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SEPT9可作為TNBC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和治療靶點

2020-12-09 蛋白質組學技術交流

題目:The circRNA circSEPT9 mediated by E2F1 and EIF4A3 facilitates the carcin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期刊名稱:Mol. Cancer影響因子:15.302主要技術:RNA pull down、雙螢光素酶、RIP、ChIP研究背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與許多癌症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然而,環狀RNA在三體陰性乳腺癌(TNBC)中的生物學功能和潛在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作者運用高通量RNA測序技術研究了circRNA在四對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模式,並通過qPCR和原位雜交技術評估circSEPT9的表達和預後意義,並進行了一系列的體內和體外功能檢測實驗,以研究circSEPT9在三陰性乳腺癌變及發展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同時採用Chip、雙螢光素酶報告基因及RIP等檢測方法探討了E2F1和EIF4A3對circSEPT9的潛在調控作用,驗證了circSEPT9和mir-637的互作關係。技術路線

研究內容及結果1. circRNA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篩選circSEPT94對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組織,通過circRNA二代測序,根據生物信息學分析發現354個差異表達circRNAs,其中上調circRNA 47個,下調circRNA 354個(篩選條件:fold_change≥2,P-value值<0.05)。作者從TOP30個差異表達circRNA中又進一步篩選到一個novel circRNA,circSEPT9(hsa_circ_0005320,由SEPT9第二號外顯子反向剪切形成)作為項目研究重點(Fig. 1a)。針對circSEPT,作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層層進行驗證:(1). qPCR檢測驗證其在三陰性乳腺癌中表達上調(2). sanger 測序法驗證circSEPT環化位點(Fig.1b)(3). 分別設計divergent引物及convergent引物,以cDNA及gDNA為模板分別進行擴增檢測,驗證其確實為環狀RNA(Fig.1c)(4). 通過擴增及電泳檢測發現circSEPT9相比於線性SRPT9對RNase R消化的抵抗能力更高(Fig. 1d&e)(5). 使用放線jun素D抑制劑評估circSEPT9的穩定性(Fig. 1f)(6). FISH實驗對circSEPT9進行定位,主要分布於細胞質中(Fig1g&h)

圖1 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circSEPT9的驗證及檢測

A. 4對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樣品top 15差異circRNA聚類熱圖,紅色代表上調,藍色代表下調B. sanger測序驗證環化位點及qPCR檢測表達量C. 以cDNA及gDNA進行擴增及凝膠電泳檢測D&E. 以RNase R處理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並通過PCR擴增檢測其表達量情況F. 放線jun素D處理12及24h後,通過qPCR檢測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circSEPT9和線性SEPT9的表達G. 核質分離檢測circSEPT9表達,以GAPDH作為質對照,U6作為核對照H. FISH檢測實驗觀察circSEPT9定位,分別以組織及細胞進行染色拍照,細胞核採用DAPI染色2. E2F1和EIF4A3促進circSEPT9的表達E2F1是E2F轉錄因子家族成員,可在轉錄水平調控靶基因的表達。作者通過生物信息學網站預測(http://jaspar.genereg.net)發現SEPT9啟動子上有13個與E2F1結合的位點,作者從中選擇了3個最接近的結合位點,通過雙螢光素酶素酶及chip-qPCR進行驗證。為探索E2F1和EIF4A3對circSEPT9表達的影響,分別構建過表達質粒,同時合成幹擾siRNA,轉染三陰性乳腺癌細胞進行過表達及幹擾效果檢測,後進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變化。實驗結果如下:(1). 篩選驗證有效的過表達質粒及幹擾siRNA分別轉染三陰性乳腺癌細胞MDA-MB-231及BT-549細胞後,qPCR檢測SEPT9表達,結果顯示:E2F1促進SEPT9的表達(Fig. 2a)(2). 通過構建野生型及突變型載體,通過雙螢光素酶實驗檢測生信預測SEPT9啟動子結合位點,結果顯示:所篩選2號及3號預測結合位置與E2F1結合,1號不結合(Fig. 2b&c)(3). 利用E2F1對應Chip級別抗體進行染色質免疫共沉澱實驗,實驗獲取互作DNA產物進行Chip-qPCR實驗分析結果表明:E2F1可以結合SEPT9基因啟動子區並加速其轉錄活性(Fig2d)小結:以上部分數據證明SEPT9是轉錄因子E2F1的靶基因。 EIF4A3是外顯子連接複合體的核心組成部分,在mRNA前期剪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接下來又從circSEPT9的上遊和下遊區域找到5個與EIF4A3結合位點,並通過RIP實驗驗證其互作位點信息。同時在過表達及幹擾EIF4A3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水平變化。作者進一步通過敲低circSEPT9後檢測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表達變化,並通過挽救實驗共轉過表達質粒後再次檢測circSEPT9表達變化,實驗結果如下:(1). E2F1過表達及幹擾siRNA分別轉染MDA-MB-231及BT-549細胞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量變化,結果顯示:E2F1上調顯著促進了circSEPT9的表達,幹擾E2F1表達後抑制circSEPT9的表達(Fig.2e)(2). RIP分析結果顯示:EIF4A3可以通過推定的結合位點與SEPT9 pre-mRNA結合(Fig. 2g)(3). qPCR結果顯示:過表達EIF4A3促進circSEPT9的表達,幹擾EIF4A3後抑制circSEPT9表達(Fig. 2h)(4). 幹擾circSEPT9後,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表達下降(Fig.2i)小結:以上數據顯示EIF4A3通過促進circSEPT9的表達進而調節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表達。

圖2 E2F1和EIF4A3分別與SEPT9啟動子和pre-mRNA結合增強circSEPT9的表達

(A) qPCR檢測過表達及幹擾E2F1後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SEPT9表達變化。(B) 生物信息學預測並選定的SEPT9啟動子上E2F1 3個結合位點,其中包括野生型(WT)及突變型(Mut)序列。(C) 雙螢光素酶檢測SEPT9與E2F1對應3個結合位點。(D) 在MDA-MB-231細胞中進行Chip-qPCR檢測驗證結合位點(E) E2F1過表達及幹擾siRNA轉染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變化(F&G)RIP實驗證實EIF4A3可以與SEPT9 pre-mRNA結合(H)過表達及幹擾EIF4A3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I)WB檢測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表達及灰度值統計(*P<0.05,**P<0.01,***P<0.001)3. 細胞及臨床研究證實circSEPT9高表達臨床收集60對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組織樣品,同時在三陰性乳腺癌細胞MDA-MB-231、BT-549、MDA-MB-453、MDA-MB-468及正常乳腺上皮細胞MCF-10A中進行qPCR檢測circSEPT9表達,結果顯示circSEPT9在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及組織中的表達均高於正常乳腺上皮細胞及癌旁組織,與RNA-Seq結果保持一致(Fig. 3a&b)。作者進一步繪製ROS曲線用於評估circSEPT9對三陰性乳腺癌篩查的診斷價值,結果顯示:circSEPT9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11,在截距為1.971時,特異性和敏感性分別為75%和63.3%(Fig. 3c)。Kaplan-Meier生存分析結果顯示:乳腺癌患者中circSEPT9高表達(P=0.001)。N2-3階段(P=0.001)和TNM II/III期(P=0.031)總體生存率低於N0-1期和TNM I期(Fig. 3g),預示著circSEPT9可以作為腫瘤標記物,高表達circSEPT9造成患者的不良預後。

圖3 circSEPT9在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高表達並與患者不良預後有關

(A和B) qPCR檢測60對臨床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樣品及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及正常乳腺上皮細胞中circSEPT9表達(C)ROC曲線評估(D)原位雜交檢測circSEPT9在80個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比例尺,50um)(E)在80個TNBC組織中計算ISH染色分數,ISH染色得分<6被定義為低表達,≥6視為高表達(F)在80例不同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顯示circSEPT9 IHC評分的點分布圖(G) Kaplan-Meier生存曲線分析圖4. circSEPT9促進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為探索circSEPT9潛在生物學功能,作者構建了circSEPT9過表達載體及幹擾siRNA(Fig. 4a),分別轉染細胞後qPCR檢測確定其過表達及幹擾效果(Fig. 4b&c),同時用線性SEPT9引物進行檢測發現過表達及敲低circSEPT9後對線性SEPT9基因的表達水平沒有顯著變化(Fig. 4d)。經克隆形成,CCK8及EDU分析其細胞生物表現變化,結果顯示:(1). 幹擾circSEPT9顯著抑制了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能力(Fig. 4e-g)(2). 過表達circSEPT9能有效增強細胞活力(3). 幹擾circSEPT9抑制了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過表達後相反(Fig. 4h-j)小結:circSEPT9在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發揮致癌作用

圖4 幹擾cricSEPT9降低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遷移和侵襲能力

(A)circSEPT9過表達載體及si-circSEPT9示意圖(B-D)qPCR檢測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circSEPT9過表達及幹擾效率(E) 克隆形成檢測細胞增殖能力(F) EDU檢測細胞增殖能力(G) CCK8檢測細胞生長曲線(H) Transwell檢測細胞侵襲能力(×100,100um)(I&J) 劃痕實驗檢測細胞遷移能力 (*P<0.05,**P<0.01,***P<0.001)5. circSEPT9下調誘導細胞周期停滯、引發細胞的凋亡和自噬作者在幹擾circSEPT9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細胞周期,凋亡和自噬等方面的檢測。結果如下:(1). 細胞周期檢測結果顯示:幹擾circSEPT9後,細胞多分布於G1期,少數分布於S期(Fig. 5a)(2). Western-Blot實驗結果顯示幹擾circSEPT9後,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表達下降(Fig. 5b)(3). 流式細胞術檢測凋亡實驗結果顯示:下調circSEPT9後,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Fig. 5c)(4). TUNEL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了流式的結果(Fig. 5d)(5). Hoechst33342染色實驗結果發現幹擾circSEPT9後乳腺癌細胞出現典型核收縮,核破裂等凋亡等特徵(Fig. 5e)(6). WB檢測凋亡相關蛋白結果顯示:下調circSEPT9後,凋亡相關蛋白caspase-3和凋亡蛋白Bax的表達量增加,Bcl-2的表達水平降低(7). 通過IF免疫螢光檢測顯示自噬相關指標LC3-II在幹擾circSEPT9組中增加(Fig. 5g),自噬相關蛋白ATG5和ATG7顯著增加(Fig. 5h)小結:circSEPT9參與調節細胞周期,凋亡及自噬等相關過程

圖5 幹擾circSEPT9誘導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周期停滯,細胞凋亡和自噬

(A)幹擾circSEPT9後流式檢測細胞周期(B)幹擾circSEPT9後,WB檢測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細胞周期相關蛋白表達(C)幹擾circSEPT9後,流式細胞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D)幹擾circSEPT9後,TUNEL染色觀察細胞凋亡(E)幹擾circSEPT9後,Hoechst33342染色觀察細胞凋亡形態學特徵(F)幹擾circSEPT9後,WB檢測凋亡相關蛋白表達水平(G) IF免疫螢光檢測LC3-3B螢光強度(H) WB檢測自噬相關蛋白表達水平(*P<0.05,**P<0.01,***P<0.001)6. circSEPT9與mir-637直接互作並抑制其活性為探究circSEPT9潛在分子機制,作者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預測其可能結合miRNA數據信息,最終確認mir-637作為其互作靶位點。通過qPCR檢測過表達及幹擾circSEPT9後對應mir-637的表達,並採用雙螢光素酶進行互作驗證,FISH檢測其定位情況,並經circRNA pull dwon進一步驗證,結果匯總如下:(1). 過表達circSEPT9後,mir-637表達量下降,幹擾組則相反(Fig. 6a)(2). 60例臨床樣品檢測mir-637表達,結果顯示其在正常組織中高表達(Fig. 6b)(3). 雙螢光素酶實驗結果顯示,添加mir-637 mimics後circSEPT9野生型組中螢光素酶報告基因的活性降低,突變組無變化,說明circSEPT9與mir-637直接結合(Fig.6e)(4). 通過FISH共定位檢測發現二者均定位在細胞質中(5). 進一步通過構建生物素標記的circSEPT9探針進行circRNA Pull down實驗拉取互作RNA,並通過qPCR檢測miR-637表達變化,進一步證實二者互作結合(Fig. 6h)小結:circSEPT9與mir-637互作

圖6 circSEPT9充當mir-637海綿

(A)過表達及幹擾circSEPT9後,qPCR檢測mir-637(B) 60例臨床三陰性乳腺癌及對照樣品中檢測mir-637(C) 皮爾遜相關分析(D) 雙螢光素酶預測結合位點示意圖(E) 雙螢光素酶檢測實驗(F) circSEPT9及mir-637共定位檢測(G) circRNA pull down檢測實驗 7. mir-637與circSEPT9共轉染功能研究為進一步研究circSEPT9與mir-637互作功能的相關作用,作者在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進行共轉染實驗,結果顯示:(1). mir-637過表達基礎上進行circSEPT9過表達後顯著減弱了細胞增殖、遷移及細胞侵襲能力(2). 在幹擾circSEPT9的基礎上進一步幹擾mir-637後能逆轉circSEPT9造成的表型變化

Fig. 7 mir-637可以部分逆轉circSEPT9對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及遷移作用

(A&B) EDU檢測細胞增殖(C-E)三陰性乳腺癌細胞中的侵襲和遷移檢測8. LIF確認為mir-637靶基因激活LIF-STAT3通路發揮作用為進一步確認確認調控路徑,作者通過Targetscan(http://www.targetscan.org),miRanda(http:// www.microrna.org)以及Findtar在線程序(http://bio.sz.tsinghua.edu.cn),最終確認LIF作為mir-637下遊保守靶位點。作者通過一系列實驗對篩選下遊靶基因LIF進行檢測,結果如下:(1). qPCR及wb檢測結果顯示:在過表達mir-637後,LIF表達量下降,幹擾後則相反(Fig. 8a&b)(2). 雙螢光素酶檢測實驗對mir-637及LIF結合情況進行驗證,結果顯示:mir-637 mimics轉染組可以顯著降低LIF野生型組中的螢光值,突變組中無明顯變化(Fig. 8c&d)(3). 免疫組化IHC及IF免疫螢光檢測顯示:LIF在三陰性乳腺癌組織上調(Fig. 8e&f)(4). 皮爾遜相關分析表達LIF的表達與mir-637負相關(Fig.8h)(5). 相關分析表明LIF的表達與circSEPT9呈正相關(Fig. 8i)(6). qPCR及IF分析表明過表達circSEPT9後,LIF表達量顯著增加,幹擾後則下降(Fig. 8k&l)(7). 進一步結果顯示:過表達circSEPT9上調LIF,p-STAT3、ID1及MDM2,使P53及P21表達下降,幹擾後發揮相反的作用。小結:circSEPT9可以作為mir-637的海綿激活LIF-STAT3途徑促進三陰性乳腺癌變過程

Fig. 8 circSEPT9可以作為mir-637的海綿激活LIF-STAT3途徑促進三陰性乳腺癌變過程

(A&B)qPCR及WB檢測mir-637過表達及幹擾後LIF變化(C&D)雙螢光素酶檢測驗證mir-637與LIF互作結合(E&F) IHC及IF評估LIF的相對表達(G)臨床60例三陰性乳腺癌及癌旁樣本中qPCR檢測LIF(H&I) 臨床樣品中mir-637,circSEPT9與LIF相關分析(J)qPCR檢測過表達及幹擾circSEPT9後LIF表達(K)共轉染後LIF表達檢測(L) IF檢測共轉染後細胞中LIF表達(M)LIF及下遊LIF-STAT3途徑相關蛋白表達檢測小結作者從circRNA測序表達譜中專注於circSEPT9的機制研究,分別從生物學功能及機制方面對其在三陰性乳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最終確認circSEPT9可以作為新的診斷和預後或治療標記物。

相關焦點

  • NCI-60分析表明miR-720和887是潛在治療生物標誌物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對NCI-60人癌細胞的MicroRNA分析表明,miR-720和miR-887是乳腺癌的潛在治療生物標誌物。 MicroRNA(miRNA)在許多生物學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細胞生長,分化,凋亡,發育,分化和致癌作用。由於miRNA可能會在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作用,因此它們構成了一類有前途的診斷和預後分子標誌物。
  • 基於「成分-靶點-代謝」預測分析黃芩酒炙前後質量標誌物
    黃芩抗菌性強且服用後不易產生耐藥性,被臨床廣泛應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肺熱引起的咳嗽[7-8]。黃芩主要炮製加工方法為酒炙。《中國藥典》2015年版收載了生黃芩和酒黃芩[9]。中醫認為「酒制則升」,黃芩酒炙後可引藥上行,清上焦及頭面部熱邪,而生黃芩常用於治療下焦大腸熱證[10]。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苷和漢黃芩素是黃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酒炙後,這些物質的含量發生改變[11]。
  • 以前僅作為一種疾病生物標誌物,如今發現CA19-9...
    2019年6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胰腺炎是一種胰腺炎症,每年在美國造成27.5萬人住院治療。患有遺傳性胰腺炎的患者在一生中罹患胰腺癌的風險為40%至50%。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癌症中心前博士後研究員Dannielle Engle近期被任命為沙克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她研究了胰腺炎到胰腺癌的進展。
  • 癌症生物標誌物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1】Cell:環狀RNA有望作為癌症生物標誌物doi:10.1016/j.cell.2018.12.021隨著新技術允許科學家們深入研究基因組和外顯子組,一類新的稱為環狀,該蛋白或能作為一種新型的標誌物來幫助進行結直腸癌的早期檢測。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近日,位於蘇州高新區的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傳來消息,該所腫瘤標誌物中心高山實驗室在國際權威期刊《癌症研究》發表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脂肪細胞相關膜蛋白(APMAP)可作為前列腺癌診斷和治療的標誌物,並闡述了其背後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發現為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針對該靶點研發出的新藥物,有望進一步降低前列腺癌症的發展以及侵襲轉移。
  • 多篇文章聚焦科學家們在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上的新發現!
    此前研究人員發現,P2X7受體或能作為多種惡性腫瘤不良預後的生物標誌物,比如胰腺癌、結直腸癌和腎臟癌症等,然而最近對癌細胞系進行研究後,科學家們發現,P2X7受體拮抗劑能夠有效減緩腫瘤生長,但目前研究人員並未進行詳細的臨床研究來調查P2X7受體對胃癌患者治療預後的影響效應。
  • 馬雄教授: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標準治療和潛在治療靶點
    臨床上多表現為慢性、隱匿起病,少數表現為急性發作甚至引發肝衰竭,未經治療者可進展為肝硬化。基於1960年-1980年的臨床研究結果,潑尼松(龍)聯合硫唑嘌呤或潑尼松(龍)單藥治療作為AIH的標準治療方案被提出。該方案能顯著改善大多數中重度AIH患者的肝功能、延長生存期,作為AIH治療的主要方案沿用至今。
  • 【科睿唯安】生物標誌物在臨床試驗中的作用
    通過比較兩個時期(2007 至 2011年以及2012至2016年)開始的臨床試驗,我們可以確定在有效的臨床試驗中許多應用生物標誌物的趨勢,證明了應用特定類型的生物標誌物有所增加,這也凸顯了一些我們有機會增加潛在生物學機制知識的治療領域。
  • 鐮狀細胞病血管閉塞性危象的預後及生物標誌物評估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導語:在SCD相關臨床試驗中,採用患者報告的VOC天數作為潛在終點,可準確監測院外疼痛。
  • 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新型潛在生物標誌物——MicroRNA | MDPI
    當前,乳房X射線仍被認為是檢測乳腺癌最權威有效的方法,然而,乳腺X射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在年輕女性和乳腺組織密集的女性中可能較低[2]。因此,迫切需要鑑定可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準確診斷信息的生物標誌物。
  • 五大疾病的生物標誌物研究盤點
    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尋找和發現可靠的早期診斷生物標記物已經成為目前的一個研究熱點。生物谷盤點了近年來和多種疾病早期診斷相關的生物標誌物的研究,供大家學習參考。當深入剖析血液尋找疾病多種標誌物時,研究者們通常會對血漿進行分析,血漿中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激素、RNA和炎性標誌物等。有些蛋白質,比如許多參與炎性反應的蛋白質,都可以被鑑定作為阿爾茲海默氏症的潛在診斷標誌物。而且被認為對阿爾茲海默氏症非常關鍵的Aβ肽類往往也可以在血漿中進行測定,且已經得到了大量研究。
  • 以研發創新築底,中國抗體-B(03681)投資D2M力拓靶點發現領域
    邴博士是輝瑞遺傳數據部的創始團隊成員,在通過臨床數據發現生物標誌物及通過各種遺傳數據識別藥物治療靶點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中國抗體方面表示,憑藉D2M於生物科技行業上遊研發過程中(例如靶點識別、療法及治療發現)對中國抗體作出的新增價值,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可藉此結合各自的優勢及資源,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 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心引發質疑,他英文過關嗎?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
  •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血漿蛋白質組學揭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3 9:49:05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周溪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血漿蛋白質組學鑑定出COVID-19的生物標誌物和發病機理。
  • ...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他英文...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
  • TMB的標誌物功能在多種癌症類型中得到確認
    TMB作為標誌物對ICI治療NSCLC的臨床獲益預測(圖片源自參考文章2)鑑於免疫治療的潛在毒性和對ICI的高度可變反應,以及這類療法的巨大經濟成本,迫切需要能夠用來預測指導ICI用藥的陽性或陰性預測生物標誌物
  • 研究將恐懼反應神經元確定為潛在的焦慮治療靶點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北卡羅來納大學(UN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大腦中發現了一組神經元,它們似乎控制著對恐懼的生理反應,如心悸和瞳孔放大在小鼠身上的測試表明,這個區域可能是治療焦慮症的新藥物靶點。
  • 研究發現自閉症新機制及潛在治療靶點,與維生素A代謝物有關
    自閉症無藥可治的局面或將被中國科學家改變。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胡榮貴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發表論文,報告了自閉症發生的一種新機制及潛在的治療靶點——一種泛素化連接酶UBE3A蛋白和維甲酸。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
  • ...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他英文...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