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破壞南海和平秩序

2020-12-22 中國軍網

兩年前的黃巖島對峙事件尚未淡出人們的記憶,兩年後的5月6日,菲律賓再次挑釁,在半月礁附近海域非法扣押我國漁船和漁民。據菲律賓媒體報導,被抓扣的11名中國漁民將面臨審訊,菲方試圖指控他們違反菲律賓漁業法和菲律賓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國對包括半月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中國人民就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予以命名。1934年和1948年,國民政府內政部先後兩次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礁中英島名,並向外公布,宣示對南海諸島的主權。1958年,中國政府發表的「關於領海的聲明」再次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

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由於南海油氣田資源的發現,菲律賓、越南等國對南海的部分島礁及其附近海域提出了主權要求,並出兵佔領了部分島礁。1995年,菲律賓軍隊破壞了半月礁上中國政府設立的主權碑及其它主權標識,並設立了其他一些標識和避難所來代替被毀的中國標識和建築物。

對於菲律賓等國的非法行為,中國政府從整個南海地區區域和平穩定的大局出發,一直主張通過雙邊談判和對話來解決南海問題,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訂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強調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近年來,菲律賓不斷在南海挑起事端,搶佔島礁、大肆攫取油氣資源、經常抓扣和武力驅趕在南海進行正常作業的中國漁民,造成了中國漁民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抓扣行為不同的是,此次菲律賓方面大肆炒作被扣押的中國漁船「非法」捕撈海龜,稱其存在偷獵行為,違反了菲律賓野生動物保護法。菲律賓的這種說法完全是顛倒是非,混淆視聽,其目的是在製造輿論,抹黑中國漁民,掩蓋事實真相,為其非法扣押中國船隻及人員尋找藉口。

按照《國際法海洋公約》規定,沿海國主管當局有充分理由認為外國船舶違反該國法律和規章時,可對該外國船舶進行緊追。此項追逐須在外國船舶或其小艇之一在追逐國的內水、群島水域、領域或毗連區內時開始,而且只有追逐未曾中斷,才可在領海或毗連區外繼續進行。

半月礁及其附近海域根本不屬於菲律賓管轄海域,中國漁民在半月礁海域進行捕撈作業,不存在違反菲律賓法規的前提條件,又何來違反菲律賓野生動物保護法之說?反觀菲律賓,在不屬於本國管轄水域內追捕他國船隻,才是違反國際海洋法相關規定,構成了對他國船隻的侵害。

事實上,菲律賓此次高調扣押中國漁船還有著深層次的用意。2013年,菲律賓宣布將與中國的南海爭端提請強制性國際仲裁。2014年4月,菲律賓方面正式向國際仲裁庭提交了訴狀。為了配合訴訟案,強化對其非法佔據的南海島礁的控制,營造菲律賓對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域實行「有效管轄」的假象,菲律賓使用了各種手段,此次在半月礁海域非法扣押中國漁船即是其手段之一。

縱觀近年來菲律賓在南海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根本不顧地區和平與穩定,正是菲律賓破壞了南海的區域和平秩序。中國有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菲律賓必將為自己的挑釁行為飲下自釀的苦酒。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中國對包括半月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菲方針對中國漁民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

《解放軍報》(2014年5月13日 03版)

相關焦點

  • 策·蘇赫巴特爾大使: 堅決反對破壞戰後秩序的任何陰謀
    原標題:策·蘇赫巴特爾大使: 堅決反對破壞戰後秩序的任何陰謀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烏日含):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根據中蒙兩國達成的共識,雙方將共同舉辦一系列慶祝和紀念活動,緬懷先烈,宣示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意志。
  • 歷史上的今天|菲律賓南海仲裁案
    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益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為中國歷屆政府所堅持,受包括《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保護。■ 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現代國際法秩序的締造者、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尊重各國在相互協商基礎上,通過自行選擇的爭端解決方式,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 專家視角 | 胡波:南海局勢—脆弱而緊張的和平(2020年9月)
    南海規則和秩序之爭短期內難見分曉中國、美國和東協是影響東南亞地區秩序走向的三大主要力量,短期內,三方很難找到最大公約數,而任何一方也很難發揮主導作用。美國通過公開表態和多邊及雙邊平臺,不斷渲染「中國控制磋商進程、建立排他性秩序」,給準則磋商帶來了新的變數。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準則磋商順利完成,我們也不宜對其寄予過高期望。中國多次重申,「準則不是解決南海爭議問題的平臺」。準則能一定程度上規範各國行為、增進互信和管控分歧,但確有自身的局限性。
  • 王文:關於南海問題的十大迷思
    按照艾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論》,「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從歷史上的西班牙、荷蘭、英國到現在的美國,這一理論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然而,若據此將中國海洋意識的覺醒及其在南海的維權行動當成是威脅海上航行和飛越自由,則顯然是受到地緣利益和海洋秩序之爭的蠱惑,也低估了中國遵守國際法的決心。
  • 美醉翁之意不在酒,裡根號航母敏感時刻擾南海!這些細節意味深長
    近期,香港不是很太平,發生了一些對香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對香港法治基礎和社會公共秩序帶來衝擊的惡性事件。而那些極端激進分子的後面,很明顯就有美國的影子。比如美國人出現在極端激進分子隊伍當中、美國高官會見暴恐分子頭目等等,這些都說明,香港事件的發生,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隨著事態擴大,我國已經多次態度鮮明地表明了態度,那就是絕不會容忍個別「老鼠屎」破壞香港的和平穩定,影響香港人民的生活。
  • 南海仲裁結果,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或許才是最好的結果!
    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國際仲裁庭將於近日公開結果。在南海仲裁案這件事情上,中國一直堅持: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的「三不主義」。辭河判斷,仲裁案可能出現三個結果:對中國有利的結果;含糊其辭的結果;對中國不利的結果。辭河認為,不利於中國的結果才是最好的結果。如果一個國際仲裁庭是公平公正的話,辭河相信,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能夠出現有利於中國的結果。
  • 美方惡意炒作南海問題攻擊中國 我駐越大使館發布嚴正聲明
    中國駐越南使館就此發表嚴正聲明如下:一、中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國一貫嚴肅認真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中國將繼續致力於南海有關爭議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談判協商解決、南海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維護的「雙軌思路」。多年來,經過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同努力,南海在沒有外部勢力幹預和介入的情況下總體保持了和平穩定。
  • 南海 我們美麗的藍色國土 絕不容許挑釁
    但毫無疑問的是,一方面,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管轄權的立場從未有所變化;另一方面,中國始終以南海斷續線為主張擁有主權、管轄權的範圍,從未將此主張擴大化。按照艾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論》,「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從歷史上的西班牙、荷蘭、英國到現在的美國,這一理論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
  • 新華社評論員: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新華社評論員有一種抹黑叫顛倒是非,有一種詆毀叫倒打一耙。當今世界,誰是和平發展的推動者,誰是導致動蕩不安的麻煩製造者?誰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誰是國際規則的破壞者?誰主張「天下為公」,誰認定「天下為我」?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縱觀歷史,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以和為貴、兼善天下的理念一脈相承。
  • 今年以來關於領土主權和南海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怎麼說
    習近平強調,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一貫維護國際法治以及公平和正義,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致力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 美軍E-8C飛機被曝再次現身南海上空 三天內第二次抵近中國廣東沿海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在7月13日被曝光對中國廣東省進行抵近偵察之後,美國空軍的E-8C偵察機於7月15日再次現身南海上空,並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7月15日發布的消息稱,美國空軍的一架E-8C「聯合星」飛機當天途徑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朝著中國廣東省方向飛行。
  • 外交部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共同舉辦南海問題線上國際會議
    本次線上會議的外交部會場與中國南海研究院會場王毅在書面致辭中指出,在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問題上,中國和東協國家是天然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攜手面對和化解挑戰,以主人公的姿態維護好南海和平穩定。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國際形勢深刻複雜變革、地區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研討會以「南海合作」為主題,圍繞「南海問題的由來與現狀」「和平解決爭端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區域海洋合作」等三個議題集中展開研討,秉持全球視野和歷史縱深,深入分析了南海當前形勢,就推進南海合作、加快「準則」磋商,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分享經驗、貢獻智慧。
  • 破壞監管秩序罪立案標準是什麼
    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監管秩序。客觀方面,指有列舉的四種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法律依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條規定,依法被關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壞監管秩序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毆打監管人員的;(二)組織其他被監管人破壞監管秩序的;(三)聚眾鬧事,擾亂正常監管秩序的;(四)毆打、體罰或者指使他人毆打、體罰其他被監管人的。
  • 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就南海問題接受媒體採訪
    中新社雅加達7月15日電 (記者 林永傳)中國駐東協大使鄧錫軍15日就美國務卿涉南海聲明及「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展等問題接受印尼《雅加達郵報》、國家電臺、美都電視臺採訪。鄧錫軍說,關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的南海問題聲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於7月14日作出回應。我們認為,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 孩子看到各種秩序被破壞而大哭時,其實是秩序敏感期到來了
    內部秩序感能讓幼兒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與它們所處的相對位置,外部秩序感則是指幼兒感知、理解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與關係。 秩序感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因為秩序遭到破壞而大哭,恢復後就會安靜;其次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秩序而反抗說「不」;一種自我意識的萌芽;最後是為了維護秩序而變得執拗,不順意就要重來一次。
  • 單方面仲裁裁決威脅南海和平與穩定——訪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地緣...
    新華社巴黎7月15日電(記者應強)建立在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非法行為和訴求基礎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就涉及領土主權及海洋劃界等仲裁庭並無管轄權的事項作出了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對此,法國中國問題專家、巴黎第八大學地緣政治學博士皮埃爾·皮卡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單方面國際仲裁併不能解決南海問題,只能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化,並給中國南海的和平和穩定帶來危險」。  皮卡爾曾經出版《中國是一個軍事威脅嗎?》一書,對東南亞地區發展也非常熟悉。
  • 美國國務院發表所謂涉南海聲明,中國外交部:美方挑撥離間的圖謀絕...
    趙立堅表示,美方聲明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違背美國政府在南海主權問題上不持立場的公開承諾,違反和歪曲國際法,蓄意挑動領土海洋爭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與此相反,美國拒絕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上頻頻「毀約退群」,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頻繁派遣大規模先進軍艦軍機在南海大搞軍事化,推行強權邏輯和霸權做法,美國才是本地區和平穩定的破壞者和麻煩製造者,國際社會看得十分清楚。中方在南海仲裁案及其所謂裁決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堅定的。仲裁庭違背「國家同意」原則越權審理,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有明顯錯誤,很多國家都提出質疑。
  • 少將:南海不打第一槍但第二槍絕不讓別人打
    在科技界小組討論的間隙,全國政協委員、海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尹卓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就南海問題、朝韓問題以及網絡安全問題等答疑解惑,並做出分析研判。尹卓認為,目前美國與我們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軍事,所以他們「利用軍事上的優勢,在我們周邊製造安全問題,比如東海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先後爆發,今後還可能轉移到臺海問題上」,歸根結底就是「利用安全問題破壞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割裂中國與經濟夥伴之間的聯繫」。
  • 臺灣各界就南海仲裁結果發聲 國臺辦回應
    兩岸理應聯手  臺灣《旺報》12日的報導,關注一段由臺灣網友發布、全長7分鐘的南海問題短片。這個短片叫「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以講故事的方式解釋南海問題始末,表達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人最早發現南海的島礁並加以命名,開發當地的資源;如果大陸失去了南海主權,臺灣也會失去東沙群島,因此兩岸應聯手共同捍衛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