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榮,今年49歲,是貴陽市清鎮市暗流鎮鼓鍾村上慶組的村民。在精準扶貧中,我被村裡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想想以前的日子,一家6口人,就靠那幾塊田地維持生活,有時候飯都吃不飽。我從1996年到2008年就一直在外面打工,也只能讓家裡人不餓肚子,「致富」這兩個字,從來沒往我自己身上想過。後來,我因為身體不好,也就一直歇在家務農。
2018年,我們村的駐村幹部一趟趟往我家跑,給我做思想工作,說買4頭小豬仔來飼養,政府一頭豬還可以補貼1500元到2000元。在駐村幹部的幫助下,我解決了豬飼料和生活上的困難。就這樣,我開始了養豬之路。4頭豬仔養大了,他們忙前忙後幫我賣了3頭豬,家裡還特地留了一頭過年。慢慢地,我養豬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從剛開始的4頭,到現在我有了40多頭豬,不僅手裡有了存款,家裡的生活也不用再發愁。
再後來,我靠養豬給女兒置辦了嫁妝,供兒子上學畢業,並順利找到了工作。去年10月份,我養的5頭豬出欄,一個月掙了3萬多。生活慢慢變好,我也成功摘掉了窮帽子,被村裡確定為脫貧戶,成了我們鼓鍾村的脫貧「樣本」。 每次賣了豬,數著自己靠勞動換來的錢,心裡美滋滋的。如果沒有脫貧攻堅、沒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駐村幹部的幫助,就沒有我現在的幸福生活。
現在,我對自己的養殖場充滿了信心。我打算把養豬的規模擴大,再多養些豬,把生活過得更好,我還要幫助其他的養殖戶和我一樣過上好日子。羅幹 丁麗霞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文福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田旻佳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