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與中弘股份這對冤家如今正走向命運的「分水嶺」,處於退市整理期的中弘股份在復牌後連續跌停,股價連續刷新A股最低紀錄。而資金鍊堪憂的加多寶則試圖通過加速上市來「輸血」。
中弘繼續無懸念跌停
「被捲入中弘重組事件讓加多寶陷入極大被動」
在創下A股最低股價記錄0.36元之後,11月27日,中弘股份繼續無懸念跌停,收盤價為0.29元/股,「買100股(1手)中弘股份只要29元,相當於一份盒飯錢。」有股民調侃道。自1996年5月13日瓊海虹創造了0.4元/股的A股最低股價紀錄以來,時隔22年,A股最低股價紀錄被中弘股份刷新。
與中弘股份「痴纏」過的加多寶則在加速推進上市。加多寶總裁李春林日前表示,公司在上市主體、上市地點上做進一步的商討。同時也在和戰略投資者接洽,「年初提出的三年上市目標依然不變」。
李春林還公開回應與中弘重組事宜,稱加多寶從來沒有和中弘談過重組,並表示,被捲入中弘股份的重組事件讓加多寶陷入極大的被動局面。「銀行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加多寶還被列入了高度關注名單,大量的貸款讓我們提前償還。經銷商更不敢給我們打款。」
中弘股份在退市之前曾幾度披露重組計劃,其中8月底公布的與加多寶的重組計劃,公布即成為了一場鬧劇,遭到加多寶方面的全盤否認。中弘股份披露的一份《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顯示,2015年到2017年,加多寶的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億元、-5.83億元。到了2017年,加多寶的淨資產為-3.45億元,處於資不抵債境地。
加多寶「缺錢」著急上市
「突然衰敗更深層次原因是集團的管理問題」
李春林此前表示,加多寶上市的原因來源於市場營銷環境發生變化,產品升級成為一大趨勢。對加多寶而言,著急上市最主要的原因是「缺錢」,近年來,加多寶銷量不暢導致資金鍊緊張,引發了經營狀況不斷惡化,員工集體離職、與合作夥伴訴訟不斷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加多寶曾與包裝巨頭奧瑞金、中糧包裝都有過訴訟,中糧包裝一度中止向加多寶提供罐體。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以來,加多寶員工上演了集體離職一幕。「2016年整個公關部撤掉,被併到品牌部。2017年下半年,品牌部的人基本也走光了。」一名加多寶前員工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到了今年,人員動蕩蔓延至高層。今年3月,加多寶集團總裁王強及集團副總經理徐建新被解職,李春林接任集團總裁。後者曾是加多寶旗下崑崙山品牌的負責人。
業內人士看來,加多寶的突然衰敗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這裡面既有大環境的影響,比如涼茶市場的整體萎縮,還有外部因素,比如與王老吉曠日持久的官司和價格戰,更深層次原因則是加多寶集團的管理問題。「陳老闆儘管人不在內地,但他其實並不願意放權」,加多寶前員工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長期在香港的加多寶創始人陳鴻道對市場的變化不夠敏感,但對企業的經營又不願意放手。
按照加多寶的上市規劃,加多寶的上市時間是2020年左右,目前留給加多寶的時間只有兩年左右,經營狀況不斷惡化的加多寶能否撐到上市之時還不可知。
北京晨報記者 陳瓊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