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森林裡上課,在迷宮裡「過關晉級」,這樣的學校,孩子們怎能不愛?
新學期,寶山區再添一所新學校——位於寶山區工業園區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正式開學。處處是教室,到處皆學問,突破「圍牆」,這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用「無邊際課程」帶給孩子們一個「大課堂」。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由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合作成立,是除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東校、上外秀洲外國語學校之外,第三所直接委派上外優質師資的學校。
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共有9個教學班,超過300名學生在讀,由上外附中骨幹教師王曉紅擔任教學副校長,同時組建一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專家團隊,定時到學校聽課、指導,研究教學。
除了學校「雙外語」的拓展性和研究性課程體系外,學校把「無邊際課程」融入到每一處的校園文化之中。
一開學,二年級的小王王同學就在二樓的走廊裡流連忘返——原來,一段長長的走廊,被設計成為一個小迷宮。「讓我們做忙碌的拼讀小蜜蜂」——在老師們精心布置的牆報上,有一個個小袋子,小王王從裡面抽出一張卡片,完成拼讀任務,就能通過一個關卡,得到寶貴的一分。未來,學校的每一層走廊,都將成為語數外和科學、美術等科目的「大教室」,孩子們在這裡學習名人名言,和夥伴們比賽計算、拼讀單詞以及古詩文誦讀。副校長王曉紅介紹說,孩子們人手擁有一本寶貴的護照,只要在學習遊戲中打卡、通關成功,就能到老師那裡去換一樣自己心儀的獎品。
即便是學校的盥洗室,也是一堂別出心裁的「微型課」——再簡單不過的洗手八步法,被老師們編成了一首有趣的英語洗手童謠,孩子們邊洗手邊仰頭誦讀,充滿了童趣。
校園裡的每一處,都成為了育人的用心之處:水龍頭邊,是愛惜水資源的倡議;消火栓旁,是用電防火的安全知識;一樓的連廊即將封閉,那裡將被設計成一個小小地球,孩子們可以在「五大洲」學習地理知識,閱讀不同的文化叢書,然後再由「小導遊」們帶領了解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出國門,走遍世界。
因為地處寶山工業園區,學校之外也是寶貴的課堂。學校緊挨著的小河邊,是孩子們最愛去的「護城河菜園地」,這裡的蔬菜都有對應的英文名字和中英文介紹及各自的生長小知識,孩子們在這裡親近自然,了解自然,學習食育知識,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
校園外,還將有一塊屬於孩子們的「森林迷宮」。這個即將開建的森林迷宮將建在不遠處的開放式公園內,將通過設計,變成一個可以讓中小學生們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通過智力闖關、體力挑戰等不同方式「闖關」的情景教室。「我們將請各學科的老師結合課程體系設計闖關題,逐步建立迷宮資源庫,」王曉紅說,用森林迷宮的形式引入教學內容,會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融入,「這個森林迷宮將通過親子互動、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等各種形式,讓孩子們在闖關活動中提升個人能力和素養,培養團結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來源:上觀新聞
編輯:盛傑
審核:顏佳佳
籤發:陸勇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