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明顯上升 與母親年齡等多方面有關

2020-12-23 金羊網

第八屆「世界早產兒日」 首屆中國早產兒健康管理高峰論壇舉行

金羊網訊 記者王俊報導:今年的11月17日是第八屆「世界早產兒日」,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承辦的首屆中國早產兒健康管理高峰論壇當天在深圳舉行。記者了解到,據世衛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深圳市寶安區衛計局局長楊北兵介紹,目前深圳市寶安區已經投入了一個多億做好婦女兒童保障工作,特別是呵護「早到的天使」。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會長陳資全指出,希望推廣「早產兒健康管理寶安模式」,控制早產兒發生率,降低早產兒死亡率,在實現人口增長的同時從根源上提升人口素質。

武漢同濟醫院兒科教授常立文在主題演講《中國早產兒現狀分析與應對》中介紹,早產兒已經成為全球的公共問題,我國的早產兒發生率也在明顯上升,由5%上升到10%,每年有150萬早產兒出生,數量僅次於印度。常立文分析,早產兒有幾個原因:第一,跟媽媽的孕期有關,特別是感染;第二,跟吸毒酗酒有關;第三,與外傷、過度勞累及多胎等有關;第四,和母親年齡有關;第五,和種族和遺傳有關。

如何救治早產兒?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院長封志純指出,早產兒目標不光是要存活,而且還要沒有後遺症,「早產兒要實行全程無縫管理,包括產前、孕期保健、體制激素應用、產房處理、NICU處理以及出院後的宣講隨訪、家庭養療等,不僅要有好的救治條件,還要有連續的救治和看護。」 

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院長陳旭介紹,該院近年來已形成一套早產兒預防、治療、後期隨訪的「早產兒健康管理寶安模式」,從產前管理甚至從婚前就開始進行幹預直到孕產保健。同時提高家長對早產兒隨訪的依從性,通過系統性的隨訪、早期發展促進、康復治療和服務體系為早產兒的生長黃金期保駕護航,進一步完善醫教結合、家院結合的一體化防治體系和志願者服務體系。

「希望每一家有早產孩子的醫院,都能做好信息基礎工作建立隨訪門診,把這種助力成長的模式帶回去救治更多的早產兒。」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孫美華說。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逐年上升,早產兒餵養、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等,我國早產兒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何正確照顧早產寶寶,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藉此機會,袋鼠麻麻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護理、餵養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呵護早到的天使。
  • 中國新生兒缺陷調查:缺陷發生率逐年上升
    1996年到2010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增幅達70.9%,每一萬名新生兒中就有149.9人患有先天性缺陷。  出生缺陷是造成兒童殘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棄嬰問題的「幕後推手」。患有嚴重出生缺陷的新生兒是家庭之痛,更是社會之痛。出生缺陷緣何呈現高發態勢?如何減少或避免新生兒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之路又在何方?本刊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早產兒餵養 宜母乳+添加劑
    對於已經出生的早產兒,除了住院救治外,寶寶出院後的餵養和護理也很重要,家長要定期隨訪,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儘量選擇母乳餵養,並補充母乳添加劑。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六成新生兒為早產兒  目前我國多把胎齡37周以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由於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生後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常因圍生期窒息、感染、畸形、肺透明膜病、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疾病而夭折。
  • 報告稱:中國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
    兒科醫院供圖   大規模隊列研究結果「面世」:中國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明顯提高  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在全球範圍內,早產是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 重視早產兒的特殊營養需求可幫助早產低出生體重兒追上宮內生長速度
    近日於上海召開的2006年全國新生兒學術研討會上,有關中外專家一致呼籲重視早產兒這一特殊群體在營養補充方面的特殊需求。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包括早產兒在內的低出生體重兒(LBW)出生率為4.75%-8.5%,並且近幾年來呈上升趨勢。
  • 湖南早產兒發病率逐年上升 先天性出生缺陷患兒可獲資助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約有100萬例嬰兒死於早產併發症,早產不僅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繼肺炎之後導致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月30日,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2017年度早產兒收治數據,專家呼籲,早產兒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如不及時救治將會給家庭帶來終生遺憾。
  • 早產兒出生率逐年上升,母乳餵養最關鍵!
    出品丨孕嬰幫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近200萬的早產兒出生,數量位列世界第二。這些寶貝往往被稱為袖珍寶貝。針對於早產寶貝的母乳餵養問題,三位寶媽的這些疑惑你是不是也有呢?「我家小公主32周就出生了,在醫院的保溫箱裡住了3周。在醫院吃的配方奶粉,回家後想母乳餵養。哪曾想她的吸吮能力很差,吸2下就不吸了,有時咬2下就睡著了。這樣下去,會不會營養不足啊?」
  • 首屆《中國早產兒健康管理高峰論壇》深圳舉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深圳市衛計委、中國知名新生兒領域等多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該論壇,討論並關注中國早產兒的健康管理問題,並呼籲全社會關注早產兒健康事業。  2018年11月17日是第八屆世界早產兒日,據世衛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 為何要對早產兒進行健康管理?如何護理早產兒?
    胎齡在28-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根據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2002年全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出生總數的7.7%,2005年比例上升至8.1%。近年來,眾多醫院收治的早產兒至少多了將近一倍。
  • 孩子早產竟因這個原因 護理早產兒注意事項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寶,很多的父母也是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早產兒也是都很關注的,很多的父母也是都很關注對早產兒的護理的,下面介紹下早產兒的2大健康計劃。 早產兒發生的五個原因 胎兒原因 雙胎、多胎、羊水過多、胎兒畸形、胎盤異常,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等。
  • 如果你的孩子是早產兒
    早產是指胎兒在母親懷孕滿37周之前出生,可以分為晚期早產(34-37周),中期早產(32-35周)和早期早產(不足32周)。在美國,早產兒的比率為11%—13%。而我國最近幾年的早產兒比率從5%已經上升到了10%!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目前在我國,母乳餵養的優點已經被很多人了解,但早產兒出生後很多會直接住到新生兒病房或NICU中,他們的母乳餵養率並不高。事實上,母乳餵養對於早產兒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很多人或許不知道,早產母親乳汁中的成分與足月兒母親的乳汁並不相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寶寶的需求,並且母乳餵養能減少早產寶寶近期及遠期的各種併發症,包括餵養不耐受、院內感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慢性肺疾病、早產兒視網膜病、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和再次住院率等。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通過母嬰之間的肌膚接觸,還可降低母親的焦慮情緒,增強母嬰情感互動。其中,袋鼠式護理能夠促進早產兒母乳餵養是非常重要的優勢。目前在我國,母乳餵養的優點已經被很多人了解,但早產兒出生後很多會直接住到新生兒病房或NICU中,他們的母乳餵養率並不高。事實上,母乳餵養對於早產兒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 愛「早到天使」 首屆《中國早產兒健康管理高峰論壇》深圳舉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深圳市衛計委、中國知名新生兒領域等多名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出席該論壇,討論並關注中國早產兒的健康管理問題,並呼籲全社會關注早產兒健康事業。   2018 年 11 月 17 日是第八屆世界早產兒日,據世衛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 1500 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
  • 孕28周: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
    >孕28周: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  大於28周、小於37周出生的孩子,屬於早產兒。據衛生部監測顯示,我國早產兒、低體重兒出生率達6%。今年上半年我國早產兒出生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  早產兒為何越來越多?哪些因素導致新生兒早產?
  • 早產兒疫苗接種禁忌要點
    早產兒生長發育狀況滯後於足月兒,在免疫系統方面尤為突出,其T細胞和B細胞(均為免疫細胞)功能比足月兒更不成熟。出生前後使用類固醇及體重較輕都可能導致早產兒對某些疫苗的免疫應答低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儘早給早產兒進行免疫接種,因為早產兒相對於足月兒存在著更大的被感染危險。
  • 兒童性早熟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就診率卻不足30%
    發病率逐年上升 部分地區已達9%黃曉燕介紹,兒童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與年齡不相稱地過早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體格快速發育,一般認為女孩8歲以前出現乳房發育,男孩9歲以前出現睪丸增大發育即稱為性早熟。而在性早熟兒童中,女孩發病率為男孩的5-10倍。兒童性早熟已成為僅次於肥胖的第二大兒童內分泌疾病。
  • 早產兒為什麼容易發生貧血?這些原因你要知道!
    劉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 通常來講,幾乎每個小嬰兒在生後2-3個月都會經歷一個貧血的過程,因為絕大多數孩子沒有明顯的異常徵象,無需治療,故被稱作「生理性貧血」。
  • 早產兒母乳&配方奶的餵養要點
    隨著產科和新生兒科醫療技術的提高,我國早產兒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經位居全球第二位。從體格、智力等方面儘快追趕上正常寶寶,是每個早產兒父母也是醫生的最大願望。首先要給爸媽們科普一個概念——就是早產兒的矯正年齡,所謂矯正年齡就是早產寶寶按預產期計算的年齡,而不是按照寶寶實際出生的日期計算的年齡。
  • 世界早產兒日丨保護胎兒、預防早產需要注意的N件事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魏林玲)「早產兒」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缺失了最後幾月來自母體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免疫因子,「早產寶寶」抵抗力低下、各臟器發育不成熟、適應外界環境能力低下、易合併多種併發症、甚至會影響其存活率和生存質量。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 ,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