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馬寺一塔尖被摸成包漿壽桃,導遊稱能去病消災?房頂被扔滿硬幣
延伸閱讀: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景區回應:增加安保引導遊客紅星新聞記者7日上午聯繫到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對方表示,「10月2日已經引起注意,當天就增加了保護。」管委會還說,後續研究院會對相關佛像進行修復。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江西鋼企給...
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 還有家長抱起小孩去摸佛頭國慶長假首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迎來大批遊客。據景區工作人員講,有幾處佛像由於緊鄰過道,不斷地有遊客伸手去摸,這不僅違反景區規定,也是對文物的一種損害。更奇葩的是,還有家長將孩子抱起來去碰,還有小男孩直接從護欄下面的縫隙裡鑽了進去,家長則負責在外面拍照,然後心滿意足地揚長而去。總值5億!江西鋼企給員工每人發了一臺轎車10月1日,江西方大九鋼公司舉行轎車發放儀式,現場氣氛熱烈。
-
龍門石窟遊記(可當景區解說詞)
隨即和幾位好友相約龍門石窟,最想目睹奉先寺裡盧舍那大佛那令人著迷的千年微笑。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裡處。這裡香山和龍門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古稱「伊闕」。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
龍門石窟「剪刀手」佛像走紅 賣萌佛祖引膜拜(圖)
洛陽龍門石窟一尊佛像的特殊手勢,恰似賣萌可愛的「剪刀手」,連日來經網絡傳播後迅速躥紅,並引發無數網友及遊客膜拜。 網友發現「剪刀手」佛像 五一小長假期間,一則關於龍門石窟「剪刀手佛像」賣萌的網帖,經過網絡傳播後,迅速發酵並引發眾多網友熱議。網帖說,洛陽龍門石窟一尊歷經千年風霜的佛像,手勢神似「剪刀手」,是在向遊人賣萌,在提醒大家保護文物,還是想說點什麼?
-
2.臺駘山景區火災後退票大廳被...
2.臺駘山景區火災後退票大廳被擠爆。10月2日,太原市迎澤區政府已依法對臺駘山景區實施全面關停。景區在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的同時開始給遊客退票。售票大廳內前來退票的遊客絡繹不絕,場面一度混亂。10月1日,山西太原臺駘山景區發生火災致13死15傷。3.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10月1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
-
洛陽龍門石窟 景點介紹
洛陽龍門石窟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馳名中外。有世界文化遺產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景區等多種重量級「頭銜」,吸引了眾多國內遊客前來參觀遊玩。龍門石窟佛像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約13公裡的龍門山上。現在去龍門石窟,交通十分便利,市區有83路、51路、60路多輛公交可以到達。購買龍門石窟門票也很方便,現場和網上都可以買。
-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斥資六億元改善景區環境
如今的龍門石窟景區是綠草如茵,楊柳青青,整潔有序,遊客如織。龍門石窟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公元四九四年),直至北宋,現存佛像十萬餘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是中國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二年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
河南旅遊景點大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北魏孝文帝年間龍門石窟開始鑿建,歷經多個朝代陸續營造400多年,南北長達1公裡,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尊,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
-
昨日,龍門石窟景區的大石門建成開放
今後,您來到龍門石窟景區,會看到這裡多了一座大石門,大石門後面還「藏著」一片青翠的樹林,而這些只是龍門正在建設的西北服務區的一角。 昨日,《洛陽晚報》記者從龍門石窟管委會了解到,西北服務區的設計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大師。在她設計的這些旖旎建築的背後,還有一串串故事。
-
同樣是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年入過億元,成都這座石窟卻鮮為人知
攝影:劉剛|來源:去驢行中國石窟聞名全世界,比如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但你可能不知道位於成都大邑縣斜源鎮盤石村飛鳳山卻藏著一座千年石窟造像,這便是藥師巖石窟。藥師巖石窟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此後又經歷過幾個朝代增像,到今天在飛鳳山的峭壁上已有大小佛像一千餘座。傳統石窟裡的佛像既高大又莊嚴,一入石窟便讓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但這些佛像卻顯得更為Q版一些,看起來更讓人親近。
-
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另有歷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這些都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高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
古涼州的一處千年石窟,號稱石窟鼻祖卻少有人知
在西域三十六國的故地,不乏像克孜爾千佛洞這樣的石窟巨作。在河西走廊,尤其是古涼州的故地佛學留下的石窟古廟也代表了佛教發展的一個頂峰。涼州,是古代溝通中原王朝通往新疆和中亞的必經之路,這裡是天下要衝,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的重要節點。數千年來,西去的絲綢瓷器,東來的佛僧外商都在這片土地上演繹著精彩的故事。早在秦漢時期,佛教就開始傳入河西走廊。
-
中國四大石窟—-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裡,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
龍門石窟:加大力度全力創建全國文明景區
本報訊 (記者 張亞武)綠草如茵,楊柳依依,整潔有序,遊客如織,這是記者昨日在龍門石窟景區看到的喜人景象。 近幾年,龍門石窟以創建文明景區為突破口,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積極開展優質服務,使景區變得乾淨整潔、文明和諧。
-
龍門石窟的佛像告訴你答案!
龍門石窟賓陽洞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皇家工程。它開工於公元500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其中僅中洞的開鑿就花費了24年時間。賓陽北洞裡面有個大家都十分追捧的佛像,因為這個洞窟裡的主佛擺了一個剪刀手的造型。但是大家都知道剪刀手的造型是最早是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了紀念二戰勝利而發明的手勢,英文字母V,就是對應英文單詞Victory勝利的意思。難不成咱們國家的剪刀手造型比英國還要早一千多年嗎?
-
洛陽龍門石窟遊覽全攻略:伊河兩岸景色美,歷史人文故事多(上)
今年8月中旬,在遊覽了嵩山少林寺之後,我們一家三口繼續前往洛陽參觀著名的龍門石窟,今天將遲來的遊記補上。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龍門鎮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
重慶千年「神龜」露出水面,內有2尊佛像,市民紛紛拜祭
重慶的發展與自然碼頭密不可分,南濱路地區迎來了人們期待已久的乾旱季節,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沿南濱路長江流域長江底部的巨型建築,重慶的大多數人都會來附近觀察從河裡伸出來的建築物,整個建築的形狀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海龜,抬起頭看著另一側,烏龜的嘴巴向上彎曲,好像是在熱烈歡迎每個訪客,它正在注視著重慶的變化,當地人稱其為一千年的海龜巖石,在旱季,每天都有無數的遊客和路人與之合影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3月,在洛陽博物館舉行的日本東京大學珍藏關野貞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展上,展出了65張拍攝於1906年至1918年的龍門石窟老照片,吸引了眾多洛陽人的目光。展出結束後,日本友人把這批老照片捐贈給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是個什麼樣子?很多讀者都很感興趣。
-
山川水秀,桂林山水,龍門石窟
大家好,我是席瑩,今天給大家說說《桂林山水》《龍門石窟》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凡是到過桂林的人,幾乎都認為這句話並不誇大。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裡。這裡有一條伊水,河兩岸是香山和龍門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餘年間,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_L鑿窟建寺,使這裡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裡,共有97000餘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
-
河南五個值得一遊景點,龍門石窟,白馬寺榜上有名,你再推薦一個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洛陽的特色景點。它們以佛像為主,始建於唐代。它們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然而,龍門石窟的佛像歷經風雨侵蝕,再加上人為破壞,現在完整保存下來的已經很少了。在龍門石窟景區內部,還有白居易晚年居住的白園。有機會時,他一定要體味一下白居易老人晚年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