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人體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別慌,專家教你應對之策

2021-01-12 醫聯媒體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內科呂小飛副主任醫師

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在我國很常見,平均患病率約為19.1%。它的患病率隨著妊娠的進展不斷增加,由孕早期的9.6%,到孕中期的19.8%,到了孕晚期可達33.8%,也就是說,每三個孕婦中,就有一個存在有缺鐵性貧血。孕期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高,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妊娠期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可嚴重影響母胎健康

懷孕之後,準媽媽體內的循環血容量於妊娠6-8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到高峰,血容量比孕前大概會增加40-45%左右,血液的稀釋可致貧血;胎兒生長發育對鐵的需求量增加也可致貧血;另外,孕吐反應劇烈、偏食挑食、多胎妊娠、兩次懷孕間隔時間較短等,這些因素也使孕媽更易患缺鐵性貧血。

孕媽媽貧血時,胎盤供氧及營養物質不足,無法滿足胎兒的生長需求,可致胎兒生長受限,胎兒早期血紅蛋白合成不足可影響胎兒的大腦和智力發育,再嚴重一點的話,還可發生新生兒窒息、缺血缺氧性腦病、早產、死胎等嚴重後果。對孕婦自身而言,可使自身抵抗力下降增加各種感染的風險,還可使產後大出血、妊娠期高血壓和產後抑鬱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大大升高。

該怎樣早期發現妊娠期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多為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和嘔吐等,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不容易被孕媽媽們所覺察或被誤認為妊娠反應,因此,注意早期篩查非常重要。女性在懷孕後,最好能在妊娠12周前查外周血血常規,之後每8-12周複查,有條件的可以加檢測血清鐵蛋白。

妊娠期發生缺鐵性貧血,該怎樣治療?

如果孕媽媽發現自己報告單中紅蛋白低於110g/L,或者血紅蛋白高於110g/L但是血清鐵蛋白<30μg/L,就要及時看醫生了。

一旦明確了缺鐵性貧血或鐵缺乏的診斷,即可在醫生指導下開始補充鐵劑。治療期間,注意定期複查血常規以觀察療效,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再繼續服用鐵劑3-6個月,或一直服用至產後3個月,以補充孕媽媽體內的儲備鐵。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懷孕期間腸胃變得更敏感脆弱,孕媽媽在補充鐵劑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便秘、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一般來說,不良反應與用藥劑量有關,可以先從小劑量開始,2-3天後再逐漸加量。

遠離妊娠期缺鐵性貧血該怎樣吃?

飲食方面,動物血、肝臟、紅肉、禽類、魚類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的膳食鐵來源,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鐵的吸收,孕媽媽可以注意多吃這些食物。注意避免同時進食鈣、鎂、植酸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影響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通訊員: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林惠芳)

相關焦點

  • 孕期缺鐵性貧血怎麼破?
    懷孕後的你,充滿了孕育新生命,即將為人母的喜悅。然而,不少女性在懷孕後,會出現臉色蒼白,常有頭暈,全身倦怠、乏力,心慌氣短,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身體不適感……如果你也有以上症狀出現,就要警惕缺鐵性貧血了。
  • 如何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
    ');}-->   鐵在人體起到生成血紅蛋白的作用,當寶寶從母體帶出來的鐵質以及母乳的鐵含量不足時,鐵元素的缺乏就會引起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數量和濃度會下降,隨著寶寶成長鐵的需求量增多,鐵的攝入不足從而進一步加重貧血。那麼,如何預防寶寶缺鐵性貧血呢?
  • 孕六月:掌握這五種食物,能幫助你緩解孕期常見的缺鐵性貧血
    在孕期每個孕婦都害怕在孕期中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會給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有些孕婦在孕後期特別處容易出現缺鐵性的貧血,這就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後果。那麼,在孕後期出現缺鐵性貧血時,會有哪些後果呢?1、如果在孕晚期出現貧血,這時孕婦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對手術還有分娩以及麻醉的承受力也非常差,這就容易增加風險。有些資料表明,出現缺鐵性貧血的孕婦死亡率非常高。2、孕婦如果出現貧血就會影響到胎兒。因為孕婦骨髓中的血清鐵會通過胎盤運送給胎兒。如果孕婦體內有缺鐵性貧血就會使運送不充足,就容易對胎兒造成很多影響。
  • 小兒缺鐵性貧血不容忽視
    鐵元素是人體內的微量元素,雖然需要的量很少,但不可缺少也無法替代。特別是對於嬰幼兒來講,由於他們的成長發育速度非常快,體內的鐵元素更要保持足量才能夠保證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缺鐵會導致貧血已是眾所周知,然而對貧血以外的一些表現家長們卻並不了解。
  • 防治缺鐵性貧血,這樣做!
    鐵是人體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鐵可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以致血液中帶氧量減少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嬰幼兒需鐵量較大,若不補充蛋類、肉類等含鐵量較高的輔食,易造成缺鐵,青少年偏食也易缺鐵。女性月經過多、妊娠或哺乳,需鐵量增加,若不及時補充高鐵食物,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 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很多人都有這類症狀,因為沒有很好的護理,所以才換上這類疾病了, 針對這類疾病應該怎麼辦呢?其實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找到對的方法才可以,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呢?缺鐵性貧血怎麼治療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缺鐵性貧血一般我們都是通過飲食的方法來調理的,飲食的方法很重要,我們需要了解清楚,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重視。
  • 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 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有哪些
    有些人會出現貧血的症狀,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情況。缺鐵性貧血的主要病因是缺鐵,貧血是由缺鐵引起的,所以貧血的治療關鍵在於補鐵。那麼缺鐵性貧血吃什麼好呢?下面這篇文章就詳細的介紹了缺鐵性貧血應該吃什麼的問題。
  • 缺鐵就等於貧血?鑑定還要看這些,這些食物補鐵大戶別錯過
    也就是說,我國2歲以下的寶寶裡,每3個就有1個貧血! 而WHO頒發的貧血全球資料庫資料表明,5歲以下學齡前兒童患病率為47.4%,其中有一半都是由於缺鐵。 小兒缺鐵性貧血已經成了我國兒童保健重點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
  • 闢謠:缺鐵性貧血尚未出現,女性就不必注意補鐵
    缺鐵性貧血(IDA)是女性最常見的疾病。之前,有人對於補鐵提出一個問題:在沒有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時,好像沒有推薦補鐵。是不是說,不是缺鐵性貧血就不需要補鐵呢?其實不然,任何時候都需要注意鐵的補充,尤其是女性。
  • 拒絕缺鐵性貧血,孕期補鐵這樣做就行了
    所以很多人懷孕後容易出現缺鐵。那麼孕期缺鐵會有什麼後果?應該怎麼補鐵?這篇文章會詳細介紹。準媽媽缺鐵會怎麼樣?準媽媽如果缺鐵,可能會造成貧血,這不論是對自己還是胎寶寶的健康都會產生影響。對於準媽媽來說,貧血可能會導致頭暈、耳鳴、乏力、記憶力下降等,也可能會導致抵抗力差、容易發生感染,對出血的耐受性變差,容易出現失血性休克。此外,流產和早產的可能性也會變高。
  • 怎樣確定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就是由於體內儲存鐵消耗殆盡,引起病人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疾病。因為缺鐵性貧血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鐵缺乏,這時候病人沒有明顯的血常規異常,也沒有臨床症狀。第二個階段叫做缺鐵性紅細胞形成,這時候病人會出現血常規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紅細胞體積變小,形態變小,但是,血紅蛋白濃度是正常的。
  • 不想和缺鐵性貧血say hi?孕期試試這樣吃
    在懷孕過程中,孕媽的血容量要比懷孕前增加近50%,你和寶寶的身體都會迅速產生紅細胞,對鐵的需求量也將猛增。鐵是人體中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元素,有助於維繫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如果你體內的鐵元素不足,身體便無法支持大量紅細胞的生成,出現這種情況則可能會引發媽媽患上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患者之飲食物語
    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是指各種原因導致人體內鐵量不足,直接影響紅細胞內血紅蛋白合成,從而影響紅細胞成熟的一種貧血。明確並去除引起貧血的病因,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首要措施。患者還需要補充鐵劑以改善血象、緩解症狀,恰當的飲食調理對整體治療也有重要影響。
  • 孕期鐵蛋白檢測很重要,對缺鐵性貧血、肝病等早發現
    鐵蛋白是鐵貯存於人體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結合鐵和貯備鐵能力,以維持體內鐵的供應和血紅蛋白的相對穩定。血清鐵蛋白測定是檢查體內鐵缺乏的最靈敏的指標,用於診斷缺鐵性貧血、肝病等,也是惡性腫瘤的標誌物之一。血清鐵蛋白是孕檢的常規項目,通過測定體內鐵蛋白的含量,來判斷孕媽是否存在缺鐵現象,是及時發現防範缺鐵性貧血、肝病以及惡性腫瘤的有效手段。血清鐵蛋白降低說明鐵儲存下降,還沒有達到臨床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標準,但建議重視補充鐵劑。因為如果孕媽的鐵蛋白水平偏低,除了妊娠生理性原因之外,也可能是貧血導致的,另外長期腹瀉也可引起鐵蛋白下降。
  • 缺鐵性貧血症狀有有哪些 缺鐵性貧血的原因
    2、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還會有毛髮乾燥脫落,指甲皺縮、不光滑、反甲,皮膚乾枯,心臟強烈搏動,心尖部或肺動瓣區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出現嚴重貧血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發生浮腫。約10%缺鐵性貧血患者脾臟輕度腫大,其原因不清楚,患者脾內未發現特殊的病理改變,在缺鐵糾正後可消失。
  • 缺鐵性貧血難治嗎?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在臨床上以血紅蛋白(Hb)濃度的測定來代表紅細胞容量的多少;成年男性的Hb小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小於110g/L,孕婦小於100g/L,就會有貧血。 什麼是缺鐵性貧血?
  • 缺鐵性貧血要怎麼吃?缺鐵性貧血飲食建議
    缺鐵性貧血要怎麼吃呢?不同的貧血症狀,其實在飲食上是有差別的,不能一概而論。缺鐵性貧血是很常見的一種貧血症狀,這種貧血要怎麼吃才好呢?在這裡,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吧。 缺鐵性貧血應吃什麼好 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 長期過度喝茶,當心缺鐵性貧血
    如果缺鐵性貧血十分嚴重,此時患者就會有臉色蒼白,四肢乏力,頭暈等情況出現,對其健康不利。薛祥俊坦言,缺鐵性貧血確實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且不發達地區的發病率要高於發達地區,「缺鐵性貧血的發病跟個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 當孕媽遇上缺鐵性貧血,該怎麼辦?
    醫學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內科呂小飛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 通訊員 林惠芳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在我國很常見,平均患病率約為19.1%。它的患病率隨著妊娠的進展不斷增加,由孕早期的9.6%,到孕中期的19.8%,到了孕晚期可達33.8%,也就是說,每三個孕婦中,就有一個存在有缺鐵性貧血。孕期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高,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 孕期易缺鐵出現這些症狀在提醒你該補鐵了
    孕期因為需要供應胎兒營養,孕婦身體容易出現營養不足現象,當缺乏一些營養物質容易導致一系列問題,就如鐵,鐵是參與身體紅細胞生成的一種物質,一旦缺鐵就會導致貧血。而孕婦貧血可大可小,所以要注意當身體有以下這些症狀時說明缺鐵造成貧血,需及時補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