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飲新模式:無人餐飲機圈粉

2020-12-22 瀟湘晨報

餐品立等可取

「外面下著雨,正愁出去買飯,看到樓下的無人餐飲機,就掃碼支付買了一盒熱乎乎的包子。餐品價格合理,還能在疫情期間避免與人過多接觸,我覺得這個設計很貼心!」在滄州市高新區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內,上班族常女士高興地說。3月,伴隨各行各業復工復產,食堂、線下餐飲店大多未營業,「吃飯難」成了不少寫字樓白領們的「痛點」。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景軍推出的無人餐飲機,啟動了疫情下的餐飲新模式。

有想法

讓上班族 都能吃好早餐

彭景軍是一名「70後」,也是一名草根創業者。這些年,他開過電子設備廠,經營過廣告公司,做過網際網路電商,一直在創業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彭景軍愛好鑽研,喜歡發明創造。2016年,他發明了體驗式購物機,並申請了專利。2017年1月,他註冊成立了自己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主營無人售賣機。「沒有售貨員和收銀員,顧客從挑選到購買全部自助完成,結算時掃碼支付,機器在市場上挺受歡迎。」彭景軍說。

之前,彭景軍經常在電梯裡遇到一些拎著早餐趕著上班的人。這些上班族抱怨說,每天要趕時間上班,沒空在家吃早飯,雖然寫字樓周圍早餐攤不少,但又擔心食品的安全問題。彭景軍想,無人售賣機販賣零食、飲料已經被大眾所接受,如果把它和餐飲結合起來,不就能讓上班族吃到即食加熱的營養早餐了嗎?於是,他萌生了設計無人餐飲機的想法。

說幹就幹,彭景軍在原有無人售賣機的基礎上,歷時5個月研發成功了一款無人餐飲機,並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我們的無人餐飲機具備80℃高溫滅菌功能,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餐品,然後用手機掃碼支付。只需要三五秒鐘,就能拿到熱氣騰騰的飯菜。」彭景軍說,一臺無人餐飲機就相當於一家「無人」餐廳,無需服務員、收銀員和廚師在場,只需要很少的人手定點投放餐品就可以。

2017年底,為期6天的精益創業營2017秋季班在湖北武漢舉行結營儀式。60名創業精英帶來了涵蓋人工智慧、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VR應用等多個領域的創業項目,創業者中既有來自矽谷、哈佛大學的青年科學家,又有在專業領域頗具影響力的資深專家。來自滄州的創業者彭景軍憑著他的無人餐飲機項目脫穎而出,成為最終5位拿到投資意向書的創業者之一。

這份認可,讓彭景軍對無人餐飲機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

保質量

潛心研究開發新菜品

推廣前期,彭景軍採用和餐飲商家合作的方式,但接到顧客投訴後,他意識到,餐品如果完全依賴餐飲公司,質量無法保障,獲得的利潤也比較低。於是,他又創建了自己的中央廚房,甚至發明了一款智能炒菜機,在保證餐品質量的同時兼顧利潤。

那麼什麼樣的餐品受顧客歡迎呢?彭景軍開始對各地外賣市場進行調研。作為早餐,養生粥一直是大眾喜愛的餐品,於是他決定研究養生粥的配料和熬製手藝。在精選食材的基礎上,他對各道工序都嚴格把關,最後終於研發出了自己的養生粥。「我們的養生粥有很多種類,拿八寶粥為例,裡面配有五常大米、威海花生、新疆葡萄乾、若羌灰棗等,都是地地道道的好食材。所以,養生粥一經推出就備受好評。」彭景軍說,而餐品的價位也非常實惠,早餐一碗養生粥搭配一枚茶葉蛋售價5元,中餐一份泡飯加雞蛋湯或酸奶售價15元。

泡飯是彭景軍在母親的幫助下自主研發的,是一款燙飯餐品,就是在熬煮的雞湯中加入蔬菜、培根、海鮮、牛肉等不同食材,再搭配米飯。「經過市場的檢驗,本地人更喜歡蓋澆飯和盒飯,所以我一直在根據受眾的口味調整我們推出的餐品。」彭景軍說。

為了搜集更多顧客的反饋,彭景軍還在無人餐飲機推出初期,設置了導購員,他珍惜顧客提出的每一條寶貴意見。通過搜集到的信息,他在餐品中增加了漢堡牛奶的組合,以及老豆腐燒餅等當地特色早餐。

新機遇

疫情下的餐飲新模式

疫情期間,隨著各個行業復工復產,吃飯問題成了困擾很多上班族的棘手問題。食堂不開,線下餐飲店關門,外賣不能天天吃,在這個剛需大增的時刻,彭景軍的無人餐飲機迎來了新機遇。

在與滄州市高新區相關部門接洽後,彭景軍的無人餐飲機正式獲批進駐高新區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三臺無人餐飲機的出現,引來很多寫字樓上班族的關注。「我的家離單位比較遠,每天早上顧不上吃早飯,從無人餐飲機上買過幾次早餐,掃碼支付,立等可取。餐品價格實惠,我覺得很好。」上班族桂先生說。

王女士說,她之前聽同事們說過無人餐飲機,自己就嘗試著買了幾次,「餐品拿到手裡熱熱乎乎的,特別好。無人餐飲也符合疫情期間的需要,能避免過多與人接觸,我認為這個設計值得推廣。」

5月10日11時許,記者來到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內,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無人餐飲機進行補餐,餐品有包子有盒飯。「我們的機器會在11時,也就是餐品集中供應前自動加熱,這樣既能起到高溫滅菌的作用,又能讓顧客吃上熱乎乎的午飯。」工作人員說。

彭景軍說,無人餐飲機特別適合人流量大的用餐區域,比如大型的批發市場、地鐵站、高鐵站、醫院等,既能滿足流動人群的用餐需求,也能大大降低投資創業者的經營成本。目前,已經有大型廠家、地鐵站以及服裝商貿城向彭景軍表達了合作意向。

說起這麼多年的創業經歷,彭景軍坦言並不平坦,但他依然選擇為夢想努力拼搏。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推進,彭景軍對自己的創業項目更具信心,「雖然從無人零售到無人餐飲是一個巨大挑戰,但我相信,無人便利餐飲的空間會隨著新的消費群體、新的消費習慣的拓展和培養變得越來越廣。

【來源:河北日報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疫情影響下餐飲企業定價策略探究
    在門店關閉的近兩個月中,餐飲企業營收同比大幅下降甚至歸零。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調研數據顯示,截止該報告發布時間,所調研餐企目前每天營業額佔去年同期的百分比均值為9%,65%的餐企營業額為去年同期的0.7%左右,25%的餐企營業額為去年同期的13%左右;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0%以上的餐企佔比71%,下降80%-90%的餐企佔比12%。
  • 餐飲半成品,被疫情逼出的新風口
    借力線上平臺,探索新零售,是疫情期間餐飲商家們不約而同採取的一種自救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新的風口正在生成。餐飲老闆內參 王菁 | 文01 疫情期緊急自救,餐飲品牌紛紛上馬半成品疫情期間,眾多生鮮零售平臺訂單激增,這大概是刺激餐飲人積極探尋新零售最直接的動機。做新零售,餐飲品牌能賣什麼?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餐飲半成品。
  • 家樂福做餐飲,疫情下勝算幾何?
    商超做餐飲並不容易從盒馬開始,商超+餐飲模式就被認為是新零售標配,人氣頗高。然而當時間走到2020年,曾經被吹捧的那些新零售樣板店,風光似乎不再,屬於它的鮮花與光環似乎在一夜間散去,剩下的只有「盈利難」。
  • 多重驅動下,初壹食午以新零售模式直擊未來餐飲市場
    ,餐飲行業成為特殊時期受影響的重災區。傳統餐飲市場陷入成本高昂與經營模式守舊的困局,餐飲業尤其是線下餐飲業受到衝擊巨大,商家經營趨於艱難,並急需要轉變經營方式。隨著時代的革新,網際網路的技術正在持續升級中,不少商家紛紛望向網際網路公司,將網際網路技術與餐飲業進行深度融合,大量傳統餐飲企業開始轉型。 技術、服務、消費、競爭、體驗等等作為我們發展的多重驅動力。
  • 後疫情 新常態 聚焦餐飲營養發展 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
    2020年12月1日,中國營養學會-百勝餐飲健康基金年會暨第十三屆餐飲健康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緊扣當前大環境,本次大會圍繞「後疫情 新常態 聚焦餐飲營養發展」的主題,對後疫情時代餐飲營養健康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
  • 移動餐車開上門,無人餐廳建成「樣板房」 「人工智慧+餐飲」迎來新...
    在疫情期間,這輛移動餐車每天為三個社區助餐點的老人供餐,也解決了周邊園區白領的用餐難。從商務樓裡的智能餐廳到街頭的移動餐車,一場疫情拓寬了熙香公司的思路。共享經濟時代下,移動廚房有著更多應用空間,而立足無接觸經濟,無人廚房也將投入試運營。危機下的機遇,遇到了有準備的人。
  • 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疫情報告·生機篇 危機下孕育的新商機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餐飲行業按下了暫停鍵。餐飲企業承受著人力成本、門店租金的壓力,營收也是大幅減少,尤其在春節期間,本應是餐飲業一年中的消費旺季,卻迎來的是受損嚴重。然而,在抗擊疫情的同時,餐飲企業也開始自救解圍,開設菜店、上線外賣、探索新零售......企業也在這些自救措施中探索出了新的商機、新的路徑,使其成為未來業務新的增長點。趨勢一:社區商業顯露商機一邊是餐飲門店被取消年夜飯預定、關閉門店,一邊是食材庫存的積壓,這些食材成為餐飲企業的「燙手山芋」。
  • 共享新零售智慧餐飲,下一個創業風口!
    目前,全國正在全面消除無證餐飲店鋪,但國民對日常就餐的需求卻日益旺盛,對餐飲服務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疫情之下,讓餐飲零售行業遭受了衝擊,也經歷了洗禮,可以說經歷了最為艱難的時刻。不過,每一次危機都可能是促進我們變革觀念、調整升級的轉折點。
  • 疫情引爆個性化餐飲需求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由於餐飲創業門檻低,其個性化、年輕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成為吸引大學生創業的熱門行業。」12月18日,《餐飲產業藍皮書: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昆明學院發布。
  • 嗦粉佬逆市融資1000萬,區塊鏈+餐飲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此外,區塊鏈+餐飲也為這家連鎖品牌賦予了更多的特色,吃貨大陸通過區塊鏈賦能嗦粉佬的加盟擴張,挖掘其品牌背後的價值。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區塊鏈+餐飲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4月23日晚8點,吃貨大陸創始人洪七公做客天天鏈訊直播間,與嗦粉佬創始人鄭子龍、天天鏈訊創始人馮軍一起,為社區用戶揭秘區塊鏈+餐飲新玩法。
  • 餐飲行業增長勢頭受疫情阻礙,外賣市場成餐飲商家破局關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消費者居家防疫,整個餐飲行業遭遇重創。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疫情期間中國餐飲外賣市場商戶專題研究報告》主要針對疫情期間餐飲外賣市場的發展環境、外賣商戶的行為認知、以及第三方外賣平臺對商家的幫扶舉措進行案例分析,並對外賣市場未來趨勢進行展望。
  • 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爆發新商機,創造餐飲新形態
    事實上,在流傳千年的合餐制影響下,很多餐飲形態已經固定化。在新的餐飲消費觀念引導下,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狀下,傳統餐飲亟待變革。而火鍋固有的就餐形式,卻與新形勢下的健康餐飲理念不「兼容」。如何讓傳統火鍋煥發出新的生機?2020年以來,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迅速風靡大江南北,創造性地用新零售模式為火鍋品類賦能,給傳統火鍋業態升級提供了一個全新路徑。
  • 吃貨大陸1000萬人民幣投資新銳餐飲品牌「嗦粉佬」
    近日,餐食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新銳餐飲品牌「嗦粉佬」完成優貝迪基金會領投,吃貨大陸跟投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吃貨大陸除了投資嗦粉佬以外,還將嗦粉佬納入其區塊鏈生態中。
  • 解構新餐飲!GIIS2018中國餐飲服務及零售化領袖峰會在京舉辦
    盒馬鮮生、無人貨架等超級物種頻出,餐飲零售化、信息化趨勢愈演愈烈。  主辦方億歐董事合伙人李雙在致辭中表示,三高一低是餐飲業共同的難題,餐飲人轉型升級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隨著消費升級、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理念新科技的發展,餐飲業跨界發展已經成為新趨勢。
  • 「小飯菜」「單人座」……疫情引爆個性化餐飲需求
    今年1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眉州東坡酒樓單月損失近1億元。報告指出,2020年春節以來,「全民宅家雲購物」促進了商貿零售和生活服務的新業態,「萬物皆可送」的本地及時配送網絡,為消費模式的轉變提供了保障。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仍有供給能力的餐飲商戶外賣收入佔總收入的60%-70%,是平日的5-6倍;餓了麼、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均較上年同期增加200%以上。
  • 熊貓星廚李海鵬:疫情常態化下,加速餐飲行業零售化與連鎖化進程
    6月28日,共享廚房領軍品牌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受邀出席第7屆中國外賣產業發展大會雲直播峰會,並進行「新外賣,品牌發展新機遇」主題分享。在李海鵬看來,疫情常態化下,將加速餐飲行業零售化與連鎖化進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飲堂食一度全部休市,再加上復工復產初期,部分扶持政策不能及時落地,導致餐飲企業普遍遇到房租成本、企業資金周轉、原材料漲價等困難。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疫情從爆發到今天,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測。在常態化下,企業要積極開展自救,通過外賣增加銷售渠道;發展「中央廚房+線下配送」的企業團餐;推出「無接觸外賣」、「窗口銷售」等方式,共度難關。
  • 疫情期間78%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100% 春節餐飲行業零售額減少...
    餐飲行業已接近「停擺」狀態,2月底3月初企業將迎來「生存大考」;疫情結束後,餐飲行業面臨洗牌、重塑、模式變革的新挑戰;政策聯動、資源整合、推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新策略成為企業生存痛點和迫切需求。 而國內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正在積極籌備門店復工營業,將根據各地復工的安排做相應準備。
  • 萬億火鍋市場新機遇 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引領餐飲新潮流
    可是時間到了2020年,餐飲市場出現了一個「不可抗力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一場疫情過後,我們發現人們的消費心態在轉變,傳統餐飲市場也在面臨新的變化。  疫情期間,傳統餐飲經歷了一次「倒閉潮」。疫情過後,很多餐飲老闆都想重整旗鼓,二次創業。毫無疑問的是,火鍋市場還是一個最優選擇。但是在經歷了長達幾個月的疫情衝擊之後,市場投資信心不足,流動資金減少,面對投資門檻較高的火鍋市場,大多數人只能望洋興嘆,錯失餐飲市場復甦期的投資先機。
  • 智慧餐飲,讓吃飯變得更香
    尤其是餐飲行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不斷上升,機器人餐廳、無人餐廳、智慧餐廳逐漸成為熱詞。「新餐飲」理念逐漸普及智研諮詢早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元。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滲透,智慧餐飲的理念開始普及。
  • 疫情下的餐飲從業者:以前累得想睡覺 閒下來卻失眠
    (原標題:疫情下的餐飲從業者:以前累得想睡覺,如今閒下來卻總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