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麻貴林,是望謨縣石屯鎮和平村村民。
作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的一員,亦或是作為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受益人,我這些年深深感受到我的家庭以及我的家鄉這些年在脫貧攻堅政策惠及下發生的巨大變化。
我作為一名學生,最能感受到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到現在我清晰地記得:在我考上興義八中讀高中那一年,我的思緒異常複雜,可謂是悲喜交加!
在為我考上理想的高中而欣喜的同時,父母卻為我高昂的報名費而憂愁,他們找親戚東拼西湊,也沒少嘗過苦頭。那一年我在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學費及生活費的事情又該如何解決?家中經濟來源不穩定,收入甚少,再加上弟弟也在上學,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責怪自己給家中增添了很大的負擔。
但是,在我高一上了半個學期以後,我們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學校通知我說我每年可以減免學雜費,並且還有教育資助及相應的助學金補助。
那一刻,我如釋重負,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教育扶貧政策給我帶來的影響,心裡由衷地對黨和國家充滿感激之情,正因為高中幾年黨和國家為我及我的家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我與弟弟在求學的路上少了幾分憂慮,卻多了幾分自信,也更加勤奮地投入到學習中。
2020年7月,我順利通過高考,考上了嚮往已久的北京理工大學,弟弟也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我們都是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受益者,希望待學有所成之日也是報效祖國之時,自己也能幫助很多像我們一樣的貧困學子。
我們從小生長生活在農村,以前從未想過在我和弟弟工作之前能住進縣城裡,因為家中的微薄收入根本無法實現在城裡買房。但是,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惠及下,理想照亮了現實,我的家庭搬出了大山,邁進嶄新的新市民生活,各方面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父親進城後有了更多的就業渠道,也接手了更多的工作,我與弟弟在縣城打寒暑假工也方便了;就學方便了,哥哥的孩子在安置點就能上幼兒園,學費少、離家近,免去了繁雜的接送工作,也不再像之前為進城上學而陷入租房的苦惱;就醫方便了,安置點設有醫院,開藥方便,住院還可以享受「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服務,不再為看病東奔西跑。
如今在國家的好政策下,一切都在變好,發生的變化還有太多,我們村也在變化,路修到家門口,還有路燈,自來水白譁譁地流淌,村中的鄉親們也都在村裡的產業基地裡上班,有分紅、有工資,生活無比愜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唐波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