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荒島上發現鬼狒,通過觸覺交流,目前不足3000隻瀕臨滅亡

2021-01-16 雪靈谷動物地理

最近,一個由生物學家組成的探險小組在赤道幾內亞的比奧科島上看到一群鬼狒,當時,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隊長決定在這裡坐了下來,仔仔細細觀察它們的活動情況。

這地方在比奧科島上海拔2000米的「大火山口」底部,島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鬼狒,正在一棵無花果樹上攀爬、進食。

據說早在1551年,一隻奇異的雄性動物鬼狒在德國奧格斯堡公開展出。據觀察者敘述,它的手指和腳趾與人類相似,並且「性格開朗」,不過也喜歡動不動以後背對著觀眾。

該島位於幾內亞灣內,距離非洲西海岸30公裡,與三座島嶼共同構成一個群島。來自非洲大陸的動植物憑著偶然的機會登上它們的海岸,寄居於此。

由於非洲赤道地區熱帶雨林快速、嚴重的破壞以及人類捕獵的日益加劇,使得鬼狒10年間數量下降了30%多,至2018年,在比奧科,數量已不足3000隻。近幾十年來由於非法商業狩獵和棲息地的破壞,嚴重威脅鬼狒的生存,野生鬼狒變成非洲最為瀕危的靈長目動物之一。

鬼狒又名黑面山魈、灰狒狒,是猴科山魈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的熱帶雨林中。鬼狒與山魈極其相似,山魈是我國傳說中的年獸,古書籍有少量的記載,但是不是現存在非洲的這種山魈還不好說,畢竟不是生活在一個州,而我國現在也沒有看到類似傳說中的年獸。

鬼狒在外表上與山魈相似,只是面部沒有後者那麼顏色豐富,故得又名黑面山魈。鬼狒鼻骨隆起,吻部突出,兩顎粗壯,生有32顆牙齒,鼻孔朝前向下緊靠,手足均有5個指、趾,具扁平的指甲,都能直立起來。

鬼狒沒有彩色的面部皮膚,除下唇為明亮的紅色外,整個面部都是黑色,雄性下巴上有白色的鬍子。因為臀部的血管密度增加,因此為紅色,對於雄性,生殖器也是藍色或紫色。

鬼狒雌雄個體間差異極大,雄性鬼狒的體型幾乎是雌性的兩倍。雌性的平均體重為11.5公斤,雄性則為25公斤;雄性體長為610-764mm,雌性則比雄性矮10cm左右。

鬼狒的生活習性和靈長類動物基本相同,結群生活,每群有幾個或50餘個,具領地意識,白天在地面覓食,晚上爬到樹上睡覺。通常每個種群約20隻鬼狒,由一隻強壯的雄性統領,在食物充足時,種群甚至會超過50隻。

鬼狒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聲音、氣味、毛髮色彩三種方式。鬼狒胸部的氣味腺所分泌的不同氣味,可以作為標記分支;母親與孩子,伴侶之間通常通過觸覺交流,同類之間經常發出咕噥聲和尖叫聲,至於這些聲音的目的,連專家也不清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只剩下你自己與流落荒島有什麼區別?《荒島餘生》
    《荒島餘生》講述了一個聯邦快遞工作人員,因為飛機失事獨居荒島的故事。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思考過世界上只有自己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湯姆漢克斯在劇中扮演的角色就體驗了一次,只是這份孤獨持續了四年多。可能有人會反對,世界上的人都消失了,與獨居荒島區別很大。在文明社會中,即使世界上只有一個人,他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很多的生活補給。
  • 山魈是鬼狒嗎?這兩種活躍於民間傳說中的生物,實際區別還挺大的
    既然提到鬼狒狒,就不得不提另外一種動物了:鬼狒。有很多人認為山魈不就是鬼狒嗎?鬼狒狒不就是鬼狒嗎?不是,真不是,這完全就是兩種動物。山魈,獼猴亞科山魈屬山魈種,世界上最大的猴科靈長類動物,身高70釐米左右。鬼狒,獼猴亞科山魈屬鬼狒種,它下邊還有三個亞種,非洲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身高60釐米左右。
  • 奧匈帝國末代皇帝,一個決定令帝國滅亡,密謀復闢被流放荒島而死
    奧匈帝國建立後,與英國、法國、德國、俄國並列為歐洲五大強,但奧匈帝國的國祚卻相當短暫,只經歷了兩代皇帝共51年。奧匈帝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在一戰中戰敗,但鮮為人知的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的一個決定,直接導致了帝國滅亡。
  • 這些「荒島求生」類動漫,看了後停不下來!
    首先要推薦的是《巨蟲列島》,這是一部死亡率高達99.99%的荒島求生番,故事主要講一群人墜機漂流到荒島,這座荒島上有著巨大的昆蟲,而且都是肉食性昆蟲,而漂流到這裡的人必須在這群巨大昆蟲捕食下活下來,這是一部充滿了恐怖和重口的求生動畫,口味淡的小夥伴別去看。
  • 不能再吃了 西昌鋼鵝總數不足2000隻瀕臨滅絕
    據西昌市農牧局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期,西昌鋼鵝受外地鵝種的衝擊,純種群的2.2萬隻下降到2012年總數不足2000隻,鋼鵝品種資源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為此,西昌成立西昌鋼鵝品種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領導小組,對其進行保護與研究,目前西昌鋼鵝已納入國家級保護名錄。西昌鋼鵝保種場目前正式被確定為國家級遺傳資源保種場。
  • 兒童觸覺刺激不足 需重視!
    例如:早產兒因為一出生就被送到保溫箱,缺少跟母親身體親密的接觸,因此缺少早期的感覺刺激,在日後行為上可能表現出怕生,膽怯,退縮等現象。  在五感中,觸覺最多,所以觸覺的學習也最重要。人類在胚胎時期共有三層,內層發展為內臟,中層發展成骨骼和肌肉,外層形成皮膚和腦神經細胞。
  • 黃渤坐一個遊輪擱淺荒島,看渤哥怎麼統治荒島,做個皇帝
    黃渤主演的馬進該片講述了一群人意外流落荒島而展開,眾人置身荒島野樹,共同面對未知的全新旅程。影片以荒島生存為背景,展示了人們在展示荒島生活的殘酷和無情的同時,也充分揭露了人性的弱點。最終他們被海浪衝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沒有信號,沒有電源,沒有吃的,住的,他們無法和外界聯繫,一度以為人類已經滅亡,他們可能就是最終的人類。
  • 英國給3000隻蜜蜂裝上電子標籤
    2007年初的那個冬天,美國24個州大量蜜蜂不知去向;最近英國研究發現,一些地區蜜蜂數量減少了50%以上,一同減少的還有蝴蝶、飛蛾和食蚜蠅等授粉昆蟲。  英國科學家驚呼:長此以往,將威脅到英國的糧食安全。
  • 差別這麼大 手遊《荒島求生》遊戲裡的最優生存策略
    不過嚴格來講,《荒島求生》也並不是一款原創性非常非常強的遊戲,在AppStore的玩家評論中,有人提到:《荒島求生》與《死亡日記》有些類似,這一點說得沒錯,不過這個評論的發布者恐怕沒注意到一點,那就是《死亡日記》也只是基於《This War of Mine》的簡化,所以過多地討論這些沒意思,本文中我們只看《荒島求生》在設計上的獨到之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 中國人不願吃的食物,非洲國家卻吃到瀕臨滅絕,一年吃上千萬噸
    說到吃,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第一時間應該想到的就是我們中國人。可以說中國是吃貨的天堂,我們有著幾千年的飲食文化,那些西方人看起來醃髒不能入口的動物內臟,下水,往往在我們中國的廚師刀下就會變成一道可口的飯菜。就連很多老外吃了之後都忘記了他們的忌諱,那叫一個讚不絕口啊。
  • 當年被放養在非洲草原上的5隻華南虎,它們後來怎麼樣了?
    本來這個計劃的倡議者全莉是希望在國內找到野化基地,全莉從2001年年初去江西、福建、湖南省等華南虎棲息地進行了考察,深入到深山中和發現虎蹤跡的老鄉的家裡,和他們交流,拍攝了大量照片,回去進行宣傳報導。並和中國的「華南虎之父」黃恭情先生進行了交流和協作,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成功。
  • 救你命3000,少年與屍體荒島求生,奇幻漂流終悟人生真諦
    不過撇開這些不足來看,它仍不失為一部水準之作。你敢在喜歡的人面前放屁嗎?對自卑的人來說,告白都難開口,更不要說這麼糗的事了。能夠對他人眼光免疫的人不是太自我,就是游離於規則之外的反社會分子。對《瑞士軍刀男》中的主角漢克湯普森來說,他就屬於前一類人:懦弱,膽小,自我封閉。面對險惡的現實世界對他來說,簡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 孩子觸覺發育不好,易怕生愛哭,通過這些遊戲訓練觸覺發育改善
    但是,如果孩子是剖宮產、人工餵養、獨生子女或者早期限制活動過多等,就會造成觸覺訓練不足,出現觸覺敏感問題——顯得神經質,情緒不夠穩定,容易緊張,愛發脾氣;害羞愛哭,害怕人多的地方,甚至不願去幼兒園或上學。
  • 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屍香魔芋上榜
    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世界十大上瀕臨滅絕的植物:1、筆筒樹詳細介紹:筆筒樹出生於非常遠古的年代,據稱3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它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區,屬於國家保護植物,目前的數量已經特別少了。
  • 通過觸手感知味覺?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觸手的神經系統包含中樞神經索和分布於吸盤內的神經節,因而章魚可以利用吸盤上的神經節感知並整合信號分子從而控制觸手甚至單個吸盤的自主行為。前人研究發現位於吸盤邊緣的上皮細胞在形態上與其他動物感覺受體細胞相似,這提示吸盤可能是其化學觸覺的感覺器官,然而,這種特殊感知方式下的刺激響應、分子及細胞學機制尚不清楚。
  • 您了解我們的觸覺嗎?有意思的觸覺!
    在嬰兒出生後,人類(及猴子)的母親會把寶寶緊緊抱在身邊,原始文化中,做母親的不分晝夜地把孩子帶在身邊,中非洲侏儒族人的嬰兒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與人做身體接觸,也經常被族裡其他成員撫摸,或與之玩耍。非洲西南部喀拉哈裡沙漠的康族母親常把寶寶用吊索抱著,使寶寶頭上腳下地掛在母親身邊,能抱著母親玩,或與其他人溝通。
  • 科學發現:七萬年前人類曾瀕臨滅絕,文明要如何延續?
    人類瀕臨滅絕2013年,由以色列和美國的聯合研究小組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美國人類遺傳學研究》上發表。研究人員通過檢測人類的線粒體DNA(通過母系遺傳後代)發現,非洲南部的科伊人和桑恩人,在9萬至15萬年前,與其它人類發生分離。
  • 神秘的非洲矮人族,8歲就能娶妻生子,曾被吃到瀕臨滅絕!
    歷史上有許多神秘的傳說,例如巨人族是否存在,雖然現在的人發現了一些遺蹟,但還未再發現過巨人族的蹤影,但是矮人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們的故事還頗富傳奇色彩。俾格米人就是這樣的矮人,亞洲和非洲都是存在的。亞洲的叫做尼格利陀人,平均身高153釐米,非洲的尼格利羅人與其相似。在中非原始森林中,就生活著尼格利羅人,其中女性的身高約為1.2米,男性的身高約為1.4米。在剛果、中非、烏幹達和其他國家的原始森林中,可以看到它們蹤跡。他們身材矮小,但力量和體力都很強,而且他們的聽覺、嗅覺和視力都比普通人高得多。據說有一隻蜜蜂飛到10米以外,它們也能分辨出蜜蜂的種類和雌雄。
  • 全球不到2000隻!非洲發現一猴子長著狐狸臉,用長尾巴來交流信息
    而留在非洲、歐洲的那些狐猴的祖先,與其他更高等的猴子競爭時處於下風,被新興的高智商猿類排擠掉,慢慢凋零,最後逐漸滅絕。而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這些祖先,由於沒有什麼天敵,得以保存下來,並演化稱如今幾十種的狐猴。所以,環尾狐猴目前只分布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和西部,生活在乾燥森林裡,儘管生活艱苦,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