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女博士畢業後,回歸農村種地11年,現在年收入800萬

2020-12-16 佳欣侃史

羅蘭:「一個人只有在他為自己的興趣和志願去追求和努力的時候,他才覺得他的人生有目的。奉勸對人生懷疑的同學們,好好想一想,你喜歡什麼?你擅長什麼?你想做些什麼?放下一切的功利,一切的虛榮,去堅決地朝著你所認定的方向去追求,你就不會再覺得苦悶和彷徨。」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不論做什麼事情,人們似乎一直都在追求快。只要你足夠快,就能夠更多的解決問題,甚至連煩惱都追不上你。但其實,所謂的快樂並不是要求我們一味的追求速度,而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可以適當的提高我們的效率。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看來,已經忘記了保證質量的本質,而是一味的要求快,似乎只要夠快,就能夠做完所有的事情。然而,人們幾乎都是在快速之中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也失去了自己的堅持。

一. 堅持的難能可貴

在今天,能夠長時間的堅持做某件事情,似乎成為了一件非常難得而又值得嘉獎的事情。但是,堅持原本就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如果你完成任務不去尋求堅持,那麼又怎麼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呢?當然,這已經成為少數人的想法,多數人都是希望用快來解決,似乎只要儘快完成任務就足夠了。但其實,如果這是你自己的夢想和愛好,你就絕對不會如此敷衍,而是會想盡辦法得堅持下去,用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完成這項任務。

有一位女學生,她就因為自己的夢想堅持了數10年。這位清華女博士畢業後,毅然決然的回歸農村種地11年,在大多數人不解而又嘲諷之後,她又帶來了新的變化,如今年收入800萬。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女博士就是石嫣,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的女孩,她人生中的前二十幾年,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惱,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業,總是順風順水,充滿機遇。當然,這也離不開石嫣自己的努力,如果她不夠努力,她也沒有辦法考上清華了。

二. 十一年磨一劍

但石嫣真正令人稱讚的,並不是她的努力和成績,反而是她數10年如一日的紮根在農村,投入到農業的生產當中。每一個季節的播種,每一個季節的收穫,對於石嫣而言都是一個非常值得慶祝的日子,她了解到中國社會離不開農業,而農業的發展也同樣是中國能夠得以更好前進的一大基礎。如果沒有農業,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將不復存在;如果沒有農業,中國人民的繁衍生息將存在問題;如果沒有農業,中國將徹徹底底的依賴他國。

所以,石嫣在學校上學的那些日子,她研究的一直都是農業的問題,她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換個專業,畢竟她的父母一直認為石嫣學習農業實在是太過辛苦,尤其是她還是一個女孩。對此石嫣並沒有過任何的抱怨,她清楚自己在農業方面的投入,不僅僅是因為自己想要完成學業,同樣也是因為她對於農業的確非常感興趣,農業問題已經逐漸成了石嫣的興趣和愛好。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為了自己的夢想,石嫣在農業方面花費了整整11年的時間,就為了尋找出一個最好的解決模式。

三. 借鑑美國模式創辦農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石嫣終於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模式,這個模式的創建其實多虧了石嫣當年去美國實習的那段日子。因為有了真正的實習基礎,讓石嫣看到了美國人的農業,雖然中國從前是以小農經濟為主,但今天中國的農業收入卻並不是很多。那麼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讓中國的農業發展達到一個新的創收,自然是需要不斷的改變和磨練。為此,石嫣特地去了美國農莊實習,而後總結出了一套模式,回國之後就直接投入到自己的公司製作當中。

因為有了這短短幾個月的學習,以及石嫣專門對中國農業的探究,讓石嫣迅速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方式,那就是模仿美國的方式,創造出一個屬於中國自己的農場。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當中,石嫣早就清楚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創辦了第1個CSA農場,也就是這個農場大大的提升了中國的農業水平,無論是農作物的產值抑或是富餘情況,都是遠遠超過上一年的,並且正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清華女博士畢業後,回歸農村種地11年,如今年收入800萬。不論如何,石嫣的這一做法,都令人感到非常的欣喜,她也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本心,因為對農業的熱愛和夢想,一直促成她紮根在農場當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華女博士畢業後,回歸農村種地11年,如今年收入800萬
    這位清華女博士畢業後,毅然決然的回歸農村種地11年,在大多數人不解而又嘲諷之後,她又帶來了新的變化,如今年收入800萬。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女博士就是石嫣,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的女孩,她人生中的前二十幾年,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惱,不論是家庭還是學業,總是順風順水,充滿機遇。
  • 她是清華畢業的博士,去農村種地11年,年收入達800萬!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了很多,導致很多人每天追求忙碌的生活,卻忘了生活的質量,忘了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現在的工薪族都講究打卡,上班打卡,下班打卡,但在其他方面卻做不到堅持,比如看書、鍛鍊等等有利於身心的活動,所以堅持在一些人眼中都變成了奢望。
  • 當初放棄高薪當農民的清華女博士,11年過去,如今收入破800萬!
    當初放棄高薪當農民的清華女博士,11年過去,如今收入破800萬!然而總是有人會逆著風前行去發展自己的事業,顛覆人們的常規看法,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人,這樣一個從小在城裡是養尊處優的人,清華大學的高材生,為什麼會突然去農村種地,還種了有11年之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跟我看往下看。
  • 清華美女博士畢業後當農民,隱居山林11年,如今年收入超800萬
    中國社會演變發展到今天,許多人把「從農村走向城市」當成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因為城市裡有更多的資源和機遇,也意味著能取得更高的收入。然而,一位出生在城市的清華女博士卻鍾情於隱居山林當農民,種地11年,每年的收入都超過了800萬元,這個了不起的女博士就是石嫣。
  • 清華女博士當農民,年收入800萬!
    畢業後自然會進出高檔寫字樓,從事一些令人羨慕的工作。而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可誰想到卻有這樣一個女學霸,在清華大學博士後畢業後選擇回村種田,而且一種就是11年。這位清華女博士後名叫石嫣,出生於河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家庭條件還不錯,由於是獨生女,更是受到了父母的寵愛,從小沒吃過一丁點的苦。
  • 清華女博士畢業後當農民,種田11年淨賺800萬,名字聽著耳熟
    2008年,一位清華女博士隱居深山的新聞被穿傳的沸沸揚揚,農村裡的人拼了命的要往城裡走,而她有這個條件卻跑回了深山,讓人費解,不過11年過去了,大家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 她,人大博士,清華博士後,到農村種地當農民,如今年收入近千萬
    我們接著來看這位頂尖人才,她是一位女博士,畢業於我國的頂級學府清華大學。就是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女博士。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選擇:那就是去農村當農民種地。女博士種地在很多人眼裡確實是不可思議,但是她卻做出了足以讓人目瞪口呆的成績,年收入近千萬。
  • 清華女博士放棄高薪當農民,種地11年收入破800萬,同學已認不出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偏偏要走一條「反路」,這個從小生活在城市裡,並且是人大博士、清華博士後的高材生,卻毅然選擇跑去鄉下種地,這一種就是11年,她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她作出這個選擇?
  • 清華女博士回村當農民,種地11年開創農場新模式,後浪不容小覷
    人大博士,清華博士後,她前途似錦 1982年,石嫣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裡人"。然而,石嫣依舊我行我素,堅持本行,選擇留在人大進行碩博連讀,深入有關農村發展的項目研究。
  • 6年過去了,清華建築系畢業,回農村種地的北京男孩,現狀如何
    而在6年以前,農莊主張文靜每天要開車把有機蔬菜送貨上門給客戶,剛回到半路就被客戶投訴說蔬菜葉乾癟了不新鮮。其實這正是有機蔬菜與使用農藥蔬菜的區別之一,但是吃慣了有農藥殘留蔬菜的客戶卻一時無法接受。這使得農莊的運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從開莊以來,一直處在難以盈利的狀態。
  • 清華女博士赴美深造,歸國執意隱居深山,11年後收入破800萬
    她的父母都是知青,年輕的時候下過鄉,在石嫣小時候,經常會給她講關於農村的故事,慢慢 的石嫣開始對農村有了不一樣的情感,報大學專業時她選擇了農業,在讀博士期間,經常到農村體驗生活,這時萌生了當農民的想法,為了擴展自己的眼界,她想到國外去看看不一樣的農業生產方式。
  • 清華女博士隱居山林11年,生態農業收入800多萬
    在食品安全、飲食質量被高度關注的當下,卻鮮少有人真正願意回歸土地,潛心務農。因為想要「重建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有一個妹子叫石嫣,她和她的「新農人」夥伴們,選擇了這條少有人走的路。其中的辛苦、波折,自不必說。更值得被尊重的,是她們在這片土地牢牢紮根的勇氣。
  • 清華大學的女博士後,隱居山林種地11年,如今年收入突破800萬
    不知從何時起,農村成了落後的代名詞,年輕人都嚮往大城市,高樓林立的都市,車水馬龍的街道,寧靜的田園生活仿佛離我們越來越遠。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拼了命走出大山,為獲得一張大城市的入場券,人們各顯神通。可是卻有這樣一位女大學生,博士後畢業之後選擇了歸隱田園。
  • 9年前,清華女博士後嫁人大博士,後共同回農村種地,現狀如何?
    前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但是在我國卻有這樣一位清華的女博士,她後來嫁給了一個人大的博士,後面兩個人共同回了農村種地,9年後他們的生活怎樣了呢?這個女生名叫石嫣,她從小開始就是個學霸,是人民大學的博士,清華大學的博士後,這兩所學校對於普通人群來講,要進裡面的本科都非常的難,更別說是博士和博士後了吧。
  • 7年前,北大博士不顧家人反對,畢業回農村種地,現狀如何
    老一輩農民吃夠了種地的苦,一輩子省吃儉用,把孩子拉扯大,讓他們讀書就是為了走出農村,在大城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再也不希望他們回到農村受苦受累。但是近年來,有不少高校畢業生,不去找工作,而是直接回農村種地,經過幾年發展,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杆。
  • 清華女博士不顧家人勸阻,放棄百萬年薪當農民,收入高達7位數!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在種地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不種地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種地賺不到錢。反觀,過去最被看不起的商人,現在卻成了人人羨慕的職業,看看福布斯排行榜就知道,有錢人都是做生意的,沒有一個是靠種地發家致富的。
  • 高考狀元,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種地,現在他混得怎麼樣了?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就是九年前的高考狀元廣東男孩鄒子龍,他作為曾經的高考狀元,考上人民大學這所頂級學校,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回家種地,如今回到了珠海成為一位農民,還做起了一片有機農場,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寒門子弟考上清華博士,不顧反對回村種地11年,掙800萬後怎樣了
    因為城市的空氣汙染非常的嚴重,所以那裡的人都遭受到了霧霾,正是因為霧霾摧殘人們的身體,所以使人們極為厭惡城市的生活,她們都返回鄉下生活,就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她因為從小就聽父母講述農村的生活,而後來通過學習農業的知識,她也更深層次的去理解了鄉下的生活,於是她就更加嚮往農村生活了,她在清華讀完博士之後,就返回農村當農民,她的選擇是對是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清華女博士不顧一切回鄉種地,10年辛苦豪賺800萬,如今怎樣了?
    如果用博士和農民做一個聯繫的話,很少有人會將他們聯想在一起,在傳統人的眼光看來,農民是因為沒有什麼很好的學歷只能夠在農村裡種田,做著一些農活來維持自己的生計,雖然職業不分貴賤,但是從人類從來都是享受型趨向的生物,如果讓你選擇大夏天坐在辦公室吹空調而且還高薪的輕鬆工作,或者是鋤禾日當午
  • 第一批90後,博士畢業的你,現在年薪多少了?
    第一批90後現在已經三十歲了,有人已經創業成功有人已經一夜暴富,有人還是拿著幾千塊的工資吃著泡麵。那麼博士畢業的你現在年薪多少了呢? 近日,有一位優秀青年吸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他就是左鵬飛——在2019年秋招時拿到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