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貿易摩擦沒有獨贏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貿易摩擦沒有獨贏

作者 鄭安峰

舉世矚目的中美經貿磋商痛失好局,美方實施對華加徵關稅的措施導致貿易摩擦升級,中方被迫採取反制措施。

在美方宣稱升級關稅的情況下,中方仍從大局出發,按原計劃赴美舉行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最大程度展現了中方推動談判的誠意和善意。

中國之所以始終致力於通過談判磋商解決中美貿易摩擦,是基於一個基本判斷:合作是中美兩國最好的選擇,磋商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中美貿易問題是複雜的、結構性的,處理不好會「雙傷」甚至「多傷」。事實證明,採取單邊加稅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主張平等談判的中方雖表現得極為理性克制,但迅速的反制措施和堅定的官方表態均表明,中國並不懼怕美國的「極限施壓」,亦斷然不會接受不平等的中美貿易協議。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重申的,對貿易戰中國不想打、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我們不會屈從於任何外部壓力,有決心、有能力捍衛自身合法正當權益。

在中方展現出戰略信心、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力的同時,美方卻暴露出其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多變、失信和不講理。美方在整個雙邊磋商過程中多有反覆,此前便有公然「棄約」之舉。如今,美方不顧連續磋商已達致的共識及氛圍,堅持上調關稅稅率,引發中國反制措施的同時,也遭到了美國國內的諸多質疑與反對。

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日前承認,美方的做法會使美國公司稅收負擔增大,這些稅收通常會轉嫁給消費者。美國大豆協會、化學理事會、服裝和鞋類協會等行業團體也各自表達了對美國政府驟然對華加徵關稅的反對。

需要指出的是,談判雖未破裂,但負面影響已波及中美雙方,更將增加風險、傷及復甦乏力的世界經濟。早在美方挑起貿易摩擦之初,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羅伯特·阿澤維多就警告,WTO成員國貿易限制措施的增長和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將全球經濟復甦置於「危險境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紛紛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WTO已將2019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從3.7%下調至2.6%,降至3年來最低水平。

經貿競合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無論從中美建交40年來的貿易互動過程,還是世界歷史上不同階段的貿易交往來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過去一年間,中國積極回應了美方合情合理的關切;而美方漫天要價,對中國的現況、誠意、韌性等認知不足。

在各國發展普遍面臨不確定性的今天,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不僅未承擔起與其地位相符的責任,反而不惜損人害己,甚至傷及無辜,令人遺憾。面對挑戰,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唯有見招拆招、「以戰止戰」,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中方多次表明,願與美方就存在的分歧開展坦誠、深入的交流,雙方共同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有決心也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解鈴還須繫鈴人。」從長遠來看,中美間的貿易分歧,仍需要美方回歸理性、拿出誠意,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照顧彼此重大關切,才能尋找出化解摩擦、可長可久的解決之道。(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局限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千年以來一直是被奉為真理般的存在,讓人斷斷不敢去質疑,它說得到底是對,還是錯的。今天我便要大聲地呼喊起來,因為這句話早已不合時宜,若不指摘出來,那就是誤國誤民,罪莫大焉。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過於強調「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原文如下:
  • 一課譯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Photo/Pexels]「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道」即道義、正義(morality and justice)。中國人自古推崇道義,認為道義是決定戰爭或事業成敗的根本力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只有奉行道義,才能贏得內部的團結一致、贏得民心(only by upholding justice can one achieve internal unity and popular support);否則就將不得人心,從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otherwise, popular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不對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之前得道,之後多助,之前失道,之後寡助,並不是正被多助的人一定得道,這一點要搞清楚。多助本身是一種福報,叫大威勢,怎麼來的?往往有大威勢的人都種下過助人,禮賢下士和尊敬聖賢的善業,如果沒有,單純是利益結合,那根本不用擔心,純粹是烏合之眾。但是我們都知道,福報的成熟是需要時間的,而且還會收到外緣分影響。一個一會助人一會自私的人得到多助的局面就比助人遠遠大於自私的人要慢的多。所以想要多助,平時就要積極助人,禮賢下士,尊敬聖賢。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複習資料整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學常識。1.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2.
  • 部編八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都勻市墨衝鎮中學 王有蓮教材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孟子)兩章》之一,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確,突出強調「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具體地說,就是闡明戰爭的勝敗主要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決於統治者是否「得道」。從戰爭談起,最終歸結到如何治國平天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識點複習+試題精練
    ㈡寫作特色⑴嚴謹論證,層層推進開篇即點出中心論點→用概括性很強的戰爭例子加以證明→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最後以得「人和」則「戰必勝」作結,突出了「人和」是戰爭取勝最重要的條件。
  • 劃重點啦,部編八年級語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易考知識點
    八年級語文上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常考易考點匯總。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題目是編者加的,為全文的結論。「道」即孟子主張的「仁政」「王道」思想,文章由此引出「民心」。題目的意思是得到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多;失去民心的人,幫助他的人少。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 教案︱八年級上冊《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學設計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內涵,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於文採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可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資料助讀;師生共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論點的理解。
  • 《孟子》三章其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部編版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孟子》三章中我們會學習到關於孟子的三篇文章,分別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八年級重點文章也是培養中學生對古代文言文閱讀興趣的培養。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大丈夫孟子,孟子與大家見面了。需要同學們注意,孟子是孟子,和莊子是莊子。不少玩過王者榮耀的同學會把莊周以為成孟子。
  •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練習3篇
    (一) 閱讀回答下列問題(共4小題,共2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新華社評論員: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新華社評論員有一種抹黑叫顛倒是非,有一種詆毀叫倒打一耙。誰得道多助,誰失道寡助?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縱觀歷史,中華民族歷來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以和為貴、兼善天下的理念一脈相承。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主題,中國的外交辭典中沒有「擴張」二字。
  • 讀懂這些古典名句 看清中美貿易摩擦
    近期,圍繞中美貿易摩擦,輿論場的聲音此起彼伏。應對貿易摩擦,在經濟上,中國有底氣;在輿論上,中國有態度。特別是中國的主流媒體,積極表明立場、勇於回擊質疑,一篇篇評論如利劍直刺要害,揭穿美方的謬論,闡明中方的立場。
  • 美國在聯大表決中被「碾壓」,外交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決議稱,開展國際合作、踐行多邊主義、團結互助,是全世界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危機的唯一途徑,敦促會員國促進包容和團結,反對種族主義、仇外、仇恨言論、暴力和歧視,不頒布和實施任何不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單方面經濟、金融和貿易措施,呼籲會員國致力於讓所有國家及時獲得優質、安全、有效和負擔得起的診斷工具、治療方法、藥物和疫苗。
  • 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感
    今天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感覺棒極了!這篇文章其實我已經上了多遍,但每次上我都是翻一下教參,看一下重點難點,然後就開始上,無非是介紹一下作者,翻譯一下,講一講重點字詞,最後再說一下孟子文章的語言特色,就結束了。雖說流程沒有問題,重難點也有突出,但總感覺學生沒有投入其中,每次都是我講學生記,沒有半點新意與活力,上課上得讓人鬱悶。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閱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題(8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他是一代王侯,卻不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落得如此下場
    「得道多助」,這句話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應證。一位好的君王應該心懷百姓,知民情,曉民意,為人民做實事,做好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道寡助」,與之相反的是岐王李茂貞,作為一代王侯,卻不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為了利益連自己的親妹妹都下殺手,簡直人性泯滅!這樣的所做所為,也對他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 香港醫護不延長罷工,梁振英:罷工正式失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就在香港全力抗擊疫情之際,一些反對派伺機炒作「全面封關」,切斷內地和香港的聯繫,甚至還煽動醫護人員以罷工要挾特區政府。此外,醫護人員拋下病人參與罷工為也引起香港市民不滿。
  • 中國人的信仰之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摘要: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有一個論述國際博弈鬥爭制勝之道的政治信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多助的天下之所順,攻寡助的親戚之所畔,最終必然取得勝利。國際間的博弈和鬥爭,雖然離不開實力的較量和謀略的應用,但決定博弈勝負的關鍵在於人心向背。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寶庫中,早就有對此的深刻探究和揭示,並成為指導國家間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政治信仰和博弈戰略。
  • 【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課文朗讀+注釋+翻譯
    點擊上方的「彭波語文工作室」馬上關注公眾號■■■■■第22課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黃靖:貿易摩擦敢戰才能言和 要有力回擊美方 以絕後患
    一、美國總統川普在推行對華貿易反制上,是否對其行為的後果和影響有清楚的認識和了解?但僅僅從經濟角度來理解川普對華貿易反制的措施是解釋不通的。川普政府和中國打貿易戰的意圖不光是「經濟戰」,還是「政治戰」,在川普此前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已經把中國和美國在經濟上的不平衡曲解為中國的經濟侵略,使用「戰爭語言」來描述中美經濟上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