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大陸「惠臺31條措施」施行細則:須行之有效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專家談大陸「惠臺31條措施」施行細則:須行之有效

2018-06-07 14:25: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中新社桂林6月7日電 (楊陳 趙琳露)在被臺胞譽為「新春大禮包」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惠臺31條措施」)發布已滿3個月之際,6月6日至7日,首屆桂臺合作高端智庫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來自大陸各高校及有關機構的涉臺智庫專家圍繞「地方政府如何落實『惠臺31條措施』」展開研討。

  今年2月28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等部門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此後,福建省廈門市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廈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推出了60條具體措施。上海市發布了《關於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通過55條細則與臺灣同胞分享上海發展機遇。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也已經或將要推出一系列施行細則,加速落實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

  「地方細則並非越多越好,必須行之有效。」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推動「惠臺31條措施」落地,應該在臺企臺胞相對聚集的省市,根據其面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經過詳細調研論證後,適當推出施行細則。在臺企臺胞較少的地區則不必一一出臺,可以在援引「惠臺31條措施」的基礎上,靈活處理。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郭振家對此表示認同。他同時建議,大陸地方政府在落實「惠臺31條措施」時應注重成效評估,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確保其可持續性。

  在此次發布的「惠臺31條措施」中,有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在大陸的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19條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地方政府在執行『惠臺31條措施』時,一定要處理好臺企臺胞與大陸企業、居民之間同等待遇問題。」國務院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邱楓稱,大陸出臺「惠臺31條措施」是讓臺灣民眾享有大陸發展機遇,全面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各地在制定落實措施時,也應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建議,各地在制定落實「惠臺31條措施」地方措施辦法時,應該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在摸索中調整改進。「對臺政策的實施涉及到多個部門,各地可由地方臺辦牽頭,建立聯席會議等工作協調機制,以此助推惠臺政策落地。」(完)

相關焦點

  • 「惠臺31條措施」廣東顯實效 臺商期待更進一步落實
    中新社廣州11月8日電 題:「惠臺31條措施」廣東顯實效 臺商期待更進一步落實中新社記者 郭軍「我們從2007年開始投入節能減排,2012年布局綠色工廠,今年2月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國家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示範名單
  • 「惠臺31條」釋利好引臺商深耕大陸市場
    來源:中新社「『惠臺31條』出臺後,預估明年將出現臺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來自臺灣的索佳藝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18日如是說。今年2月28日,大陸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海交會」上,多位臺灣業者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大陸地方對「惠臺31條」的落地細則,期待獲得更多經商往來、就業創業便利。金門王大夫一條根是頗受大陸市場歡迎的藥膏,近年正接洽大陸電商平臺尋找新商機。
  • 大陸「惠臺31條措施」出臺一年間
    越來越多臺胞選擇來大陸發展,實現人生理想。曾仁宏說:「『31條』及配套措施,讓臺灣人才在大陸找到更好發展平臺。」  為臺胞在大陸安居樂業創造更便利優越的環境和條件,是大陸各地落實「31條」共同努力的方向。
  • 惠臺31條APP:來自大陸的「熊貓」讓綠營眼紅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就在大陸惠臺31條發布一周年之際,國臺辦首度推出「31條APP」,在島內引發強烈關注。聯合新聞網2月28日稱,此前1月底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搞直播、扮網紅,兩岸為爭取臺灣年輕族群認同都卯足全力、想方設法通過各種平臺宣傳政策。
  • 2019兩會召開在即 資深臺商:深化惠臺31條細則可期
    中新網3月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2019年大陸兩會召開在即,在包含臺商在內的民企支持政策,今年可著墨空間甚多,例如減稅降費、《外商投資法》都是巨大紅利。資深臺商認為除了這些政策外,「惠臺31條措施」至今已滿1年,臺商期待進一步細化規範。
  • 國臺辦:繼續推動「惠臺31條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左妍冰、馬曉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今天(10月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惠臺31條措施」自今年二月底發布實施以來已滿8個月,到目前為止,已有18個省區市的40個地方,以及1家央企推出了具體落實措施。
  • 惠臺31條、「臺旅法」,大陸與美國誰才是真愛臺?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今年228註定載入史冊。當臺灣各界還在為陳年舊事爭論不休時,對岸在元宵節前夕一口氣公布了31條惠臺措施(即《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含金量之高堪稱史無前例,引發輿論對未來兩岸融合甚至統一的無限想像。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全面解除美臺高層交往禁令的「臺灣旅行法」。
  • 廈門出臺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
    中新社廈門4月14日電 (黃詠綢)廈門近日就《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大陸發31項惠臺措施 臺網友:我們還在搶紙 大陸直接搶人了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新聞發布會上消息很快傳到海峽對岸,《若干措施》及其所包含的31條具體惠臺措施所展現的開放力度,更引發臺民眾和媒體驚呼:「前所未有」!臺媒報導截圖而安峰山在發布會上對《若干措施》所作的一番總結更被臺媒廣泛引用:「此次共出臺31條具體措施,其中12條措施涉及加快給予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另外,有19條措施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 「惠臺31條」成洪水猛獸?大陸沒有陰謀,只存善意!
    海峽之聲3月8日訊(記者張玥、小景、襲悅)全國兩會前夕,大陸推出31項惠臺政策,在兩岸民間引發熱烈反響。然而,3月6日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卻指「大陸惠臺政策最後的目標都是吞併臺灣」;臺灣「陸委會」則針對《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為臺胞提供同等待遇」等政策,稱大陸「背後隱藏了政治前提、目的與手段」,甚至提出「中國經濟殖民論」。然而惠臺31條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 臺媒:大陸31項惠臺措施見成效 臺六成年輕人願到大陸發展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臺媒稱,今年「2·28」當天,大陸宣布惠臺31項措施,儼然對兩岸關係丟下一顆震撼彈。由於各方面有不同解讀,《遠見》研究調查針對「大陸31項惠臺措施」,進行民意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方面正面臨一大「隱憂」、三大「警訊」。
  • 「惠臺31條」實施一年半,落實得咋樣?
    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等31個部門在去年3月聯合發布了「31條惠臺措施」,後續又出臺了臺灣居民居住證等措施,獲得了臺灣同胞的廣泛好評。然而,惠臺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個別地區個別部門對政策理解、落實措施不到位,臺胞辦理業務受阻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效果的發揮。10月31日舉行的全國政協第八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上,惠臺政策落實問題引起與會委員的關注,並就相關問題與參會的部委負責同志展開交流互動。
  • 惠臺31條措施,臺生GET到了什麼?
    惠臺31條措施,臺生GET到了什麼?日前,大陸國臺辦公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 31條惠臺具體措施,在大陸和島內讀書的臺灣學生紛紛「對號入座」,他們究竟GET到了什麼?對於即將博士畢業的他來說,最開心的是看到新措施中「鼓勵臺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臺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許晉銘(左)。「如果臺灣博士生能更多的在大陸任教,可以有效的增加兩岸文教以及學術價值觀的融合和交流,也開放了臺灣學術評判的體系。」許晉銘如是說。
  • 臺灣「流浪博士」滬上覓就業 「惠臺31條」讓「登陸」更安心
    已年近40歲的傅及光開始把目光投向大陸高校。近日他專門從臺灣趕來上海,參加4月20日舉辦的第二屆臺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該場交流會有18所滬上知名高校加入,共收到簡歷350餘份,最終挑選出兩岸知名大學及海外一流大學畢業的70名臺籍優秀博士(生)參會。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讓臺胞有更大認同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大陸惠臺31條是所謂「統戰措施」?國臺辦用兩句名言回應
    【環球網綜合報導】在9月12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臺當局聲稱大陸的「31條措施」是所謂「統戰措施」一事時,發言人安峰山引用兩句名言回應:「百姓心中有稈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臺當局陸委會9月6日公布所謂「因應中國大陸對臺31條措施的成果報告」,聲稱「31條措施」是大陸的統戰措施,並說這是利誘臺灣居民而且實施後尚無明顯影響。在12日的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安峰山被問及此事時回應表示:兩句話。第一句,「百姓心中有稈秤」。
  • 「31項惠臺政策」,讓臺當局超緊張!
    「31項惠臺政策」,反應熱烈。在美國首府華盛頓的華人舉行了「和平統一座談會,一致認為「31項惠臺政策」有深刻的意義,政策實施後臺資企業與大陸企業享有同等待遇,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等提供很多機會與更好的發展空間,為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邁進了一大步。    據統計有76%的臺灣民眾認同「31項惠臺政策」。說明了這次出臺的惠臺政策,深得民心。
  • 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開放力度前所未有 條條措施感動人心——臺灣輿論和學者高度評價大陸31條惠臺措施  新華社臺北3月1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2月28日發布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共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
  • 張冠華:惠臺重大舉措展現出大陸對臺工作新理念
    2月28日,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牽頭多部門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多達31項惠臺利民舉措,對臺開放力度之大、惠臺領域之廣、涉之部門之多前所未有。若干措施是新時代大陸對臺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與過去大陸發布的眾多惠臺措施不同,呈現出大陸對臺工作的新理念與新的治理方式,對於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將產生重大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