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山海經·海內經卷》
這段來自《山海經》的話大概是有關大型猴科類似野人的最早的描述了,再加上民間傳說,一般認為這說的就是一種山中精怪——山魈。
大概意思就是,南邊有巨人,長著一張人臉胳膊特別長,黑色的身體長著長毛,腳是反著長的,看見人笑它就笑。這時候臉上能看到的都是它的大嘴,人們看見就逃走。
除了腳是反著長的這一條,人們認為的山魈的身體特徵,看起來就像今天的一些大猩猩。而現在真的有山魈這種靈長類動物,除了「反踵」,也非常符合這些特徵。
不過,這世上大概還沒有哪個哺乳動物的腳是反著長的吧。
山魈一直是民間傳說中山鬼精怪的主力軍,什麼山裡的野人、會把婦人小孩虜上山、晝伏夜出、笑得跟哭一樣、聲音跟鬼一樣、最愛吃小孩。哪個小孩子沒被家裡的老人嚇唬過:你再哭山裡邊就有東西把你叼走吃掉了!
當然了,我們長大了就再也不會相信這「拙劣的謊言」了。哪裡有什麼會吃人的怪物?至於山魈,更多的人都認為它只是個傳說,或者是《山海經》那個年代的一個奇奇怪怪的動物,比如當時的人認為的山鬼或山神。
但是山魈是真實存在的動物,而且人家名字就叫山魈,又名鬼狒狒。據說是因為山魈的臉長得跟鬼一樣。
其實我們誰都沒見過鬼,也不知道鬼長什麼樣子。用「長得像鬼一樣」只是來形容山魈長相奇怪可怖,而且原本山魈是屬於狒狒屬的,與狒狒有幾分相似,所以才有了這個別名:鬼狒狒。
既然提到鬼狒狒,就不得不提另外一種動物了:鬼狒。有很多人認為山魈不就是鬼狒嗎?鬼狒狒不就是鬼狒嗎?
不是,真不是,這完全就是兩種動物。
山魈,獼猴亞科山魈屬山魈種,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類動物,身高70釐米左右。鬼狒,獼猴亞科山魈屬鬼狒種,它下邊還有三個亞種,非洲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身高60釐米左右。
山魈和鬼狒外表相似,但是山魈體型更大,臉上色彩比較豐富。而鬼狒全身毛色比較暗淡,大黑臉,只有下嘴唇是紅色的,下巴上有白色的小鬍鬚。有一句話叫「寧遇豺狼,不遇山魈」足以說明人們真的見過山魈,而且承認山魈的戰鬥力非常強。
鬼狒就弱一點了,花豹算是鬼狒和山魈的天敵,但是花豹捕獵鬼狒更多,只有領頭的老雄猴敢正面跟花豹剛一剛。山魈就不同了,花豹只敢捕獵未成年的小山魈,相反,花豹還經常遭到成年山魈的圍攻。
花豹的內心大概是:到底誰是誰天敵啊!還讓不讓豹活了!
山魈長著一對非常尖利的獠牙,成年雄性山魈性情暴躁好鬥、而且體型大、爪子鋒利不好惹,所以一般的動物們都會避著他走。正因為這樣,山魈有時候,也敢跟獅子豹子打一架。
鬼狒這邊也有驅趕花豹的記錄,它們也非常聰明,圍毆加使用工具,就能留下一隻豹子。投擲石塊這種行為看起來比不上花豹的撲咬有威懾力,但是一群鬼狒朝花豹投擲石塊威力可觀。
這麼來算:普通人投球能投出來時速100公裡左右的成績,而鬼狒的臂力相當於人的三倍,再加上我們拿的是球,鬼狒拿的是石頭……
所以就有了這麼一個成績:4次趕走花豹,1次弄傷花豹,4次殺死了花豹。
山魈的戰鬥力比起鬼狒更強,它們的體型比起鬼狒更大,身上的色彩也比起鬼狒更豐富。更有趣的是,雌性山魈也會來大姨媽,也有周期……
而且在山魈中,越強壯、顏色越豐富鮮豔、臉上的藍色越亮的雄性,越能得到雌性的喜愛,也越受到其它山魈的尊敬和佩服。
所以,難道山魈也是看臉的?
你覺得山魈和鬼狒,哪個更「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