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校不受小朋友歡迎
交不到好朋友
是否就是情商低呢
情商和遺傳有關係?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今天橡皮君將一一向你訴說這些孩子的「秘密」
@所有人
孩子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等你探索
相比智商,情商的遺傳成分要少得多。但情商的部分能力還是跟遺傳有關的,比如有的小孩一出生就很安靜,有的小孩容易被驚醒,易發脾氣。。
智商大概到了青春期就定型了,很難再有提升,而情商是後天培養大於先天的遺傳,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越來越完善。
一、教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經常比較籠統的表達大部分情緒,「不高興」其實一個「不高興」之下往往有很多種不同的情緒,「失望」「焦慮」「緊張」「嫉妒」「憤怒」「內疚」……不同的情緒擁有不同的名字,也對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
認識孩子情緒
教孩子辨別自己的情緒
——
情緒辨識的意義還在於弄清自己真正的需求。有些孩子說,「他們不跟我玩,我很生氣。」接著出現攻擊或者退縮的反應。其實,懷有期待而被拒絕的時候,是我的願望落空了,我會感到失望。這個時候,真實的需求是——我希望進入遊戲。
孩子因為被拒絕而生氣,很可能是把拒絕當做了對自我的否定和攻擊。如果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這一次的拒絕只是代表現在他們不同意,不代表永久的拒絕,更不代表朋友不喜歡你,如果你願意,可以再一次爭取。你願意和媽媽討論一下有什麼辦法來說服朋友嗎?」這樣的梳理之下,孩子就有機會走入一個更合理的情緒處理通道,也有機會滿足自己真實的需要。
——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
自信是一個基礎,一個不自信的孩子,很難去解決衝突,也很難做好憤怒管理,他總會覺得,你們就是覺得我很差勁,你們都是故意欺負我的!而有自信的孩子,在面臨和別人的衝突時,第一個反應則是會好奇:我想知道他為什麼有不同意見?反應是大不相同的。
建議父母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這些優點不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特質,比如:有愛心,懂禮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 提高孩子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
媽媽一定要經常告訴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你很煩躁時,你可以告訴他「媽媽很煩,我要安靜一會兒,你先自己玩兒」;當你悲傷的時候,別看到孩子就馬上擦乾眼淚,你應該把傷心的原因告訴孩子。
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美化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不流露任何負面情緒,有時甚至強顏歡笑。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情緒作假,會讓孩子錯誤地理解情緒,也使得孩子不會觀察到你的情緒變化,最後變得冒失而無禮,不利於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成長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 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
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團體活動時,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的?
此外,也應鼓勵孩子學會分享。有些父母親在孩子的派對中,只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注意力的焦點,而錯失了培養孩子人際關係能力的良機。真正高情商的家長,會鼓勵孩子去招呼大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父母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主動提供幫助,並在之後立刻給予他及時的表揚,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日後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孩子的情商培養要遵循規律,12歲之前,是培養孩子情商力的最佳時期。我們無法預防孩子在外界環境所遇到的事情以及各式各樣的狀況,所以我們才更要好好地培養孩子最強大的心理裝備——情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