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體側面展開的最短路徑——螞蟻行程問題

2020-12-13 李老師數學園地
圓柱體側面展開的最短路徑

模型分析:

上圖為無底的圓柱體側面展開圖.如果螞蟻從點A沿圓柱表面爬行一周,到點B的最短路徑就是展開圖 BAA′B′ 中AB' 的長度,AB'=√(AA'+A'B′),做此類題目的關鍵就是, 正確展開立體圖形, 利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或「兩邊之和 大於第三邊」準確找出最短路徑。

例題:

如圖1,有一個圖柱形玻璃杯,高為12cm,底面周長為18cm, 在杯內離杯底4cm的點C處有一滴蜂蜜, 此時一隻螞蟻正好在杯外壁, 離杯上沿 4cm與蜂蜜相對的點A處,則螞蟻到蜂蜜的最短路線長為多少?

圖1

分析:化曲為直,即將圓柱側面適當展開成平面圖形,再結合軸對稱的知識求解.

解:如圖2, 作CD⊥FA於點D, 作點A關於EF的對稱點A』,連接A'C,與EF交於點B,則從點A到點B到點C為最短路線.

圖2

由題意知DC=9cm,FD=8cm,FA『=4cm,在 RtΔA'DC中,

A'C=A'D+DC=(FA'+FD)+DC=(4+8)+9=225=15,故

A'C=15cm.

因為AB+BC=A'B+BC=AC,所以最短路線長為15cm.

答:螞蟻到蜂蜜的最短路線長為15cm.

點評:如果把本題的條件「在杯內離杯底4cm的點C處有一滴蜂蜜」,改成「在杯外壁離杯底4cm的點C處有一滴蜂蜜」,而其它的條件不變.朋友們想一想,那麼這道題又應該怎麼做呢?

例題2.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道數學問題:「枯木一根直立地,高二丈周三尺,有葛藤自根纏繞而上,五周而達其頂,問葛藤之長几何?」題意是:如圖3,把枯木看作一個圓柱體,因一丈是十尺,則該圓柱的高為20尺,底面周長為3尺,有葛藤自點A處纏繞而上,繞五周後其末端恰好到達點B處.則問題中葛藤的最短長度是多少尺?

圖3

分析:圓柱沿AB側面展開如圖4所示,枯木的底面周長為3尺,繞5圈底面周長AC就變成了3×5=15尺,高AB為20尺,求出BC的長就是枯藤的最短長度.

圖4

解: 把 圓 柱 沿AB展開側面,如圖4所示,在Rt△BAC中,AB=20尺,AC=3×5=15尺,

BC=√(20+15)=25(尺),即

問題中葛藤的最短長度是25尺.

相關焦點

  • 勾股定理:幾何最短路徑問題
    最短路線問題通常是以「平面內連結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為原則引申出來的.人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常常遇到帶有某種限制條件的最近路線即最短路線問題.對於數學中的最短路線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在同一平面內;第二類為空間幾何體中的最短路線問題,對於平面內的最短路線問題可先畫出方案圖,然後確定最短距離及路徑圖。對於幾何題內問題的關鍵是將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問題求解,然後構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 中考數學專題系列五十七:初中數學,「螞蟻怎樣走最短」題型歸納
    螞蟻怎樣走最短」的類型題,這類題型既要求有一定的空間想像力,還要具備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能力,當然還要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學生對此類題型感覺到困難實屬正常現象。例題、如圖,有一個圓柱體,它的高為20,底面半徑為5.如果一隻螞蟻要從圓柱體下底面的A點,沿圓柱表面爬到與A相對的上底面B點,則螞蟻爬的最短路線長約為______(取3)分析:1、剪圓柱。首先把圓柱沿點A所在的母線剪開展平,如下圖,2、找最短。
  • 最短路徑:向螞蟻學算法
    螞蟻這種自我學習、不斷修正、自我進化的能力,被稱為蟻群算法。在自然界中,螞蚊的食物源總是隨機分散於蟻巢周圍,在蟻群協調、分工、合作後總能找到一條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徑。現實中,我們能觀察到大量螞蟻在巢穴與食物源之間形成近乎直線的路徑,而不是曲線、圓等其他形狀(見下圖)。
  • 中考數學試題解析之最短路徑問題
    一天,一位羅馬將軍專程去拜訪他,向他請教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將軍每天從軍營 A 出發,先到河邊飲馬,然後再去河岸同側的 B 地開會,應該怎樣走才能使路程最短?從此,這個被稱為 「將軍飲馬」 的問題廣泛流傳.
  • 謎之問題:溺水救人的最短路徑
    在所有選擇中,這條路線遊泳的路程最短。但B也不是正確的選擇。儘管你跑步速度很快,但是這條路線太長了,同樣會增加到達溺水者的時間。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這個問題中陸上和水中的路程是需要我們去權衡的。正如費曼所說:「代表最短路程的路線中(A)水路過長,而水路最短的路線(B)陸上運動時間又太久,耗時最短的路線一定是這兩個因素的合理分配。」
  • 八年級上冊數學:勾股定理的應用之路徑最短值問題和生活實際應用
    最短路徑問題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三種路徑最值問題,>一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二是將軍飲馬問題;三是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一點的連線中,垂線段最短..我們言歸正傳,回到今天所講勾股定理在線段最值問題中的應用,還有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螞蟻爬之路徑最短值問題,這類問題一般不能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解決,而是先展開,再利用此公理來解決;方法總結
  • 最短路徑問題模型匯總
    【問題概述】最短路徑問題是圖論研究中的一個經典算法問題, 旨在尋找圖(由結點和路徑組成的)中兩結點之間的最短路徑
  • 勾股定理在四種立體幾何表面行程最短問題應用
    求立體幾何體表面上最短行程問題,都是要展開圖形,在曲面上的最短距離問題,轉化為在平面上兩點之間距離最短問題。特別的是一種在圓柱內,外的行程最短問題,應用了軸對稱性質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性質,知識的靈活運用很重要,不管在什麼背景下,都能夠識別出來。
  •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直圓柱體平面展開圖
    奧數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真題 > 小升初奧數專題訓練 > 正文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直圓柱體平面展開圖 2017-08-29 10:27:41 小學奧數幾何問題專項練習:直圓柱體平面展開圖
  • 初中數學公式:圓柱體面積公式
    初中數學圓柱體的面積計算公式   以一個圓為底面,上或下移動一定的距離,所經過的空間叫做圓柱體。   圓柱體   1.圓柱的兩個圓面叫底面,周圍的面叫側面,一個圓柱體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組成的。   2.圓柱體的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體的高。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7圓柱體
    5、圓柱的側面展開圖:(1)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當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是,側面沿高展開後,展開圖形為正方形。(2)不沿著高展開,展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或者不規則圖形。
  • 【初中數學教案】《圓錐的側面展開圖》
    《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圓錐的側面、底面、高、軸、母線、過軸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使學生會計算圓錐的側面積或表面積.3、情感態度:通過對圓錐側面展開圖的自主探究,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情感體驗,通過與人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的 過程,讓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建立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三)教學重點:1、圓錐的形成手段和圓錐的軸、母線、高等概念及其特徵;2、用展開圖的面積公式計算圓錐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 初中數學專題之最短路徑問題典型題型及解題技巧,你還學不會?
    初中數學中解決最短路徑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要學會作定點關於動點所在直線的對稱點,或利用平移和展開圖來處理。這對於我們解決此類問題有事半功倍的作用。1、 理論依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點關於線對稱」,「線段的平移」「立體圖形展開圖」。教材中的例題「飲馬問題」,「造橋選址問題」「立體展開圖」。2、知識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點關於線對稱」,「線段的平移」。「飲馬問題」,「造橋選址問題」。
  • 數學八(上):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徑長,最全題型整理,建議收藏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徑長度,是八年級數學(上)的一個考試熱點問題,這類題型通常包括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最短路徑問題還有通過計算比較最短路徑長度。解決這類題型,可通過幾何變換及勾股定理來求解。巧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徑長,通常有四種題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部分考試常考的題型:題型一:用計算法求平面中的最短問題題型二:用平移法求平面中的最短問題
  • 5.初中數學:怎麼求螞蟻吃蜂蜜,爬行的最短路徑?勾股定理經典考題
    初中數學:怎麼求螞蟻吃蜂蜜,爬行的最短路徑?勾股定理經典考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醒: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把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方便大家更系統的學習,將所有內容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最短路徑問題「將軍飲馬」,「造橋選址」,「費馬點」(珍藏版)
    【問題概述】最短路徑問題是圖論研究中的一個經典算法問題, 旨在尋找圖(由結點和路徑組成的)中兩結點之間的最短路徑.算法具體的形式包括:①確定起點的最短路徑問題 - 即已知起始結點,求最短路徑的問題.②確定終點的最短路徑問題 - 與確定起點的問題相反,該問題是已知終結結點,求最短路徑的問題.
  • 單源最短路徑-Dijkstra 算法
    Dijkstra(迪傑斯特拉)算法是典型的單源最短路徑算法,用於計算一個節點到其他所有節點的最短路徑。主要特點是以起始點為中心向外層層擴展,直到擴展到終點為止。問題:求a點到各個點的最短距離,如下圖:要求最短距離我們得知道以下兩個關於最短距離的定理:1.可以簡單描述為:最短路徑的子路徑也是最短路徑。
  • 初中生應該知道的數學模型,利用軸對稱解決最短路徑問題
    利用軸對稱解決簡單的最短路徑問題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數學模型,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每個初中生都必須掌握。下面就分享這個模型常考的題型及解題思路。在最短路徑模型中,「兩點一線」的最短路徑問題是最基礎的問題。例如:相傳,古希臘亞歷山大裡亞城裡有一位久負盛名的學者,名叫海倫。
  • 最短路徑:Dijkstra 算法和 Floyd 算法
    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徑算法,在很多專業課程中都作為基本內容有詳細的介紹,如數據結構,圖論,運籌學等等。注意該算法要求圖中不存在負權邊。問題描述:在無向圖 G=(V,E) 中,假設每條邊 E[i] 的長度為 w[i],找到由頂點 V0 到其餘各點的最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