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丨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何洪道

2020-12-27 天眼新聞

 

我叫何洪道,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鄉黨委書記。   報京鄉地處鎮遠縣最南端,少數民族佔比為99.7%,是全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猶記得2019年剛到報京鄉任職時,面對產業發展薄弱、群眾觀念保守,貴灑村還未出列,178戶貧困戶未脫貧等等,我深深感到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帶領全鄉各民族同胞脫貧致富,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使命。

查看報京小學衛生廁所建設情況

「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我在任職後一個月,我就實地深入走訪了全鄉6個村53個村民小組以及未脫貧的178戶貧困戶,每到一戶都詳細了解該戶的實際情況,落實研究「一戶一策」,團結帶領全鄉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核心指標狠抓「三個落實」,做到「四個不摘」,全力以赴持續鞏固脫貧成效,路、水、房、電、訊、寨、業等進一步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認可度不斷增強。  「何書記,感謝你經常來看我,現在國家政策好得很,我們吃穿、住房,生病住院都有保障了,感謝你們。」在兜底保障戶潘永蓮家裡,她拉著我的手滿是激動,我也很欣慰。   「脫貧攻堅,就是要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為積極應對疫情帶來新的挑戰,我帶領全鄉幹部群眾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築起了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銅牆鐵壁,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打下堅實基礎。

帶隊到松柏村查看花椒基地選址

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要實現脫貧穩得住,群眾要致富,關鍵還得靠產業發展。在深入調研後,我帶頭堅持以「黨支部+N」的模式,推動報京鄉產業發展,並以報京蛋雞養殖場為龍頭帶動,大力發展花椒,小米,林下養雞等產業。  2020年,報京鄉實施了花椒種植面積1000餘畝,小米種植1000餘畝,林下食用菌達2萬棒,林下養蜂100餘箱,林下養雞達1.5萬羽,實現村級有集體經濟積累、戶戶有穩定增收項目。   「今年我家小米賣了2000多塊錢,明年我們還要多種點。」

在報友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

「何書記,我們寨子4G信號通了,剛剛跟我爸爸接視頻一點都不卡,太開心了,非常感謝你們。」   ……

帶頭到報京村火焰山種植花椒

每當與群眾談論起家鄉的變化,說到自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時,看著那些淳樸的笑容,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帶領群眾奔小康永遠在路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沉下心才能辦實事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副書記...
    從踏上鎮遠縣報京鄉的那一天起,我本著立志於「學」、立志於「勤」、立志於「幹」的工作態度,認真學習脫貧攻堅業務知識,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各項程序,學深悟透脫貧攻堅各項政策,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要領方法,迅速打開工作局面。   我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我的幫扶對象邰邦貴家的情形。在村幹的帶領下,我來到一個三開間的木房前,還未進屋,就看到映照在窗戶上的星星點點。
  • 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到鎮遠縣報京鄉開展「黨建扶貧」活動
    內容提要: 10月27日,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院長藍東興、黨委副書記王長城、副院長鄒璿、院長助理伍順比及師生代表一行驅車3個半小時赴鎮遠縣報京鄉貴灑村、報友村開展「黨建扶貧」活動。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仍需接續奮鬥丨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
    我叫黃金保,自2018年3月起擔任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駐村以來,我常常利用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有利時機,挨家入戶訪民情、嘮家常。幫忙幹活平榜七組一戶貧困戶老人家的豬賣不出去,我就組織村幹部上門幫助殺豬賣豬;麻慄山四組的一戶貧困戶缺少勞動力,不重視小孩的教育,就上門做他的思想工作,說服他重視小孩的學習,讓小孩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輔導小孩學習。同時,私人還為其年邁的老母親購買了新床和棉被。  駐村以來,我堅持把群眾扶貧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一是宣傳好扶貧惠農政策。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譜芳華丨鎮遠縣報京鄉扶貧工作站劉雪
    我叫劉雪,2017年剛從大學畢業的我,帶著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基層工作的嚮往,來到了貴州省100個貧困鄉鎮之一的黔東南州鎮遠縣報京鄉工作,開始了忙碌而充實的扶貧生活。儘管負責的扶貧工作多而雜,但我卻任然保持一顆初心堅守在崗位上,耐心為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的幹部群眾服務好。  「我來找扶貧站的劉妹啊……」「謝謝你,劉妹妹。」「辛苦了,劉妹。」……每當聽到前來辦事的幹部群眾這樣親切地叫我,瞬間也感覺充滿了力量。
  • 對口幫扶促發展 助力脫貧奔小康---記貴州民族大學定點幫扶鎮遠縣...
    貴州民族大學黨建扶貧第三工作組周成勳書記一行18人迎風冒雨驅車前往鎮遠縣報京鄉貴灑村開展黨建扶貧工作,當天工作組成員深入貴灑村一、二、三組及巴所上下組等扶貧點挨家挨戶走訪慰問「窮親戚」,仔細詢問幫扶需求,並為他們送上了慰問金,使「親戚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懷和愛意。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
    「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山西考察時這句真摯的話語,說到了老鄉們的心坎裡,也道出了脫貧攻堅沒有「休止符」,擔負起確保人民群眾走上致富奔康的坦途,是我們永遠的政治責任和時代使命。 八年脫貧攻堅聚起偉大精神。
  • 金羊網評:脫貧攻堅只有「小節線」沒有「休止符」
    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減貧領域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我的扶貧故事」侗寨路通了 群眾心齊了丨鎮遠縣報京鄉報京村駐村...
    走在鎮遠縣報京村報友溝的生產便道上,老百姓跟我聊得很開心。  我叫黃介武。2018年3月16日,我到鎮遠縣報京鄉報京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始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第二天一早,我便召集村支「兩委」班子了解村情民意。  村幹們告訴我,村民急切希望早日修建好報友溝兩條生產便道。我深知,有了生產便道,意味著老百姓可以不用肩挑馬駝穿梭在山叢中。  經過資金籌措、方案設計、佔地矛盾調處、積極施工等一系列努力,3個多月後,報友溝長3.8公裡的生產便道建成投入使用。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是新生活奮鬥的起點丨德江縣長豐鄉黨委書記...
    轉眼,我在長豐鄉脫貧攻堅戰場上戰鬥五載有餘,記得2015年8月到長豐鄉工作時,96平方公裡地域被三條河流切割、溝壑縱橫、土地分散貧瘠,基礎設施落後、無一條硬化路,群眾收入渠道單一、只靠外出務工,受教育程度低、各種問題突出。從那時起,我心裡暗暗告誡自己,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絕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重託。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扛肩上 收穫放心上丨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幫扶...
    我叫龍後彬,是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稅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擔任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和網格人員,與單位同事共同奮鬥在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路上。我興奮地與村兩委商量,最後共同提出了「能人示範帶動發展」模式,鼓勵村裡面一部分基礎好、有能力的人先幹起來,帶動其他村民共同發展產業。我先後登門與肖興瓊、楊正昆等戶商量,並給他們介紹國家出臺的最新的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和其它政府支持政策,鼓勵他們分別發展山羊養殖和精品水果種植等。
  • 「我的扶貧故事」聚焦產業促脫貧丨黃平縣平溪鎮黨委書記李拓
    我叫李拓,2012年4月,到黃平縣平溪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17年3月任平溪鎮黨委書記至今,也是全鎮脫貧攻堅的重要決策者之一。李拓聽取茭白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茭白苗培植情況 聚焦產業發展,決戰脫貧攻堅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我覺得只有產業發展壯大了,才能給百姓增加就業渠道和收入,才能使經濟持續健康向好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一心只為群眾幹實事丨鎮遠縣金堡鎮黨委書記駱紹勇
    在苗鄉侗寨的深山中,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在農戶紅通通的爐火旁,群眾總能看見我忙碌的身影。  我叫駱紹勇,從2016年8月任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黨委書記至今。  自任金堡鎮黨委書記以來,我認真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是我鎮黨建創優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證,落實責任是搞好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我將基層黨建作為工作重點,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黨建目標進一步明確,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並就黨建工作履行情況做出承諾,廣泛接受監督。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摘窮帽丨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村民吳宗文
    我叫吳宗文,家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扶持與自己的辛勤勞動下,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幾年前,我憑著一股衝勁決定去浙江闖蕩,由於學歷低和先天視力差等原因,久久找不到好工作,只好返鄉務農,同時也在周邊地區打零工。
  • 「我的扶貧故事」這一路 付出了汗水 收穫了感動丨鎮遠縣都坪鎮馬...
    我叫尹秋蘭,是鎮遠縣都坪鎮一名基層扶貧幹部。2017年9月,一張汽車票,一個行李箱,我獨自踏上了異鄉的工作之旅。按照鎮黨委政府的要求,我被安排到了馬家坪村,成為該村的結對幫扶幹部。作為幫扶幹部,我始終將脫貧攻堅的使命責任扛在肩上,在工作上兢兢業業,不畏艱難,一直投身於脫貧攻堅的一線中。「尹妹,你又來啦,吃飯了沒嘛?是沒是又到交農村合作醫療?我今年錢給你幫我去交哦。」今年11月25日在入戶走訪中廖興發老人家對我說。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文杰,2019年1月,我闊別工作5年多的貴州省地礦局凱裡101地質大隊,調到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從熟悉的城市來到陌生的地域,心中沒有泛起一絲波瀾,我知道這裡需要我,我知道我的初心就是想為老百姓做實事。
  • 「我的扶貧故事」教育扶貧讓山村人才輩出丨鎮遠縣金堡鎮溪頭村駐...
    我叫楊嵐,是鎮遠縣文物管理局副局長。2018年5月,我被派駐到金堡鎮溪頭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至今已在溪頭村連續工作2年零7個月。   第一天到村裡報到,我就和另外2個隊員、村兩委幹部一起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情。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走訪,我基本掌握了貧困戶家庭情況,發現大部分貧困家庭因學致貧或因個人文化水平較低而導致收入來源低。如何讓「知識改變命運」幫助貧困戶走出困境成了我的頭等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做石固群眾的「三好書記」丨石阡縣石固鄉黨委...
    我叫林國海,是銅仁市石阡縣石固鄉的黨委書記。從踏入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把「用真情為石固鄉老百姓辦實事,以實績澆築脫貧路」作為自己扶貧工作的座右銘並始終在工作中貫徹執行。2019年1月,在我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石固鄉順利完成脫貧摘帽。那段時間,我最開心的不僅僅是順利完成了工作任務,更重要的還是得到了石固鄉群眾的一致認可和讚揚,他們親切地稱我為「石固鄉的三好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成家人 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丨鎮遠縣...
    漫漫人生路,歲月或許改變了青春的模樣,但改變不了我對都坪這片熱土深深的眷戀。我叫倪詩權,是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懷著這份眷戀,我主動要求派駐到都坪鎮都坪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因為不了解他家情況,入戶時只是簡單宣傳扶貧政策,填寫入戶走訪記錄,最後要求他籤字,他卻躺在沙發上不肯起來,很不耐煩地嚷道:「我沒空,我要睡午覺。」我瞬間意識到扶貧不僅僅是任務,更重要的是走近他們、了解他們,讓他們在黨的好政策下早日脫貧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他們」相識於脫貧攻堅丨上海市第三批援黔...
    一年多的時間,我一直深入基層調研,走遍了遵義8個貧困縣市,走完了遵義15個區縣市,我深深熱愛遵義這片紅色土地。2020年,我很榮幸獲得了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20年3月3日,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宣布脫貧出列,標誌著遵義革命老區率先全部脫貧。在這場脫貧攻堅偉大戰役中,我認識了許多人,有了許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