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飲料市場中,人們大致把飲料分為碳酸和非碳酸飲料兩種。而在中國的飲料市場中,我們還多了一個品類,那就是涼茶類。都知道中國人愛喝茶,涼茶類的飲料也成為了國內飲料市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就在涼茶類飲料市場快速增長的過程中。曾經的「涼茶之王」加多寶卻停產了。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
在國內的飲料市場中,幾乎被百事、可口、雪碧這些產品佔據著。而作為我們自己的國產品牌要想翻身其實並不容易。但是,加多寶卻在2011年的銷售額全線趕超了可口可樂,總體的銷售額達到了160億元。在那時看來,加多寶的實力似乎並不弱。但是一起訴訟案,將加多寶打入谷底,從此走上了業績虧損之路。
2012年廣藥集團將加多寶告上法庭,並且指對方商品侵權。雙方對簿公堂20多次,涉案金額也達到了50多億元人民幣。之後,加多寶涼茶便慢慢開始走下坡路。可以說這次訴訟案讓加多寶的顏面盡失。雖然,之後加多寶也是多次贊助熱播的電視欄目。但是,此時的加多寶依然是非常的低迷。
之後一起重組事件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中弘股份重組中,加多寶再次現身。但是,此時的它已經處於了虧損的境地。在相關的公告中顯示,加多寶在2017年的淨利潤出現了-5.82億元的情況,在負債方面也是達到了131.68億元。此時的加多寶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
當然,業績虧損。也導致了加多寶多地出現了裁員、停工、停產的情況。此時的它已經千瘡百孔。只有武漢、仙桃等工廠在生產。縱覽這一切,可能許多的人感到惋惜和驚嘆。但是,加多寶的業績變臉就是這麼快。
先是在品牌之爭中,加多寶的品牌受損。之後又出現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廣告的大肆投入、企業員工喪失信心等。這一切事情的發生,讓這個當年的「涼茶之王」一步步的墜落。
一起看似平常的訴訟案,讓涼茶加多寶徹底的涼了。從中我們也看出了一個企業的品牌價值的重要性,當一家企業的品牌如果毀了,那麼所有的客戶或者是消費者將離他而去,在沒有大量資金支撐的情況下,這家企業的存活時間或許也不會太久。這次起訴案件常常被人們稱為「紅罐之爭」,而這次「紅罐之爭」實在是損失太大。
我們希望在中國飲料市場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加多寶能夠再次重塑自己的品牌,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視線當中,重振當年的雄風。同時也希望像這種企業之間兩敗俱傷的局面不要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