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與「他們」相識於脫貧攻堅丨上海市第三批援黔...

2020-12-22 天眼新聞

我是一名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幹部,擔任市場與運行調控處副處長,作為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幹部,於2019年7月18日來到遵義,擔任遵義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遵義綜合保稅區副主任,主要從事扶貧協作工作。一年多的時間,我一直深入基層調研,走遍了遵義8個貧困縣市,走完了遵義15個區縣市,我深深熱愛遵義這片紅色土地。2020年,我很榮幸獲得了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宣布脫貧出列,標誌著遵義革命老區率先全部脫貧。在這場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中,我認識了許多人,有了許多故事。

在我的手機裡一直存著一張照片,那是我2019年7月30日在遵義市習水縣溫水鎮婁底村被人拍下的合影——67歲的貧困戶劉仕清正頂著烈日、在地裡挖土豆,一個個裝滿土豆的編織袋見證著豐收,本該喜悅的劉仕清卻一愁莫展,因為土豆滯銷,我與她一起收土豆。剛到遵義13天的我被這幅照片觸動了,她就像我的老母親一樣,在地裡勞動,本該是收穫的喜悅,但因為滯銷而面帶憂愁。我與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幹部一起,積極發動各方資源,聯繫上海各官方媒體發布滯銷信息,在「上海發布」「上海普陀」「上海楊浦」「上海奉賢」「上海商務」等權威公眾號的發布和推送下,短短幾天,當地十萬斤土豆一搶而空,習水土豆也意外在上海出了名。我深深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這句話的深刻內涵,我在遵義的扶貧故事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左1:徐劍鋒 左2:劉仕清我與楊安東因扶貧相識,楊安東是一名由貴州省遵義市政府辦選派掛職扶貧幹部,擔任桐梓縣黃蓮鄉新莊村第一書記。黃蓮鄉新莊村是深度貧困村,村裡主要資源就是方竹筍,主要以出售鮮筍和筍乾為主,處於粗放生產和初級商品的模式,絕大部分自產自銷。我在桐梓黃蓮鄉考察鮮方竹筍產業時,發現楊安東書記有心事,我主動與他交流,了解到主要問題是新莊村鮮方竹筍出山路打不通,在長途運輸過程中因保鮮原因而損失很大,損耗達到30%以上,信心受到很大打擊。我拉他聊到深夜,從鮮方竹筍採摘過程中注意事項,採摘後的預處理、運輸過程中的保鮮技術處理等,一一分析查找原因,仔細總結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重新撿起信心和決心。事後,我和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幹部、桐梓縣常委、副縣長何果龍同志一起在上海聯繫好市場,打頭站,楊安東書記則從遵義親自押著一車鮮方竹筍直達上海配送中心,他打開車門一看,所有的鮮方竹筍完好無缺,完全解決了保鮮難題。從此,遵義鮮方竹筍入滬,打響了方竹筍品牌。2019年,遵義桐梓方竹鮮筍向上海及周邊市場供貨200餘噸,第一次實現鮮方竹筍銷售的規模突破,填補了東部地區秋筍市場空白,讓東部地區消費者對遵義方竹筍從陌生到了解,從了解到受歡迎,實現了品牌效益。因與楊安東相識,2019年國慶節期間,我與愛人、小孩一起來到了黃蓮鄉新莊村,一起看望貧困戶,讓愛人和小孩從上海大都市來到偏遠山區,更能深刻體會我的扶貧意義。

左7:徐劍鋒 左10:楊安東

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市有一名叫汪進的合作社負責人,我與他因冬筍相識。2019年11月份,我與他一起跑上海批發市場、電商平臺,成功與上海叮咚買菜、食行生鮮籤約,首次實現赤水冬筍進入上海銷售。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第一時間接到遵義赤水烏骨雞滯銷信息,我及時與汪進聯繫,他迅速聯繫上海叮咚買菜、食行生鮮等無接觸配送生鮮平臺企業,幫助採購赤水烏骨雞入滬銷售。在解決上海銷售平臺的同時,我加快打通烏骨雞入滬渠道,及時協調遵義隆禽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按照程序報批後提前復工復產,做好赤水烏骨雞統一屠宰,該企業也是在我的指導下,於去年10月獲得遵義首張屠宰雞產品入滬備案。我會同汪進,協調解決上海統一的烏骨雞產品冷凍配送中心,指導重量規格分類和加貼標籤,在10天的非常時間,種種問題解決,首批4000羽遵義赤水烏骨雞產品首次順利入滬,並成功正式上線上海食行生鮮、叮咚買菜平臺銷售。2020年8月,汪進在上海註冊成立了遵品(上海)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冬筍、方竹筍、烏骨雞配送中心,並第一時間將信息告知我,我感覺很振奮。

左2:汪進 左3:徐劍鋒

我來自農村,農民的兒子,農業專業畢業,在上海從事農產品流通管理工作,很感謝這次能赴遵義參加脫貧攻堅偉大歷史戰役,我也因此與許多人相識。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依舊堅定: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加快推進滬遵消費扶貧協作,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寫滬遵消費扶貧協作新篇章。

作者 徐劍鋒

編輯 王琳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我將在脫貧攻堅偉大事業上繼續前行」丨黔西南...
    2017年7月,年邁的父親在老家瓦房上撿瓦時,不小心跌落致左小腿骨折,因為忙於迎接省、州脫貧攻堅交叉檢查,我只能委託堂兄弟全程護理,以至提及此事,老父親常說「自家親生的兒子還不如侄兒子孝順」。雖然知道父親是開玩笑的,但我心裡還是有愧。
  • 「我的扶貧故事」文繼芳:「小蚊子」的脫貧攻堅記
    我叫文繼芳,95後小女生,因為眼睛小、年齡小、個子小,被脫貧攻堅的戰友們「愛稱」為「小蚊子」,今天,距我到村決戰脫貧攻堅已有16個月,雖然「兵齡」不長,但經歷的「戰事」卻很多。2019年8月,初秋,剛參加工作4個月的我很榮幸作為縣裡的第三批網格員被選派到平舟鎮苗攀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組織有號召,我就必定響應。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網格員,衝鋒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我的扶貧故事丨王從軍:脫貧路上的平凡人生 2020-12-11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聶應平:當好脫貧攻堅「主攻手」
    【我的扶貧故事】聶應平:當好脫貧攻堅「主攻手」 2021-01-0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收穫感動和信仰丨興義市烏沙鎮窯上村...
    並不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任務,我們憂慮的是,能否真正了解需要幫助的村民,能否真正的幫扶他們。2016年根據興義市烏沙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安排,我和吳全順、周明鴻三個教師對張建品戶進行幫扶。在幫扶中,我首先和該戶成員進行交流,了解情況,收集資料,建立相關檔案資料,並經過反覆核對,確保第一手資料準確無誤。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趕路人|赫章縣興發鄉新營村駐村幹部吉荷
    韭菜花迎著朝陽訴說她歷年的夢想  路上走來了脫貧攻堅的趕路人  風塵僕僕,不辭辛勞>  他們為貧困山區帶來了希望  產業需要發展  思想需要光亮  脫貧攻堅,扶志當先  脫貧路上誰都不得偷懶  田間地頭,村頭寨尾
  • 「我的扶貧故事」全心全意做好「文軍扶貧」聯絡員丨荔波縣洪江村...
    我叫曾洪波,2018年底我主動請纓,爭取到為人民服務的最基層去、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去、到決勝全面小康的第一線去。  鞏固扶貧成效 文軍助力脫貧  雖然洪江村在2018年底脫貧出列,但底子薄,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我藉助自己多年在教育系統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充分利用「文軍」優勢,鞏固扶貧成效。  開展就業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晴山放異彩 隆地展新顏——晴隆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中央、省、州領導高度關心關注晴隆縣的脫貧攻堅,各級領導先後深入晴隆縣脫貧攻堅一線調研指導。省、州、縣三級聯動,助推晴隆脫貧攻堅工作,極大鼓舞了全縣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晴隆,充滿希望的一方熱土挪窮窩 創奇蹟——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一項有效措施。
  • 「我的扶貧故事」回首脫貧攻堅路,所有汗水和淚水都是值得的丨遵義...
    我是遵義市鳳岡縣石徑鄉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楊永,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時任鄉安監站站長的我奉脫貧攻堅石徑戰區指揮部的命令,趕赴轄區青灘村安村片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堅持脫貧攻堅和安全監管「兩不誤、雙促進」,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國檢」驗收和安全生產工作平穩向好發展。
  • 扶貧故事丨家鄉脫貧是我最大的心願
    他本人也獲貴州省委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貴州省沿河縣,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有著68萬人口的深度貧困縣,地處渝黔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屬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為讓群眾早日脫貧致富,中國二十冶堅決執行黨中央、五礦集團、中冶集團黨委相關扶貧決策部署,自覺扛起歷史重任,選派掛職幹部深入沿河縣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定點幫扶,在脫貧攻堅歷史性偉大戰役中踐行央企責任與擔當。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我叫陳昌榮,是四寨村會副主任,也是一名四寨村攻堅隊隊員。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 「我的扶貧故事」能加入這場脫貧攻堅戰,我很榮幸丨長順縣田哨村...
    這是縣裡派駐脫貧攻堅一線動員大會的結束語,出發之時,這些錚錚誓言依然在我腦海裡久久迴旋不能散去。我叫楊松,是長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一名普通的工作員。2018年初,我有幸成為這上千脫貧攻堅一線駐村大隊中的一員。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丨習水縣桑木鎮土...
    於渭渭(右)查看村民住房安全情況駐村扶貧以來,我們共組織召開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動態調整、精準退出等各種不同形式的群眾會80餘場次,認真落實貧困戶信息精準、人居環境、易地搬遷、安全飲水、產業發展、教育資助、醫療扶助、就業引導等幫扶措施,開展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拓寬增收渠道︱長順縣桐筍村脫貧攻堅隊...
    我叫班國豔是一名脫貧攻堅駐村幹部。2019年3月18日,我跟著脫貧攻堅大部隊的步伐來到黔南州長順縣桐筍村,負責該村墳山、花魚井、以頭衝三個組的網格工作。脫貧攻堅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通過逐戶走訪,摸清網格三個組50戶175人的基本信息情況。
  • 「護航脫貧攻堅手記」我的150天扶貧路
    自2020年3月,我被派到大佛鎮羅漢寺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經過5個多月的鍛鍊,我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一心一路摸民情羅漢寺村2016年被定為插花式貧困村,該村有35戶貧困戶,雖說扶貧工作沒有貧困村那麼繁雜,但是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做的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展示展播」文字類:一個「看真貧」的...
    2019年7月以來,我開始參與全國脫貧攻堅宣傳工作,從做一個宣傳方案、發一次報導通知到組織一次採訪活動,「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的要求總是被反覆提及。貧困地區真實的貧困狀態是什麼樣的,我們坐在辦公室想不到,走在大街上也看不到。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丨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何洪道
    猶記得2019年剛到報京鄉任職時,面對產業發展薄弱、群眾觀念保守,貴灑村還未出列,178戶貧困戶未脫貧等等,我深深感到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帶領全鄉各民族同胞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使命。查看報京小學衛生廁所建設情況「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攻堅好政策 照耀我的幸福家丨望謨縣石屯鎮...
    我叫麻貴林,是望謨縣石屯鎮和平村村民。作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的一員,亦或是作為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受益人,我這些年深深感受到我的家庭以及我的家鄉這些年在脫貧攻堅政策惠及下發生的巨大變化。我作為一名學生,最能感受到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到現在我清晰地記得:在我考上興義八中讀高中那一年,我的思緒異常複雜,可謂是悲喜交加!在為我考上理想的高中而欣喜的同時,父母卻為我高昂的報名費而憂愁,他們找親戚東拼西湊,也沒少嘗過苦頭。那一年我在想,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學費及生活費的事情又該如何解決?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韶華 脫貧攻堅路上的追夢人丨石硐鎮中壩村駐...
    我自2018年3月擔任息烽縣石硐鎮中壩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以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牢記脫貧攻堅職責使命,圍繞「一宣六幫」駐村工作要求,認真開展扶貧工作,積極落實脫貧政策,我時刻把自己當做中壩村的一位村民,站在村民的角度看待、解決問題,傾聽群眾心聲。幫扶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得到了群眾和領導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