傳的沸沸揚揚,農村裡的人拼了命的要往城裡走,而她有這個條件卻跑回了深山,讓人費解,不過11年過去了,大家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 清華女博士赴美深造,歸國執意隱居深山,11年後收入破800萬
    在人們的眼中高學歷的人才一般都會選擇在大城市發展,如果要是選擇到深山當農民,就覺得不可思議,甚至不可理解,但在生活中,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不同,有的人會打破世俗的眼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就像清華美女博士石嫣一樣,勇敢的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 清華女博士當農民,年收入800萬!
    而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可誰想到卻有這樣一個女學霸,在清華大學博士後畢業後選擇回村種田,而且一種就是11年。這位清華女博士後名叫石嫣,出生於河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家庭條件還不錯,由於是獨生女,更是受到了父母的寵愛,從小沒吃過一丁點的苦。
  • 她是清華畢業的博士,去農村種地11年,年收入達800萬!
    因為受到快節奏的社會影響,很多人在做事時都追求速度,但也有人能沉下心來認真做事,今天要講的這位清華畢業的女博士就是如此,她叫石嫣,從大學出來後,回到農村種地11年,現在年收入八百萬。石嫣的家庭出身很好,父母都是工薪階級,所以在父母的庇護下,她在成人之前,沒有受過太大挫折,走的路都是很通順的。
  • 北大學霸王青松,與妻子隱居山林11年,坐吃山空花光350萬積蓄
    但很多人因為拋不開世俗的名利所以便一直無法實現自己的田園夢,而一對北大的夫妻放棄了自己正值上升的事業毅然決然來到深山之中開啟他們的田園生活,只是這種田園生活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隱居11年居然花費了350萬元。
  • 北大學霸王青松,攜妻隱居山林11年,花光350萬積蓄,後來怎樣了
    引言 在很多人心中,陶淵明所描繪出的隱居生活都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在這種巨大的生存壓力之下,如果能夠擁有一種閒適、愜意的隱居生活的話,那麼也不失為是一種幸福。
  • 清華女博士不顧家人勸阻,放棄百萬年薪當農民,收入高達7位數!
    有很多人努力學習,想考入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大都是將來等到畢業後,能夠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不過,對於這位清華女博士石嫣來說,她的夢想卻是當一個「農民」。
  • 隱居山林的中國「灰姑娘」
    隱居山林的王雪卿。新華社發 王雪卿用陶瓷做的南瓜、兔子和小精靈等裝點著這座二層樓的小屋,牆上掛著她穿著19世紀歐洲鄉村油畫裡的服裝拍的一張張照片。 小屋的門上方掛著一個牌子,用英文寫著「灰姑娘」。  隱居山林的王雪卿。新華社發 「閱讀如同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生活還可以如此美麗。從中國傳統文學到簡·奧斯丁的小說,所有的書我都如饑似渴地讀。」王雪卿說。 後來,她迷上了讓·弗朗索瓦·米勒和約翰內斯·維米爾,並嘗試製作他們畫作中描繪的服飾。
  • 隱居山林41年,成真人版泰山的何文坦父子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人猿泰山》這部電影,可能大家在觀看之餘也會驚訝,世界上真的有像人猿泰山一樣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的人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一對父子,他們在叢林裡生活了41年,兒子甚至都不知世界上有女人的存在。
  • 清華女博士放棄高薪當農民,種地11年收入破800萬,同學已認不出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國家,早在10000年前左右,中國便已經形成了以慄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再配合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便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也正是因為這個體系,才逐漸發展出了如今龐大的中國。而早期的中國人,都曾是一位農民。
  • 隱居山林76年,她與貓狗相伴,不知疫情爆發
    你能想像在現代社會,還有人「與世隔絕」76年,在山林之中孤獨地生活嗎?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想像,但這樣的人卻真切存在。她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女人」,她叫Agafya Lykova(萊科娃)
  • 北大清華學霸有人留在矽谷,有人隱居深山,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結束了,再過幾天,又會有一撥高考狀元登上熱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作為高考狀元的收割機,每年都會將這些「天之驕子」收入囊中。只要一腳踏進清華北大的大門就等於進了保險箱?其實不盡然。留在矽谷的學霸們,過得很「蘇明哲」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畢業生。這則新聞最近也引發熱議,很多網友惋惜,中國的天才都被用在國外了。
  • 石嫣:從清華博士到山林農民,靠種地年入8百萬,打破讀書無用論
    其實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好多,最典型的要數清華女學霸石嫣了,11年前她無視親朋好友的勸阻,放棄高薪工作。執意下鄉做個普普通通的農民,那麼她現如今的發展怎麼樣呢?李白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個人向自己的目標前進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 北大學霸夫妻,因評優沒選上,隱居山林27年,昔日同學見面後痛哭
    兒孫皆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辛棄疾離宮而去,與妻一家隱居山村,寫了一首《清平樂》。身為一名武將文官,他渴望北伐,但遭到排擠,技能匱乏,只能隱居山林。90年代我國人才匱乏,卻有兩個北大學霸放棄了優越的待遇,來到山林隱居27年,這是怎麼回事?1990年王青松考入北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職於北大,其妻子張梅是其學生,後來也在北大工作。
  • 長沙青天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由湖南新職業農民阿雲小李2011年返鄉創業投資創建的長沙青寨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位於長沙市望城區黃金園街道黃金園村青天寨組,堅持把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流轉山林和土地300多畝,保留原始生態環境,依山就水6年累計完成有效投資1000多萬元,打造出以農業休閒鄉村旅遊為龍頭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企業。
  • 清華大學的女博士後,隱居山林種地11年,如今年收入突破800萬
    一、初出茅廬,異國學習石嫣是2016年的「全球青年領袖」,石嫣的學生時代學習非常優秀,本科期間她就進行中國農村研究,研讀了大量的論文,學術功底十分紮實,直接保研人大就讀農村發展學。在人大完成了博士學業的石嫣,在導師的資助下準備到美國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