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組圖)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組圖))

楊藝

  當大家正把春晚吉祥物「康康」轉變為「猴腮雷」之時,重慶的民間藝人們則將新年的猴元素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以此來迎接

猴年

的到來。在九龍坡區文化館工作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剪紙

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藝,近一個月裡,創作了上百張以猴為主題的剪紙。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九龍坡區文化館採訪了楊藝,楊藝一邊向記者展示著近期的創作,一邊講述了手工剪紙銷售和市場情況。

  隨手剪出形態各異的

猴子

  新年前的一個月裡,楊藝剪了上百張形態各異的猴三兒剪紙,「有些簡單點的是新春走基層時,在北濱路、大渡口等社區、學校教大家剪紙的時候剪的,那種兩三分鐘就剪完了。還有些圖案比較難的,需要設計,一般一剪就要剪幾天。」楊藝一邊說,一邊向記者展示著手中的「桃面猴」、「猴面春字」、「對猴」、「卡通猴」等作品,「剪了以後有些當場就送給參加活動的市民了,還有一些準備送給朋友,當作春節前的祝福。」

  比起機器剪紙,楊藝認為手工剪紙不會死板,且更具有創造性。楊藝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手工剪紙在剪的過程中可以憑靈感進行改造,一種類型的猴子可以變換很多種形態,「就像『猴面春字』的剪紙,將春字的上半部分剪出來後,下面的猴面可以隨意造型。另外,手工剪紙也可以利用多餘的空間,將多餘的紙張改剪成柳條等花邊式樣。」

  五十多幅剪紙作品被侵權

  除了剪猴子,楊藝也曾創作了許多關於人物、民族服飾等剪紙作品,「以前,剪紙大多是貼在窗戶上裝飾房間,但現在大多數人買剪紙是為了收藏,或是裱在畫框裡掛在牆上欣賞。」

  由於作品精緻,有些人表示要將她的作品送給羅中立以及為鄧麗君作詞的莊奴等知名人士。被問及作品價格,楊藝說這要根據作品的難易程度和美觀程度來定,從幾塊錢到上千塊錢不等,「較前些年來說,今年的剪紙的銷量不是很好,來買作品的也大多是一些老顧客。」

  楊藝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自己有五十多件作品遭遇過侵權,「拿去做封面的、打廣告的、出書做圖片的等等都有。我曾經試著追究過幾次,對方就說『你就去法院告我嘛』,但想著只是為了幾件作品又有些不划算,不了了之的居多。」 重慶晚報記者範聖卿 鍾洲毓 攝影報導

  作者:範聖卿 鍾洲毓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原標題: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重慶剪紙非遺傳承人 剪上百張猴子迎猴年 在九龍坡區文化館工作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楊藝,近一個月裡,創作了上百張以猴為主題的剪紙。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九龍坡區文化館採訪了楊藝,楊藝一邊向記者展示著近期的創作,一邊講述了手工剪紙銷售和市場情況。
  • 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剪出「小豬佩奇」窗花
    電影的預告海報上,小豬佩奇和傳統剪紙窗花的結合,更是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了解,宣傳海報的窗花剪紙,就出自我省黃山市的著名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之手。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
  • 當重慶非遺遇上狗年 剪紙狗、麵塑狗、糖畫狗……萌翻你!
    作為渝北區龍塔街道迎春文化活動之一,今日(6日),「新時代·文化年——我和非遺有個約會」在黃泥磅紫荊商業廣場舉行。志願者們在現場不僅送春聯、年畫,龍塔街道還請來了渝北剪紙、龍興棕編手工藝、譚氏麵塑以及龍興李氏糖畫等技藝的傳承人,現場向大家表演充滿年味的民間藝術。
  • 小手「剪」出多彩童年 「衡陽非遺」南嶽剪紙進課堂
    3月13日,在衡陽非遺進校園—南嶽區金月完小剪紙課堂上,「南嶽剪紙」非遺傳承人肖煥手把手教孩子們剪出自己喜愛的花樣。初次接觸剪紙的孩子們,興趣盎然地用剪刀剪出多彩的童年。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實現活態傳承、活力再現,讓非遺薪火代代相傳。紅網時刻衡陽3月15日訊(通訊員 廖欣婭 周苡 記者 石珊)「肖老師您看!我剪的蝴蝶多美!」3月13日,在衡陽非遺進校園—南嶽區金月完小剪紙課堂上,四年級學生陳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
  •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德蕊:剪紙從娃娃學起 也讓外國朋友來學習
    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提到的「花黃」,就是指用金黃色的紙剪成的女性額飾,剪紙也是大家接觸較多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民間藝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臺興路社區服務中心的「德蕊剪紙藝術培訓室」,有一位72歲的王德蕊老人,她從事剪紙已有40多年,她的剪紙之路從小時候萌芽,但年過百半才開花。作為青島市非遺傳承人,她近年來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傳播剪紙和教學上,「剪紙要從娃娃抓起,提高孩子們的審美和專注力。
  •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非遺」上海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守白攜徒弟在進博會進行現場展示,用約3分鐘的時間剪出了一對活靈活現、正在吃同一個桃子的小猴子。
  • 定州這位75歲的剪紙非遺傳承人 太牛了!
    龍螭銜環谷紋大玉壁白釉龍首刻蓮紋大淨瓶……你能想像這些國寶級文物能躍然紙上成為活靈活現的剪紙嗎在咱定州就有這樣一位巧手老人今年75歲高齡的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新芝用她擅長的剪紙藝術
  • 惠州剪紙手工藝人義務教市民剪猴子迎新春 弘揚傳統文化
    「小朋友,我們先把紙對摺成四分之一,然後在這裡先剪一下猴子的腿。」近日,在惠州市區江北一家親子俱樂部,惠州老一代剪紙手工藝人賈淑雲、劉雅晶,義務教20多位家長及孩子剪猴子、窗花,現場展示傳統的剪紙技藝,迎新春。
  • 周末去南坪會展中心 一日看盡重慶老字號和非遺(組圖)
    (原標題:周末去南坪會展中心 一日看盡重慶老字號和非遺(組圖))
  • 煙臺非遺傳承人用剪紙向支援湖北醫療隊員致敬
    梁巧豔創作的長篇紀實人物剪紙《千裡馳援 魯鄂同心》—煙臺醫療隊(總)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3月25日訊 (記者 崔荔媛 王麗) 近日,非遺項目煙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梁巧豔,歷時33天創作完成了長篇紀實人物剪紙作品《千裡馳援
  • 宿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再現「宿州八景」 亭臺樓閣生動逼真(圖)
    蘆芬在展示自己的剪紙作品幾易其稿「一景」耗時一個多月「在一年多前,我就萌發了用剪紙表現『宿州八景』的想法,也搜集了一些資料,邊剪邊構思,有的景觀剪出來後感覺不理想,就毀掉重新設計。」「剪紙是一門綜合藝術,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僅僅有創作技巧是不夠的,特別是剪人文景觀,需要創作者對其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蘆芬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創作過程。在創作「宿州八景」期間,蘆芬不僅找來一些圖片和畫作,還搜集了很多文字資料,包括古代一些文人寫的詩詞,反覆揣摩以後,用陰陽結合的剪紙技藝表現,其中的每一景,剪出來的長度也就60釐米左右,但是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 小學選修課請來了非遺傳承人 家長帶孩子上門拜師
    國慶節剛過,「重慶麵塑」市級非遺傳承人譚先華就忙碌起來,燙麵、蒸面、準備自製工具等。10月10日中午,背上工具包的他,趕往重慶沙坪垻區蓮光小學授課。這所小學校給了他一個嶄新的職業身份:選修課教師。另一邊,與譚先華一樣趕往學校授課的,還有幾名重慶有名的非遺大師,包括擁有一雙巧手的蜀繡大師單大瓊、擅長手工剪紙的董小萍、會編300多種飛禽走獸的楊乾波等。
  • 非遺新造物,潮汕剪紙原來也可以這麼潮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通訊員李劭侹 李曼霞 7月16日,嶺南非遺傳承人傳播孵化系列行動·「非遺新造物」展覽「流光剪影——陳傳生、陳斯嘉父女剪紙展」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一樓展廳開展。
  • 三灶城市剪紙非遺傳承人陳潔榮用剪紙記錄城市生活變化
    陳潔榮,金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三灶城市剪紙」傳承人。在習得傳統剪紙手藝的數十載中,他利用剪紙作品記錄城市生活的變化,並不斷在手法技藝上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形成別具一格的「三灶城市剪紙」流派。2019年,「三灶城市剪紙」被正式列入金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被納入金灣中小學特色課程名錄之中。
  • 「老家河南最年味」「剪紙豬」送祝福 90後孟津剪紙非遺傳承人暢...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賀志泉)帶著剪紙作品,90後非遺傳承人暢楊楊給大家送祝福啦!從臘月二十三起至大年初一,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大河網推出系列河南文旅拜年視頻。今天,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與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向全國人民拜年了。
  • 非遺文化進高校 剪紙漆藝「雲」上教
    剪紙雲課堂 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7日16時20分訊(記者 秦思思)大學生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你聽說過嗎?雲課堂線上教授你見過嗎?近日,通過線上平臺,四川外國語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基地(以下簡稱「非遺基地」)開展第一次剪紙漆藝課堂。四川外國語大學非遺基地成立於2013年。2016年開設《文化遺產保護》專業限選課程,聘請金錢板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丁長福任課程教師。推動傳承方式由傳統師徒口口相授向課堂化課程化傳授轉型,2017年還被重慶市文旅委評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基地」。
  • 國家級非遺鄂州雕花剪紙省級傳承人,夏祖康出生鄂州華容書香世家
    夏祖康,世界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非遺研修生,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分會理事,華容工匠,兼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華容分會會長。
  • 一把剪刀剪出紅色鳳袍 霸氣剪紙亮相2020西安城牆非遺傳承活動
    剪紙剪出來的漢服襯託在城牆下,十分奪目。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阿姨,您剪的這是個什麼啊?」今天(12月5日)下午,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參加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的觀眾圍著西安剪紙非遺傳承人楊彩霞剪出來的紅色鳳袍拍照留念。
  • 第30期 | 剪紙公益直播課大回放!
    民間傳說,十斤的獅子九斤頭一斤尾巴掉後頭,意思是我們剪的時候頭部要誇張。在授課期間,同學們都特別認真,互動交流提出很多問題與解答,課程完成,很多同學跟著也完成了作業,有的同學剪的比老師都好,特別開心。做為非遺剪紙傳承人,能夠讓全國的剪紙愛好者學到脫稿剪紙教學,年已八旬的陳老師不惜辛苦,讓真正的民間藝術得以推廣,讓更多的人去學習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剪紙。
  • 父女剪紙聯展亮相廣東省文化館 演繹「最潮」非遺
    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汕頭市文化館(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共展出高級工藝美術師、汕頭市工藝美術大師、汕頭剪紙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傳生、新銳當代藝術家陳斯嘉父女近年創作的剪紙作品與裝置藝術6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