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

新華社評論員

有一種抹黑叫顛倒是非,有一種詆毀叫倒打一耙。

美國領導人在演講中對中國展開「系統性抹黑」,給中國外交亂貼「擴張主義」標籤,誣稱中國「鑄犁為劍」、利用「債務陷阱」擴大影響力,種種荒唐之言,充滿傲慢與虛偽。

當今世界,誰是和平發展的推動者,誰是導致動蕩不安的麻煩製造者?誰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誰是國際規則的破壞者?誰主張「天下為公」,誰認定「天下為我」?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

縱觀歷史,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以和為貴、兼善天下的理念一脈相承。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主題,中國的外交辭典中沒有「擴張」二字。進入新時代,中國繼續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的紮實努力和積極貢獻,國際社會看在眼裡,公道自在人心。

與一些人炮製的「中國威脅論」相反,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參與朝核、伊朗核、緬甸、阿富汗、敘利亞、南蘇丹等問題解決進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建設性作用。與一些人誣稱的「擴張主義」相反,中國同絕大多數陸上鄰國和平解決了邊界問題,主張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使一度風高浪急的南海局勢趨於穩定。與一些人熱炒的「債務陷阱」相反,合作共贏的「一帶一路」建設造福各國、惠及人民,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攜手共襄盛舉。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不少非洲國家領導人更是主動駁斥「掠奪資源」「債務陷阱」等抹黑中方的論調。

反觀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長期以「國際社會代言人」自居,標榜「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呢?

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發動一系列對外戰爭,可謂「動武成癮」。美國還「制裁成癮」,一言不合就制裁。美國近年來還增添了新毛病——「退群成癮」,在不到兩年時間裡接連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核協定……

美國從自己利益出發,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規則不利自己就修改規則,修改還不合意就廢棄規則。其種種背信棄義、蠻橫無理的做法令世人側目。再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掩飾不了美國為長期維護其政治、經濟和軍事霸權的一己之私。

試看在當今世界的不少地區,政治動蕩、恐怖主義、難民潮等種種困境和挑戰,哪一樣不應該記上美國的「功勞」?

中國先賢有言: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信譽崩塌,道義破產,還有什麼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

中國和美國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國交惡不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中美兩國攜手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在中美關係的重要關口鑑往知來,我們更加體會到這句話的深遠意義。美國與中國相向而行、攜手共進,中美關係才能邁過溝坎、穿越風雨,通向更好的未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開闢光明前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相關焦點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局限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千年以來一直是被奉為真理般的存在,讓人斷斷不敢去質疑,它說得到底是對,還是錯的。今天我便要大聲地呼喊起來,因為這句話早已不合時宜,若不指摘出來,那就是誤國誤民,罪莫大焉。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過於強調「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原文如下:
  • 一課譯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hoto/Pexels]「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道」即道義、正義(morality and justice)。中國人自古推崇道義,認為道義是決定戰爭或事業成敗的根本力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只有奉行道義,才能贏得內部的團結一致、贏得民心(only by upholding justice can one achieve internal unity and popular support);否則就將不得人心,從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otherwise, popular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之前得道,之後多助,之前失道,之後寡助,並不是正被多助的人一定得道,這一點要搞清楚。多助本身是一種福報,叫大威勢,怎麼來的?當然,還有一種得道多助叫做匡扶大義。他們為了護義,一呼百應是可能的。這種條件下義在則多助在,義亡則多助亡。我們種任何的福都要知道,不會馬上成熟,所以只能用數量和願力加持,讓善業淹沒掉惡業。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複習資料整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學常識。1.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2.
  • 部編八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都勻市墨衝鎮中學 王有蓮教材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孟子)兩章》之一,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 劃重點啦,部編八年級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易考知識點
    八年級語文上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常考易考點匯總。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題目是編者加的,為全文的結論。「道」即孟子主張的「仁政」「王道」思想,文章由此引出「民心」。題目的意思是得到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多;失去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少。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㈡寫作特色⑴嚴謹論證,層層推進開篇即點出中心論點→用概括性很強的戰爭例子加以證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後以得「人和」則「戰必勝」作結,突出了「人和」是戰爭取勝最重要的條件。
  • 教案︱八年級上冊《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內涵,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採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資料助讀;師生共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論點的理解。
  • 《孟子》三章其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孟子》三章中我們會學習到關於孟子的三篇文章,分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八年級重點文章也是培養中學生對古代文言文閱讀興趣的培養。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大丈夫孟子,孟子與大家見面了。需要同學們注意,孟子是孟子,和莊子是莊子。不少玩過王者榮耀的同學會把莊周以為成孟子。
  • 中國人的信仰之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摘要: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有一個論述國際博弈鬥爭制勝之道的政治信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多助的天下之所順,攻寡助的親戚之所畔,最終必然取得勝利。國際間的博弈和鬥爭,雖然離不開實力的較量和謀略的應用,但決定博弈勝負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寶庫中,早就有對此的深刻探究和揭示,並成為指導國家間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政治信仰和博弈戰略。
  •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練習3篇
    (一) 閱讀回答下列問題(共4小題,共2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感
    今天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感覺棒極了!這篇文章其實我已經上了多遍,但每次上我都是翻一下教參,看一下重點難點,然後就開始上,無非是介紹一下作者,翻譯一下,講一講重點字詞,最後再說一下孟子文章的語言特色,就結束了。雖說流程沒有問題,重難點也有突出,但總感覺學生沒有投入其中,每次都是我講學生記,沒有半點新意與活力,上課上得讓人鬱悶。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題(8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他是一代王侯,卻不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落得如此下場
    「得道多助」,這句話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應證。一位好的君王應該心懷百姓,知民情,曉民意,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道寡助」,與之相反的是岐王李茂貞,作為一代王侯,卻不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為了利益連自己的親妹妹都下殺手,簡直人性泯滅!這樣的所做所為,也對他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 香港醫護不延長罷工,梁振英:罷工正式失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就在香港全力抗擊疫情之際,一些反對派伺機炒作「全面封關」,切斷內地和香港的聯繫,甚至還煽動醫護人員以罷工要挾特區政府。此外,醫護人員拋下病人參與罷工為也引起香港市民不滿。
  •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點擊上方的「彭波語文工作室」馬上關注公眾號■■■■■第22課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華為創始人告訴我們一個成長的方法
    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談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美國公司,特別是那些小公司會不遺餘力的幫助華為渡過難關,他談到深夜接到公司人員打來的電話匯報情況的時候流淚了,說了這麼8個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經常說這世界離了誰地球都照樣轉,但是如果你的存在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你就有了極大的被需要的價值,因為你已經成為別人依賴的對象,你取得重大的成就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
  • 美國在聯大表決中被「碾壓」,外交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汪文斌指出,這一表決結果已說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動輒退群毀約,借疫情對別國甩鍋推責,蓄意破壞國際社會團結抗疫努力,這完全不得人心,美國站到了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 70多個國家表態支持香港國安法 中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裡我要補充說明一下,既6月30日古巴代表53個國家在人權理事會做共同發言,歡迎中國通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後,20多個國家代表在人權理事會單獨發言,支持中國香港特區國家安全立法,所以共有70多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表態支持中國相關立法,這說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趙立堅說。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貿易摩擦沒有獨贏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貿易摩擦沒有獨贏作者 鄭安峰舉世矚目的中美經貿磋商痛失好局,美方實施對華加徵關稅的措施導致貿易摩擦升級,中方被迫採取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