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位於同普路602號長風生態商務區的普陀區行政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首期已入駐22個部門單位、207名工作人員,共提供111項審批和服務受理事項,市民可以到這裡來辦理企業註冊與服務、稅務、建設工程領域和人才服務等事項。這個現代化的行政服務中心遠遠不僅是服務窗口,更是普陀區智慧政務的中樞,今後將通過大數據管理逐步接入事中事後監管系統、社區事務管理系統、區網格化管理系統等等,成為普陀區政務服務的新起點。
線上線下「雙廳聯動」
新建成的行政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該中心地上5層、地下2層,一樓大廳共設有51個窗口,主要為引導區、企業註冊與服務區、銀行服務區、便民服務區等。進駐單位包括市場監管局、財政局、衛計委、文化局、人社局、科委、商務委、教育局、人才中心、數字認證中心等,市民如果分不清面前的窗口工作人員來自哪個部門,可以通過櫃面上的電子工號牌了解信息,也可以在觸控螢幕上對服務質量作出評價。
二樓44個窗口,主要屬於稅務辦理服務及後臺辦公室;三樓16個窗口,主要為建設工程領域、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數據機房及監控室等。進駐窗口有建管委、房管局、綠容局、環保局、規土局、民防辦、公安消防;四樓和五樓則是入駐單位的後臺辦公區域。
三層樓面的服務大廳,共有23臺自助設備,包括自動取號機、查詢機、二維碼牆和服務機等,市民可以自助完成不少業務步驟,省去了排隊等待的麻煩。
整個服務大廳還與線上服務平臺連通。掃二維碼關注「上海市普陀區行政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由於進入了手機版服務大廳,市民可以在線預約辦理所有事項,也可以查詢各種申報所需材料,即便人在服務大廳,也可以在線取號等待。而線上服務大廳的查詢事項也比一般政務服務平臺更多,不但可以查到辦事進度、排隊情況,還可以看到其他人經常問詢的熱門問題並且直接找到答案。而個人用戶和法人用戶的在線註冊方式都很便利,直接與手機號關聯,既快捷也能避免信息洩露。
大數據引領政府職能轉變
「線上線下的聯動,讓新的行政服務中心成為普陀『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重要載體。」中心主任葉超介紹說,實體服務大廳開張之際也是普陀區行政服務中心、網上政務大廳「雙廳聯動融合發展」起步之時。一方面網廳的預約功能,能讓服務對象來實體大廳辦事更高效,另一方面服務對象在實體大廳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網廳辦事指南的所有要素。同步開通行政服務中心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逐步把目前在網廳、實體廳受辦理事項推送至移動終端,提供在線預約、申報、取號、查詢辦理進度等功能,便民惠企。
這個中心將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窗口。各職能部門將保障進駐中心的審批事項到位、審批權限到位。目前,各部門正在進一步優化流程,同時擴大政務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爭取更多事項辦事對象不出門即可把服務完成。
中心還有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大數據指揮部」,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和各街道鎮的數據都可以在此快速調用,數據精細到每個鎮的老年人口信息分析、入學適齡兒童信息分析、企業規模和行業分布等等,堪稱政府管理服務的信息樞紐。
這個大數據指揮部一方面現場實時發布窗口辦理人數情況分析,既引導「削峰填谷」減少市民等候時間,又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另一方面通過諮詢的問答數據、辦事業務數據的分析,既能做出預判和預警,也能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行政服務中心的數據分析中心接入區基礎資料庫、區事中事後監管系統和網格化管理系統,力爭建成普陀區智慧政務處理中樞。
本文圖片:欒吟之 攝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