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涼茶真要涼 「佛商」陳鴻道的生死劫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大貓財經

01

「佛商」,是圈內人對陳鴻道的恭維,開始他覺得名頭太盛,但後來也就默認了。面向周正,說話慢條斯理,虔誠的佛教徒,這些理由是這個稱呼的由來。

來到香港的這些年,陳鴻道只露面出席一些宣揚佛法、善事的活動,更多的時間,他用來遙控內地的公司加多寶,他不是嚴苛的老闆,對待下屬寬容而溫和,即便能力不逮,也是調換到不重要的崗位,而不是裁撤了事。

可這都是表面。

●2005年的10月,陳鴻道倉促出逃,避禍香港。

●2004年6月25日,廣藥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主動到檢察院自首,經審判受賄罪成立。同時李益民供出了陳鴻道行賄的事實。

●2005年10月2日,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將陳鴻道逮捕,當月19日,檢察院對陳鴻道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

見勢不妙,陳鴻道棄保潛逃,至此不踏入大陸一步。

事情緣起自一份授權。

道光年間,廣州爆發瘴癘,疫症蔓延。有草藥愛好者王老吉歷盡艱辛,尋找良藥,最終得一秘方,研製出一種涼茶配方,這種涼茶不僅解除了鄉民的病痛,也幫助鄉民躲過了天花、疫症等災難。王老吉從此聲名大振,被譽為嶺南藥俠,還被清道光皇帝召入皇宮,封為太醫院院令。

1828年,王老吉在廣州十三行開設第一間「王老吉涼茶鋪」,深受街坊歡迎,被譽為「涼茶王」。之後幾十年,王老吉涼茶鋪開了上百間,1956年,改造浪潮席捲全國,王老吉與嘉寶棧、常炯堂等八家企業合併成立「王老吉聯合製藥廠」,後幾經更名為「廣州羊城藥廠」歸屬廣州市醫藥總公司(廣藥集團前身)所有。

早些年,廣藥對王老吉品牌的經營並不出色,被陳鴻道看到機會。

02

陳鴻道,東莞長安鎮人,早年在宏遠批發市場從事批發生意,發了小財後到香港尋求發展,創立了鴻道集團。1995年以加多寶公司的名義,從廣藥集團取得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在內地的獨家經營權,合同約定租期15年,租金為300萬元/年。

對國企廣藥集團來說,這是旱澇保收的一筆錢,但陳鴻道是天生的生意人,這每年300萬必然要物有所值,但幹了8年,王老吉也一直不溫不火,在廣東、浙南地區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銷售業績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多元,遠沒達到陳鴻道的目標。

然後高人出現了,推崇「定位」之說的特勞特,給王老吉定製了一個報告,核心就一句話「怕上火喝王老吉」。陳鴻道像在黑暗中找到了光,立刻全盤接受,王老吉的銷量業績由此飆升,從2000年大概1個多億,暴漲到2008年的突破100億,不到10年,100倍的增長!成為超越可口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到2011年,王老吉銷售突破200億元。市場份額超過60%,把一個偏居一隅的地方品牌家喻戶曉,市井街巷,王老吉似乎無處不在。特別是2008年,直接豪擲1億元給災區捐款,圈粉無數,直接成為國民飲料,風光無兩。

03

加多寶的創業史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命根子被別人攥在手裡的創業史」,不論他們做多大,手握權柄的人隨時可以搞得他生不如死,而且做得越大,過程就越痛苦。

陳鴻道開始是不在意這個問題的,他在做大的路上一路狂奔,手段簡單高效,最傳統的4p法則應用的爐火純青。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把涼茶從一個養生品變成了飲料;

大血本的推廣,2003年,加多寶原計劃投入的廣告預算只有1000多萬,但實際上半年時間就花掉了4000多萬,這個費用,對於當年的加多寶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畢竟2002年加多寶全年淨利潤只有幾千萬,但這個大膽冒險一炮打響,2003年,加多寶的銷售收入從前一年的2億多飆升到了6億元。於是2003年11月,加多寶又購買了央視黃金時段廣告,加多寶開始了飛躍式發展,2004年銷量15億元,2005年銷量超過25億元,加多寶進入到了一路狂奔的階段。

強大的地網,基本上,在大眾生活圈裡,每天都被加多寶終端傳播物料包圍了,從飯館小牙籤盒,到小區裡便利店的門頭、店招、海報,再到商場裡的張貼、堆頭,可以說無所不在、無所不見。

好日子剛剛開始,厄運就來了。

04

因為授權有時間限制,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陳鴻道犯了糊塗——2002年、2003年,陳鴻道分三次給了廣藥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300多萬港幣換來的是延長王老吉商標的許可期限至2020年的許諾。

哪知行賄帶出了牢獄之災,王老吉的好運氣也嘎然而止。

15年租約到期,儘管加多寶和廣藥籤訂了延長租期的協議,但那個協議是在賄賂的情況下取得,這個時候雙方的談判就很重要。

廣藥的不爽在於授權費太少,一兩百億的銷售額,450萬的授權費,這個不公平。

●先是仲裁。

2011年4月,廣藥集團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遞交「王老吉商標」仲裁申請,當年9月初,鴻道集團稱沒有收到仲裁方面的資料,因此仲裁委不得不重新確定開庭時間,直到12月29日才啟動程序,原本仲裁委寄望雙方的和解,也因加多寶反應冷淡未進入實質程序。

據說一開始廣藥集團也沒打算收回「王老吉」品牌自己做,但加多寶開始了去「王老吉」化,在包裝上一面打上王老吉,一面打上加多寶,廣藥集團態度逐漸強硬,最終在2012年得到仲裁和法院支持,收回王老吉品牌自營,「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應歸廣藥集團享有」。

●然後,訴訟戰開始了。

加多寶申請二審,而廣藥開始逐省逐城針對加多寶開展訴訟。加多寶連敗21陣。

他們開始自嘲:「賣涼茶第一,打官司倒數第一」。

05

●如果陳鴻道不去行賄,一定還有其他的方式續約;

●如果仲裁可以順利協商,未見得會有後來的狼煙四起;

●當然,如果這些門都關上了,是不是還有一扇上開著的窗?比如上市。

因為顏色之爭,陳鴻道決定壓上血本。

辦法還是老辦法,2012年到2015年,加多寶在《中國好聲音》上累計冠名費為7.8億元,2013年在央視招標中,以5.78億元成為第三標王。除了頻頻現身各大衛視的熱門節目,加多寶在體育營銷上也不遺餘力,先後贊助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4年巴西世界盃等重大體育賽事。

飲料行業因為渠道重,結算塊,現金流好,所以行業融資欲望不高,娃哈哈、農夫山泉都是如此,陳鴻道也算定了好的銷售可以持續,在把銷售收入的20-40%投入營銷中,回報一定樂觀。

然後飲料行業的高增長卻在前兩年停止了。飲料行業很長時間都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長幅度,到了2015年,增速僅為5.8%,收入有限、官司纏身,陳鴻道擅長的三板斧威力漸小。

加之與廣藥王老吉在市場上價格戰不斷,買三贈一、買四贈一,在這樣的糾纏中,雙方的利潤都不好看,2016年開始,加多寶敗跡漸露。

加多寶的廣告投放力度明顯不如過往。加多寶之前推崇的仍舊是傳統媒體端的大投放,而移動互聯時代,注意力轉場,加多寶應對不多。

強力的地網士氣不足。有加多寶的終端經銷商稱,過去加多寶的市場人員每隔兩三天就會來一次終端,現在一周都不見蹤影。

當然,最核心的還是錢不夠,沒有廣藥一樣的資源支持,也錯過了上市時點沒辦法順利拿到低成本資金,以往高舉高打的手段沒了空間。

於是,號稱佛性的陳鴻道,也開始了裁員,追隨十數年的舊部陸續離開。

工廠開始停工,當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宣判廣藥集團與加多寶集團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標誌裝潢權益時,加多寶甚至沒有能力去消化這個利好,紅罐產品開始生產,但有經銷商拒絕繳納保證金去售賣。

到了今年7月,廣東省高院就「王老吉」商標案作出一審判決,廣東加多寶、浙江加多寶、加多寶(中國)等企業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計14.41億元。

差不多同時,中糧也把加多寶告上法院,2017年10月,中糧包裝以10億元現金和10億元實物的出資方式,增資清遠加多寶佔股達30.58%。同時,加多寶要將加多寶商標作價30億元注入清遠加多寶。2018年上半年,中糧包裝已完成對清遠加多寶出資8.77億元,但加多寶尚未按增資協議履行出資承諾……

對外融資的路子不順暢,賠款額巨大,收入不振,加多寶選擇了最後一條路,上市,儘管錯過了最佳時點,他們還是希望搏一把,可惜借殼中弘把暴露了最後的蒼白:2007年,主營業務收入70.02億元,淨利潤為-5.82億元。

實際控制人陳鴻道遠在香港,上市路崎嶇艱難,加多寶挺得到那個時候嗎?23年的歷史怎樣延續?

相關焦點

  • 最冷寒冬,前途未卜,加多寶要涼涼?
    文| 趙曉娟編輯| 牙韓翔冬天本來就不是喝涼茶的季節,所以通常在冬天到來之前,加多寶的經銷商們要想盡辦法賣出更多的涼茶飲料。但是周立已經有2個多月沒有進到加多寶了。「經銷商是見貨就打款,原材料商是見錢就供空罐、紙皮,物流是給錢就拉貨,問題是錢從哪裡來,這是加多寶面臨的問題……」加多寶資金鍊緊張的消息在百度貼吧裡不斷發酵,也不時有「7月份的工資什麼時候能發」這樣的問題被大量評論。今年9月,加多寶廣東清遠濃縮液原料工廠幾乎停產、杭州工廠的罷工等事件也印證了加多寶運轉的艱難。
  • 中國涼茶大王加多寶落寞:從年賺千億到負債百億,創始人跑路14年
    聰明的投資者,要學會在擔心和恐慌中買進,而在貪婪和歇斯底裡狀態中賣出。但最終由於創始人陳鴻道的貪慾,想要低價收購王老吉商標而賄賂廣藥集團高層,事情敗露之後逃往香港數十年,致使集團負債纍纍,風光不再,王老吉與加多寶背後的故事值得尋味。
  • 負債百億,罷工討薪,加多寶能否上市自救?
    「怕上火,喝加多寶」,相信大家對這句廣告詞一定耳熟能詳。當年只要有人說出怕上火,就能立馬接出下一句話,可以說,加多寶的廣告營銷做得十分到位,雖然和王老吉一直糾紛不斷。  不過,近日,加多寶發布消息稱,目前加多寶引資及上市工作正有序推進。此時距離加多寶的目標上市時間還有1年,加多寶這時提出要上市,僅僅是為了完成「三年內能上市」的目標嗎?
  • 加多寶即將死灰復燃?李春林如何扭轉頹勢?
    加多寶集團,是香港鴻道集團全資子公司,1990年,香港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和香港王老吉傳人王健儀,經過協商後達成合作協議,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授權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涼茶的秘方與商標生產飲料。1992年,陳鴻道開始設廠生產王老吉並在國內進行銷售。最近一直有新聞爆出,加多寶要涼涼?那麼加多寶今年是有多危機重重呢?
  • 加多寶為何停產了 涼茶之王加多寶怎麼涼的
    曾經的「涼茶之王」加多寶卻停產了。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在國內的飲料市場中,幾乎被百事、可口、雪碧這些產品佔據著。而作為我們自己的國產品牌要想翻身其實並不容易。但是,加多寶卻在2011年的銷售額全線趕超了可口可樂,總體的銷售額達到了160億元。在那時看來,加多寶的實力似乎並不弱。但是一起訴訟案,將加多寶打入谷底,從此走上了業績虧損之路。
  • 江瀚:加多寶竟淪落到負債欠薪停產的地步?
    上個世紀90年代,一個在香港打拼的大陸人陳鴻道看到了涼茶這種廣東特有飲品的魅力,於是花錢從香港的王老吉後人那裡買到了配方,1995年第一罐紅罐的王老吉被賣出,標誌著王老吉的正式面世,1997年陳鴻道的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羊城藥業王老吉食品飲料分公司籤訂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
  • 加多寶停產陷危局:大面積缺貨 資金鍊緊張
    來源:時代周報[摘要] 一位接近加多寶的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由於全國多地工廠停產,加多寶已經出現全國大面積缺貨的現象—經採訪的全國各地多位經銷商亦進一步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了這點。東莞長安鎮,既是「涼茶大王」陳鴻道的桑梓故裡,亦是他的發家之地。
  • 加多寶慘敗:工廠停產,員工罷工討薪,曾佔70%市場,年銷200億!
    在銷量上,加多寶被王老吉反超,失去涼茶行業的龍頭寶座;在利潤上,從上市公司中弘股份披露的加多寶業績來看,加多寶去年虧損 5.82 億人民幣。加多寶業績滑坡的背後,是整個經營陷入困境。最顯眼的表現,就是現金流斷裂。
  • 加多寶和王老吉爭了九年,丟了市場,結果都沒有贏家?
    6月23日,加多寶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於6月18日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裁定書駁回廣藥集團再審的申請。這意味著加多寶可以繼續使用「怕上火喝加多寶」的廣告語。並且在1995年,陳鴻道與廣藥籤合同,獲得商標使用權。通俗講,王老吉商標是廣藥的,而配方以及把它從籍籍無名的廣東涼茶變成風靡全國暢銷飲料的則是鴻道集團。後來,陳鴻道用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火遍大江南北。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王老吉涼茶就取得了重大成就,單獨商標價值就超過了千億。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恩怨始於一個人:加多寶創始人陳鴻道。一些早年的報導中,陳鴻道是為人低調、言談斯文的虔誠佛教徒,有「佛商」之稱。近13年的時間內,被稱為營銷天才的陳鴻道,將王老吉從2001年的1億元銷售額做到了2011年的150億元銷售額。
  • 加多寶王老吉廣告語糾紛落定,多年爭鬥涼茶行業卻涼了
    最高法裁判書認定,「怕上火喝 XXX」廣告語由加多寶首先創設並持續使用,在加多寶公司與廣藥集團商標許可使用關係已經終止,加多寶公司已將其涼茶產品改用「加多寶」商標的情況下,加多寶公司將其創設並一直使用的「怕上火喝XXX」等廣告句式改用在「加多寶涼茶」產品上進行宣傳,加多寶宣傳使用的「怕上火喝加多寶」廣告語,具有正當性,符合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
  • 加多寶14億官司發回重審,8年爭利,市場早已不是涼茶的天下
    王老吉和加多寶到底有啥區別?這恐怕是每個喝過涼茶的人,都會在心裡嘀咕的一個問題。早些年,冠名「中國好聲音」的加多寶到處打廣告:全國銷量遙遙領先的紅罐涼茶更名為加多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加多寶被王老吉一紙訟書告到了法院。
  • 中糧包裝(00906)與加多寶集團進行戰略合作以提升在兩片罐的區域布局
    在此基礎上,董事會宣布,於2020年11月30日,該公司間接全資附屬中糧包裝投資與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加多寶中國)訂立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加多寶中國承諾,加多寶集團將把該集團作為其所需包裝製品的首選和主要供應商,且該集團所佔份額不低於加多寶集團包裝製品採購總額的70%-80%;而且加多寶集團使用兩片罐、PET或其它飲料包裝製品新罐型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由集團供應。
  • 王老吉商標案重申,加多寶14.4億賠償出現轉機,斷供危機如何解決
    正值盛夏,相信不少人的冰箱裡都已經囤上了涼茶,就涼茶品牌而言,此前「王老吉」涼茶風靡全國,但在2010年之後,「加多寶」又橫空出世,表示自己正是此前的「王老吉」,最初人們難免有些暈頭轉向,突如其來的品牌更改讓很多人一時無法分辨哪個才是此前熟悉的「王老吉」,之後隨著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品牌之爭日益加劇
  • 中弘股份刷新A股最低紀錄 加多寶能否撐到2020年上市?
    加多寶與中弘股份這對冤家如今正走向命運的「分水嶺」,處於退市整理期的中弘股份在復牌後連續跌停,股價連續刷新A股最低紀錄。而資金鍊堪憂的加多寶則試圖通過加速上市來「輸血」。  李春林還公開回應與中弘重組事宜,稱加多寶從來沒有和中弘談過重組,並表示,被捲入中弘股份的重組事件讓加多寶陷入極大的被動局面。「銀行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加多寶還被列入了高度關注名單,大量的貸款讓我們提前償還。經銷商更不敢給我們打款。」  中弘股份在退市之前曾幾度披露重組計劃,其中8月底公布的與加多寶的重組計劃,公布即成為了一場鬧劇,遭到加多寶方面的全盤否認。
  • 深度丨加多寶連發最高院再審裁定公告 昔日涼茶巨頭還能東山再起嗎?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加多寶非得要重複再發這次再審裁定。確實,就算是加多寶現在被裁定可以繼續使用「怕上火」系列廣告語,早已今非昔比,身陷債務償還、高管流失、經銷隊伍四分五裂的加多寶能否東山再起,也要打上一個大問號。
  • 加多寶涼茶真的要涼了嗎?中糧已中止供應易拉罐半年!
    贏得了「怕上火」廣告語的加多寶,這會自己要「上火」了!合作不到半年,蜜月期翻臉!!從去年10月份中糧包裝20億入局加多寶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兩位大咖開始翻臉。而這一次的原因來自於清遠加多寶。中糧包裝投資入局加多寶,其實換取的正是清遠加多寶30%的股份。
  • 俏紅罐橫空出世 立體營銷拓涼茶品類 加多寶乘風破浪 百億銷量立...
    加多寶集團董事長辦公室行政總監馮志敏回憶,加多寶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先生當時考慮,紅色在傳統中是一種喜慶、吉祥、熱鬧的顏色,公眾認知接受度高。另外,紅色跟黃色搭配起來,有一種尊貴的感覺,這種顏色搭配跟中國歷史對紅色、黃色的推崇有關,與中國人的情感吻合。
  • 商標:加多寶與王老吉14.4億元之爭,最新官方回應來了!
    進入7月,備受關注的國內兩大涼茶巨頭加多寶和王老吉再次燃起戰火!7月1日加多寶官方發布「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就『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定」的公告之後,王老吉官方在7月2日做出最新回應,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