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臺31條」釋利好引臺商深耕大陸市場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中新社

「『惠臺31條』出臺後,預估明年將出現臺灣青年西進創業潮,今年則有大批業者透過參展、參訪等方式來試試水溫。」來自臺灣的索佳藝臺灣青年創業基地總經理李儒清18日如是說。

當天,第20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下稱「海交會」)在福州舉辦,以5.8萬平方米2600個展位,展示臺灣精品、優質食品、伴手禮、兩岸茶用品、綠色建材產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臺灣食品館的基礎上,今年還增設1萬平方米的臺灣名品展區。

今年2月28日,大陸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臺31條具體惠臺措施。「海交會」上,多位臺灣業者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大陸地方對「惠臺31條」的落地細則,期待獲得更多經商往來、就業創業便利。

金門王大夫一條根是頗受大陸市場歡迎的藥膏,近年正接洽大陸電商平臺尋找新商機。「王大夫」銷售員劉意達說,近年到金門自由行陸客人數有所下降,期待藉助福建各自貿片區對臺灣藥品通關先行先試放開,主動進入大陸市場,緩解銷售壓力。

由臺灣電電公會組織的臺灣智慧生活館今年吸引15家企業參展,對大陸「銀髮經濟蛋糕」和新能源產業表現濃厚興趣,展示78種臺灣大健康產業、節能減排及新能源環保產業的服務項目和產品。

臺灣電電公會專案服務室蔡育仁向記者展示一款可用光纖生理檢測技術檢測人體生理數據的智慧床墊。「今年第二次組團參展,產品銷售及方案引進都有蠻好的市場回應,今年特地擴大展示。」他說,「惠臺31條」支持臺資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享受稅收等多項優惠,「這對臺企參與大陸物聯網產業發展,非常利好。」

臺灣同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宗帶來協助改善人體血液循環的生物能量晶片,「我們期待找到大陸代理商或者渠道,在『惠臺31條』出臺後,感到商機更大,我們也希望能夠落地,目前正和大陸地方政府洽談。」

目前,福州市授牌臺灣青年創業基地17家,國臺辦授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2家,截至目前,在福州創業就業實習的臺灣青年有3689餘人,此次展會集中展示臺青在福州創業集聚效應。唯美客文創聚落、索佳藝臺青創業基地、臺青三創基地等多家臺灣青年創業基地集中亮相。

有補習行業19年經驗的臺北青年方玲淑看好大陸二孩政策催熱的幼教市場,於今年5月來到福州唯美客文創聚落,帶來臺式手作教具和教案,「在臺灣開補習班能幫助一個點,但在大陸卻可以延伸一個面,市場大加上多種創業優惠,很有信心。」(記者 林春茵)

相關焦點

  • 「惠臺31條措施」廣東顯實效 臺商期待更進一步落實
    自《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惠臺31條措施」)今年2月發布實施以來,廣東省、深圳市、廣州市陸續出臺了「粵臺48條」「廣州60條」「深圳貫徹『31條措施』政策彙編」等具體實施辦法。記者近日走訪深圳、中山、肇慶等地多家臺資企業,深切感受到惠臺措施給廣大臺商臺胞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
  • 2019兩會召開在即 資深臺商:深化惠臺31條細則可期
    中新網3月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2019年大陸兩會召開在即,在包含臺商在內的民企支持政策,今年可著墨空間甚多,例如減稅降費、《外商投資法》都是巨大紅利。資深臺商認為除了這些政策外,「惠臺31條措施」至今已滿1年,臺商期待進一步細化規範。
  • 惠臺31條、「臺旅法」,大陸與美國誰才是真愛臺?
    當臺灣各界還在為陳年舊事爭論不休時,對岸在元宵節前夕一口氣公布了31條惠臺措施(即《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含金量之高堪稱史無前例,引發輿論對未來兩岸融合甚至統一的無限想像。與此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全面解除美臺高層交往禁令的「臺灣旅行法」。
  • 旺旺集團:「26條措施」為臺商深耕大陸市場帶來契機
    旺旺集團北京首席代表、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天良日前對記者表示,新措施為臺胞臺企帶來扎紮實實的獲得感,也為臺商深耕大陸市場帶來難得的歷史契機。作為臺商代表,林天良出席了幾天前在南京舉行的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見證了「26條措施」公布給廣大臺商帶來的振奮與鼓舞。他表示,大陸在給予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方面,力度不斷加大,領域不斷拓寬,工作不斷落實。
  • 大陸惠臺「11條措施」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臺商圈對此一片叫好聲。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將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 長三角臺商放眼更廣闊大陸市場
    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記者潘清孫麗萍)作為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匯聚了眾多臺商臺企。在深耕長三角的基礎上,他們也開始放眼更廣闊的大陸市場,尋找新一輪布局機會。羅治平透露,為落實去年2月出臺的「惠臺31條」,四川推出了「川臺70條」,為在川臺胞臺企提供優質服務,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一年多來,在川臺企在資金補貼、稅收優惠、要素保障等方面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一系列便捷措施也讓臺胞在四川的生活更加安逸。
  •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吳家瑩:31項惠臺措施 讓臺商臺胞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最新發布的31條惠臺措施,獲得了臺商和臺胞們的積極點讚,許多人表示,這讓他們有了更大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31項惠臺措施一發布,廈門臺商協會的微信群就炸開了鍋,臺商們紛紛點讚轉發,把喜訊「奔走相告」。
  • 惠臺31條APP:來自大陸的「熊貓」讓綠營眼紅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就在大陸惠臺31條發布一周年之際,國臺辦首度推出「31條APP」,在島內引發強烈關注。聯合新聞網2月28日稱,此前1月底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搞直播、扮網紅,兩岸為爭取臺灣年輕族群認同都卯足全力、想方設法通過各種平臺宣傳政策。
  • 臺灣青年企業家:「惠臺31條」為臺商紮根大陸增加信心
    【解說】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8年初對外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該《措施》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共31條具體措施。明確指出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臺資企業和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
  • 31項惠臺政策獲連雲港臺胞高度關注
    31項惠臺政策獲連雲港臺胞高度關注 2018年03月01日 14: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1日連雲港訊 2月28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9個部門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臺政策)。
  • 大陸發31項惠臺措施 臺網友:我們還在搶紙 大陸直接搶人了
    在大陸推出惠臺措施後,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昨日在社交媒體上動情地說道。黃智賢她直言,「這31條惠臺政策,讓我感動。因為這一切,是為了要分享。」並稱,在臺灣當局把人民當做敵人對付時,大陸此舉團結了兩岸同胞。
  • 專家談大陸「惠臺31條措施」施行細則:須行之有效
    專家談大陸「惠臺31條措施」施行細則:須行之有效 2018-06-條措施」)發布已滿3個月之際,6月6日至7日,首屆桂臺合作高端智庫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來自大陸各高校及有關機構的涉臺智庫專家圍繞「地方政府如何落實『惠臺31條措施』」展開研討。
  • 大陸惠臺措施含金量高 臺商加大對大陸投資
    由此可見,儘管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為臺企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從未改變。大陸方面繼頒布「惠及臺企臺胞31條」和「26條措施」後,最近又頒布「11條措施」。大陸臺商紛紛稱讚大陸的惠臺措施是真金白銀,更堅定了在大陸發展的信心。
  • 天津臺商談「31項惠臺政策」:反映臺胞心聲 促進心靈契合
    中新社天津3月8日電 (記者 張道正)「這次出臺的政策是全面性的突破,反映出在大陸臺商臺胞們的心聲。」天津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榮譽會長丁鯤華日前在天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31項惠臺政策」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更好條件,將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 看好大陸市場 臺商信心滿滿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臺灣方面核准對大陸投(增)資金額31.7億美元,同比增加52.49%。其中,6月份赴大陸投資金額4.97億美元,同比大增186%。大陸前景令人期待臺商臺企紛紛增資擴產的背後,是對大陸發展的信心,對大陸市場的期待。「及時應對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體現了中國大陸的制度優勢。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我們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這讓我們臺商堅定信心,在大陸投資興業。」
  • 大陸「惠臺31條措施」出臺一年間
    「『31條』讓我們充分感受到祖國大陸對臺商的全方位關懷。」蔡禮文說。  「31條惠臺措施」為臺企在大陸實現更好更大發展注入新動力。2018年,兩岸貿易額達226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臺商投資穩步增長,全年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4911個,同比增長41.8%。
  • 張冠華:惠臺重大舉措展現出大陸對臺工作新理念
    一、大陸對臺工作新理念的重要體現此次發布的31條措施,與過去系列惠臺利民政策的主要不同,著重於給予臺胞在大陸創業、就業、學習與生活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展現出新的對臺工作理念。此次31項惠臺措施的推出,不同於過去的對臺優惠舉措,而是從創新和改革大陸對臺交流的政策、機制和體制入手,將逐漸予臺胞在大陸的同等待遇作為著力點,不僅對臺開放達到新水平,更標誌著大陸對臺交流體制機制的重大轉變。31項措施涉及大量政策、法律法規的調整,標誌著大陸推動兩岸經濟社會交流正在形成以「同等待遇」為指向的新體制機制,為臺胞通過民間交流率先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了新的巨大空間與制度保障。
  • 根植大陸 臺商冀「深耕再深耕」|大陸|臺商|黃健堂|廣達集團|張...
    「大陸有龐大的市場和成熟的供應鏈。更何況,到哪裡能找到行政效率這麼高的政府和這麼勤奮、優秀的員工?」黃健堂說,臺商定會在這裡「深耕再深耕」。據統計,上海累計設立臺資企業已超過1.4萬家,合同臺資金額逾400億美元。根植大陸,眾多臺商和黃健堂一樣,深切感受到大陸對臺企的支持和善意。正如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所言,臺灣是出生的故鄉,大陸是「事業的故鄉」。
  • 「惠臺31條」成洪水猛獸?大陸沒有陰謀,只存善意!
    海峽之聲3月8日訊(記者張玥、小景、襲悅)全國兩會前夕,大陸推出31項惠臺政策,在兩岸民間引發熱烈反響。然而,3月6日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卻指「大陸惠臺政策最後的目標都是吞併臺灣」;臺灣「陸委會」則針對《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為臺胞提供同等待遇」等政策,稱大陸「背後隱藏了政治前提、目的與手段」,甚至提出「中國經濟殖民論」。然而惠臺31條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 「惠臺31條」實施一年半,落實得咋樣?
    國務院臺辦、國家發改委等31個部門在去年3月聯合發布了「31條惠臺措施」,後續又出臺了臺灣居民居住證等措施,獲得了臺灣同胞的廣泛好評。10月31日舉行的全國政協第八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上,惠臺政策落實問題引起與會委員的關注,並就相關問題與參會的部委負責同志展開交流互動。「『31條惠臺措施』實施以來廣受臺胞臺企好評,但是,惠臺政策重製定、輕執行的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