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順序和時間對了,事半功倍,這些常識你知道多少?

2020-12-14 掌門談養生

民間有句俗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灸作為傳統中醫養生智慧的結晶,從遠古一直流傳使用至今。近年來,艾灸更是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被民眾所熟知、接受和應用。灸療法之所以成為現代人追捧的養生之法,是因其綠色、天然、安全、無副作用。

不過艾灸的話,實際上就跟吃西藥分飯前、飯後吃一樣,時間和順序不對,都會影響到施灸的效果。艾灸時,取穴的順序重要嗎?很多人只是做艾灸保健,每次灸一個穴而已,所以順序的事項從來沒放在心上,也不覺得重要。但是,當你艾灸穴位較多時,施灸的順序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如果艾灸順序不當,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可能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艾灸取穴的順序

《千金要方》說:「凡灸當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後從頭向右而漸下」。 艾灸時我們一定要遵從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背面後腹面的規律。

人體如何分陰陽?

關於身體的陰陽,可以在《黃帝內經》中找到答案。《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上陽下陰,左陽右陰,四肢中,手掌連胳膊肚面為陰,足背順連腿前為陰,反之為陽。」

作為農耕大國,我們的先人一般都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中醫將背部、上身歸之於陽,腹部、下身歸之於陰。在陰陽學說中,頭為陽、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

因此,依照傳統的中醫理論,按照先陽後陰的規律,艾灸的順序基本都是: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身,後灸四肢;先灸左側,後灸右側。

如果我們在日常養生保健的時候,按照上面的方法去施灸,效果就會很好。當然,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這種方法不是完全固定死的,一般都是以先緩解症狀為先,比如施灸時先取阿是穴(疼痛點)和其他重點穴位等等。

艾灸的最佳時間

艾灸最好的時間點是在白天日出以後,因為這個時候,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開始生發,如果這個時間艾灸的話,身體可以順著天地之陽氣上升的趨勢走。可以說事半功倍,像有一些陽虛、氣虛質的人,表現出手腳冰冷,免疫力地下、大便不成形,效果就更為理想。

當然不同的病症,在灸法上也略有差異,選擇艾灸的時間點也會不同,《內經》云:「脾胃者,倉廩之官。」金元時代著名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不分家,養好脾的同時也要養好胃。中醫所講的脾胃包括了整個消化系統,遠遠超出解剖學意義上的脾和胃的範疇。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後,所有的生命活動都有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

比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施灸,因為這個點是脾經的運行時間。又比如,中醫認為:下午的5點到7點是腎經當令的時辰,所以經常在這個時間段艾灸,可有效緩解腎虛的症狀。如果是失眠的症狀就要在臨睡前灸。

艾灸養生最好的時間是上午10-11點;下午2-4點為宜。

艾灸不適宜時間

夏天六點以後,冬天的話五點以後儘量不灸,當然,如果白天實在沒時間,晚上做的話,也行,但是儘量避開21:00到22:00,為什麼呢?因為在中醫看來,晚上9 點到 10 點,卦相對應12時辰為純坤卦,全是陰,無一陽生,這個時辰如果艾灸扶陽不當,過於強烈刺激穴位,不但陽氣補充不了,還容易就傷了陰血。所以說這個時間點灸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都是對健康不利的。

艾灸灸量很重要

灸應該考慮天時、地利、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來定灸量,比如冬天灸量適合大一點,才能祛寒通痺、助陽回厥;夏天宜少灸或者輕灸,才不會造成上火傷陰。北方風寒凜冽,灸量宜大;南方氣候溫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齡,體質和性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及對灸的耐受度也是不同的。老年人或體弱者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需要堅持日久;而壯年者隨年齡由小到大而遞增壯數!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艾灸功效很多,但是艾灸不是萬能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應該先去醫院檢查確診是什麼問題,而不能不管哪裡不舒服都企圖靠做艾灸來解決。

2、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不要覺得,反正艾灸能養生,能治病,我就可以隨便熬夜,可以不注意飲食。如果有這樣的想法,艾灸什麼也幫不了你。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不宜灸。

4、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澡,因為艾灸後身體的經絡和毛孔都是打開的,此時洗澡會給身體帶進寒氣。灸後1個小時再洗澡,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再洗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5、艾灸後若出現上火,可艾灸足三裡穴、湧泉穴引火下行,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減少灸量,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6、每分鐘脈搏超過90次以上的人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急性扭傷48小時內禁灸;孕婦禁灸

相關焦點

  • 一天中什麼時候做艾灸最好?這個時間點做艾灸效果事半功倍!
    一天中什麼時候做艾灸最好?這個時間點做艾灸效果事半功倍!‍艾灸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它是指把艾草點燃,燻烤人體部位,以求防病治病的治療方法。為了更好的發揮艾草的作用,古人經過很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艾灸的時間表。
  • 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不加注意,艾灸也會傷身體
    不過很多人在艾灸期間,還是做不出很好的效果,甚至效果甚微,這和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有莫大的關係。艾灸順序首先呢,先給大家講一下艾灸的順序。為什麼會先講艾灸的順序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就跟吃藥一樣,是分飯前吃和飯後的,艾灸如果順序不對是會影響療效的。藥王」的孫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記載著:艾灸應當遵循先陽後陰,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原則。那人體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陰陽的呢? 作為農耕大國,古代先民一般都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 【健康】艾灸前,你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識
    將「灸」字拆開,便能發現它的本質——所謂灸法,就是用火長時間的烤,具體來說,就是運用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放置在腧穴或病變部位進行燻烤。 艾灸艾灸,「艾灸」分為「艾」和「灸」 艾又稱作「醫草」,是一種有著神奇功效的植物,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
  • 艾灸雖好,並非人人皆宜,你究竟用對了嗎?
    艾灸雖好,並非人人皆宜,你究竟用對了嗎?艾灸不適用哪些人群我雖可治多種疼痛/淤堵相關病症但下面這些情況下請不要親近我!但這些症狀如果不能很快緩解,那麼說明我們不那麼合拍!並且如果你本身就有口渴、口苦、手足心熱等症狀請不要使用我。
  • 艾灸的「三要三不要」,確實很實用,你知道幾條?
    艾灸連續燃燒,使之溫熱之氣由肌表透達經絡,又因經絡和臟腑相互聯繫,使之通達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循環全身。《醫學入門》亦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莊子》和《孟子》中也有「越人燻之以艾」和「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
  • 艾灸效果不理想?火力和藥力你知道多少
    有些朋友天天艾灸,堅持了很久卻遲遲見不到效果;也有一些朋友艾灸幾次後就能受益匪淺。如果你是前者,可能你缺少的並非堅持,而是對艾灸的一些核心認識。首先我們要明白,艾灸為什麼有效果?艾灸治病,一是靠火力,二是靠藥力,三是靠手法。
  • 有些人艾灸後頭痛、煩躁?今天徹底說清楚真相
    艾灸順序不對,時間不對,多少都會影響到療效。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艾灸順序、最佳艾灸時間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望灸友周知。 艾灸順序 最佳艾灸時間
  • 艾灸為什麼這麼好?怎麼艾灸?今天一次把它說個明白
    艾灸中硒含量很高,是公認抗癌植物蘆薈的10倍,具有抗腫瘤,延緩衰老的效果,現在夏季冬病夏治正當時,首選艾灸養生。艾灸,可以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鎮痛止痛、回陽舉陷、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但是人體這麼多穴位,究竟先灸哪一個?
  • 這些健身常識你知多少!
    這些健身常識你知多少!健身能夠塑造體形,帶給人滿足和自信。掌握了下面這些健身常識,科學健身才能事半功倍,儘早達成你的目標。常識一、熱身運動不可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平時工作比較忙健身時間少,因此時常忽略熱身,直接進入高強度的運動和鍛鍊。身體沒有一個準備時間,肌肉容易損傷,而運動效果也會打折。
  • 艾灸和溫灸的區別 艾灸時注意這些事情
    艾灸是中國傳統的治療手段以及保健手法,在中醫學中,艾灸是最基本的。有人疑惑:艾灸和溫灸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和溫灸的區別是什麼、艾灸有什麼好處以及什麼人不適合艾灸。艾灸和溫灸的區別簡單來說,溫灸和艾灸都是中醫灸法,不同的是,艾灸是點燃艾條直接在皮膚上灸,這樣直接刺激穴位,效果更直接,但是損傷皮膚的風險更大;而溫灸是將艾條直接懸掛起來離皮膚有一段距離的治療,這樣溫度沒那麼高,比較容易承受,但是相應的速度也會慢下來,效果也是一樣好的,只是過程要漫長些。
  • 艾灸要想效果好,順應天時很重要!
    很多人在實際使用艾灸的時候,效果不太理想,第一是因為不會選穴,第二是沒有掌握穴位最佳的「天時」,我們身體的十二條經絡,有其對應的天時,因此經絡上的穴位的氣血旺衰也有時間的變化,這些穴位就像我們身體的開關,有其開閉的時間,比如說早上胃經當令的時候,此時胃經上面的穴位氣血也是最為旺盛,此時艾灸是最好的,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 你知道艾灸貼的功效嗎?
    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李時珍艾灸貼的功效和作用,也不知道自己用完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好處。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艾灸帖的三大功效與作用。一、止痛消炎把艾灸貼用來貼在關節部位,你會發現長時間這樣做以後能夠有效的起到止痛消炎的作用,有的關節炎比較厲害,而用了艾灸貼後就得到了很好的調節,但要記住的是,艾灸貼只能起到一個輔助治療效果,而不能當成主要的治療手段,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還是應該要去醫院看的。
  • 艾灸雖好,但你知道怎麼做才是是正確的嗎?專業醫師解讀
    下面由專業的中醫醫師為你解讀艾灸的要點。首先,我們說一下艾灸的原理:艾灸是以火燻灸,以打到治療或者保健的效果。艾灸要點二:確定位置部位,注意施灸順序1、暴露著的部位,如面部頸部手部不要直接灸,這一點也沒什麼特別,只要是形成瘢痕影響美觀,此建議因人因病而異,不做過多介紹;2、孕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不論男女隱私部位不要艾灸;3;易損傷部位,如眼球,不要艾灸;4、注意順序
  • 艾灸能天天灸嗎?90%的人還不知道
    最後,如果是單純的為了保健而艾灸。那麼選幾個扶正的穴位,例如中脘,神闕,關元,足三裡,三陰交這些穴位,每次灸半個小時到四十分鐘左右,堅持艾灸會慢慢的感覺到效果的。艾灸的時間多少為宜艾灸時間的長短,這個也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的,如果艾灸的時候感覺舒服,那麼就可以適當的延長一些艾灸時間,如果感覺艾灸之後有些頭暈或者胸悶,那麼剛開始艾灸十幾分鐘或者二十幾分鐘,之後慢慢讓身體適應艾灸。
  • 艾灸到底有多神奇?鎮痛、改善血液循環,教你正確艾灸姿勢
    「華子點了根煙,和朋友傾訴著。「咋了,嫂子又給你提啥無理的要求了?」此刻嬉笑著的兄弟,在華子眼裡,就是個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你說有沒有啥方法能治治這娘們兒?省的她一天有氣沒處撒,盡拿我當出氣筒了。」「嘿,你還別說,我老婆之前有段時間也是這樣,要不我幫你問問?」華子點了點頭,搶過兄弟的手機快速撥通了他老婆的電話。
  • 21考研新手黨必知53點常識,碼住複習事半功倍!
    21準備考研的以及想考研但還沒決定的童鞋們,你們對考研的常識都了解多少呢?有好好了解過考研相關方面的內容嗎?這些常識看起來好像跟複習的內容關係不大,但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哦。以下分幾個板塊整理了考研常識方面的內容,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哦!
  • 三伏天如何艾灸?理療師叮囑您養生艾灸這樣做,事半功倍
    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即將到來,在這個時期注意養生的人們會來美容院或中醫理療館做艾灸,那麼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時間2020是什麼時候呢?艾灸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呢?文姐來詳細給您介紹。二、初伏灸時間:2020. 7.16.—2020. 7.25功效:同上頻率:同上三、中伏灸時間:2020. 7.26—2020. 8.14功效:溫腎健脾,散寒祛溼
  • 艾灸肚臍後的排病反應有哪些 艾灸注意這些
    可以用針刺破,每天手拿艾條懸灸下,艾灸可以殺菌消毒,促進癒合,一般不用包紮。期間可能不斷有水排除,痊癒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之間,期間泡處不要見水。3、灸時、灸後皮膚奇癢,開始灸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寒邪在體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時間出現的說明寒邪比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現,堅持灸即可緩解。
  • 艾灸期間能不能喝水或艾灸上火要怎麼降火,這幾個滋陰穴位幫助你
    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些關於艾灸的常識,平時經常做艾灸,但是容易出現口渴的現象,那麼在艾灸期間能不能喝水,如果可以喝水的話,那麼像綠茶這些茶飲可不可以喝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在艾灸期間呢是可以喝水的,但是水溫建議是儘量高一些。那麼高到什麼程度呢?
  • 夏天這麼熱,為什麼要艾灸?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三伏之季,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也是自然之陽氣旺盛的頂峰之際,此時我們如果能利用天時,藉助艾灸補益陽氣,天人相應,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四季皆可艾灸,皆可補陽,但只有在三伏之時艾灸,補陽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