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兼具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

2020-12-13 中國教育裝備網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徵求意見稿)》,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綜合表現為九大方面,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從此,「核心素養」迅速成為了基礎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 

科學精神主要是個體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表現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

12.崇尚真知。重點是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等。

13.理性思維。重點是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實證意識和嚴謹的求知態度;理性務實,邏輯清晰,能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解決問題、規範行為等。

14.勇於探究。重點是有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能夠提出問題、形成假設,並通過科學方法檢驗求證、得出結論等。 

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勤於實踐、敢於創新方面的具體表現。

23.熱愛勞動。重點是具有積極的勞動態度;廣泛參加各種形式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具有動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質疑。重點是具有好奇心和想像力,敢於質疑;善於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設想,並進行理性分析,做出獨立判斷等。

25.問題解決。重點是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興趣和熱情;能依據特定情境和具體條件,選擇制定合理解決方案;具有創客意識,能將創新理念生活化、實踐化等。

中國政府一直重視青少年創新能力的發展,當下提出探索科學精神與實踐創新素養,不免讓人聯想到首次出現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指導意見中的一個關鍵詞——STEM教育。

STEM教育是培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素養的教育。它著眼於複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和勞動力水平的提高。STEM概念由美國率先提出,並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師資力量。大量實踐經驗證明,STEM能以獨特的教學模式激發孩子們在參與水平、學習成績、創造力、溝通和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綜合潛能,對於培養21世紀所需人才有重要意義!

美國STEM教學模式

STEM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從實踐教學出發,一線教師對如何開發基於STEM理念的課程是困難的,個別成功的STEM教學案例又不足以形成體系。對於這一點,現代中慶的做法是:國外引進+本土化處理。201511月,現代中慶與美國老牌教育企業CLS正式籤署協議,雙方以合資的形式共同拓展中國的STEM教育市場。跨國攜手,讓中慶擁有一整套完整的STEM課程體系以及成熟的教與學工具,大量教具和課程有機結合的案例,能夠讓國內學校快速啟動原汁原味的STEM教學。 

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使得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都更為複雜,需調度多學科的知識和多方面的能力。這也是核心素養強調真實情景的出發點。STEM教育一旦在國內普及,不僅能培養學生跨學科解決真實情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將成為培養學生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平臺。

    更多信息請查看企業專區:http://www.ceiea.com/cp7

相關焦點

  • 校外培訓要服務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原標題:校外培訓要服務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過去一年,教育部啟動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取得了良好效果。整改後的校外培訓機構,如何扮演學校教育的補充,擔負為國家培養人才和創造良好教育生態的責任?
  • 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
    A.以培養「發展的人為核心」B.以前瞻性、國際性、時代性為基本原則C.綜合表現為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D.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方面E.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答案:ACDE。2019年各省的教師招聘考試都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
  • 中高考評價的「核心」,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
    新發布的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3個基本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及實踐創新等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人文積澱、批判質疑、信息意識、自我管理等18個基本點。相比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核心素養總體數量上減少了3大素養、7個基本要點。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解讀
    在2019年上半年四川的教招考試中,考察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知識點。很多同學對此感到陌生,接下來就詳細的介紹該知識點。該知識點一般做做判斷題、多選題備考。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國際競爭力,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關鍵能力。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簡介
    這項歷時三年權威出爐的研究成果,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表現、落實途徑等做了詳細闡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正式發布。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教育法學之《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當前教育界的「熱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被稱作為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所以在大大小小的教師考試中,均會涉及到此成果。因此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知識點,希望能助力廣大學員。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2016年9月22日訊, 「核心素養」是近兩年教育行業一大熱詞。中秋前夕,《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原標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   本報北京9月13日電 (趙婀娜、趙婷玉)《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13日在京發布。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該成果是教育部委託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國內高校近百位專家成立課題組,歷時3年完成的。
  •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1.19 星期四 ,這僅是青島39中應對新高考方案,搭建海洋特色創新人才培養,重構課程體系,推進分層選課走班,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縮影。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出爐
    課題負責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介紹說,近年來,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高校、中小學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等具體問題。同時,黨的教育方針從宏觀層面規定了教育的培養目標,世界各國都在思考21世紀的學生應具備哪些核心素養才能成功適應未來社會這一前瞻性戰略問題。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核心素養課題組歷時三年集中攻關,並經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審議,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確立了以下六大學生核心素養。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 你知道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什麼嗎?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9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提升教育國際競爭力,也必須解決這一關鍵問題。三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來,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高校、中小學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等具體問題。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三十人談》  楊九詮 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在教育實踐領域和教育研究領域,「核心素養」成為熱詞。但是對於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內涵外延,看法莫衷一是,濫用、泛用該詞的現象比比皆是。
  • 探索教師核心素養的價值和實踐路徑
    教育的發展和人的發展需要的是教師綜合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於教師核心素養的探索要以學術理論和學術價值去引導教師核心素養提升路徑的實現。哈爾濱師範大學在2018年12月舉辦了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2018年綜合學術年會,是以學科教育對於教師技能和素養的要求作為切入點,去探討教師核心素養的深層價值以及實踐的路徑和意義。
  • 中國學生發展的六大核心素養是什麼?家長快收藏
    【總體框架】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 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
  • 「學生核心素養」課程將率先在高中推行
    浙江在線•浙江教育新聞網9月14日訊 (記者 陳麗麗) 昨天,教育部委託課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  今天的朋友圈,也被老師和校長們刷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