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什麼時候做艾灸最好?這個時間點做艾灸效果事半功倍!
艾灸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它是指把艾草點燃,燻烤人體部位,以求防病治病的治療方法。為了更好的發揮艾草的作用,古人經過很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艾灸的時間表。
最適合艾灸的季節是夏季。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與艾草的熱結合在一起,她的溫補作用更強,再加上毛孔張開,邪氣在表,藥物很容易進入體內,從而逼出體內的寒邪,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依據。
按照季節傳統艾灸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肝主春、心(脾)主夏、肺主秋、腎主冬。民間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之說。
許多人覺得做艾灸要一早做,特別是三伏天就更是不到7點就來「趕場」,非得爭得第一時間做。其實艾灸最好選擇在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因為艾灸是溫熱的,中午也是人體一天中陽氣最足的時候,這個時候做艾灸,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一般上午10:00-16:00是最適合做艾灸的時段。
這段時間人體與自然的陽氣逐漸轉旺,並在正午的時候達到頂點,此時通過艾灸調理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就如同夏季三伏天做艾灸一樣,補益的效果最佳。
不過中醫也指出,艾灸的具體時間應該是因人而異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調理的症狀的不同而定。比如調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點做;調理心臟功能,養心的話最好在中午11—1點做,可以諮詢相關的醫生。
經過幾千年的沉澱、積累、實踐、改良和創新,明火灸和儀器灸,方便快捷,便於操作,宜家庭灸,友情提示二十一點後不宜艾灸。21-23點屬亥時,又稱為「人定」此時是停止活動,好生安息之時。三焦是六腑最大的腑有亥時百脈通之講,此時,陰寒涼,需休息、靜養,不宜灸。其他時間可據個人時間、愛好艾灸,特殊疾病艾灸需嚴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